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刘桢与曹氏父子关系如何?刘桢的历史事迹及评价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993
转发:0
评论:0
刘桢与曹氏父子关系如何?刘桢的历史事迹及评价,刘桢(186―217),字公干,东汉末年东平宁阳(今山东宁阳县泗店镇古城村)

  刘桢(186―217),字公干,东汉末年东平宁阳(今山东宁阳县泗店镇古城村)人,东汉名士。其祖父刘梁,官至尚书令,其人博学有才,警悟辩捷,以文学见贵。

  建安年间,刘桢被曹操召为丞相掾属,与魏文帝兄弟几人颇相友善,后因在曹丕席上平视丕妻甄氏,以不敬之罪服劳役,后又免罪署为小吏。

  建安二十二年 (217),刘桢与陈琳、徐干、应玚等同染疾疫而亡。 《隋书·经籍志》著录有集4卷,《毛诗义问》10卷,皆已佚。明代张溥辑有《刘公干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

  他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于诗歌、特别是五言诗创作方面,在当时负有盛名,后人以其与曹植并举,称为"曹刘"。如今存诗十五首,风格遒劲,语言质朴,重名于世,《赠从弟》三首为代表作,言简意明,平易通俗,长于比喻。

image.png

  成长经历

  刘桢五岁能读诗,八岁能诵《论语》、《诗经》,赋文数万字。因其记忆超群,辩论应答敏捷,而被众人称为神童。后受曹操征辟,曾任丞相掾属、平原侯庶子、五官将文学。(《太平御览》卷385卷引《文士传》)

  公元197年,因避兵乱,十一岁的刘桢随母兄躲至许昌,在驿馆中结识曹子建。曹植被刘桢的饱学所折服,为进一步深层密交,将其领到丞相府,日夜解文作赋,志同道合,关系日笃。后来他又结识孔融等其他五学子,他们常聚论学问,"仰齐足而并驰,以此相服"。

  待其成年之后,刘桢希望际遇明君,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然而,汉末政治极为腐败黑暗,社会危机深重,统治者黄巾军起义后,各地军阀据地称雄,中国陷入分裂、之中。据有中国北方的曹操,政治较为开明,任人唯才,广揽文学之士。

  这使得当时渴望中国统一、怀有济世抱负的有志之士,如山阳王粲、北海徐干、陈留阮瑀、汝南应玚,以及刘桢等,纷纷从四面八方奔赴曹操治下的邺城,一时人才荟萃,形成以曹氏父子为首的文学集团,并由于他们的诗文大多描写汉末的社会现实,抒发统一、治国的豪情壮志,慷慨多气,悲凉豪壮,从而形成了"建安风骨",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刘桢是建安文学集团的重要成员,与曹氏关系密切。在诗文中,他把曹操比做起于丰沛、统一中国的汉高祖刘邦,把曹氏的知遇,比做礼贤下士的信陵君,见《赠五官中郎将四首》。他把统一中国的希望寄托在曹操身上。投曹之初,他被任命为丞相掾属,追随曹操南征北讨,参谋军机。

  辅佐曹丕

  建安十六年(211年)后,出任平原侯曹植庶子,不久即改任五官中郎将文学,随侍曹丕。

  从现存诗文看,他与曹丕关系至为密切,而曹丕兄弟亦视为亲故,诗酒唱酬,交往常不拘形迹。曹丕曾特赠廓落带,以示亲宠,并由此而留下一篇妙文(载《典略》)。然而,刘桢性傲,不拘礼法。一次曹丕宴请诸文学,酒酣忘情,命夫人甄氏出拜,坐中诸人都匍伏于地,不敢仰视,独刘桢平视不避。曹丕对此并未介意,而曹操听说后,要治以不敬之罪。经过援救,才"减死输作",罚为苦役,终身未再受到重用。这对刘桢自然是一次极为沉重的打击,在《赠徐干》一诗中流露出他的痛苦心情。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北方瘟疫流行,刘桢染病去世。曹丕为此极为悲惋,为他整理遗文,作出评价,并追思往日"行则连舆,止则接席""酒酣耳热,仰而赋诗"的亲密交往,不胜痛悼(见《与吴质书》)。

  他一生中的的著述包括《毛诗义词》十卷,文集四卷。后人集有《刘公干集》传世。

image.png

  轶事典故

  刘桢,东汉著名文学家,诗人,建安七子之一,以五言诗著称。少与王粲友善,后同应玚一起被曹操征召,为城乡掾属。所著诗大多散失。今存诗十五首,多为赠答之作。明人辑有《刘公斡集》。

  在魏、晋文学史上,他与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并称"建安七子",又因同居邺中(河南省临漳县)亦称"邺中七子"。

  刘桢常与曹操、曹植吟诗作赋,对酒欢歌,深得曹氏父子喜爱,19岁时任丞相掾属。他以诗歌见长,其五言诗颇负盛名,行文才思敏捷,于曹植齐名,后人将他与曹植并称"曹刘",钟仲伟称他"五言之冠冕"、"文章之圣",确为"建安七子"中的佼佼者。

