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唐朝边塞诗人的代表人物卢纶的人物简介,卢纶的生平事迹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553
转发:0
评论:0
唐朝边塞诗人的代表人物卢纶的人物简介,卢纶的生平事迹,卢纶一生如此不得意,只是因为权贵的推荐,才作了很短时期的官,可以说是得利于社

  卢纶一生如此不得意,只是因为权贵的推荐,才作了很短时期的官,可以说是得利于社交。卢纶所交往的人物,不乏权贵大僚,除前面提到的宰相元载、王缙外,任过实职的宰相还有常衮、李勉、齐映、陆赞、贾耽、裴均、令狐楚,浑(王咸)、马燧、韦皋虽未任过宰相,但也是大权在握的人物。

  卢纶的诗,以五七言近体为主,多唱和赠答之作。但他在从军生活中所写的诗,如《塞下曲》等,风格雄浑,情调慷慨,历来为人传诵。他年轻时因避乱寓居各地,对现实有所接触,有些诗篇也反映了战乱后人民生活的贫困和社会经济的萧条,如《村南逢病叟》。其他如前期所作七律《晚次鄂州》,写南行避安、史乱的旅途夜泊心情和体验,真实生动,感慨深长。七言歌行《腊日观咸宁王部曲擒虎歌》描绘壮士与猛虎搏斗,写得惊心动魄,虎虎有生气。清代管世铭《读雪山房唐诗钞》说:"大历诸子兼长七言古者,推卢纶、韩□,比之摩诘(王维)、东川(李颀),可称具体。"

  今存《卢户部诗集》10卷,收入《唐诗百名家全集》。又有明正德刊本《卢纶诗集》3卷,收有10卷本及《全唐诗》佚诗5首。《全唐诗》编录其诗为5卷。事迹见《旧唐书·卢简辞传》和《新唐书·文艺传》。

  唐代大历十大才子冠冕的卢纶,诗名远播,但却屡试不第,人生与仕途都极不顺利,但他广泛的交游使他成为一个活跃的社交家,并最终借此步入仕途。

唐朝边塞诗人的代表人物卢纶的人物简介,卢纶的生平事迹

  2生卒年考

  卢纶的生年,一般工具书称约为唐玄宗天宝七年(748年),游国恩等著《中国文学史》定为天宝七年,都是依据闻一多先生《唐诗大系》,似乎成为已定之论。但傅璇琮先生《唐代诗人丛考》认为748年说不能成立,理由是姚合《极玄集》与《旧唐书·卢简辞传》载卢纶天宝末举进士不第。唐五代人所记当可靠,若生于天宝七年(748年),天宝本只是一个八九岁的孩子,不可能举进士。又卢纶有几首诗自云为至德中作,若生于748年,至德中只十来岁,不可能作此数首诗的。傅说较有道理。闻一多、游国恩说不曾提出依据,应以傅说为是。傅璇琮提出卢纶生年决不可能是748年,而应大大提前,应生于开元二十五年(737年)或更早几年。至于卢纶的卒年,一般工具书作约800年,即贞元十六年,也不可靠。据傅璇琮该书详细考证,卢纶卒于贞元十四年、十五年间,即798-799年间。

唐朝边塞诗人的代表人物卢纶的人物简介,卢纶的生平事迹

  3少年科举

  少年时代的卢纶,由于家境并不很好,世道不宁,父亲可能去世较早,他本人又多病,生活并不美好,可能有好些时间,是在舅舅家度过的。他在《纶与吉侍郎中孚司空郎中曙苗员外发崔补阙峒》诗中自称:“八岁始读书,四方遂有兵。……禀命孤且贱,少为病所婴。”又在《赴池州拜觐舅氏留上考功郎中舅》诗中说:“孤贱易磋跎,其如酷似何。衰荣同族少,生长外家多。别国桑榆在,沾衣血泪和。应怜失行雁,霜霰寄烟波。”

  过了几年后,卢纶走举试之途,又多不顺利。上文谈到《极玄集》、《旧唐书》都记载卢纶天宝末举进士不第。卢纶有《落第后归终南别业》诗,道:“久为名所误,春尽始归山。落羽羞言命,逢人强破颜。”《纶与吉侍郎中孚……》中说:“方逢粟比金,未识公与卿。十上不可待,三年竟无成。”由这些诗可知,卢纶天宝未落第后,曾在终南山居住读书,又几次应举,但均未能及第。后来他“奉亲避地于鄱阳”,是几次应举都未能及第后,大概为生活所迫,或家遭变故,远赴鄱阳。可能他舅舅家其时在鄱阳一带居住,他又去投靠舅家了。大历初,卢纶又由邵阳赴长安应举,《新唐书》本传说他大历初数举进士不入第。在举试之途,是彻底失败了。

  4仕途交友

  卢纶虽屡试不第、人生与仕途都极不顺利,但在诗坛却名声渐盛,而且他交游广泛,是一个活跃的社交家,并最终借此步入仕途。大历年间,他在长安,在鄱阳,与吉中孚、司空曙、苗发、崔峒、耿韦、李瑞等交游唱酬,被称为大历十才子。卢纶堪称十才子之冠冕,受到宰相元载、王缙的赏识与推荐,由诗坛步入仕途。元载将卢纶的诗进给皇上,补阌乡尉。后来又因王缙的礼聘,为集贤学士、监察御史,这中间又曾任河南巩县令。元载、王缙获罪时,卢纶受到牵连,因此还被拘禁过。德宗继位后,卢纶又被任为昭应县令。朱泚之乱发生后,咸宁王浑瑊出镇河中,召卢纶为元帅府判官。军营生活,使卢纶诗风较为粗犷雄放,关于军旅边塞诗,写得极有生气,为大历十才子其他诗人所难及。因他的诗受到德宗重视,官至检校户部郎中。正当他在官场将要青云直上的时候,生命却终结了。

