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考生同时交卷,皇帝竟说:在大殿上打一架,胜出者就是状元
从古至今,不管是哪一种比赛,都必须有统一的规则,古代的科举考试也不例外。读书人多年寒窗苦读,只为有朝一日金榜题名,然后就能够入朝为官,得到施展才华的机会。起初,并没有殿试这一环节,直到唐高宗时时期,殿试才第一次出现,即由皇帝亲自担任主考官,从进士中选出更优秀的人才。
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到了北宋初年,科举制度相对较为完善,但曾出现过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据《涑水记闻》记载,开宝八年,也就是赵匡胤去世的前一年,三年一次的会试拉开帷幕,各地举人云集京城,无不希望自己能超常发挥,在考试中脱颖而出。但是,他们内心也十分清楚,能够中进士者只是少数,大部分人都会名落孙山。
经过激烈的角逐,主考官在批阅完试卷后,选中了其中近三百人,并把这些名单交给宋太祖赵匡胤,这些人都是当科进士。根据负责阅卷大臣的推荐,他们当中的几十人获得了殿试的资格,令其他人羡慕不已。殿试的试卷由皇帝亲自命题,在考试之前,就连大臣都不知道皇帝会出什么题目。
众所众知,能够进入殿试的考生,无不是才华出众之人,诗词歌赋信手拈来,而且都写的一手好字。赵匡胤坐在大殿之上,待考生都做到位子上后,宣布考试正式开始。每个考生都不敢有丝毫的耽搁,先是仔细阅读了题目,然后拿起笔进行答卷,都想以最快的速度交卷,这样能够给皇帝留下深刻的印象。
不一会,就有两位考生答完了所有题目,以闪电般的速度把试卷交给赵匡胤,他们分别叫王嗣宗和陈识。令人惊讶的是,二人几乎在同一时间交卷,赵匡胤在看完他们的试卷后,觉得两人的才华不分伯仲,这就面临一个很尴尬的问题,一时间不知该哪个为状元。
若是让两人都做状元,又不符合规则,毕竟历朝历代也没有出现过一次产生两个状元的事情。经过几分钟的思考,武将出身的赵匡胤一拍大腿,想到一个自认为很公平、完美的办法,就对王嗣宗和陈识说道:“你们二人都是万里挑一的才子,才华不相上下,不如就在大殿上打一架,胜出者就是状元。”
两人听了皇帝的话,几乎都惊呆了,心想:我们是读书人,皇帝居然让我们打架,简直就是闹着玩。俗话说,君无戏言,既然皇帝这么说了,不管愿不愿意,他们都只能照办,撸起袖子就扭打在一起,其他考生都笑得合不拢嘴。估计王嗣宗小时候练过武,很快就把陈识打倒了,赵匡胤高兴大笔一挥,把王嗣宗为当科状元。
赵匡胤驾崩后,弟弟赵光义继承皇位,史称“宋太宗”。有一年殿试的时候,一个姓钱的考生,听过以前王嗣宗中状元的事迹,为了避免落得陈识那样的结局,答完试卷就立马交给皇帝赵光义,满怀信心地等待皇帝称赞他一番。然而,宋太宗赵光义却怒喊道:“朕出的题目如此深奥,你却那么早交卷,是不是看不起朕?嘲笑朕没文化?”最终,钱某连前三甲都没进去,更别提状元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