  人物评价

  刘桢是"建安七子"的重要成员和"建安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被誉为"文章之圣"。然而学术界对他的研究似乎略显薄弱,且存在一些不甚合理的地方。基于刘桢现存无多的作品,分析其诗歌中包含的格调高峻、情采丰赡、意境凄清三方面的艺术特征。

  刘桢当时甚有诗名。钟嵘说他: "仗气爱奇,动多振绝。贞骨凌霜,高风跨俗。"(《诗品》上)钟嵘《诗品》说:"但气过其文,雕润恨少。然自陈思以下,桢称独步。"

  魏文帝曹丕在《典论·论文》中称刘桢与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七子:"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咸以自骋骥于千里,以此相报。"又称赞他"其五言诗之善者,妙绝时人"(《又与吴质书》),平易通俗,长于比兴。

  《典略》载:"太子尝请诸文学,酒酣坐欢,命夫人甄氏出拜,坐中众人咸伏,而桢独平视。太祖闻之,及收桢入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刘桢
生平建安年间,刘桢被曹操召为丞相掾属。与曹丕兄弟颇有往来。后刘桢因在席上“平视”曹丕妻子甄氏,曹操以不敬之罪劳役,后又免罪署为小吏。曹丕称赞他“其五言诗之善者,妙绝时人”(《又与吴质书》),平易通俗,长于比兴。刘桢创作的弱点是辞藻不够丰富,所以锺嵘在《诗品》说他“气过其文,雕润恨少”。诗作传世不多,今存诗十五首,《赠从弟》三首为代表作。建安二十二年(217年),与陈琳、徐干、应玚同染疾亡。传世有《刘公干集》。外部链接
· 建安七子——刘桢的生平简介,刘桢的一些人物事迹
成长经历刘桢五岁能读诗,八岁能诵《论语》、《诗经》,赋文数万字。因其记忆超群,辩论应答敏捷,而被众人称为神童。后受曹操征辟,曾任丞相掾属、平原侯庶子、五官将文学。(《太平御览》卷385卷引《文士传》)公元197年,因避兵乱,十一岁的刘桢随母兄躲至许昌,在驿馆中结识曹子建。曹植被刘桢的饱学所折服,为进一步深层密交,将其领到丞相府,日夜解文作赋,志同道合,关系日笃。后来他又结识孔融等其他五学子,他们常聚论学问,“仰齐足而并驰,以此相服”。待其成年之后,刘桢希望际遇明君,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然而,汉末政治极为腐败黑暗,社会危机深重,统治者黄巾军起义后,各地军阀据地称雄,中国陷入分裂、之中。据有中国北方的曹操,政治较为开明,任人唯才,广揽文学之士。这使得当时渴望中国统一、怀有济世抱负的有志之士,如山阳王粲、北海徐干、陈留阮瑀、汝南应玚,以及刘桢等,纷纷从四面八方奔赴曹操治下的邺城,一时人才荟萃,形...
· 刘敦桢
生平刘敦桢生于官宦家庭,4岁起接受启蒙教育。1908年就读于长沙楚怡学校。1913年考取官费,东渡日本留学。1916年入东京高等工业学校机械科,次年转建筑科学习。1922年回国,与柳士英等人在上海创办了第一所由中国人经营的华海建筑师事务所。1923年,与柳士英、黄祖淼、朱士圭等人创设苏州工业专门学校建筑科,为中国正规培养中等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的开端。1925年曾回长沙执教于湖南大学土木系,次年返苏州工专。1927年,南京国立东南大学与苏州工业专门学校等校合并为第四中山大学。12月,刘敦桢带领苏州工业专门学校建筑科并入第四中山大学工学院,筹设建筑系,和刘福泰、卢奉璋、贝季眉、李义士等人参与创建国立中央大学建筑系,为中国建筑学高等教育的源头。1930年,与陈敬在长沙行婚礼。随后加入北平中国营造学社,在中央大学建筑系执教至1933年,同年举家由南京迁往北平,就任营造学社专职研究员及文献部主任,...
· 元桢
生平皇兴二年(468年)元祯被封南安王。任长安镇都大将、雍州刺史。元祯孝顺母亲,但是聚敛贪污,被削除封爵,禁锢终身。后来,他支持孝文帝迁都洛阳,复封南安王,为镇北大将军、相州刺史。太和二十年五月,到邺城,背上长疮,太和二十年岁在丙子八月壬辰朔二日癸巳(496年8月26日),元桢去世,虚岁五十,谥号惠王,当年十一月庚申朔廿六日乙酉(496年12月16日)葬于邙山。之后,穆泰谋反,元祯由于生前知而不告,追夺爵封。家庭王妃冯翊仇氏,本州别驾仇牛长女子女元英元彬元怡北乡公主,嫁尔朱荣
· 朱桢
参考资料《明史》卷一百一十六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