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明朝潘季驯是什么人?他是怎么治理黄河的?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175
转发:0
评论:0
明朝潘季驯是什么人?他是怎么治理黄河的?,潘季驯(1521-1595),字时良,号印川,浙江乌程槐溪村(今湖州常溪村)

  潘季驯(1521-1595),字时良,号印川,浙江乌程槐溪村(今湖州常溪村)人。明朝最为著名的水利专家。然而绝大多数人对于这位伟大的水利专家的生平没有多少了解,下文我们就为大家做一个简单的交待。

image.png

  潘季驯雕像

  潘季驯出身自具有官宦背景的家庭。父亲名为潘夔,母亲是刑部尚书闵珪之女。潘季驯排行老四,之前还有三个兄长。据说潘季驯幼年聪颖,六七岁就能能写作诗文,在当地小有名气。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中进士,自此走入仕途。最初在江西、广东做官,颇有政绩。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由大理寺左少卿进右佥都御史,总理河道,开始了漫长的治黄生涯。

  潘季训一生四次治理黄河。1566年,潘季训以接浚留城旧河成功,加右副都御史,不久因丁忧去职。隆庆四年(1570年)河决邳州、睢宁,再任总河,次年报河工成。但不久因为有运输船只发生事故,遭到弹劾被罢官。万历四年(1577年)夏再起官,巡抚江西。次年召为刑部右侍郎。万历六年(1579年)夏,以右都御史兼工部左侍郎总理河漕,九月兴两河大工,次年工竣,黄河下游得数年无恙。万历八年(1581年)春,加太子太保,进工部尚书,九月迁南京兵部尚书。万历十一年(1584年)正月,改刑部尚书。

image.png

  潘季训巡河

  张居正身后被抄家,长子张敬修自缢死,全家饿死十余口。潘季驯为张居正家人求情,却惹怒万历帝,因此落职为民。朝廷中有官员为他感到惋惜。万历十六年(1589年)黄河大患,在朝中官员的保荐下,潘季训复官右都御史,总督河道,万历十九年(1592年)冬,加太子太保、工部尚书兼右都御史。次年,以病辞休。归后三年卒,葬于今湖州八里店镇三墩村曹家墩。潘季训著作有《宸断大工录》、《两河管见》、《河防一览》等,是我们研究古代治河及水利史的珍贵材料,其中不少经验与技术至今仍有利用和借鉴意义。

