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李世民曾当过的“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到底是多大的官?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217
转发:0
评论:0
李世民曾当过的“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到底是多大的官?,李世民是靠“玄武门之变”当上的皇帝,开创了彪炳史册的“贞观之治”。而引发“玄

  李世民是靠“玄武门之变”当上的皇帝,开创了彪炳史册的“贞观之治”。而引发“玄武门之变”的原因则是李世民在统一天下过程中立下的赫赫战功威胁到了李渊和李建成的地位,这点从李世民当时的爵位官职就可以看出来。

李世民曾当过的“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到底是多大的官?

  李世民在唐高祖时期担任的主要官职是:天策上将、领司徒、尚书令、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爵位为秦王。大家对于“天策上将、领司徒、尚书令、秦王”这些官爵并不陌生,那么“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到底是什么官职呢?

李世民曾当过的“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到底是多大的官?

  汉武帝建立“内外朝”制度后,原来只是皇帝秘书的“尚书”逐渐发展成为朝廷实际上的宰相。东汉建立后,光武帝在“内外朝”的基础上正式建立“尚书台”为国家最高决策机构,只有在尚书台任职才算是汉朝真正的宰相。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天下分裂和叛乱频发,需要建立管辖范围和权力都很大的地方行政机构来应对各种问题。于是朝廷便仿照“尚书台”在地方设置“行尚书台(行台)”,当时主要指的是尚书台长官在地方上的衙署。

李世民曾当过的“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到底是多大的官?

  甘露二年(257年),司马昭在平定诸葛诞时建立了第一个行台。武泰元年(528年),北魏孝文帝让权臣尔朱荣建立北道大行台,是为“大行台”的起始,后来北齐的实际创建者高欢和北周的实际创建者宇文泰都是大行台。

李世民曾当过的“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到底是多大的官?

  “大行台”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大行台”的机构设置与中央的尚书台(后改为尚书省)几乎一样,最高长官为尚书令,下面也设左右仆射、左右丞、六部尚书等官职,统揽民政与军事,所辖范围极大,无异于“另立中央”。

  正因为权力过大的“行台”对中央是威胁,后来北周便在地方上推行“总管制”来逐步替代“行台制”。到了隋朝与唐朝初年,一般只有皇子才能在地方上建立“大行台”,而其中规模和影响最大的就当属李世民的“陕东道大行台”了。

李世民曾当过的“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到底是多大的官?

  按照规划,“陕东道大行台”的管辖范围包括了几乎整个黄河以东地区,治所则设在当时唐朝两都之一的洛阳。而“陕东道大行台”的官属不仅掌握行政和军事大权,还基本由身为尚书令李世民自行任命,不直接向李渊负责。

李世民曾当过的“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到底是多大的官?

  另外,凭借地理优势,特别是京杭大运河,“陕东道大行台”还可以影响江南地区。可以说有了“陕东道大行台”,大唐的半壁江山都掌握在李世民的手中,这也是李建成为什么坚决不让李世民离开长安的原因所在。

李世民曾当过的“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到底是多大的官?

