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这位北宋名臣,不仅保住了西湖,还为当地人留下了一道美食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227
转发:0
评论:0
这位北宋名臣,不仅保住了西湖,还为当地人留下了一道美食,今日所说的杭州“老市长”并非他人,正是宋朝著名诗人、词作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的

  今日所说的杭州“老市长”并非他人,正是宋朝著名诗人、词作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又东坡居士),同时他也是一位胸怀远大抱负的政治家,无奈怀才不遇,但东坡居士生性与常人不同,天生乐观积极,在被贬期间不仅留下了诸多诗词,还有诸多趣闻轶事。任职今浙江杭州时,不仅成功疏浚西湖,挽救西湖于填埋危机,还留下了至今为人称赞的西湖轶事,例如“东坡肉”的故事。

image.png

  元祐四年(1089年)到元祐六年(1091年),苏轼任龙图阁学士知杭州,在宋朝即太守职位,相当于今日市长一职。

  苏轼任职杭州时,西湖因已有多年未疏浚,导致淤塞过半,湖水干涸,湖中更是野草丛生,严重影响当地农业生产,有官员提出顺势填平西湖,这样不仅能省去疏浚的人力以及财力,还能增加良田千顷。此番建议遭苏轼极力反对,他认为“杭之有西湖,如人之有眉目”。遂决定疏浚西湖,克服重重困难,报告当局朝廷争取经费,组织数万民众与第二年(元祐五年即1090年)开展西湖疏浚工作。开除葑田,把挖出的淤泥集中修筑成纵贯西湖的长堤,即今日“苏公堤”;并在西湖最深处修建三塔,也即今日三潭印月。

image.png

  苏轼疏浚西湖的事迹,不仅为杭州带来了闻名遐迩的中外著名风景区,更为后人留下了诸多经典故事,如苏东坡与民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共吃陈仓米饭的故事,还留给我们一道如今享誉中外的中国美食——东坡肉。

