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丞相的权力在历朝历代是如何一步步被削弱的呢?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387
转发:0
评论:0
丞相的权力在历朝历代是如何一步步被削弱的呢?,隋文帝是个人才想出了消弱相权的办法,不但把相权一分为三,更关键的是后来把丞相

  隋文帝是个人才想出了消弱相权的办法,不但把相权一分为三,更关键的是后来把丞相演变成了临时工,完全成了皇上的打工仔。

image.png

  隋文帝

  隋文帝在中央确立了三省六部制,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三省分工使相权一分为三,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因为相权对皇权威胁太大了,秦汉时期的丞相权力太大了。皇帝的圣旨,草拟的政令,需要丞相批准,如果丞相觉得不妥,就不批准,封起来,驳回去,把自己的意见写在后面,就照我这个改。这和报社编辑审稿一个道理,有权修改或枪毙稿子。皇帝和丞相两个人,春游外面碰上了,两个人都得下车,丞相每次行完礼。皇上都是要还礼的。当时是君臣共治天下。

image.png

  君臣共治

  建立汉朝时萧何,功劳最大,因为打仗就是打钱,萧何安抚后方百姓,又给前线送粮食,把整个国家大局把握得井井有条。后来刘邦拜萧何为相,并赐他三项特权,一,见君不趋。秦始皇的时候,皇上坐在哪儿,丞相进殿得小跑过去,才算是对皇上显示出敬重,但萧何可以大摇大摆,爷来了!二,称臣不名。在中国古代,你叫人家名字就是在骂人,证明你没文化。像三国时期,你不能说诸葛亮怎么着,周瑜怎么着,那不行,你得说公瑾如何如何,孔明如何如何。只有皇帝才可以叫人名字,并且参见皇上,也必须自报其名,萧何这个特权就是见驾可以不用报名,不用说臣萧何见驾,只要说臣见驾就完了。三,剑履上殿。就是可以穿着鞋,带着宝剑上殿。

  自打那以后只要丞相一牛起来,皇上就赐他这三项特权,丞相权力大到什么程度呢?丞相的属官叫十三槽,相当于国务院办公厅,是国家正式机构,国家管发工资一千石。皇帝的属官叫尚书台,相当于皇上的秘书,是皇上自己掏腰包雇用的国家不管,才六百石。一个是国务院办公厅,一个是总统私人助理,这身份就差下了,如此看来还是表明相权大。在君臣共治的时代其实皇上和丞相两个人谁权力更大,完全取决于两个人的个性。秦皇汉武时期,当然是皇上权力大,但你要赶上一个窝囊的皇上,又爱玩儿个什么不理朝政,那就大权旁落了。所以隋朝之前,权臣篡位的事情常常发生,往往做了丞相就有机会篡权了,曹操当了丞相,挟天子而令诸侯基本上就相当于篡权了。尤其是魏晋南北朝乱世的时候,你要是做了丞相不篡位的话,老百姓都替你着急。

