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顾炎武为什么晚年不肯回昆山?是因为他的几个外甥吗?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262
转发:0
评论:0
顾炎武为什么晚年不肯回昆山?是因为他的几个外甥吗?,顾炎武是明末清初的著名学者,同时也是明朝遗老。在清军南下时,顾炎武在家乡昆山

  顾炎武是明末清初的著名学者,同时也是明朝遗老。在清军南下时,顾炎武在家乡昆山兴兵抗清,起兵失败后,顾炎武坚持一生不与清王朝合作,只专心于著述。顾炎武的三个外甥也非常有名。徐元文是顺治朝状元,担任过文华殿大学士、户部尚书等要职。徐乾学是康熙朝探花,官至刑部尚书。徐秉义官至吏部侍郎。徐氏三兄弟都为清王朝效力,且官运亨通,顾炎武与徐氏兄弟之间的关系也就显得颇为引人瞩目。

顾炎武为什么晚年不肯回昆山?是因为他的几个外甥吗?

  后朝为前朝修史是古代惯例,清朝希望借修《明史》的机会拉拢前朝遗老,争取更多士大夫对清朝的支持。徐乾学、徐元文兄弟都曾主持《明史》的编修工作,兄弟二人都曾试图劝舅舅顾炎武参与《明史》编修,都被顾炎武严词拒绝。为表明自己的立场,顾炎武甚至说出:“若必相逼,则以身殉之矣!”可见顾炎武的坚定决心。

顾炎武为什么晚年不肯回昆山?是因为他的几个外甥吗?

  徐氏一门三兄弟都考中进士入朝为官,与舅舅顾炎武的教导不无关系。顾炎武游历北京时,有时也住在几个外甥家里,但顾炎武与几个外甥的联系并不密切,并且可以说是刻意与几个外甥保持距离。但是顾炎武也不忘教育外甥如何为官。顾炎武要求外甥侍奉君主要坚守道义,为官要清廉,以天下苍生为念,重视民间疾苦。正所谓“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由此可见顾炎武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情怀。同时,顾炎武尽管自己严守效忠明朝之志,但并不反对外甥为清朝效力,对于下一代晚辈的选择,顾炎武表现得颇为开明。

顾炎武为什么晚年不肯回昆山?是因为他的几个外甥吗?

