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明朝文明学家张溥:出身无法改变,人生可以逆袭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45
转发:0
评论:0
明朝文明学家张溥:出身无法改变,人生可以逆袭,张溥是明朝晚期著名文学家,不仅精通诗词、散文、时论,而且在文、史、经学等领域
  张溥是 明朝晚期著名文学家,不仅精通诗词、散文、时论,而且在文、史、经学等领域也有造诣。而张溥如此 博学多才,究其根源竟与出身有关。  

  公元1602年,明神宗万历三十年,江苏太仓张家诞生了一个男孩,他就是张溥。

  因张溥的母亲是婢女,身份过于卑微。所以,刚出生的张溥不仅被族人看不起,就连家中奴仆也讥其“塌蒲屦儿,”意为卑贱永没有出息。

  因为是庶出,张溥处处受人白眼,兄弟姐妹常常欺负他,母亲也无力维护他。

  而雪上加霜的是,父亲又因病去世,张溥的处境更为艰难。

  张家是书香门第,家里设有私墪。七八岁时,张溥被送入私墪学习。因为缺少关爱且寡言少语,导致张溥智商低资质差,而且过目即忘。

  私塾先生要求背《四书》《五经》,别的孩子温习几天,就能背出来,而张溥则是背完开头忘记结尾,一篇文章反复多次也背不下来,先生的手板毫不留情地打在他稚嫩的小手上。

  因为总是挨打,张溥开始琢磨怎样才能背好书。

  有一次,他在书里读到汉代学者董遇的故事,其中“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箴言启发了他。张溥茅塞顿开,心想即使自己再笨,背上百遍必能详记于心。

明朝文明学家张溥:出身无法改变,人生可以逆袭

  虽然《四书》《五经》内容枯燥,但张溥为克服过目即忘的毛病,每天都大声背书。渴了,他就喝口凉水,嗓子肿了,他就把声音降低些。

  经过不断苦练,张溥终于能流利地背下来。

  可是,本来背得极熟的文章,站在先生面前时,他却结结巴巴背不下来。先生很生气,不仅打一顿板子,还罚张溥把文章抄写十遍。

  张溥回到家里,点灯熬油抄到半夜,困得睁不开眼睛,勉强抄完十遍。

  第二天,先生继续让他背文章,张溥只好硬着头皮,努力在脑海里搜索文章里的每一个字词。

  说来也奇怪,刚刚背出上句,下句自然而然就涌现在脑海里,张溥竟然顺利地背完文章。先生很高兴,连连夸奖张溥是神童。

  张溥终于悟出,原来抄写对自己也有帮助。于是,小小的张溥改背书为抄书,而且一边抄写一边朗读,不仅记得快,而且领悟也极深。

  随着年龄渐长,张溥意识到出身卑微对自己的影响,虽然学业有所成就,依然受到家里及族人的排斥。

  出身无法改变,人生可以逆袭,张溥暗下决心,唯有刻苦学习才能出人头地。

  此后,张溥更加努力学习。每次读书必用手抄,读完之后再将手抄本焚去,然后再抄、再读、再焚,如此反复七次才停下,张溥把自己的这种读书方法称为“七录。”

明朝文明学家张溥:出身无法改变,人生可以逆袭

  因为长年累月地读书抄书,右手握笔的手指磨出老茧。尤其是冬季,皮肤冻裂,张溥就用温水泡泡手指,又继续抄读从不间断。

  公元1624年,张溥与同郡名士组成文学社,以文会友,兼评时政。

  随着影响面扩大,文学社名气传遍全国,入社成员多达三千多人。

  而张溥的声望也越来越高,曾经对他颇有微词的家人及族人们,再也不敢冷眼相向。

  公元1631年,张溥考取进士,授庶吉士,与同郡张采齐名,时称“娄东二张。”

  曾经天资较差,过目即忘的张溥,通过自创的七录七焚方法,成为受人尊敬的学者。

  张溥一生著作颇丰,不仅著有《七录斋集》《五人墓碑记》等作品,还为《宋史纪事本末》等补撰论正。

  当时的崇祯皇帝曾经下诏,征集张溥所著之书,先后录有三千余卷,现存有《元史论》、《宋史论》等。

  “十年著作千秋秘,一代文章百世师。”