image.png

  曹操挟天子而令诸侯

  隋文帝杨坚也是,做了丞相后,篡了北周的位,他一当皇帝,就怕这种事情发生在自己儿孙身上,为了大隋江山千秋万代怎么办呢?削弱相权吧。把丞相的权力分给好多个人,就出现了,在一个朝堂上有六七个丞相。到了高宗和武则天以后,又设了个同中书门下三品,干脆把丞相弄成临时工。比如说国家公务员晋升应该是逐级的,科长,副处长,正处长,副局长,正局长,副部长,正部长,应该是这样的有序晋升,但是后来你就别这么费劲了,我给你加个衔儿不就完了。假如你现在是处长,给你加一个,同中书门下三品,你就一下子相当于副总理了,这样做的优点就是那天我看你不顺眼了,就把这个衔一去,你还回去当你的处长去多方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李莲英是如何一步步被慈溪恩宠的?
1966年的时候,人们曾打开过李莲英的坟墓,除了在他的坟墓中发现了大量的数不尽的奇珍异宝,还有一个惊人的发现:他的棺材里除一颗头颅和一条长辫子外,没有尸身……李莲英原名李英泰,字灵杰。祖籍浙江绍兴,明末清初其先人流落山东,后来移居直隶河间府大城县。道光二十八年(1846年)李英泰出生。父名李玉,是个修鞋匠,家境极为贫困,在家乡无以为生,全家辗转进京,仍以修鞋为业。李莲英小时候常帮助父亲削切皮头,所以人们都叫他“皮削李”。根据李莲英的墓志铭记载,他“年九岁入内廷充役使”。清宫档案的记载也证明,李莲英是于咸丰七年十月十一日由郑亲王端华府送进皇宫当太监的,但年龄是13岁。也许李莲英在净了身之后,没有直接到皇宫当差,而是在王府当了几年的差,才被郑亲王送进皇宫的。李莲英入宫后的名字叫李进喜,他进宫14年的时候才由慈禧太后起名莲英。李莲英入宫之时,正值太监安德海被慈禧太后宠爱,红得发紫。后来,安德海因...
· 吕布是如何一步步变成三国第一武将的?实力如何呢?
吕布的「三国第一武将」,正式成型于《三国演义》,曾经的说书人更是把「一吕二马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七许八夏九姜维」的排名传播得家喻户晓。流传于民间的三国名将排名至于这个名声是怎么来的,我们首先得说清楚:史书里的吕布是怎样的?吕布的初始形象与《三国演义》的描述确有一定相似性,尤其《三国志》作者陈寿更是评价他「有虓虎之勇,而无英奇之略,轻狡反复,唯利是视」,并将此视为他败亡的原因。然而,史书里的种种记载,却未必都符合这一评价,描画的吕布也不像《三国演义》那么简单化。在武力方面,吕布堪称骁勇,《三国志》说他「以骁武给并州」「便弓马,膂力过人,号为飞将」,更令人称奇的是「辕门射戟」实有其事,吕布凭此消除了袁术大将纪灵与刘备间的战端。三国演义连环画《辕门射戟》片段然而,吕布也并非无敌,除了「辕门射戟」这一典故,其他那些关于他武勇的描述基本属于边地武将标配,董卓也「膂力少比,双带两鞬,左右驰射」,吕布同...
· 秦将章邯是如何被一步步被逼到投降项羽的?
项羽在巨鹿败章邯、捉王离之后,各诸侯军将领在坐山观虎斗的时候早已惊出数身冷汗,都对项羽佩服得五体投地,战事稍歇,他们便纷纷赶到楚营争相拜见项羽。项羽孤军深入、浴血奋战的时候,他们悠闲地旁观,如今胜券在握才假惺惺来献媚,项羽那心里的感觉可想而知,便让他们在营外候着。及至项羽同意他们进山,却恰遇英布的蒲将军挑着张角的人头向项羽报捷,诸侯军将领被楚军的英雄豪迈彻底征服,惶恐中腿脚发软,不由跪倒在项羽营前,用膝盖走路,移进项羽帐内,匍匐在地,不敢抬头仰视,战战兢兢地各报姓名属国,请求加入下面的战斗,愿听调遣。项羽还在气头上,稍作敷衍说,诸位既然看得起蒇某,那先回营稍息,一有战事,自当烦劳诸位。期间,项羽也没给他们好脸色看,话语中间或有鄙夷奚落之意,诸将脸上也挂不住,一会儿红一会儿白,也只好唯唯诺诺,各自归营。网络配图随后,赵王赵歇和丞相张耳也来感谢项羽的救援之恩。就在告别项羽之后,张耳顺路到了陈余...
· 汉武帝为何将朝廷一分为二?原来是为了削弱丞相权力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汉武帝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汉武帝驾崩,汉昭帝继位后,大将军霍光对着丞相车千秋说了这样一句话:“始与君侯俱受先帝遗诏,今光治内,君侯治外,宜有以教督,使光毋负天下。”霍光这个“大将军”是个什么官职,竟可以抢了丞相“治内”的权力?这一切都要从汉武帝时形成的中外朝说起。中外朝,是指皇帝的下属分成了两个系统:一个是原来的大臣们组成的“外朝”,另一个则是由大将军、尚书等官职组成的“中朝”。外朝只处理一般的政务,而中朝则是直受皇帝旨意,决策军政大事,拥有实权。中外朝的形成,其实是皇权与相权相矛盾的产物,亦可以说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的一种新的制度。中外朝产生的原因《汉书·百官公卿表》有言:相国、丞相,皆秦官,金印紫绶,掌丞天子助理万机。丞相的权力是非常大的,其身为百官之首,身份仅次于至高无上的皇帝。自诞生起,相权与皇权的矛盾就时常发生,就算是后世明太祖朱元璋将丞相...
· 韩令坤是赵匡胤的发小为什么后来会被免去权力呢
历代以来,贤君明主的评价都非常高,特别是对于一些创始皇帝而言。他们不仅创造了一代朝代,而且对后来的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中,唐宗宋祖绝对是人人都知道的存在。谈起宋太祖赵匡胤,没有人知道哪些将军被他免去的兵权。今天,我们将向您介绍赵匡胤部下的一名大将。韩令坤,他的父亲韩伦曾经是一名指挥使,曾担任徐州镇的将领。周世宗柴荣因为他的父亲曾在朝廷上任职而将他提升为陈州行的司马。在显德的六年,韩令坤担任了左校卫中郎,很快他晋升为左将军。这时,朝廷命令韩令坤带领两地人民引水进入蔡,因为他完成的很好,也得到了皇帝的称赞。同年3月,周世宗计划北上。他下令龙捷和虎捷的军队率先等待派遣,然后命令韩令坤先去攻打敌人。当天即将亮起时,韩令坤带着数百名精锐骑兵进入敌城,城里的敌人还没有发觉他们。在韩令坤进城之后,他开始安抚人民并说服敌人士兵投降。他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很快就赢得了泰州城。宋朝建立后,韩令坤被转移到天平军...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