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齐白石为何能成大师,齐黑石却流落街头?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237
转发:0
评论:0
齐白石为何能成大师,齐黑石却流落街头?,齐白石与齐黑石原为同胞兄弟,年龄相仿,志趣相投,天资相近。两人同时学画,历尽

  齐白石与齐黑石原为同胞兄弟,年龄相仿,志趣相投,天资相近。两人同时学画,历尽千辛万苦,历经风霜雨雪,终于同时有了一点小小的成绩。

  于是,对二者索画者络绎不绝。

  齐黑石心软,凡有索画者有求必应。而齐白石心黑,卖画卖印,则是详尽标价,锱铢必较。

  且墙上贴了郑板桥的原话:"凡送礼物、食物,总不如白银为妙。公之所送,未必弟之所好也。送现银则心中喜乐,书画皆佳。礼物既属纠缠,赊欠尤为赖账。年老神倦,亦不能陪诸君子作无益语言也。"

image.png

  多年以后,黑石尽日为应酬而画,三姑六婆,七大爷的二表侄的三娘舅,三娘舅的闺蜜的老相好,凡所能扯上一点边的尽管放心来要,并未曾有一人付半文钱,所有索画者觉得黑石给自己送画理所当然。

  黑石疲于应酬,却越画欠的越多,越画越是心烦意乱,恶性循环,笔底渐有艳俗之躁气。

  为此卖了祖上传下来的二亩薄田,以补贴购笔买墨之费用。终是无济于事,最终流落街头,成一乞丐,却无人可怜。

  白石明码标价,反正别人不买他也不吃亏。

  若有人买画付以银两,便用以补贴家用,至少衣食无忧,便能依然潜心作画。

  画由心发,于是越画越好,越好越自信,良性循环,终成一代大师。

  齐白石、齐黑石本是同根生,年龄相仿,志趣相投,天资相近。

  却最终因后天的环境以及对待环境的态度不同,人生有了天壤之别。老实巴交的黑石成了索画者和社会的。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当年花了三块银元买的齐白石的画,若干年后在嘉德拍卖会上以数千万元成交,而当年索画者向黑石索的画,到现在一分不值。因为黑石已废,越画越糟,画更是一文不值。

