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王弼是如何死的?王弼的生平简介及学术贡献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369
转发:0
评论:0
王弼是如何死的?王弼的生平简介及学术贡献,王弼,字辅嗣,生于公元226年(魏文帝黄初七年),死于公元249年(魏齐王嘉

  王弼,字辅嗣,生于公元226年(魏文帝黄初七年),死于公元249年(魏齐王嘉平元年),三国曹魏山阳(今河南焦作)人,经学家、哲学家,魏晋玄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创始人之一。

  王弼“幼而察慧,年十余,好老氏,通辩能言。” 王弼曾任尚书郎。少年有文名,其作品主要包括解读《老子》的《老子注》 、《老子指略》及解读《周易》思想的《周易注》、《周易略例》 四部。 其中《老子指略》 、《周易略例》是王弼对《老子》、《周易》所做的总体性分析的文章。由于《道德经》的原文逸散已久,王弼的《道德经注》曾是本书的唯一留传,直到1973年在马王堆发现《道德经》的原文为止。与何晏、夏侯玄等同倡玄学清谈,为人高傲,“颇以所长笑人,故时为士君子所疾”。王弼与钟会、何晏等人为友。正始十年(249年)秋天,以疠疾亡,年仅24岁,遗下一妻一女。

image.png

  人物生平

  王弼,出身官僚世家,其曾外祖父是东汉末号称“八俊”之一、身为荆州牧的刘表。据《三国志·魏书·钟会传》注引《博物记》和《博物志·人名考》、《王弼别传》等记载,东汉末年大乱中,弼祖父王凯与其族弟王粲避乱荆州,依附刘表,刘表重粲之才。欲以女妻之,而又嫌其形貌丑陋,非女婿才,将女嫁给王凯。凯有风貌。凯生子业,业生弼。弼为刘表之曾外孙。

  王粲于建安二十二年(217)从曹操征孙权,病死途中,而粲之二子又坐罪处死。粲绝嗣后而以王业为继嗣。王粲又成了王弼的继祖父。

  王粲是著名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其才学出众,少年成名。十四岁至长安受到著名文学家、大学者蔡邕礼遇,即将家藏书籍文章万卷送给了王粲。装载数车的书籍,后来全为王业所有。

  这对王弼的成长提供了极有利的条件。

  王弼的家庭祖风对王弼的成长也有重大影响。其六世祖王龚,名高天下,官至太尉,位列“三公”;五世祖王畅为汉末“八俊”之一,官至司空,亦列“三公”;其父王业,官至谒者仆射,再加上继祖王粲的文学地位,都会对王弼成长产生极大的有利影响。

  王弼“幼而察慧,年十余,好老氏,通辩能言。”

  何晏曾叹称:“仲尼称后生可畏,若斯人者,可与言天人之际乎!”(《三国志·魏志·钟会传》,裴注引何劭《王弼传》)据何劭《王弼传》载,王弼十多岁时,即“好老氏,通辩能言”。他曾与当时许多清谈名士辩论各种问题,以“当其所得,莫能夺也”,深得当时名士的赏识。

  王弼为人高傲,“颇以所长笑人,故时为士君子所疾”。正始中,大将军曹爽擅权,王弼补台郎。

  正始十年(249),曹爽被杀,王弼受案件牵连丢职。同年秋天,遭疠疾亡,年仅二十四岁。

  学术贡献

  王弼人生短暂,但学术成就卓著。他著有《老子注》、《老子指略》、《周易注》、《周易略例》、《论语释疑》、《周易大衍论》三卷、《周易穷微论》一卷、《易辩》一卷等数种。但其成就,不在于著述数量,而在其质量,在于其创见。他注《周易》一改汉人支离烦琐的传统方法,不用象数,而用《老子》,以老子思想解《易》,并阐发自己的哲学观点,在学术上开一代新风———“正始玄风”。王弼的易学观体系庞大,内容深奥。

image.png

  王弼以老庄思想为主,建立了体系完备、抽象思辩的玄学哲学。其对易学玄学化的批判性研究,尽扫先秦、两汉易学研究之腐迂学风,其本体论和认识论中所提出的新观点、新见解对以后中国思想史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王晓毅先生给的评价是:王弼在哲学上奏出了时代的最强音。“虽然他像流星一样匆匆闪过,只生活了二十三个春秋,却以其不可思议的天才智慧之光,照亮了整个时代,指明了魏晋玄学的理论航向”。

