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雍正帝赞誉他是“卓然一代之完人”,史称一代廉吏张鹏翮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76
转发:0
评论:0
雍正帝赞誉他是“卓然一代之完人”,史称一代廉吏张鹏翮,22岁考中进士,55年宦海生涯,从中央到地方又回到中央,出使过俄罗斯

  22岁考中进士,

  55年宦海生涯,

  从中央到地方又回到中央,出使过俄罗斯,任过兵部侍郎、刑部尚书、两江总督、河道总督、户部尚书、吏部尚书等重要职务;

  康熙皇帝称之“天下廉吏,无出其右”;

  雍正皇帝赞誉“志行修洁,风度端凝。流芬竹帛,卓然一代之完人!”

  他,就是清朝康熙雍正年间史称一代廉吏的张鹏翮。

blob.png

  1

  为官清廉,成为廉能典范

  【“忠臣必廉,而廉者必忠。”——张鹏翮在《信阳子卓录》中的论述】

  张鹏翮视廉洁为做官的首要。“居官要守得穷秀才本色,庶无贪念。”“任官不得以贿拜官,殁辱祖宗”成为张氏家族一脉相承的家规。

  康熙19年(1680),张鹏翮外任苏州府知府。上任后,他发现苏州虽然富庶,但赋税沉重,又遇到连年干旱,民生艰难。他给朝廷上疏,奏请“缓积欠、宽考成”。

  没想到的是,他刚到任6天,家里就传来噩耗:母亲景氏去世。按惯例,他要回家奔丧,还要为母守孝3年,是为丁忧。

  3年后,张鹏翮被重新起用,出任兖州府(今山东济宁市兖州区)知府。他做的第一件事情是宽政省刑,把前任遗留下来的疑难案件全部重新查判,使得许多冤案得到昭雪,释放了30个冤民。他还重视农桑,兴办教育,修缮学校,修撰《兖州府志》,移风易俗。

  经过张鹏翮大力度的施政,兖州百姓安居乐业,民风大变,官民交口称赞,张鹏翮的清官名声开始叫响。康熙23年(1684),朝廷评选全国七大清官廉吏,张鹏翮以无可争议的政声,成为康熙帝树立的“廉能”典范之一。

  康熙24年(1685),张鹏翮在当了3年兖州知府后,被调到山西运城出任河东盐运使。离任那天,兖州百姓苦苦挽留,有的人攀爬到马车上,有的人干脆就躺到地上拦住去路。经好言相劝,百姓们才依依不舍地放他离去。

blob.png

  到了运城,张鹏翮着手修复盐池、疏浚河渠,并对运城开展修缮工程。第二年十月,张鹏翮回朝任通政司右参议,一个月后转任兵部督捕右理事官。

  康熙28年(1689)二月,41岁的张鹏翮被任命为浙江巡抚(从二品)。

  张鹏翮到任后,一向生活俭朴的他,发现府邸内陈设华丽,立即叫人把那些奢侈的玩意儿拿走。

  他勤理政务,革除陋规恶习,严惩贪官污吏,平反冤假错案。同时,重视教化以正民风,禁止摊派减免赋税,赈济灾民,兴修水利,发展生产,完纳历年积欠钱粮。还奏请朝廷,建造定海县城,修学校、仓储、监狱等。

  经过张鹏翮的治理,浙江全省“兵民相安,地方宁谧”,社会稳定,百姓丰足。张鹏翮不仅在老百姓心中有口皆碑,还受到康熙的褒奖。

  当时,江南一带科考营私舞弊成风。为扭转学风,康熙任命张鹏翮为江南学政。张鹏翮铁面无私,公正公开透明地主持科考,使得一批有真才实学的贫寒学子被选拔了出来,那些有靠山有门路的无才考生被拒之门外。江南士子对张鹏翮充满了感激之情。

  康熙帝对张鹏翮的操行非常满意,赐书奖谕说:“从前作清官者,宋文清一人,今日张鹏翮堪与之匹。”康熙帝说的“宋文清”指的是南宋著名政治家徐侨,谥号“文清”。

  值得一提的是,康熙35年(1696)四月,张鹏翮在主持科考中,选拔出了后来历任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元老,官至保和殿大学士、军机大臣、太保的张廷玉。

  第二年七月,50岁的张鹏翮被任命为刑部尚书(从一品)。因他做事公直廉明,“不避权贵,人皆惮之”,凡是有重大的案件,康熙帝总是派他去处理。

  张鹏翮刚上任不久,就接到一桩案件。原任陕西巡抚布喀,弹劾川陕总督吴赫等人贪污挪用40多万两白银。康熙帝叫张鹏翮等人前往陕西查办此案。

  张鹏翮到陕西后,严格查核,秉公执法,严惩贪污,把有关违法犯罪的官员,都按法律治罪。康熙帝对此很高兴,夸奖张鹏翮说:“张鹏翮前往陕西,朕留心察访,果一介不取。天下廉吏,无出其右者。”