  顾炎武自从顺治年间离开故乡后在外游历多年,始终不肯回到昆山。尽管几个外甥富贵之后多次提出为舅舅买地养老,顾炎武都拒绝了。很多学者认为,顾炎武晚年不肯回昆山就与几个外甥有关。几个外甥入朝为官,其后代也有多人科考中式,徐氏成为当地的富家望族,一时间攀援附会者众多。但徐氏家族为富不仁,在昆山与当地官员相勾结,疯狂兼并土地、横行霸道,引起当地民怨沸腾。顾炎武这样胸怀天下百姓的一代大儒自然不屑与几个外甥为伍,因而至死不肯回到故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曹操为什么要杀华佗?是因为华佗要开他脑袋吗?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华佗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华佗想必大家都非常熟悉,东汉年间的大医学家,与董奉、张仲景并称为“建安三神医”。其发明了“麻沸散”也就是最早的麻醉药,擅长外科,精通手术、内科、妇科、针灸等。行医遍布非常广,在民间流传着大量关于他治病救人的故事。后死于曹操之手这样一位救死扶伤的神医,他的死可以说是中华医学的一个巨大损失,是非常遗憾的一件事情。关于他的死因在《三国演义》中讲述:曹操因患头疾,请来华佗医治,华佗过来瞧了瞧说这个要开脑做手术才行。曹操不信,觉得这小子是来杀自己的,于是就把华佗给杀了。但毕竟演绎并非事实,历史上华佗确实是死于曹操之手,可并非由于“开颅”这个原因,罗贯中先生这样的改编主要还是为了突出曹操多疑的性格,要知《三国演义》本来就贬曹褒刘。那么历史上华佗究竟因何死于曹操之手。在《三国志》与《后汉书》中有确切记载“太祖闻而召见华佗”。两本史书记载,...
· 时不利兮骓不逝,项羽的失败真的是因为“时不利”吗?
沿着古长城徒步,仿佛行走于历史与现实之间。一边欣赏雄浑壮观的边塞景象,一边不断去怀想曾经发生在这片历史大地的过往。今天来讨论“时不利兮骓不逝,项羽的失败真的是因为“时不利”吗?”的话题,一起感受历史的魅力。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垓下歌项羽回顾汉史,项羽之勇可谓风骚一时,然而最终身败名裂,无颜见江东父老,以自刎乌江的悲剧收场。时不利兮骓不逝,项羽的失败真的是因为“时不利”吗?如梦令·叹项羽:刚愎自用数霸王,痛失江山不自知!词林正韵·第十一部第一组韵新韵·十一庚第一组韵通韵·十四英第一组韵垓下拔山不省,盖世自娱铜镜。香肉满鸿门,急煞范增谋令。泡影,泡影,虞美乌骓谁幸?解读:项羽这个人物在秦汉历史上站着一席之地,其英勇神武是大多数人认可的。然而,楚汉相争,最终却以项羽的失败而落下帷幕,不得不说这是历史的悲剧,更是楚霸王项羽的悲剧。其实,梳理一下项羽的...
· 狄青为什么不造反?他是害怕吗?
狄青这么能打,为什么不造反?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一直不安分的党项族首领李元昊终于吹响了反宋的号角,第一次宋夏战争爆发。彼时,西夏兵马跃过横山,饮马好水川,关中一带岌岌可危,宋朝亦调兵遣将,前往抵挡。两军对垒,如火如荼,宋军中,一个长发披散、戴铜面具的将军横刀立马,威风凛凛,让人不寒而栗,只见其多次出入敌阵,所向披靡,无人能挡。在与西夏军交战的四年里,他前后参加了大小二十五战,身负八处箭伤,战功显赫。这位年方三十的青年将领,便是时任延州指使——狄青。1年少时,狄青就是一个很有魅力的人。他“生而风骨奇伟,善骑射”,很欣赏军营中将帅的风范,乡里的任侠少年很多都慕名来依附他,有点儿铜锣湾扛把子陈浩南的意思。不过,出来混总是要还的,没过几年,狄青就因罪受黥面之刑,刺配参军。黥面,是当时的一种刑罚,即在面额上刺字,以墨涅之,可防止犯罪者逃跑。黥面...
· 刘备的江山是哭来的他哭都是因为什么?
刘备是一个布衣皇帝。无论刘备怎么说他祖宗是中山靖王,这事儿也不好落实。我们想啊,在那样一个乱哄哄的世道,他如果不找一个体面些的祖宗说事儿,谁跟着他干啊。跟中山靖王爷的后代是哥们儿,这样说着多气势啊.这牛皮吹到最后,刘备也就真的收不住了,先是在一些权贵们面前吹,权贵们相信了,就拿刘备这个卖草鞋的当回事儿了。网络配图刘备这皇叔就这么当上了。但光有皇叔的招牌还不行,他还得有一套经销策略。刘备在大的经销策划上,就是一个字:哭。有细心人统计过,一部《三国演义》,白纸黑字记录着刘备一共哭过好几十次。爱哭,成了刘备的一大特征。中国老百姓有一句俗话儿:刘备的江山,是哭来的。这话听着有理儿,说得明白,算是说到了刘备的要害处了。用现代话说,刘备的哭,是一种企业形象建设,是一种企业营销策略。咱们拣几回他哭的是地方的事儿说说。那一次曹操要收拾他,他就带着老百姓逃难,明知跑不了,可他还是硬带着这些人逃跑。曹操的追兵...
· 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是因为杨贵妃吗?还是因为什么
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为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这场内战使得唐朝人口大量丧失,国力锐减。因为发起反唐叛乱的指挥官以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因此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又由于其爆发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也称天宝之乱。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是什么呢?1.经济矛盾从开元末年,唐玄宗就整天过着纵情声色的生活,杨贵妃一家势倾天下,任意挥霍,宫中专为贵妃院织锦刺绣的工匠就达七百人,杨贵妃的姐妹三人每年脂粉钱就上百万。杨氏兄弟姐妹五家,声色犬马,权欲熏心,过着荒烂的生活。2.阶级矛盾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激化,是安史之乱的直接原因。唐玄宗后期,“口有蜜、腹有剑”的奸相李林甫,把持朝政达十九年之久。他在职期间排斥异己,培植党羽,把持朝政。继他上台的杨贵妃之兄杨国忠,更是一个“不顾天下成败”,只顾循...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