  在易学方面,王弼注《易》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是道家易的代表。王弼注《易》,尽扫象数之学,从思辨的哲学高度注释《易经》。他对“经”上下篇都作了注,计六卷;而对《文言》、《彖传》、《象传》加注。至于《系辞》、《说卦》、《序卦》、《杂卦》,均不下注,后来由东晋韩康伯继续注完。

  王弼《易》注的贡献,首先在于抛弃了费氏的经说,把象数之学变成为思辨哲学。这是《易》学研究史上的一次飞跃。汉人解《易》重象数,如把八卦视为天、地、雷、风、水、火、山、泽等象,用“马”来代表《乾卦》“健”的意义,用“牛”来代表《坤卦》“顺”的意义,等等。

  王弼在《周易略例·明象》中指出:“义苟在健,何必马乎?类苟在顺,何必牛乎?爻苟合顷,何必坤乃为牛?义苟应健,何必乾乃为马?”对象数之学机械性的解释提出批评。他强调说:“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名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就是说,达意要通过象,明象要通过言,寄言出意,探求玄理。这样,从言与意的思辨理性上解释《易》,比机械比附的方法前进了一大步。

  其次,王弼站在道家的立场上,把《易》学玄学化。玄学家的根本思想是“以无为本”。王弼说:“道者,无之称也,无不通也,无不由也,况之曰道。寂然无体,不可为象。”(《论语释疑》)

  王弼就是用道家的本体论来释《易》的。如《彖辞》曰:“大哉乾元,万象资始,乃统天。”王弼注云:“天也者,形之名也;健也者,用形者也。夫形也者,物之累也。有天之形,而能永保无亏,为物之首,统之者岂非至健哉!”他认为,“乾”之义是“健”,有形之“天”无非是“健”的表象。万物始于天,归根到底,“统之”于“至健”。“健”是无形的,是形而上的。

