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杜如晦和杜淹的故事,本为死敌却同朝为相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2251
转发:0
评论:0
杜如晦和杜淹的故事,本为死敌却同朝为相,提到杜如晦,大家就会想起“房谋杜断”的典故来。说的是房玄龄和杜如晦二人同为李

  提到杜如晦,大家就会想起“房谋杜断”的典故来。说的是房玄龄和杜如晦二人同为李世民的宰相,但所起到的作用却是不一样的。房玄龄擅长给李世民出主意,但是同一个问题,他出的主意很多,李世民也不知道采用哪个好,于是这时候杜如晦将房玄龄的主意加以分析,选出一个最适用的办法,让李世民采用。房玄龄帮李世民出主意,杜如晦帮李世民拿定主意,所以称为“房谋杜断”。

  其实,杜如晦对于自己的家事有时还会失去理智的。

  原来,杜如晦兄弟三人与叔父杜淹素来不和,据说是因为性格相差太大,爱好也不一样。

image.png

  尽管杜淹自幼聪明有才能,但却自命清高沽名钓誉。

  杨坚代隋后,杜淹曾对一位关系十分铁的老乡韦福嗣说,陛下好用隐士,你我不如隐居太白山。自此他二人便“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在太白山隐居起来。

  不料隔墙有耳,这事不知怎么就被杨坚知道了,杨坚一怒之下将杜淹流放到了长江以南。要不是后来大赦天下,杜淹还真回不来。

  可正当他还不容易爬到御史中丞这个位置时,大隋却玩完了。

  一度心灰意冷的杜淹,在洛阳看到王世充贴出的招聘广告时,便立即加入到了王世充的郑国官僚体系中去。

  杜淹进谗言,借王世充之手斩杀了杜如晦的哥哥,还将杜如晦的弟弟杜楚客关进了监狱。看押期间,杜淹不给杜楚客饭吃,经常几天才送上一碗狗吃剩下的饭菜给杜楚客,差点饿死。

  洛阳城破之时,杜淹本应像段达和朱粲一样,被拉到洛水之上砍头。

  刚从牢里爬出来的杜楚客找到了哥哥杜如晦,请求他无论如何想办法也要救下叔父。

  杜如晦说,他还是我们叔父吗?

  杜楚客哭着说:“过去叔父已经杀了大哥,如今哥哥又要杀了叔父,一家人你杀我,我杀你,自相残杀杀得死光光,岂不令人痛心啊?!”

  杜如晦还是不松口。

  见此,杜楚客就要撞旁边的柱子。

  杜如晦这才幡然醒悟,立即上书给李世民,希望秦王能对杜淹网开一面。

  就这样,杜淹从鬼门关走了一趟。

  杜淹后来经过房玄龄的举荐,任李世民天策府曹参军,李世民即位后封安吉郡公,贞观元年拜相,却又与长孙无忌不和,遭到朝臣非议。

  杜淹曾向太宗举荐刑部员外郎郅怀道,说:“怀道在隋朝担任吏部主事时便有清慎之名。当时炀帝下江都,百官都随声附和,唯独怀道反对。”

  李世民问:“那你当时的意见呢?”

  杜淹答:“我同意去。”

  李世民说:“对待君主应直言正谏,虽有冒犯也在所不顾。你既然认为郅怀道的意见正确,为什么反而不劝谏呢?”

  杜淹却答:“我官职卑微,而且就算进谏皇帝也不会采纳,白白送死于事无补。”太宗道:“如果认为君主无道,为何还是要在他的朝廷做官?既然做官,又怎能不匡正他的过失?”

  李世民又笑着问他:“你在隋朝的时候,可以因为人微言轻不去进谏。那你后来在王世充的朝廷做官,为什么仍不劝谏?”

  杜淹说:“我劝谏过,他不肯采纳。”

  李世民又问:“王世充如果修德从善,应当不会灭亡;他既然无道拒谏,你又怎能免祸?”

