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曾当过的“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到底是多大的官?
李世民是靠“玄武门之变”当上的皇帝,开创了彪炳史册的“贞观之治”。而引发“玄武门之变”的原因则是李世民在统一天下过程中立下的赫赫战功威胁到了李渊和李建成的地位,这点从李世民当时的爵位官职就可以看出来。
李世民在唐高祖时期担任的主要官职是:天策上将、领司徒、尚书令、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爵位为秦王。大家对于“天策上将、领司徒、尚书令、秦王”这些官爵并不陌生,那么“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到底是什么官职呢?
汉武帝建立“内外朝”制度后,原来只是皇帝秘书的“尚书”逐渐发展成为朝廷实际上的宰相。东汉建立后,光武帝在“内外朝”的基础上正式建立“尚书台”为国家最高决策机构,只有在尚书台任职才算是汉朝真正的宰相。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天下分裂和叛乱频发,需要建立管辖范围和权力都很大的地方行政机构来应对各种问题。于是朝廷便仿照“尚书台”在地方设置“行尚书台(行台)”,当时主要指的是尚书台长官在地方上的衙署。
甘露二年(257年),司马昭在平定诸葛诞时建立了第一个行台。武泰元年(528年),北魏孝文帝让权臣尔朱荣建立北道大行台,是为“大行台”的起始,后来北齐的实际创建者高欢和北周的实际创建者宇文泰都是大行台。
“大行台”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大行台”的机构设置与中央的尚书台(后改为尚书省)几乎一样,最高长官为尚书令,下面也设左右仆射、左右丞、六部尚书等官职,统揽民政与军事,所辖范围极大,无异于“另立中央”。
正因为权力过大的“行台”对中央是威胁,后来北周便在地方上推行“总管制”来逐步替代“行台制”。到了隋朝与唐朝初年,一般只有皇子才能在地方上建立“大行台”,而其中规模和影响最大的就当属李世民的“陕东道大行台”了。
按照规划,“陕东道大行台”的管辖范围包括了几乎整个黄河以东地区,治所则设在当时唐朝两都之一的洛阳。而“陕东道大行台”的官属不仅掌握行政和军事大权,还基本由身为尚书令李世民自行任命,不直接向李渊负责。
另外,凭借地理优势,特别是京杭大运河,“陕东道大行台”还可以影响江南地区。可以说有了“陕东道大行台”,大唐的半壁江山都掌握在李世民的手中,这也是李建成为什么坚决不让李世民离开长安的原因所在。
虽然“大行台”在李世民夺取皇帝宝座的过程中发挥很大作用,但“大行台”对国家统一来终究是重大威胁。所以李世民登基为唐太宗之后,包括“陕东道大行台”在内的所有“行台”都被废除,“行台制”也彻底成为历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