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郭朴与仁义巷是真的吗?还是杜撰的?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995
转发:0
评论:0
郭朴与仁义巷是真的吗?还是杜撰的?,仁义巷的来历很是动人,在安阳可谓家喻户晓。郭朴的老家就在离钟楼不远的地方。有

  仁义巷的来历很是动人,在安阳可谓家喻户晓。郭朴的老家就在离钟楼不远的地方。有一天,身在京城的郭阁老刚下朝回府,就接到老家夫人写来的一封家书。信中说,邻居王山盖房时,多占了咱家一墙宽的宅基,想让他派人回来压压对方,为她出气。

  郭阁老看完书信,马上叫人润墨,写了一封回信。郭夫人接到回信,急忙拆开细看,只见信中写着四句诗:“千里捎书为一墙, 让它几尺有何妨? 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夫人顿时明白了,马上让家人从自己宅院的一边让出了三尺宽的地方给王山使用。

  王山很受感动,他主动把自己的墙拆了,往后退了三尺,这当中的地方便闲置起来。后来,从这里走的人多了,便成了一条小巷。人们为了感念郭朴义让宅基的品行,便给这条小巷取名叫仁义巷。2002年,安阳进行老城改造,这条小巷也在改造之列,但仁义巷的传说却永远装在古城人的心里。

image.png

  事实真的如此吗?安阳在清朝就有了仁义巷这条街。在清嘉庆二十四年的《安阳县志》中记载,“郭文简(郭朴的谥号)朴住宅,近北城……邻人筑墙,侵其址。子弟致书京师,告公。公命以地让邻人,邻人感公谊,遂交让为隙地。里中因名其居,曰仁义巷。”有史书为证,这件事似乎应该是真实的了。

  但在查阅相关资料时却发现,明朝有一个叫林翰的人,早于郭朴在朝为官。他曾写过一首《诫子弟》的诗,内容是:何事纷争一角墙,让他几尺也无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与后来郭朴的那封家书如出一辙。在许多地方,也都有仁义巷、仁义街的传说,故事大同小异。尽管如此,但这并不能削弱仁义巷的价值和意义。

  有的学者认为,仁义巷仅仅是个传说而已,历史上根本没有此事。有的学者态度比较保守,认为这可能是后人杜撰出的一个故事。

  如果事实真的如此,仁义巷似乎陷入了一个尴尬的境地。百年的故事,厚重的人文,竟这样轻而易举被撕破、掩盖。但从另一个层面说,我们的先人创造出这样一个传说,而且流传至今,不正是说明了安阳人对这些美德的向往、追求与尊重吗?如此想来,即便历史给安阳人开了个玩笑,我们并没有失去任何宝贵的东西。仁义巷的美谈,还会在我们这一代口中相传下去。

