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此人为官清廉,晚年回乡家无余财,竟拉了十几箱砖头充脸面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61
转发:0
评论:0
此人为官清廉,晚年回乡家无余财,竟拉了十几箱砖头充脸面,孙嘉淦,山西兴县人,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以直言敢谏而著称,是历史上著名

  孙嘉淦,山西兴县人,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以直言敢谏而著称,是历史上著名的清官。

此人为官清廉,晚年回乡家无余财,竟拉了十几箱砖头充脸面

  孙嘉淦出生于贫苦家庭,康熙五十二年时考中进士步入官场,担任翰林院检讨一职。

  康熙驾崩后,雍正继位。由于雍正性格比较怪异,所以他当上皇帝后,没有人敢直言相谏。

  这时孙嘉淦第一个站出来上疏劝谏,要求雍正亲近兄弟、西北收兵、停止纳捐。

  这些劝谏确实也说到了雍正的痛处,于是雍正大发雷霆。当时的朝廷重臣朱轼在一旁委婉地替孙嘉淦说了一句好话,他说:“孙嘉淦确实狂妄,但他的胆量,为臣还真是钦佩。”

  雍正听后笑着说:“他的胆量,朕也钦佩呀!”

此人为官清廉,晚年回乡家无余财,竟拉了十几箱砖头充脸面

  于是雍正召见了孙嘉淦,并升他担任国子监司业。从此,孙嘉淦便受到重用。这也可以说是富贵险中求啊。

  雍正四年,孙嘉淦任国子监祭酒,六年,署理顺天府尹一职,这一年他父亲去世,守孝期未满,朝廷就要求他回京任工部侍郎。

  雍正十三年,雍正帝去世,乾隆继位,孙嘉淦继续受到重用。乾隆任他为都察院左都御史兼吏部侍郎。

  跟雍正刚上台时一样,乾隆刚一上台,孙嘉淦也是马上上疏,直言劝谏乾隆。乾隆看到奏折后对孙嘉淦更加欣赏,升任他为刑部尚书。

  在此任上,孙嘉淦能明察秋毫,秉公断案。河南郑州曾有冤案,乾隆派人前去审理,但结果令乾隆很不满意。于是乾隆又派孙嘉淦前去查办,孙嘉淦将此案审理地清清楚楚,并还以涉案十几人的公道。

  乾隆三年,孙嘉淦又升任吏部尚书,兼刑部尚书。几个月后又升任直隶总督。

  孙嘉淦在任期间,关心百姓疾苦。有一个叫焦韬的平民被诬告为“邪教首领”。在严刑逼供之下,焦韬屈打成招被判处凌迟,还有数百人受到牵连。孙嘉淦查阅案卷后发现破绽,最后终为焦韬以及几百名无辜者澄清了冤情。

  清朝从建立之初就不准民间私自酿酒,因此而犯法的人也有很多。孙嘉淦担任直隶总督后,了解到酿酒是用豆皮、谷糠、高粱等做原材料,不但对民生无害,反而是有利的。于是他上疏朝廷,要求废除禁酒令,朝廷接受了他的建议。这也是对民众生活有益的大事。

  孙嘉淦一生心系百姓,为官清廉。乾隆十二年时,他以年老为由请求退休,得到了批准。

  要回乡时,孙嘉淦觉得自己还是一副穷酸相,难免遭到士绅财主们的笑话,这不仅丢自己的人,也丢朝廷的人。于是孙嘉淦让人买了十几口木箱,然后自己动手往里面填上砖头,假装这些是自己的财物。