  因为出身卑微,张溥受尽冷嘲热讽,但他并没有自暴自弃,而是通过读书改变现状,不仅为后世人留下许多宝贵的文学巨著,并最终成为明朝著名文学家。

  出身无法改变,人生可以逆袭。世事没有一成不变的,只要努力并勇于进取,任何困境都能逆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王阳明传——人性无法改变,却可以引导
?1517年正月,王阳明到江西赣州剿匪。一年后,他写信叮嘱弟子们要全身心“存天理去人欲”。为了让弟子对祛除人欲的难度有深刻认识,信中有这样一句话: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心中贼自然是“人欲”,而山中贼则是南赣地区的土匪。他说破山中贼易,只是为了烘托祛除人欲有多难,实际上,破山中贼远没有他说的那么容易。1517年正月初六,王阳明到达南昌。南昌官员向他递交了南赣地区的地理和土匪的详细资料。资料说,南赣地区山麓千里,崇山峻岭,洞穴密布,只有飞鸟能和外界沟通。这自然是土匪的安乐窝,因为官兵来时,他们能轻易地化整为零,官兵一走,他们又重新聚合。所以四省组织过多次围剿,但收效甚微。该地土匪中有几个带头大哥:谢志山与蓝天凤(拥有江西赣州崇义的横水、左溪、桶冈根据地)、池仲容(拥有广东和平浰头三寨根据地)、陈曰能(拥有江西南安大庾岭根据地)、高快马(拥有广东韶关乐昌根据地)、龚福全(拥有湖南郴州山林深处根...
· 张溥故居在哪?张溥故居简介
张溥故居位于太仓市区西门街新西华路57号,也是市博物馆所在地。建于明代天启、崇祯年间,距今已有近400年的历史。为三进组合式宅院,具有典型的明清建筑风格。张溥是明代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张溥幼年和年少时代曾经生活和学习过的地方,200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张溥(1602-1641)号天如,是明崇祯年间进士、明末文学家、“复社”领袖。故居内设复社纪念堂、文物陈列馆、太仓名人馆和“四王”纪念馆等,张溥故居原建筑范围很大,现保存的是其中的一部分。现存的是一路三进建筑,第一进为大厅、第二、第三进均为二层楼房,展示了张溥的书房“七录斋”起居室及复社大事记等,前后房屋楼下有回廊相通,楼上为独具特色的“通转走马楼”,堂堂相应,楼楼相通。三进后面还有一个景色别致、小巧玲珑的小花苑,整套建筑斗拱齐全,工艺精湛,布局精巧,配以围廊厢房,是一座典型完整的明代建筑。张溥故居的价值主要在于它较完整地保存了明代...
· 张溥
张溥(1602~1641)明末文学家。字天如。太仓(今属江苏)人。幼年勤奋好学,所读书必手抄,抄毕吟诵即烧掉,如此六、七遍方止,冬夏皆然。因此他的读书室名为"七录斋"。崇祯四年(1631)中进士,后改庶吉士,与同里张采齐名,号称"娄东二张"。曾与郡中名士结为文社,叫做复社,兴复古学,进行文学与社会活动。复社表面是讲学"以文会友",实际是评议时政,并与贵族大官僚斗争的一个政治集团。是东林党与阉党斗争的继续。张溥名声很大,复社影响甚广。《七录斋集・国表序》载有复社活动的盛况。"春秋之集,衣冠盈路","一城出观,无不知有’复社’者"。其影响遍及南北各省。执政巨僚由此颇为忌恨。里人陆文声要求入社被拒,因向朝廷告发张溥等结党,案未结而溥已故世。张溥在文学方面,推崇前、后七子的理论,主张复古,反对公安、...
· 张溥
注释
· 张溥
明末太仓(今属江苏)人,初字乾度,改字天如,号西铭。嗜学成癖,所读书必手抄七遍,名读书处为“七录斋”。崇祯进士,授庶吉士。与同乡张采齐名,时称“娄东二张”。崇祯初,集江南名士,创立复社,以复兴古学为己任。四方慕名者争赴其门,尽入复社。交游日广,声气通朝野。遭执政者忌恨,诬其“倡复社乱天下”。才思敏捷,名重一时。辑《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另有《历代史论》、《四书注疏大全合纂》、《七录斋集》等。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