  拂去历史的尘埃,沿着时间的长河,郭朴伴随着他的故事从五六百年之前一路走来,在安阳人心中,他从来都是那样古道热肠,或是仁道大义,或是充盈着救世情怀。郭朴这种浓浓的入世情怀,还将和他的故事一起,生生不息,传递千年,一直温暖着每个安阳人的心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史记中所记载的内容都是真的吗?有哪些内容是杜撰的?
史记中所记载的内容都是真的吗?有哪些内容是杜撰的?喜欢历史的朋友肯定都有读过《史记》,《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上到黄帝时代,下到汉武帝初年,整整跨越了3000多年的岁月。不过《史记》中记载的内容都是真正的历史吗?答案是否定的。司马迁也没办法活3000多年,不然他就能把自己看到的一切都给记录下来。实际上《史记》中也有很多杜撰的内容,在历史上并没有真实的发生过。但就算这样,《史记》依然是一部伟大的历史作品。说到《史记》,大家一定都不陌生,从小学的《将相和》开始,我们就与它耳濡目染。作为二十四史的老大,又与《资治通鉴》成为史学CP,《史记》的成就和影响自是毋庸置疑的。鲁迅先生说过很多假的“经典语录”,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话可是真的。该书的作者司马迁更是因《史记》“一书封神”,从此咸鱼翻身,成了后世无数历史学家的祖师爷。不过,就客观性而言,《史记》是否真的就是一部完全真实可...
· 郭朴
生平嘉靖十四年(1533年)进士。选庶吉士。累官礼部右侍郎,入直西苑。嘉靖四十年(1561年)冬,任吏部尚书。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三月,守父丧,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四月,夺情视事。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三月,兼任武英殿大学士。隆庆元年(1567年)九月,致仕回籍,隐居安阳东郊。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五月十八日卒。赠太傅,谥文简。。翌年十一月二日葬于韩陵之阳(山南)。安阳城内建有郭朴祠,建筑至今尚存,为安阳市文物保护单位。参考文献(清)张廷玉等.《明史》.
· 郭朴祠
巍巍太行,洹水泱泱。古都安阳,这座具有数千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孕育了无数像岳飞、扁鹊等名扬海内外的历史名人。其中,就有一位以生活俭朴、为官耿直、清廉清明、修身仁孝的安阳名人,世代为官民所敬仰爱戴。他,就是明代嘉靖、隆庆年间的吏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郭朴。郭朴为官清正,不徇私情,不畏邪恶,官声颇佳。明末时,郭朴后代在安阳老城北大街钟楼东南建郭朴祠,岁岁纪念。原建祠堂门前有一石牌坊,抗日战争期间,日军以交通不便为由拆除。祠堂为二进院落,建有大门、正殿。其内塑郭朴画像石碑和灵龛,后有寝殿。前后两院厢房居住郭氏后代。1988年,北大街改建,将郭朴祠拆除重建。新建郭朴祠占地400平方米,悬山式垂花门楼,面向西北,筒瓦顶,博缝跨山。整个祠堂端庄静穆,正殿面阔五间,坐东朝西,单檐悬山砖木结构建筑,长14.55米,宽7.5米,灰筒瓦覆顶,正脊两端饰正吻,垂脊饰戗兽,脊端安仙人、狮、獬、天马、狎兽。檐下带单...
· 刘秀与郭圣通之间真的只存在权利的关系吗
郭圣通与刘秀的结合,不是因为情感,而是因为政治。西汉末年,汉室皇族日益衰落,政权落入外戚之手。公元8年,王莽称帝,建立新朝。王莽为稳定政权,托古改制。但改制并不成功,加上天灾人祸,民不聊生,起义军纷纷崛起。在众多起义的人中,有一位英俊的少年,名叫刘秀。刘秀出自汉景帝一脉,随着族室的衰落,到他这一辈时,已沦为一介布衣。公元22年,刘秀和哥哥刘縯在家乡起义反抗新政。在昆阳一战中刘秀表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打败王莽军四十二万人,大胜而归。图片来源于网络公元23年,刘秀的哥哥刘縯在军中的威望日益高涨,更始帝刘玄怕刘縯威胁到自己,以莫须有的罪名杀掉了刘縯。哥哥被杀后,刘秀怕自己也被更始帝杀害,主动向更始帝请罪,把战功都推到其他将士身上。更始帝见他如此低调,反而有些内疚,暂时放过了他。一直跟随刘秀起义的阴氏兄弟,十分认可刘秀的能力,再加上刘秀早年间初见阴丽华时,便发出了“娶妻当得阴丽华”的感叹。由于阴...
· 刘秀与郭圣通之间真的只存在权利的关系吗
郭圣通与刘秀的结合,不是因为情感,而是因为政治。西汉末年,汉室皇族日益衰落,政权落入外戚之手。公元8年,王莽称帝,建立新朝。王莽为稳定政权,托古改制。但改制并不成功,加上天灾人祸,民不聊生,起义军纷纷崛起。在众多起义的人中,有一位英俊的少年,名叫刘秀。刘秀出自汉景帝一脉,随着族室的衰落,到他这一辈时,已沦为一介布衣。公元22年,刘秀和哥哥刘縯在家乡起义反抗新政。在昆阳一战中刘秀表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打败王莽军四十二万人,大胜而归。图片来源于网络公元23年,刘秀的哥哥刘縯在军中的威望日益高涨,更始帝刘玄怕刘縯威胁到自己,以莫须有的罪名杀掉了刘縯。哥哥被杀后,刘秀怕自己也被更始帝杀害,主动向更始帝请罪,把战功都推到其他将士身上。更始帝见他如此低调,反而有些内疚,暂时放过了他。一直跟随刘秀起义的阴氏兄弟,十分认可刘秀的能力,再加上刘秀早年间初见阴丽华时,便发出了“娶妻当得阴丽华”的感叹。由于阴...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