image.png

  无辜的索画者的心态是:你不用给别人画,就给我画一张就好了,用不了多少材料,也占用不了你多少时间。

  但,七大爷的二表侄的三娘舅是这么想的,三娘舅的闺蜜的老相好也是这么想的。

  画画者的心态应当是:当不了齐白石,也绝不要当齐黑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齐白石成为大师,为什么齐黑石流落街头?
齐白石与齐黑石原为同胞兄弟,年龄相仿,志趣相投,天资相近。两人同时学画,历尽千辛万苦,历经风霜雨雪,终于同时有了一点小小的成绩。于是,对二者索画者络绎不绝。齐黑石心软,凡有索画者有求必应。而齐白石心黑,卖画卖印,则是详尽标价,锱铢必较。且墙上贴了郑板桥的原话:“凡送礼物、食物,总不如白银为妙。公之所送,未必弟之所好也。送现银则心中喜乐,书画皆佳。礼物既属纠缠,赊欠尤为赖账。年老神倦,亦不能陪诸君子作无益语言也。”图/齐白石《十二山水条屏》拍价9.3亿人民币多年以后,黑石尽日为应酬而画,三姑六婆,七大爷的二表侄的三娘舅,三娘舅的闺蜜的老相好,凡所能扯上一点边的尽管放心来要,并未曾有一人付半文钱,所有索画者觉得黑石给自己送画理所当然。黑石疲于应酬,却越画欠的越多,越画越是心烦意乱,恶性循环,笔底渐有艳俗之躁气。为此卖了祖上传下来的二亩薄田,以补贴购笔买墨之费用。终是无济于事,最终流落街头,成一...
· 齐白石大师的卖画的规矩是什么?原因又是什么?
卖画例不是润格,不是笔单,而是卖画的条例,实则卖画的规矩也。齐白石自定了这么个规矩,一条一条写出来,清清楚楚,张贴示众,这就是卖画例。卖画例不是润格,不是笔单,而是卖画的条例,实则卖画的规矩也。齐白石自定了这么个规矩,一条一条写出来,清清楚楚,张贴示众,这就是卖画例。这个,比较少见。见过他自写的润格,一平尺要多少钱,画工笔草虫要加一块钱,用西洋红要加一块钱。还见过他写的“免画牌”,是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北平。老人有民族骨气,不为日本人画画,贴在大门上,正式谢客。但是,卖画例,头一次见,非常特别。全文如下:卖画例无论何人不赊欠不退回少一文钱不卖招饮不画送礼物不画介绍不酬谢刻印亦然卖画例写在一张柔软的高丽纸上,长宽尺寸为73×44.5厘米,一共五行,三十七个字,用毛笔竖写,行书,每个字大概五厘米左右,不署名。齐老人的《卖画例》有三大惊人之处:首先,措词惊人,干巴利落脆,掷地有声,倔,毫不含糊,没得...
· 〖齐白石戒烟〗
国画大师齐白石,青年时跟师傅学雕花木时就学会了吸水烟,出师后,齐白石历经苦练,集诗、书、画之绝于一身,众多慕名者前来结交。其中最知名者有黎德恂、罗醒吾、王仲言等。这些年轻人为学业进步成立了“罗山诗社”,公推齐白石为社长,齐白石说:“既然是诗社,就要立几条社章。”大家便提出不要赌博,不要谈女人,不嗜烟酒。在一片赞同声中,唯齐白石闷闷不语。罗醒吾问道:“齐兄为人,一向是我们的表率,为何却不说话?”齐白石只是笑而不答。他是对不嗜烟这一条难以接受。他不仅仅吸烟成癖,还有一根考究的烟筒,每天都随身带一只用水牛角制作的烟盒,并在盒上刻一幅精致的,“太白醉酒”图,视为随身之宝。大家看出缘由,就不勉强了。有一次,黎德询提议去罗网山旅游,众人响应。大家面水而坐,王仲言开口道:“请问各位窗友,孔老圣人最爱好什么?……”罗醒吾笑道:“那自然是爱听音乐……”黎德恂忙接着说:“不,不,我看恐还是吸烟了?”众哗然大笑...
· 北京齐白石墓
简要介绍:位于海淀区魏公村西南原湘潭公墓内。墓南北向,占地88平方米,墓地为方形磨石拼接而成,两墓并立,西侧为其继室胡宝珠之墓,周围植有松墙。齐白石墓已于2013年6月底迁移至北京香山的金山陵园。人物简介:齐白石(1863-1957),湖南湘潭人,二十世纪十大画家之一,世界文化名人。齐白石1864年1月1日(清同治三年癸亥冬月廿二)出生于湘潭县白石铺杏子坞,1957年9月16日(丁酉年八月廿三)病逝于北京,终年九十三岁。宗族派名纯芝,小名阿芝,名璜,字渭清,号兰亭、濒生,别号白石山人,遂以齐白石名行世;并有齐大、木人、木居士、红豆生、星塘老屋后人、借山翁、借山吟馆主者、寄园、萍翁、寄萍堂主人、龙山社长、三百石印富翁、百树梨花主人等大量笔名与自号。)。其曾任北京国立艺专教授、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北京画院名誉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等职。曾被授予“中国人民艺术家”的称号、荣获世界和平理事会1...
· 齐白石挂角读书
从小读《三字经》,就知道了古人“负薪”、“挂角”的勤学故事。“挂角”说的是唐朝李密,初为隋炀帝宿卫,后辞去发愤读书,骑牛到外地寻师,以《汉书》挂牛角,行、止皆展读。阅《齐白石状略》,知道这位杰出艺术家少时也曾“挂角”读书,打下古文基础。白石老人留下的古文作品,不及他写的诗多,但从他的《自状略》中,可以看出其古文功力和特有的风格。他出身贫苦农家,11岁以前放牛、砍柴,在劳动中抓紧时间读书,还以树枝在地上、墙上练习写字。有一天,在山上专心读书,忘了砍柴,粪也拣得不多,吃完晚饭又提笔写字时,他祖母就叹息着说:“伢儿,你投错了人家。”对于这一儿时经历,他在《自状略》中这样写:王母(即祖母)曰:“今既力能砍柴为炊,汝只管写字。俗语云:‘三日风,五日雨,那见文章锅里煮?’明朝无米,吾孙奈何?惜汝生来时走错了人家。”于是将《论语》挂于牛角,日日负薪,以为常事。上面的引文只有几十字,逼真地描摹了祖母当时口...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