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为什么不把皇位传给四子朱棣呢?原来是这个原因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妻妾成群、子女众多。根据记载,朱元璋生育26个儿子和16个女儿。然而,这么多子女中,聪明能干的屈指可数。朱元璋最宠爱的长子朱标算一个,四子燕王朱棣算一个。
朱标温文儒雅,慈仁殷勤,对兄弟十分友爱,在诸王中威信颇高。朱元璋对他给予厚望,完全是当作接班人在培养,还送给他“仁”、“明”、“勤”、“断”四个字,让他帮助自己处理政事。但是,朱标命运不济,年仅37岁就因病去世。
朱棣的军事政治才能不在朱元璋之下。在军事上,他是少数敢于在马背上杀敌、酷爱行军作战的皇子之一;在政治上,他胸怀宽阔,智谋过人。一次,朱元璋出对“风吹马尾千条线”,让皇子们接下去。朱棣一句“日照龙鳞万点金”,远超朱标的“风吹马尾千条线”,让朱元璋很是叹服。
照说,朱标去世后,朱元璋完全可以把燕王朱棣列为继承人。放眼看去,剩余皇子中,也只有朱棣,才是最佳的继承人选。
因为,二子秦王朱樉处事多有不当之处,还差点儿被朱元璋废了王号。三子晋王朱棡生性残暴,违法乱纪。五子周王朱橚也是烂泥扶不上墙,还因为擅自离开封地,到凤阳秘密会见岳父冯胜而获罪。至于其他的皇子,要么沉溺酒色、胡作非为,要么舞文弄墨、无心政治。
针对这种情况,朱元璋一度想立燕王朱棣为接班人。一次,他召集群臣,商议立储事宜:“燕王英武似朕,立之何如?”
群臣们面面相觑。皇子们个个拥有重兵,尤其燕王朱棣,更是人多势众,多年来凯觎皇位,人人皆知。群臣谁也不敢开口,不管支持哪个皇子,都会得罪其余皇子,将来吃不了兜着走。
这时候,翰林学士刘三吾站出来,说:“即立燕王,置秦晋二王何地?”意思是说,您如果立燕王为继承人,那么秦王、晋王怎么办?
一番话,说得朱元璋哑口无语,大哭而入。
其实朱元璋也心知肚明,按照嫡长子继承制,皇太子去世后,一般会改立皇太子的儿子为继承人,而不是另立皇子。而且,就算另立皇子,首要之选也是二子秦王、三子晋王,而不是排行第四的燕王朱棣。
这就是所谓的“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朱标的长子早夭,次子是朱允炆,所以,刘三吾劝谏 让朱允炆继承皇位 ,称“皇孙年富,世嫡之子,子殁孙承,适统礼也。”
当然,刘三吾等人支持朱允炆继承皇位,也是有私心的。朱允炆像他父亲朱标,仁慈宽厚,而朱棣像他父亲朱元璋一,杀伐太重。在朱允炆手下当官,比在朱棣手下当官,日子会好过许多。
事实上也是如此。《大明律》中有一些过分严苛的条文,朱允炆曾向朱元璋提出请求,参考《礼经》及历朝刑法对《大明律》中严苛条文进行修改,此举深得人心。
燕王朱棣当不了朱元璋的继承人,除了不是长子外,还在于他脾气过于暴躁。朱元璋深知,假如朱棣做了皇帝,势必对其余皇子大动干戈,造成兄弟手足互相残杀的人伦悲剧。
有鉴于此,朱元璋最终确定朱允炆为皇太孙。为了保证朱允炆顺利接班,他大杀功臣,对蓝玉、胡惟庸集团进行,此外,还数次想对朱棣下手,派去探子搜罗燕王谋反的证据,试图为朱允炆拔去最后一根刺。
然而,朱元璋没能斗过病魔,1398年,时年70岁的朱元璋驾崩于应天皇宫(南京故宫)。同年,朱允炆继皇帝位。仅仅一年后,不甘皇权旁落的朱棣,就以“清君侧”的名义发起了靖难之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