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明朝清官宋应亨,抗清而死,崇祯皇帝下诏追封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056
转发:0
评论:0
明朝清官宋应亨,抗清而死,崇祯皇帝下诏追封,谈起明末清初,脑海里闪现的是袁崇焕、孙传庭等名将的被杀,洪承畴、吴三桂等人的

  谈起明末清初,脑海里闪现的是袁崇焕、孙传庭等名将的被杀,洪承畴、吴三桂等人的投降,崇祯皇帝的多疑等这些让老百姓耳熟能详的名人事迹。事实上明末清初,发生了很多可歌可泣、宁死不屈的抗清故事,只不过他们的名气不够大,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渐渐被埋没在史料之中。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莱阳城之战,宋应亨率兵抵抗清军的故事。

明朝清官宋应亨,抗清而死,崇祯皇帝下诏追封

  袁崇焕

  宋应亨,明朝天启年间进士,字长元,山东莱阳人。他出身莱阳望族,历任北直隶大名府清丰知县、吏部郎中等官员。在经历宦海沉浮之后,他以母亲年老为理由请辞退休。辞官六年之后,长子考中了进士,被授予杭州理刑。为官多年的宋应亨教导儿子说:“你到任之后,千万不要贪污腐败,千万不要草菅人命,千万不要随波逐流。”

明朝清官宋应亨,抗清而死,崇祯皇帝下诏追封

  古城

  崇祯十五年(1642年)闰十一月,清军的大兵进入内地,已经攻破临清。此时,宋应亨率兵丁和城内的老百姓守卫莱阳城。当时莱阳城的北面防卫比较薄弱,于是宋应亨捐献千两黄金重新建造加固城池,一个多月就完成修建。当清军大兵压境时,宋应亨率兵独当一面守卫城池的北面。此外,宋应亨还悬赏募集死士,趁夜率兵去袭击清军的大营,清军受到出其不意的攻击以后,清军觉得占不到便宜就拔营而走,离开莱阳了。

  崇祯十六年(1643年)二月初五,清军再次来袭。由于莱阳城的北面的守卫是宋应亨,清军十分忌惮,因此不进攻城的北面。到第二天辰时,清军从莱阳城的东面攀云梯登上城,攻破莱阳城,随后一路进攻到北城。此时,宋应亨带着瞩目的帽子,穿着铠甲,驱使手下的家丁和清军进行巷战。宋应亨手下的人都劝他把帽子换成平民百姓的,以防止被清军认出来,被重点进攻。宋应亨不愿意,继续带兵巷战,抵抗清军。一直到手下家丁死掉三十人后,宋应亨的脖子被砍中一刀,失去战斗力。宋应亨被抓住之后,坚决不投降,不愿意屈从清军,最后被清军无情地杀掉。

明朝清官宋应亨,抗清而死,崇祯皇帝下诏追封

  明军盔甲

  后来太史王崇简对宋应亨进行凭吊追思,还写了一首诗,诗的内容是“拜手松楸酒一杯,伤心洒泪踏苍苔。寒林风起山光动,衰壑云移海气来。泉路几年空夙恨,人间此日有余哀。高踪已自成千古,夕影凄凄照草莱”。诗的意思大致是宋应亨的英雄事迹足以流传千古,抗清宁死不屈的情怀能激励人心。很多听闻宋应亨抗清宁死不屈的人,都有点为之感到可惜,伤心。