  虽然“大行台”在李世民夺取皇帝宝座的过程中发挥很大作用,但“大行台”对国家统一来终究是重大威胁。所以李世民登基为唐太宗之后,包括“陕东道大行台”在内的所有“行台”都被废除,“行台制”也彻底成为历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古代员外到底是什么官他们的权利有多大呢
还不知道:古代员外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员外”一词,其实源自官名,最后慢慢成了地主豪绅的代名词,这其中有着一系列的缘故。三国时期,魏国设置员外散骑常侍;三国归晋后,又设立员外散骑侍郎,这是最早出现“员外”二字的官职。南北朝时期,朝廷设有员外将军,员外司马督等员外官职。这时候的“员外”,都是皇帝近侍,身份显贵。隋朝的制度建设可以说对后续朝代影响最为巨大,开皇6年,隋文帝在尚书省二十四司各设置员外郎一人,为各司的副官,辅助尚书工作。所以员外郎又叫“副郎”。这个制度从此沿袭下来,乃至唐宋元明清历朝历代,尚书的副手都叫做侍郎、员外郎。“员外”虽然以字面意思讲像是编外人员,但确确实实是国家副部级领导。到了清朝,六部权力缩水,员外郎成了一种闲职,不再与科举挂钩,反而成了一种皇帝封赏的虚职。这就让“员外”慢慢的和财富联系上了,只要你足够有钱,就可以捐一个恩官员外当当。所以...
· “东道主”的来历?
“东道主”这一词语,我们经常在各种媒体、场合看到。那么它是怎么来的呢?原来它是有典故的。鲁僖公三十年(公元前630年)九月十三日,晋文公和秦穆公的联军包围了郑国国都。郑文公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只得向老臣烛之武请教,设法解围。当夜,烛之武乘着天黑叫人用粗绳子把他从城头上吊下去,私下会见秦穆公。晋国和秦国是两个大国,他们之间本不和谐,常常明争暗斗。烛之武巧妙地利用他们的矛盾,对秦穆公说:“秦晋联军攻打郑国,郑国怕是保不住了。但郑国灭亡了,对贵国也许并无一点好处。因为从地理位置上讲,秦国和咱郑国之间隔着一个晋国,贵国要越过晋国来控制郑国,恐怕是难于做到的吧?到头来得到好处的还是晋国。晋国的实力增加一分,就是秦国的实力相应地削弱一分啊!”秦穆公觉得烛之武说得有理,烛之武于是进一步说:“要是你能把郑国留下,让他作为你们东方道路的主人。你们使者来往经过郑国,万一缺少点什么,郑国一定供应,作好充分的安排...
· 东道主什么意思?东道主的典故是怎样的?
东道主什么意思?东道主的典故是怎样的?东道主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僖公三十年》,其意思是宴请上的主人,而到了现代东道主一词更多被用在了体育赛事上,形容主场队伍。所以“东道主”这个词算是拥有悠久的历史,当然很多人也对东道主的来历感到好奇,为什么主人会被称为“东道主”呢?实际上这个典故发生在春秋时期,和春秋五霸之一的秦穆公有关。这面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下东道主背后的典故故事,一起来了解下吧。东道主,指的是古时中国民间宴请款留宾客的主人,今人也很好的继承了这一习俗和传统,以东道称主人,以做东道称请客,并且称房子的主人为房东等,都是源于此。那么“东道主”这个词语究竟从哪里来的呢?总不可能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吧?当然不是了,是有一段典故的。话说春秋时期,中原各大诸侯相继称霸,西陲的秦国也不甘落后,想进来分一杯羹。由于当时秦国紧挨着晋国,晋强而秦弱,所以秦穆公就想趁着晋国内乱之际操控其内政,好为自己的称霸之...
· 曹雪芹家的江宁织造是多大的官?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章回体小说的巅峰之作,本书的作者曹雪芹在文学方面有很深的造诣,且他的家世也颇为令人好奇。明、清两朝都有在南京设织造署,专门为朝廷督造和采办绸缎。明朝由提督织造太监主管。清初时期,也由宦官主管。康熙二年(1663),改由内务府派员上任,衔名“驻扎江南织造郎中”,后改为“江宁织造郎中”。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玺为首任江宁织造郎中。那么,这个江宁织造郎中到底是多大的官呢?其实从官名上看,就可以知道江宁织造郎中并不是什么特别大官。清朝官员共分九品,每品有正、从之分。郎中在品级上,只是个正五品官员,相当于现在厅长级别的干部。但织造都是由皇帝的人员上任,属于钦差,并有直接向皇帝密折专奏之权,因此实际地位很高,连两江总督(从一品)都要让其三分。曹玺在任职期间,忠实勤奋、办事利索,康熙对他信任有加,又赏蟒袍,又赠一品尚书衔,并亲手写“敬慎”的匾额赐给他。康熙二十三年,曹玺去世。康熙南巡至江宁时(...
· 尚书令
尚书令担任者参考文献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