  卢纶一生如此不得意,只是因为权贵的推荐,才作了很短时期的官,可以说是得利于社交。卢纶所交往的人物,不乏权贵大僚,除前面提到的宰相元载、王缙外,任过实职的宰相还有常衮、李勉、齐映、陆赞、贾耽、裴均、令狐葱,浑瑊、马燧、韦皋虽未任过宰相,但也是大权在握的人物。卢纶与之交往的,还有封疆大吏、重要朝官和掌握着入仕、升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卢纶
家世父:卢翰子孙:卢简能,字子拙卢简辞,字子策卢弘正,字子强卢简求(789-864),字子臧
· 山西-运城-永济卢纶
唐代大历十大才子冠冕的卢纶,诗名远播,但却屡试不第,人生与仕途都极不顺利,但他广泛的交游使他成为一个活跃的社交家,并最终借此步入仕途。卢纶,唐大历十才子之一,字允言,河中蒲(今山西省永济县)人。《旧唐书·卢简辞传》说卢简辞(卢纶之子)原籍范阳,后来徙家于蒲,未可信。赵遴《因话录》卷三记其侄赵橹著《乡籍》一书,大夸河中人物之盛,以赵家为最著,说卢纶为赵家的女婿,卢纶的妻子为赵橹的姑姑,谈到外家敬氏,说“先世亦出自河中”。据此可知,卢纶祖上也居河中,不会为范阳人。而很可能因为范阳卢家为名族,便妄指范阳为卢纶祖籍。卢纶的生年,现在一般工具书称约为唐玄宗天宝七年(748年),游国恩等著《中国文学史》定为天宝七年,都是依据闻一多先生《唐诗大系》,似乎成为已定之论。但傅璇琮先生《唐代诗人丛考》认为748年说不能成立,理由是姚合《极玄集》与《旧唐书·卢简辞传》载卢纶天宝末举进土不第。唐五代人所记当可靠,...
· 卢纶是哪个朝代的人?他的老婆是谁?
卢纶,字允言,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河中蒲(今山西省永济县)人。一个大诗人,却多次考试不中,天宝末年,信心十足地去考试,但是遇上了安史之乱,皇帝都逃了,谁还来给你主持科举。等到代宗朝的时候,又去考试,但这时候的官场不是宰相把持就是宦官专政,于是又没考中。经由宰相元载推荐,做了一个小官儿,后由王缙荐为集贤学士,秘书省校书郎,升监察御史。但是元载是谁啊,这个专政的奸臣,元载、王缙获罪之后,被两人共同举荐过得卢纶,自然也就被牵连了,甚至还被拘禁。其实,他能得到元载的推荐,也是偶然,当时他仕途不顺,大历年间,在长安与吉中孚、司空曙、苗发、崔峒、耿韦、李瑞等交游唱酬,所以被称为大历十才子,而且是其中文才最好的一个。元载虽然是一个奸相,但是对于这种诗坛文才,说白了就是拿来看,拿来陶冶情操的人才,还是很欣赏的,而且这种人才历来受皇帝喜爱,于是元载将他的诗举荐给皇上,一来皇帝高兴了,自己也有好处,二来...
· 北朝诗人:卢思道的简介
卢思道(公元531年-583年)字子行。范阳(今河北涿州)人。年轻时师事"北朝三才"之一邢劭(字子才),以才学重于当时,仕于北齐。齐宣王卒,朝臣各作挽歌10首,择善者用之,思道十得其八,时称"八米卢郎"。北齐末待诏文林馆。北周灭齐后入长安,官至散骑侍郎。一生的主要文学活动在北朝。卢思道(约531-583)南北朝诗人。字子行。范阳(今属河北涿县)人。北齐时,为给事黄门侍郎。北周间,官至仪同三司,迁武阳太守。入隋后,官终散骑侍郎。终年52岁。卢思道是"北朝三才"之一邢劭的学生。北齐天保年间,即以文章著名。北齐文宣帝死后,当朝文士各作挽歌10首,择善用之。魏收、祖孝徵等人不过得一二首,唯卢思道得8首,故时人称为"八米卢郎"。有集30卷,已佚。今传《卢武阳集》1卷。《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27首,《全隋文》存其文10余篇。事迹见《北齐书》、《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史》本传。北齐天保中...
· “江南第一清官”施世纶简介施世纶的父亲是谁?
施世纶字文贤,生卒年为1659年——1722年,施世纶简介在《清史稿·卷二百七十七·列传六十四》中有记载。他曾任福建晋江县衙口乡人(今晋江市龙湖镇衙口村),祖籍是河南固始,曾经被清朝编入八旗汉军镶黄旗,是竟海侯施琅的儿子。在施世纶简介中,始终贯穿着清官的字眼。施世纶一生尽职尽责,曾被康熙皇帝称之为“江南第一清官”。施世纶于康熙二十四年在江苏泰州出任知州,至康熙二十八年因为政绩突出,十分被康熙所看中,想要把施世纶升迁外地。由于施世纶为人清正廉明,又受当地百姓所拥戴,百姓们都不愿他离去,于是就封他为扬州知府。之后由于政绩卓越,分别调任江宁和安徽任职。至康熙五十四年时,施世纶以57岁的大龄官员,担任漕运总督,成为清朝漕运事务的高级官员。此时他已经是体弱多病,但还是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清正廉明的态度始终保持如一。到康熙六十一年时因病逝世,葬于福建省惠安县黄塘镇许田村。从施世纶的简介中可以看出他的官史...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