  总之,王弼以言简意赅的论证代替前人的繁琐注释,以抽象思维和义理分析摈弃象数之学与谶纬迷信,在经学上开创了一代新风。清代“四库馆”学者评论道:“《易》本卜筮之书,故末派浸流于谶纬。王弼乘其极敝而攻之,遂能排击汉儒,自标新学。”(《四库全书总目·周易正义》提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吴与弼生平简介,吴与弼的常山情缘
、吴与弼(1391—1469),字子傅,号康斋,抚州崇仁小陂(今江西省抚州市崇仁县东来乡)人。崇仁学派创立者,明代学者、诗人,著名理学家、教育家。在清代黄宗羲的《明儒学案》一书中,《崇仁学案》位列第一,吴与弼为《崇仁学案》的第一人。吴与弼弟子后又分成两派,陈献章得其“静观涵养”,遂开白沙学派之宗;胡居仁、娄谅等得其“笃志力行”,遂启余干之学,其中娄谅是心学缔造者王明阳的启蒙老师。吴与弼创立的“崇仁之学”,对明代学术思潮的兴起具有“启明”作用,堪称中国历史上第二次文化下移的发端,显示了吴与弼在明代学术思想界的重要地位。吴与弼与常山颇有情缘,既有常山籍的知心好友,又有在常山本籍发展的得意门生,他的一生多次经过并走进常山,留下了不少佳话佳作。常与常山知己谈论教学清光绪《常山县志》卷五十三《人物志·文苑》记载:徐希仁,字宝山,蒋家园人。明永乐辛卯(1411)举人,乙未(1415)明通榜。授抚州训导...
· 王弼
生平事迹王弼在年幼时已非常聪明,十余岁时,好老子,而且口才出众,与锺会齐名。未弱冠时,已为当时的官员、文人所识。王弼与吏部郎裴徽见面时,裴徽一见而感到奇异,并问:“夫无者,诚万物之所资也,然圣人莫肯致言,而老子申之无已者何”,王弼回答:“圣人体无,无又不可以训,故不说也。老子是有者也,故恒言无所不足”。(《王弼传》。《世说新语,文学》则记载是在弱冠后见裴徽,徽问曰:“夫无者,诚万物之所资,圣人莫肯致言,而老子申之无已,何邪”,王弼回答:“圣人体无,无又不可以训,故言必及有;老、庄未免于有,恒训,其所不足”)。后来亦为傅嘏所知。当时,何晏为吏部尚书,亦对王弼的才能甚是惊奇。正始年间,黄门侍郎未有人担任,何晏已起用贾充、裴秀、朱整,又商议任用王弼。当时丁谧与何晏争衡,向曹爽推荐高邑王黎。于是曹爽起用王黎,而以王弼补任台郎。在上任后,与曹爽见面,曹爽屏退左右,而王弼只与其论道,于是被曹爽轻视。当...
· 王世弼
生平王世弼的祖父和父亲在宋武帝刘裕灭亡后秦姚泓的时候跟随刘裕南迁。王世弼身高七尺八寸,魁武伟岸,有壮气,擅于草书和隶书,喜爱经籍,在南齐以军功官至游击将军,担任军主,协助助戍守寿春,与裴叔业一起谋划归附北魏,被任命为南徐州刺史。景明初年,王世弼被授任冠军将军、南徐州刺史,计划镇守锺离,将要封慎县开国伯,食邑七百户,后来以冠军将军担任东秦州刺史,专靠刑罚治理州务,为百姓所怨恨,有收受贿赂的传闻。一年多后,王世弼被御史中尉李平弹劾,遇到大赦而免罪。很久以后,王世弼被授任太中大夫,加号征虏将军,很快以征虏将军外任河北郡太守,有良好的清誉。王世弼又转任转勃海相,很快升任中山郡内史,加号平北将军。直阁元罗是领军元乂的弟弟,曾经路过中山郡,对王世弼说:“堂堂两州刺史,如今变为一郡官,也真让人心不平。”王世弼说:“仪同的称号,从邓骘开始;平北将军做郡官,从下官开始。”正光元年(520年),王世弼在任内去...
· 王弼的“贵无”思想探析
汉魏之际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文化转型期。东汉末年[注:中平六年(公元189年)四月,汉灵帝刘宏在嘉德宫驾崩。少帝刘辩继位。由于刘辩年幼不晓事,暂时由何太后临朝主政,皇权更加衰微。],两汉经学已经变得烦琐;而当时的士大夫[注:士大夫旧时指官吏或较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在中世纪,通过竞争性考试选拔官吏的人事体制为中国所独有,因而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士大夫阶层,即专门为做官而读书考试的知识分子阶层。]阶层也由于政治上的压力,也不能畅所欲言,使之在魏正始年间,谈玄说远回避现实的玄学思潮自然渐渐兴起。玄学的中心问题是有与无的问题,魏晋玄学的演变,从某种意义上可说是有、无含义及其二者间关系的演变。虽然玄学各派对名教与自然的理解不尽相同,但基本的倾向都是把“名教”指向社会伦理原则,如社会等级名分、道德规范、礼法教化等,也就是“有”;而把“自然”指向了与名教相对的天地万物的本真状态和人类的自然本性,也就是“无...
· 蒙冤而亡的武将王弼
王弼(?~1393)定远县人,明将领。初结乡里,依三台山树栅自保。后率部归明太祖,使备宿卫;破张士诚兵于湖州,取池州石埭,攻婺源州,斩守将铁木儿不花,拔其城,升元帅;下兰溪、金华,授池州,复太平,下龙兴、吉安,大战鄱阳,邀击陈友谅于泾江口,平武昌,还克庐州,拔安丰,破襄阳、安陆,取淮东、旧馆,败张士诚将朱暹,遂取湖州,升任骁骑右卫亲军指挥使。进围平江,张士诚亲率锐士突围,出西门搏战,将奔常遇春军。常遇春拍王弼臂说:“军中皆称尔是健将,能为我取此乎?”王弼乃驰骑挥双刀奋击,敌小却。常遇春率众乘之,吴兵大败,人溺死沙盆潭者甚多。张士诚入城,不敢再出。从大军征战中原,下山东,定河南,遂取元都,克山西,进征察罕脑儿,师还。洪武三年(1370年)授大都督府佥事,世袭指挥使;十一年从西平侯沐英西征,收服朶甘诸酋及洮州十八族,论功封定远侯;十四年从傅友德征云南,至大理,土酋段世扼守龙尾关,王弼由洱水趋上...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