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明朝吕调阳堪称官场不倒翁,他去世时全国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137
转发:0
评论:0
明朝吕调阳堪称官场不倒翁,他去世时全国哀悼,吕调阳(1516—1580),字和卿,号豫所。广西桂林临桂人,家居桂林城南文
  吕调阳(1516—1580),字和卿,号豫所。广西桂林临桂人,家居桂林城南文昌门外,为明嘉靖年间翰林院编修吕璋之后。他的一生中,求学做官一路顺风,历仕三朝,尊荣享尽,为官场一奇迹。

  吕调阳自幼好学聪颖,6岁便离家读书。还在少年时便是当时名扬广西的小秀才。嘉靖十三年(1534),18岁的吕调阳乡试中举。嘉靖二十九年(1550),吕调阳自廷试高中一甲第二名后,初授翰林编修。嘉靖三十五年,出任会试分校官,此后父母双双去世,他回乡守丧。直至嘉靖四十二年,才重回翰林院,任国子监司业。

image.png

  隆庆元年(1567)后,吕调阳先后出任南京、北京国子监祭酒。国子监历来是教育管理机关和传授儒家思想的国立最高学府,其中最重要的礼仪就是手捧酒杯对天祭祀,所以国子监的主管被命名为祭酒。国子监简称国学,又称大学。吕调阳在任时,重视道德教育,抛弃传统的注入式,代之以启发式,并能以身作则。这年冬天吕调阳先后任礼部和吏部侍郎,不久升吏部左侍郎,相当于今常务副部级官员。

  万历元年(1573),明神宗登基。皇帝仅10岁,大权由内阁代理。同年6月,吕调阳受当时任内阁首辅的张居正举荐,以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入内阁参与机要政务。至此,吕调阳为内阁次辅协助首辅张居正进行改革。

  他以稳重不争名震朝野,深得神宗器重,神宗尊称其为“先生”,从不直呼其名。至吕调阳去世时,官衔已为光禄大夫、柱国太师;万历元年晋太子少保、武英殿大学士,同年11月晋太子太保;万历四年10月,晋太子太傅、吏部尚书;万历五年2月,又晋为建极殿大学士。1580年去世,谥“文简”。吕调阳去世那一天,神宗“辍朝一日”,下令全国致哀一天。

  张居正给吕调阳极高的评价,赞誉他是当代的丙吉(西汉丞相,以宽松和谐,自己有贡献有成绩而不张扬著称),称赞他“公质行长厚,余独心服其在政府,断断乎有古大臣之风”,“在汉丙吉,今也则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吕调阳
生平明世宗嘉靖二十九(1550)年一甲第二名进士(榜眼),选翰林院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迁国子监祭酒。明穆宗隆庆六年(1572)六月,以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正五品),进入内阁。明神宗万历六年(1578)七月,致仕。子吕兴周:万历五年进士。墓位于今广西自治区桂林市叠彩区大河乡蒋家岭。参考文献《明史》
· 明张居正吕调阳墓志铭,张居正是怎么评价吕调阳的?
此展品为明代文物。碑藏桂海碑林博物馆,明万历九年刻,正书,75厘米×72厘米。由明万历朝首辅张居正撰文,次辅张四维书碑,详细记述了吕调阳的生平事迹。吕调阳在普陀山有《施地记》石刻,因其在《明史》中无传,此墓志铭和所留石刻均具有宝贵的史料价值。现收藏于桂林市桂海碑林博物馆。《太保吕文简公墓志铭》由明万历朝首辅张居正撰文,次辅张四维书碑,详细记述了吕调阳的生平事迹。吕调阳,字和卿,号豫所,广西桂林人。嘉靖二十九年(1550)进士第二,历国子监祭酒、礼部尚书、吏部尚书,官至武英殿大学士。万历八年(1580)病逝,卒赠太保,谥文简。吕调阳为人忠厚质朴,“其事父母极孝”,正直磊落,“立朝重名义,门无私谒”。在嘉靖至万历朝复杂的政治环境中,既能守正而进,又能见机而退,还能有所作为,始终纯明。吕调阳在普陀山有《施地记》石刻,因其在《明史》中无传,此墓志铭和所留石刻均具有宝贵的史料价值。
· 历经五朝侍奉多个皇帝他靠啥成为官场不倒翁?
唐朝灭亡后,中国北方中原地区先后经历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史称“五代”。期间,契丹人灭了后晋以后,也曾对中原实行过短暂的统治。“五代”时期是一个形势极不安定的乱世,政权皇帝更迭频仍,官场生态环境极其恶劣,在这样一个动荡变乱的年代,连皇帝都坐不稳,冯道却营盘铁打,先后经历五朝,侍奉十一君,无论谁家天下他都做高官,朝朝为公卿,而且三次拜相,居相位长达二十余年。他为官时间之长,历任朝代之多,出任职务之高,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遍寻中国历史,冯道堪称中国历史上最牛的“官场不倒翁”。冯道(882—954),字可道,自号“长乐老”,瀛州景城(今河北沧州)人。其父亲熟读诸子百家,受唐朝尊崇道家风尚影响,对道家极为推崇。冯道出生不久,父亲便依据《道德经》开篇名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为其取名为道,字可道。年轻时,冯道曾做过幽州刘守光的参军幕僚。刘守光败后,他又转事大宦...
· 冯道是谁?他为何被称为官场不倒翁?
冯道是一个极为特别的人,让我十分感兴趣的是他“不倒翁”的称号,历经4朝,侍奉过十位皇帝,不倒不倒,妙极妙极。中国的文人都极有风骨,不服权势,不慕金钱,讲究的是知遇之恩,所以自古便有“忠臣不事二主”,连武将也不能免俗。比如吕布,便被张飞骂作“三姓家奴”,讽他善变不忠。连吕布都被骂的这么惨,冯道就更甚了。欧阳修在编写《新五代史》时说:“《传》曰:‘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善乎,管生之能言也!礼义,治人之大法;廉耻,立人之大节。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人而如此,则祸乱败亡,亦无所不至,况为大臣而无所不取,无所不为,则天下其有不乱,国家其有不亡者乎!予读冯道《长乐老叙》,见其自述以为荣,其可谓无廉耻者矣,则天下国家可从而知也。”说一个文人无廉耻之心,简直是比杀了他还难受。可是,我们这样来评价他,似乎片面了一点。一朝天子一朝臣,不管是从书中还是电视剧中,我们都看过了太...
· 广西自治区-桂林-临桂区吕调阳
吕调阳(1516~1580)字和卿,号豫所,桂林市人。吕调阳自幼聪明好学,6岁便离家读书。嘉靖十三年(1534),18岁的吕调阳乡试中举。嘉靖二十九年(1550),高中榜眼,授翰林编修。嘉靖三十五年(1556)出任会试分校官。父母相继去世,吕调阳回乡守丧。直至嘉靖四十二年(1563)吕调阳才重回翰林,任国子监司业。隆庆年间,吕调阳先后出任南北两京国子监祭酒。因其曾从师于国子监祭酒、阳明学派学者“永康学”的代表程文德,遂以永康之学教授诸生。他在任时,重视道德教育,抛弃传统的注入式,代之以启发式,并以身作则。后又升任南京礼部侍郎。隆庆五年(1570)充会试考官。万历元年(1573),受张居正的举荐,吕调阳以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入内阁参预机务,协助首辅张居正进行改革,以稳重不争受到神宗的器重。先后加官晋衔,直到他去世,官衔已为光禄大夫、柱国、少傅兼太子太傅、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赠太保,谥文...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