  相传在疏浚西湖期间,苏东坡每日事事都亲力亲为,为制定科学合理的治湖方案,每天都到西湖工地参与疏浚工作,杭州百姓都看在眼里,自发主动捐钱宰猪,送到杭州州府以表达对苏轼这位“老市长”的感激之情。苏东坡看到此情此景,叫人将送来的猪肉切成大块,在锅底垫上葱姜等调料炖熟后在淋上调好的姜汁等,送到西湖工地,分发给每一位工人享用。民众得知此肉是苏东坡亲自指导制作而来,很是感动,遂称之为“东坡肉”。如今,东坡肉已成为中国人餐桌上经典的菜肴,甚至是走出国门、走向海外的经典名菜。虽然,流传下来的东坡肉的做法已演变成多种多样,但与此相关的动人故事仍是值得回味与称赞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北宋名臣叶清臣
叶清臣(1000─1049)北宋名臣。字道卿,苏州长洲(一作乌程,今浙江湖州)人。天圣二年(1024)榜眼。历任光禄寺丞、集贤校理,迁太常丞,进直史馆。论范仲淹、余靖以言事被黜事,为仁宗采纳,仲淹等得近徙。同修起居注,权三司使。知永兴军时,修复三白渠,溉田六千顷,实绩显著,后人称颂。著作今存《述煮茶小品》等。皇祐元年卒,年五十(一作四十七)。《宋史》、《东都事略》有传。《全宋词》录其词一首。【叶清臣文史资料】一、受欧阳修称赞。欧阳修《与高司谏书》:“闻今宋舍人兄弟①与叶道卿(清臣)、郑天休②数人者,以文学大有名,号称得人③。”注①宋舍人兄弟,即宋庠(郊)、宋祁(百度百科列有条目)。②郑天休,即郑戬(992~1053),苏州吴县人。③号称得人,宣称本科取得有才干的人。二、天圣二年(1024)进士名人一览:宋庠、叶清臣、郑戬、曾公亮、余靖、宋祁、胡宿、苏涣(苏洵之兄)、程濬(苏轼舅父)……该科...
· 北宋名臣薛奎
薛奎,字宿艺,绛州正平(今山西新绛)人,生于宋太祖乾德五年(967年),卒于宋仁宗景v元年(公元1034年)八月。他性格刚毅笃正,不与人苟合,为政严敏清正,善解民疾,注重教化民风,乐于举荐人才,临事持重明决,敢发表自己的见解,累宫中外,成著政声,为北宋一时名臣。薛奎生活在北宋初期,当时政治比较稳定,统治者还能励精图治,发展国力,所以给他提供了施展才能的机会。薛子直儒,早卒,倒子仲儒为嗣。有五个女儿,四女儿嫁于欧阳修为妻。他一生对长者敬,对晚辈慈爱,生活非常勤俭,景元年(1034)卒,终年68岁。死后,赐谥号为简肃,其婿欧阳修为他撰写了墓志铭,文存《绛州志》艺文。遗著有《薛简肃公文集》四十卷。宋真宗即位,薛奎迁殿中丞、知长水县,又知兴州(今陕西略阳)。兴州有铁监,每年调发300人采铁铸钱,但收入不足支付所花费用,百姓以此为苦。薛奎弛山禁,募民任其开采得利,只收铁租铸钱,既罢繁役,又成倍地增加...
· 北宋名臣杜衍
杜衍(978年―1057年3月17日),字世昌。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北宋名臣。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杜衍登进士第,补扬州观察推官,历知乾、扬、天雄、永兴、并等州军,以善辨狱闻。宋仁宗特召为御史中丞,兼判吏部流内铨,后改知审官院。宝元二年(1039年),复知永兴军。庆历三年(1043年),任枢密使。庆历四年(1044年),拜同平章事,支持“庆历新政”,为相百日而罢,出知兖州。庆历七年(1047年),以太子少师致仕,累加至太子太师,封祁国公,寓居南都共十年。嘉v二年(1057年),杜衍去世,年八十。追赠司徒兼侍中,谥号“正献”。杜衍善诗,工书法,正、行、草书皆有法,为世所重。《两宋名贤小集》收有《杜祁公摭稿》一卷,《全宋诗》录有其诗。人物生平太平兴国三年(978年),杜衍出生,年幼时母亲改嫁钱氏。淳化四年(993年),十五岁的杜衍遭两位兄长虐待,用剑砍他。后来他到母亲那里,继父不肯...
· 北宋名臣杜衍生平简介北宋名臣杜衍是怎么死的
杜衍(978年—1057年3月17日),字世昌。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北宋名臣。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杜衍登进士第,补扬州观察推官,历知乾、扬、天雄、永兴、并等州军,以善辨狱闻。宋仁宗特召为御史中丞,兼判吏部流内铨,后改知审官院。宝元二年(1039年),复知永兴军。庆历三年(1043年),任枢密使。庆历四年(1044年),拜同平章事,支持“庆历新政”,为相百日而罢,出知兖州。庆历七年(1047年),以太子少师致仕,累加至太子太师,封祁国公,退居南都共十年。嘉祐二年(1057年),杜衍去世,年八十。追赠司徒兼侍中,谥号“正献”。杜衍善诗,工书法,正、行、草书皆有法,为世所重。《两宋名贤小集》收有《杜祁公摭稿》一卷,《全宋诗》录有其诗。北宋名臣杜衍生平简介杜衍年幼时母亲改嫁钱氏,15岁时两个哥哥虐待他,用剑砍他。后来他到母亲那里,继父不肯收留,只好在孟洛等地流浪。一富户相里氏看他仪表...
· 北宋初名臣贾黄中
贾黄中(940―996)字娲民,北宋初名臣,曾任翰林学士、给事中、参知政事、秘书监等职。唐宰相贾耽四世孙,贾n之子。黄中幼聪悟,每日清晨,父命正立,展书卷令其读,称“等身书”。六岁举童子科,七岁属文,能触类赋咏。初,父亲只让他吃蔬食,对其说:“等你事业有所成就后,再吃肉食”。北宋建立后,兼史馆修撰。黄中两次掌管科举考试,后掌管吏部对官员的选拔,多选拔出身寒微而又有才学之士。此幅画像取自1915年修《江苏沉昙质献谄住贰宋史选段]编辑贾黄中,沧州南皮人。父n严毅,善教子。黄中幼聪悟,方五岁,每旦令立正,展书卷比之,谓之“等身书”,课其诵读。父常令蔬食,曰:“俟业成,乃得食肉。”十五举进士,授校书郎,集贤校理,迁著作佐郎,直史馆。岭南平,以黄中为采访使①,廉直平恕,远人便之。还奏利害数十事,皆称旨。会克江表,选知宣州②。岁饥,民多为盗,黄己俸造糜粥,赖全活者以千数,仍设法弭盗,因悉解去。太平兴国...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