image.png

  明万历18年河防一览

  潘季驯多次治河,绝非一时侥幸。这多赖他对此多年的经验与研究。潘季训主张综合治理黄河下游,他利用相互联动的思维,认为黄河运河相通,治理黄河等于保护运河。另外,黄河又与淮河相汇,治淮、治黄密不可分。潘季训深知黄河挟带大量泥沙,有“急则沙随水流,缓则水漫沙停”的特点,因此要使水流湍急,必须“束水攻沙”。他主持修筑具有缕堤、遥堤、格堤的堤防,构筑了完整的防洪治河体系。正是由于潘季训正确的理论认识与实践指导,黄、淮、运河保持了多年的稳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明朝水利专家潘季驯简介潘季驯治理黄河的方法是什么?
听到潘季驯这个名字,除了学习水利工程的人,应该都不知道他是谁。但是他为中国做的贡献,却是极大的。中国人号称自己是炎黄子孙,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虽然中华文明的确发源于黄河流域,但是实际上,黄河一直以来都是,历朝历代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因为黄河水患,危害严重。他在明朝治理黄河上的功绩可比大禹治水,后世人因当记着这个名字。潘季驯,字时良,号印川,生于公元1521年卒于公元1595年。嘉靖二十九年进士,从嘉靖四十四年开始,潘季驯先后四次出任总理河道都御史,治理黄河长达27年之久。特别是最后两次,朝廷给予他便宜行事的权利,将治理黄河全权交给他,潘季驯也没有辜负朝廷的信任,这两次治河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总结前人的方法,再依据自己治理黄河的经验,反复专研论证,著成《宸断两河大工录》、《两河管见》、《河防一览》等书,同时还绘出《河防一览图》,在治水方面,特别是治理黄河方面提出了许多...
· 潘季驯
潘季驯生于明武宗正德十六年四月二十三日(1521年5月28日),为明世宗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进士。初授九江推官,后升御史,巡按广东,行均平里甲法,斥抑豪强。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由大理寺左少卿进右佥都御史,总理河道,开始治黄生涯。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以接浚留城旧河成功,加右副都御史,寻以丁忧去。隆庆四年(1570年),河决邳州、睢宁,起故官,再任总河,塞决口。隆庆五年(1571年),报河工成,寻以运输船只漂没事故,遭勘河给事中雒遵劾,罢去。万历四年(1576年)夏,再起官,巡抚江西。万历五年(1577年),召为刑部右侍郎。万历六年(1578年)夏,以右都御史兼工部左侍郎总理河漕。九月,兴两河大工,次年工竣,黄河下游得数年无恙。万历八年(1580年)春,加太子太保,进工部尚书。九月,迁南京兵部尚书。万历十一年(1583年)正月,改刑部尚书。
· 潘季驯
生平潘季驯父名潘夔,母闵氏,为刑部尚书闵珪之女。潘季驯有三个兄长潘伯骧、潘仲骖、潘叔骏。季驯自幼聪慧,七岁能写文章,补博士弟子。为归安县学贡生。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中进士。初授九江推官,后升御史,巡按广东,行《均平里甲法》,斥抑豪强。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由大理寺左少卿进右佥都御史,总理河道,开始治黄生涯。次年,以接浚留城旧河成功,加右副都御史,不久因丁忧去职。隆庆四年(1570年)河决邳州、睢宁,起故官,再任总河,塞决口。次年报河工成,寻以运输船只漂没事故,遭勘河给事中雒遵劾,罢去。万历四年(1577年)夏再起官,巡抚江西。次年召为刑部右侍郎。万历六年(1579年)夏,以右都御史兼工部左侍郎总理河漕,九月兴两河大工,次年工竣,黄河下游得数年无恙。万历八年(1581年)春,加太子太保,进工部尚书,九月迁南京兵部尚书。万历十一年(1584年)正月,改刑部尚书。张居正身后被抄家,长子...
· 潘季驯治水传
潘季驯治水自古以来,治理黄河就是我们帝国的一大难题。由于河水流经黄土高原,疏松的黄土随着河水顺流而下,沉积于河床,河床过高,一旦遇到洪水,就极易冲决河堤,造成严重的水灾。每次决口,生命财产的损失均不可胜计。可是对于这一问题,中枢的唯一办法,就是责成总理河道的御史妥善处置;其中技术上的问题和人力物力的动员,都需要这位钦差大臣在他职责范围之内就地解决。根据过去的经验,大规模整理河道,地区往往涉及数省,有时填高凿低,等于改造地形。在这样巨大的规划之中,自然会有意见纷纷,莫衷一是。有时尚未开工,争执已起。所以中枢虽不直接领导工程的设计和进行,但是他所采取的立场,却必然对全盘形势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如果一个总理河道的御史执行他的规划尚未及半,就可能牺牲在这种官僚政治之下。首辅申时行所赏识的治河专家是潘季驯。这位专家提倡“河道紧缩说”。黄河所以为害,原因是河沙淤积,河道不通。对于这一点专家们都无异说,但...
· 潘季驯纪念园
潘季驯纪念园潘季驯纪念园位于吴兴区东部新城西山景区(八里店镇三墩自然村),占地13860O,建筑面积550O,投资890万元,于2013年6月开始动工兴建。潘季驯纪念园是在原有潘季驯墓地原址上规划建设而成,主要建筑包括享堂、陈列馆、治水长亭、望湖轩、纪念碑亭、牌坊及木栈道等。潘季驯纪念园借助现有的地形风貌,构筑并营造了墓地保护区、入口纪念观赏区和滨水活动区三个主要活动空间,是一个纪念缅怀潘季驯,表彰他对社会、历史发展的贡献和供后人敬重与瞻仰的纪念性公园;同时又围绕水利文化主题思想建造供现代人们游览观赏的公共活动空间,发掘提升吴兴的文化内涵,成为吴兴东部新城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有影响力的人文景观。潘季驯纪念园与潘季驯的故居、潘氏祠堂、潘状元坟和藏书楼(桂花厅)遗址及墓区西北约五公里处的毗山慈云寺(原为潘氏家庙)、再往西约2公里的潘公桥(毗山和潘公桥现均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形成一道辐射湖州东部...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