明朝清官宋应亨,抗清而死,崇祯皇帝下诏追封

  崇祯皇帝剧照

  宋应亨死后,崇祯皇帝下诏书,追赠宋应亨为太仆寺少卿。宋应亨从入朝为官到最终抗清战死,象征着那个时代清官的命运。一方面他们不愿意屈从清军的诱降,另一方面大环境的破败,无法让他们发挥真正能力,只能被抓受辱而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崇祯皇帝时期:清官为何会多死于受贿
明朝天启年间,东林党与阉党的斗争进入阶段。其中最重要的事件,是天启五年(1625)东林党人杨涟、左光斗、袁化中、魏大中、周朝瑞、顾大章等六人殉难,时称“六君子”。魏忠贤消灭东林党本身并不奇怪,奇怪的是东林“六君子”的罪名是受贿,而这六人自己也承认确实受贿,并且主动、积极“退赃”。东林党与魏党进入实质性交火的时候,双方使出的都是各自的优势。政治斗争,东林党那可是强项——东林党的哲学就是斗争的哲学,东林党的数学就是算计的数学。强项有,弱项也有。东林党擅文,开打之前技术战,谁接招,谁中招,往往不战而屈人之兵;魏党擅武,什么前戏都没有,你磨墨,他抡刀,你只好嘴喊“秀才遇见兵”心理找自信。两党的这轮较量,毫无历史战例,实况就是“党”与“枪”的较量。魏党的这杆枪,绝不是一般的武器——它叫锦衣卫。网络配图锦衣卫,全称“锦衣亲军都指挥使司”,前身为太祖朱元璋时所设御用拱卫司,洪武二年(1369)改设大内亲...
· 明末抗清官员姜曰广生平简介
姜曰广(1583~1649)明末抗清官员,与史可法、高弘图并称“南中三贤相”。字居之,号燕及,晚号浠湖老人,江西南昌新建(今江西丰城市同田乡浠湖村)人。万历四十七年进士,崇祯朝官至詹事掌南京翰林院事。福王时拜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为马士英所忌,乞休归。后从金声桓反清,兵败投水死。人物简介姜曰广,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中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天启六年(1626)以一品冠服“正使”身份出使朝鲜,去时不带中国一物,归时不取朝鲜一钱。为此,朝鲜人特立怀洁碑纪念他。奉旨阅视岛帅毛文龙,上疏赞其为豪杰。天启七年(1627)夏,魏忠贤以其为东林党人,废不用。崇祯初起为右中允,后官至吏部右侍郎。又因事定罪,贬为南京太常卿,于是借病辞归。崇祯十五年(1642),起任詹事,掌南京翰林院。崇祯帝常言:“曰广在讲筵,言词激切,朕知其人,每优客之。”崇祯自缢后,姜曰广与吕大器等议立潞王,遭马士英反对。弘光时拜...
· 宋姓名人:阳春白雪宋子渊、明朝开国功臣宋濂、科学奇才宋应星
1.阳春白雪宋子渊宋玉,又名子渊,是战国末期楚国著名的辞赋家。相传他是屈原的弟子,所做辞赋甚多。宋玉的作品描写细腻工致,抒情和写景搭配得当,自然贴切。宋玉的成就虽不及屈原,但是在文学史上仍然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宋玉也以美貌著称,被列为“古代四大美男”之一。宋玉不光长相俊美,而且才华卓越,许多女性都对他心驰神往。楚襄王曾问宋玉:“先生有什么隐藏起来的美德吗?为什么大家都不称赞你呢?”宋玉笑笑回答道:“有一个歌者到楚国郢都去,最开始他唱《下里》和《巴人》,国中和他一同唱歌的有数千人。当歌者唱到《阳阿》和《薤露》时,国中能同他一起唱的只有数百人。等到歌者再唱《阳春》《白雪》时,国中能与之相和不超过数十人。歌者的难度技巧再增加一些的时候,能唱和的也就只有几个人而已了。所以说、曲子越复杂、越高雅,能够唱和的人就越少。”宋玉与楚王的讨论,说的并不仅仅是音乐,说的还是宋玉自己。宋玉认为,自己不能为世人承...
· 崇祯明朝末代皇帝崇祯皇帝内阁首辅是谁
崇祯皇帝是明朝的末代皇帝,他的失败也与大明王朝的人才凋敝有莫大的关联。崇祯皇帝一生中总共换过多达五十位内阁首辅,而每次更换内阁首辅也并非是因为他们自身的能力,而是凭借运气,即所谓用抓阄的方式在学士中进行选拔。崇祯皇帝的内阁首辅也创造了中国古代内阁首辅之最,没有哪一位皇帝如此频繁的更换内阁首辅,因而也自然而然地导致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民心不稳,国家的栋梁之才流失十分严重,最终导致了大明王朝亡国。网络配图崇祯皇帝在位期间,内阁首辅的人选一直都是不固定的。很多朝臣可能在一天之间就经历了巨大的变幻,但是在五十人中还是有些是非常著名的官员,比如李标、陈演、文震孟等。其中李标作为崇祯皇帝的内阁首辅,其在位期间,一直能够保持住本心,极力地揭发宦官魏忠贤的罪行,最终在铲除魏忠贤之流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李标也遭到了崇祯皇帝的罢黜,先后两次成为内阁首辅,最后告老还乡,不再为官。文震孟是状元出身,后来也得到了...
· 追封为皇帝的宦官
魏明帝曹睿即位后,追尊其高祖曹腾为高皇帝,其夫人吴氏为高皇后,直到西晋代魏,这个称号都一直保存着。曹腾也成为曹魏王朝五个拥有帝号的人物之一(魏高皇帝曹腾,魏太皇帝曹嵩,魏武皇帝曹操,魏文皇帝曹丕,魏明皇帝曹睿,因司马专权,曹睿的后继者皆不得享有帝号)。历史上,被正式授予正统王朝皇帝称号的宦官,仅曹腾一人而已,可谓空前绝后。《三国志·武帝纪》裴注和《后汉书》,均载有《曹腾传》。宋代诗人刘克庄有首诗《杂咏一百首?曹腾》这样写他:“费亭侯在日,乱已有萌芽。养得螟蛉种,犹能覆汉家。”曹腾是曹操的祖父,字季兴,东汉著名的宦官。曹腾的父亲是曹节,字符伟,生有三子。曹腾排行第三,从小就被送入皇宫当宦官。司马彪的《续汉书》记载一段曹节的小故事,曹节的邻居丢了一头猪,到曹节家寻找,指认曹家的一头猪就是他走失的猪,曹节不与他争执,让邻居将猪牵回去。后来邻居家走失的猪自己跑回家来,邻居感到羞愧,赶忙登门道歉,送...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