  当孙嘉淦带着辎重浩浩荡荡启程时,有人把他举报了,说他假装清廉,实则也是个贪官。乾隆马上派人来查。

  查的结果,就是乾隆知道了孙嘉淦家无余财,还弄了一堆砖头充脸面,非常感动。于是乾隆下令,让沿途的官府用真金白银换下箱子里的砖头。算是给孙嘉淦的赏赐。

  孙嘉淦歇了两年后,又被召回京城入职。乾隆十八年,七十一岁的孙嘉淦在京去世,留下一世美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此人为装大款拉了一车砖头,皇上知道后:给他换成黄金
在中国古代有句话叫做:“无官不贪”几乎成了共识,而且古代有“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俗语。注意啊,这里的“清”可不是清朝啊,而是清廉的意思,意思是古代比较清廉的知府,一年下来也能有10万两白银的收入,更何况是贪官了。所以古代“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而且,有时候,皇帝还直接给钱。如下面这位,堂堂封疆大吏,直隶总督,但是回乡的时候,拉了一车砖头,皇帝知道后,很是感动,立刻下令将其换成黄金。下面小编来给您讲讲。这位叫做孙嘉淦,出生于山西,家里比较贫困。其做官后,那也是比较轴,别人不敢说的,他都敢说。在雍正登基后,处理了很多大臣和皇子。别的官员都不敢言,但是,这位就敢上书,气的雍正那是大发雷霆,扬言要杀掉他。但是呢,当时朝廷,多阿谀奉承之人,像孙嘉淦这样的倒是很少,而且雍正得知孙嘉淦为人很廉洁,而雍正又是非常喜欢廉洁之人。于是没杀,反而给他升官,去户部管钱粮,因为户部这个肥缺,贪官污吏多,而孙...
· 为官十年清廉一身的王泽
王泽(1759--1842),字润生,号子卿,晚号观斋,芜湖人。幼从学同乡邵石堂,后师黄钺。清嘉庆六年(1801),殿试二甲三名,授编修,历任武英殿提调、实录馆纂修、体仁阁直阁、国史馆协修。嘉庆十二年(1807),任云南正考官。由翰林改官御史京察外用,出守江苏徐州时,黄河患灾,难民遍野,到任后一面赈济灾民,一面筹划治河方略,冀告成功。旋调署理江西赣南道,俸满毅然告归,为官十载,清廉一身。回芜后,甘居敝庐,研习书画,教读子孙。与黄钺师生兼姻戚,过从甚密,时有联吟,合作之画,流传人间,大江南北,以“芜湖二老”尊之。乡耆聚其周围,常于张于湖故居,留春小舫旧址,觞咏其中,唱酬不绝。并与黄钺、许耕余等联络14家义绅,创建丰备义仓。道光二十二年(1842)卒,乡人为之塑像,并黄钺等人,同供赭山滴翠轩。画承萧云从风格,笔墨古厚,卓然成家,与黄钺齐名。有诗集《观斋集》16卷行世。
· 于谦为官清廉
为官清廉正统年初,杨士奇、杨荣、杨溥主持内阁朝政,都很重视于谦。于谦所奏请的事,早上上奏章,晚上便得到批准,都是“三杨”主办的。但于谦每次进京商议国事时,都是空着口袋进去,那些有权势的人不能不感到失望。到了“三杨”已经去世,太监王振开始掌权,作威作福,肆无忌惮地招权纳贿。百官大臣争相献金求媚。每逢朝会期间,进见王振者,必须献纳白银百两;若能献白银千两,始得款待酒食,醉饱而归。而于谦每次进京奏事,从不带任何礼品。有人劝他说:“您不肯送金银财宝,难道不能带点土产去?”于谦潇洒一笑,甩了甩他的两只袖子,说:“只有清风。”还特意写诗《入京》以明志:绢帕蘑菇及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后于谦入朝,推荐参政王来、孙原贞。通政使李锡逢迎王振的指使,弹劾于谦因为长期未得晋升而心生不满,擅自推举人代替自己。把他投到司法部门判处死刑,关在狱中三个月。后来百姓听说于谦被判处死刑,一...
· 清官孙嘉淦到底有多惨竟然拉了十几箱的石头装作很有钱的样子
还不知道:孙嘉淦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历史上,有不少清正廉洁的官员,他们因为为人正直,为百姓做实事,所以被后世流传。在古代,官员对于朝廷来说是很重要的,如果官员腐败,必然会引得百姓不满,进而使朝局动荡。因此选拔官员是一件很严苛的事情,他们需要经过层层考试,最终才能被任用。尤其是在皇帝身边做事的人,更需要能力出众。今天我们要给大家介绍的这位官员,他是三朝元老,任职过三任皇帝,是有名的清官。在告老还乡的时候,他曾用石头装阔气,但皇帝知道后反而重重赏赐了他,这个官员就是孙嘉淦。孙嘉淦出身并不高,他是穷苦人家的孩子,之后凭借自己的努力考中进士,因此才得以入朝为官。当时在康熙时期,他被任命为翰林院检讨。之后雍正上位以后,孙嘉淦仍旧在宫中任职。当时雍正的脾气所有官员都知道他疑心比较重,因此很多官员都对他敬而远之,不敢提出什么建设性意见,生怕惹恼皇帝。但是孙嘉淦不一样,他觉...
· 清朝这个清官,皇帝派人前去检查他回乡的几骡车,竟都是砖头
在古代社会,科举考试是获得权力与财富的重要途径,无数人挤破脑袋的要进入朝廷,在“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下,想当一个清官可以说是难上加难。但凡事都有例外,像清朝一位官员,在朝堂上做了一辈子官,几经生死,但两袖清风,十分贫寒,告老还乡之时为了避免被乡亲笑话,亲自装了几箱砖头准备运回去。康熙五十二年,孙嘉淦殿试一举中第,高中一甲第四名,按说这样的名次,在仕途上会有个不错的起点可偏偏时运不济,翰林院作为士人群体,要入宫列队朝贺,而孙嘉淦虽学富五车,但长相确实有点对不起观众,偏偏掌院学士又以貌取人,认为孙嘉淦出现在队列中有碍观瞻,于是就把孙嘉淦调降到了户部。康熙在位期间他几乎没啥功绩可言。等到雍正继位,孙嘉淦突然来精神了,给新皇帝上书,劝诫三件事:亲骨肉、停捐纳、罢西兵。要知道这折子送上去,可是让雍正十分火大,要不是雍正的老师朱轼求情,估计脑袋都搬家了。雍正得知孙嘉淦为人很廉洁,而雍正又是非常喜...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