  杜淹自知理亏,没能回答出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唐朝宰相杜如晦的故事杜如晦的轶事典故有哪些
杜如晦(585年-630年),字克明,汉族,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长安)人,为隋唐时期李世民帐下重要参谋,李世民征薛仁杲、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杜如晦为其筹谋划策,运筹帷幄,深为时人所敬服。李世民与太子李建成积怨颇深,杜如晦与房玄龄一起为李世民出谋划策,参与策划玄武门事变,事成之后二人功居首位。李世民承帝位后,杜如晦与房玄龄为左右宰相,为唐选拔人才,制定法度等。贞观四年,杜如晦病逝,李世民为此废朝三天,追封为司空,蔡国公,谥“成公”,被李世民列入凌烟阁。杜如晦的轶事典故有哪些房谋杜断房玄龄和杜如晦二人同为李世民的宰相,但所起到的作用却是不一样的。房玄龄擅长给李世民出主意,但是同一个问题,他出的主意很多,李世民也不知道采用哪个好,于是这时候杜如晦将房玄龄的主意加以分析,选出一个最适用的办法,让李世民采用。房玄龄帮李世民出主意,杜如晦帮李世民拿定主意,所以称为“房谋杜断”。二人同心同德,相互配...
· 唐朝宰相杜如晦生平简介杜如晦是怎么死的
杜如晦(585年-630年),字克明,汉族,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长安)人,为隋唐时期李世民帐下重要参谋,李世民征薛仁杲、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杜如晦为其筹谋划策,运筹帷幄,深为时人所敬服。李世民与太子李建成积怨颇深,杜如晦与房玄龄一起为李世民出谋划策,参与策划玄武门事变,事成之后二人功居首位。李世民承帝位后,杜如晦与房玄龄为左右宰相,为唐选拔人才,制定法度等。贞观四年,杜如晦病逝,李世民为此废朝三天,追封为司空,蔡国公,谥“成公”,被李世民列入凌烟阁。唐朝宰相杜如晦生平简介早年经历杜如晦,字克明,祖上都是周朝高官,隋朝取代周朝后,祖父杜果在隋为工部尚书、义兴公,父亲杜咤为隋朝昌州长史。杜如晦小时候聪慧有悟性,喜欢和人谈论历史、文学方面的知识,隋朝大业年间。杜如晦被征为预备官员,礼部侍郎高孝基对杜如晦非常器重,对他说:“你有应付事态的才能,应该作为国家的栋梁,希望你能坚持住这份美德。我想先...
· 杜如晦是谁?杜如晦的儿子谋反?
杜如晦(585年——630年),字克明,汉族,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长安)人,为隋唐时期李世民帐下重要参谋,李世民征薛仁杲、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杜如晦为其筹谋划策,运筹帷幄,深为时人所敬服。李世民与太子李建成积怨颇深,杜如晦与房玄龄一起为李世民出谋划策,参与策划玄武门事变,事成之后二人功居首位。李世民承帝位后,杜如晦与房玄龄为左右宰相,为唐选拔人才,制定法度等。无论是提起房玄龄还是提起杜如晦,后世的人几乎不会将他俩分开,只因为一成语——房谋杜断。这也说明了他俩的不可分。唐太宗时期,关于国事,房玄龄总是能够提出精辟的意见和具体的办法,但是往往不能作决定。这时候,唐太宗就必须把杜如晦请来。而杜如晦一来,将问题略加分析,就立刻肯定了房玄龄的意见和办法。一个善于谋划,一个善于决断,缺一不可。正如史书中记载:《旧唐书·房玄龄杜如晦传论》:“世传太宗尝与文昭图事,则曰:‘非如晦莫能筹之。’及如晦至焉...
· 杜如晦
生平杜如晦自少聪悟,好谈文史,是个典型的彬彬书生。在隋朝大业年间起家为雍州从事,吏部侍郎高孝基很是器重他,赞扬他有应变之才,是栋梁之才。隋炀帝前往江都游玩时,代替王使君判留守事。秦王李世民平定京城时,引为秦王府兵曹参军。当时的太子李建成对杜如晦非常忌晦,他对齐王李元吉说:“秦王府中可惮之人,惟杜如晦与房玄龄耳。”被外调出秦王府。经房玄龄周旋,李世民又将他调回幕府。此后跟随李世民东征西讨,为其参谋军国大事,平定了薛仁果、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等诸路诸侯。以功勋累迁陕东道大行台司勋郎中,封建平县男,食邑三百户。不久以本官兼任文学馆学士。李世民的天策府建立后,杜如晦任从事中郎,被画像纪念的天策府十八学士中,以杜如晦为首,其画像上的赞语为:“建平文雅,休有烈光。怀忠履义,身立名扬。”武德九年六月四日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被立为皇太子,杜如晦任太子右庶子(唐书为左庶子,杜如晦碑为右庶子),不久迁任兵部...
· 唐朝宰相杜如晦是怎么的人历史如何评价杜如晦
杜如晦(585年-630年),字克明,汉族,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长安)人,为隋唐时期李世民帐下重要参谋,李世民征薛仁杲、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杜如晦为其筹谋划策,运筹帷幄,深为时人所敬服。李世民与太子李建成积怨颇深,杜如晦与房玄龄一起为李世民出谋划策,参与策划玄武门事变,事成之后二人功居首位。李世民承帝位后,杜如晦与房玄龄为左右宰相,为唐选拔人才,制定法度等。贞观四年,杜如晦病逝,李世民为此废朝三天,追封为司空,蔡国公,谥“成公”,被李世民列入凌烟阁。历史如何评价杜如晦李世民:兵部尚书检校侍中蔡国公杜如晦,识量清举,神彩凝映,德宣内外,声溢庙堂。李世民:或材推栋梁,谋猷经远,绸缪帷帐,经纶霸图;或学综经籍,德范光茂,隐犯同致,忠谠日闻。房玄龄:杜如晦聪明识达,王佐才也。褚亮:建平文雅,休有烈光。怀忠履义,身立名扬。常衮:武德贞观之间,有若魏徵、王珪、李靖、李勣、房玄龄、杜如晦等,扶翼大运...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