  2

  出使俄国,展现忠勇胆识

blob.png

  【“愿效张骞,以身许国,予之志也。”——出自张鹏翮家书】

  康熙27年(1688),张鹏翮40岁。对不惑之年的张鹏翮来说,这是一个难忘的年份:同年五月,他奉命出使俄国。

  俄罗斯军队入侵边境,清兵将其围困在雅克萨城。俄罗斯遣使到北京,要求谈判。康熙帝派大臣索额图带领使团到俄罗斯勘定中俄边界问题。张鹏翮精通满语,康熙帝增派他为副使,掌管汉文文牍事宜。

  使团走的路线条件相当艰苦。进入荒漠后,经常遇到风暴。张鹏翮两腿被马鞍磨得血肉模糊,仍然艰难前行。他在写给家里的书信中说:“愿效张骞,以身许国,予之志也。”

  使团在路过克鲁伦河时,遇到当地两个少数民族部落发生战事。大家商量咋办,张鹏翮主张派人去说明他们只是借路而已,不是去帮谁打仗,但没被采纳。使出前锋部队,想硬闯过去。

  结果,前锋部队遭到袭击被抓了起来。大家慌乱起来,想另找一条路绕过去。张鹏翮制止说:“不能后退!我们受命出使俄罗斯,应该奋不顾身继续往前走。如果撤退,他们来偷袭我们,我们如何抵挡?不如先找个安全的地方驻扎下来,做好防御工事严阵以待,然后派人去解释我们没有恶意。如果对方不听,我们再商量接下来该怎么做。”

  大家仍在犹豫,张鹏翮又说,事出危急,正是臣子捐躯效命之时,“公等皆怯,某独当之!”张鹏翮的话,终于让大家信服。

  大家按张鹏翮的办法,派人前往解释原委,果然消除了误会。对方释放了前锋部队,并让出了通道,使团得以安全通过。

  使团不辱使命,为第二年正式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创造了有利条件,还为后来康熙亲征噶尔丹取得胜利提供了重要情报。

blob.png

  3

  两袖清风,逝后无钱安葬

  【“凡我子孙,务须屏除恶习,力于勤俭。”——张鹏翮】

  康熙39年(1700)3月,张鹏翮出任河道总督(简称总河、河督),奉命治理黄淮水患。面对前几任河道总督治河失利,张鹏翮吃住在河边,顺河势,尽人事。张鹏翮认真钻研治河理论,总结前人经验,到现场仔细勘察情况,提出了“开海口,塞六坝”的治河主张和“借黄以济运,借淮以刷黄”的治河设想。康熙焦秉员同意了他的看法,批准采取“筑堤束水,借水攻沙”的作法。

  治河工程耗费巨大,数以百万计的银两为他调遣使用,但他“不以一钱利己”,全数用于治河工程。这一治就是8年,使得黄河、淮河得到有效治理,漕运通达,连年大丰收。

  康熙42年(1703),康熙帝第四次南巡,对张鹏翮治理下的黄河非常满意,御笔题写“澹泊宁静”匾额赐给张鹏翮。

  雍正3年(1725)二月,77岁的张鹏翮在京病逝。谥号“文端”,雍正帝为他撰写碑文。

  张鹏翮一生性情恬淡,做官期间没有搞副业、购置田产。他去世后,家里没有多余的钱财,舍宅只有几间竹楼。大儿子张懋诚“四顾茫然”,竟然穷得拿不出钱来安葬父亲。

  幸亏雍正帝赐给1000两治丧白银,张懋诚才得以扶柩回家,把父亲安葬在遂宁月山(今重庆潼南县小渡镇月山村)金簪子坡,与祖父张烺葬在一起。如今,张鹏翮墓仍在,状如小土堆,墓碑极为普通,风化剥蚀,文字漫漶。

  张鹏翮做官55年,品行高尚,两袖清风,时称贤相、清官。除康熙帝的高度评价外,雍正帝也赞誉他是“卓然一代之完人”。他和狄仁杰、姚崇、包拯、况钟、于谦、海瑞、于成龙一起,被称为中国古代最著名的8个清官。

  而清正廉也成为张氏家族的烙印。

  张鹏翮儿子张懋诚历官安徽怀宁知县、奉天辽阳知州、通政使司通政使,被誉为“性忠直,有气节”。孙子张勤望历官宁国府知府、山东登州府知府等,时人称誉“所至卓有循声,无愧贤良”。玄孙张问陶被誉为“青莲再世,少陵复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一代完人”张鹏翮,布衣入仕官至宰相,逝后竟无钱安葬
“巴人出将,蜀人入相”,几千年来,巴蜀文化哺育和造就了众多的杰出人物和文化精英。清代张鹏翮集政治家、水利家、文学家、外交家、教育家于一身,是清代268年间蜀人官位最显赫、政绩最卓著、名声最响亮的人物。他的一生,辅佐帝业,清正廉洁,秉公办事,刚正不阿,被誉为一代名相、治河专家、清代第一清官,雍正皇帝赞誉他:“志行修洁,风度端凝,流芬竹帛,卓然一代之完人。”“一代完人”,张鹏翮是怎样得到这样的赞誉?他的为官与为人有哪些值得称道的地方?遂宁对这位优秀人物的研究与传承有何成效?记者进行了关注。张鹏翮简介张鹏翮(1649-1725),字运青,号宽宇,清代四川遂宁黑柏沟(今遂宁市蓬溪县黑柏沟村)人。康熙九年(1790)中进士,选任翰林院庶吉士。曾任过苏州府知府、兖州府知府、河东盐运使、浙江巡抚、江南学政、刑部尚书、两江总督、河道总督、户部尚书、吏部尚书、太子太傅等官职;雍正元年(1723)拜任文华殿大...
· 张鹏翮
参考文献清史稿胡传淮.《张鹏翮诗选》.香港:银河出版社.2006.胡传淮.《张鹏翮简谱》.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胡传淮.《张鹏翮研究》.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11.胡传淮.《清代蜀中第一家:蓬溪黑柏沟张氏家族》.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2.
· 张鹏翮是清代第一清官吗?张鹏翮当了多少年的官
张鹏翮是清代第一清官,做官期间,为官清廉公正,正气浩然,他做了很多与他清官名声相称的事情。张鹏翮做官时期,重视百姓疾苦,重视农业和教育,使百姓能够安居乐业,深受百姓的爱戴;查明诸多积留的疑难案件,使众多冤民得以沉冤得雪;对于贪官污吏绝不姑息,同时以身作则,生活俭朴,不追求华丽奢靡的生活;不惧权贵,拒绝接受他人的贿赂,为清代朝廷政治的清明贡献了一份力量。除此之外,张鹏翮还是一个水利专家。在他出任河道总督时,提出了有效可行的治河方案,解决了黄河泛滥、水患连年的问题,并且将自己的治河经验写成了一本书,为国计民生、百姓的安居乐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张鹏翮还是一个优秀的诗人和文学家,他所写的诗文不论是在清代还是在现世都得到了学者们的一致好评。学者们对他的诗的评价极高,称张鹏翮是个不应该被埋没的诗人,他的诗值得被世人研究,被人们所了解。同时张鹏翮还是一个外交家。在随使团前往俄罗斯商定中俄边界的途中,遇到了...
· 张鹏翮怎么死的揭秘张鹏翮为什么要埋在潼南
张鹏翮怎么死的揭秘张鹏翮为什么要埋在潼南说到张鹏翮估计很多人不太知道的这个人,其实他是真的厉害,被誉为是清朝第一清官,清官到最后死的时候竟然连安葬的钱都没有的,所以还是挺让人觉得十分的绝望的,但是关于张鹏翮的故事还挺多的,那么最近问得很多的就是关于张鹏翮是怎么死的,还有就是张鹏翮为什么要埋葬在潼南呢?下面就这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张鹏翮在雍正三年(1725)于任上上病逝,归葬遂宁。谥“文端”,祀于清朝贤良祠、遂宁乡贤祠。张鹏翮本身是出生在四川省遂宁市蓬溪县黑柏沟这个地方的,但是最后却又埋葬在了重庆市潼南区小渡镇月山村,那么这其中到底有什么故事呢?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其实小编找了很久的答案并没有发现其中的原因,其实这个得从潼南这个地方说起,潼南这个地方好像四川也不要,所以就直接划给了重庆了,但是在清朝时期,潼南还是属于四川的,所以史书上记载的归葬遂宁,其实就是指的归葬到遂宁潼南...
· 一代廉吏——沃頖
沃頖(1433—1512年)字文渊,北仑柴桥街道沃家村沃姓先祖,是我国明代宁波籍的著名清官廉吏。他自幼天资聪明,勤奋好学,博览群书且善著文立说。8月24日,由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和宁波广电集团联合录制的《宁波勤廉故事少年说》专题节目将推出视频《一代廉吏——沃頖》的故事。本期勤廉故事的讲述人是北仑区柴桥小学的郑超寻同学。沃頖寒窗苦读成绩优良,33岁得中进士。进入官场之后,沃頖先受命在福建清理整顿驻军事务,后荣升江西监察御史。沃頖为官清廉,“降奸去暴、雷励风飞,豪民贪吏惊悸胆落”,“察荷政之害,吾民者尽解而去,豪强屏迹,贪墨逃遁”。因而得罪了吉州知府,遭受陷害,被贬至河南内乡县任知县。官衔虽跌至七品,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旨意未变。他衔任不久,即在县衙大堂前请民间工匠建造一座高大的“戒石坊”。正南面上书“公生明”横匾,背面阴刻“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以示清廉、勤政、惠民,“要...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