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陈璘是谁?抗倭名将陈璘生平简介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2347
转发:0
评论:0
陈璘是谁?抗倭名将陈璘生平简介,陈璘(1532年3月3日—1607年6月2日),字朝爵,号龙崖,韶州翁源县(

  陈璘(1532年3月3日—1607年6月2日),字朝爵,号龙崖,韶州翁源县(今广东省韶关市翁源县)人,明代将领、抗倭英雄。

  陈璘先于嘉靖末年屡平广东贼兵,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陈璘出征朝鲜,于露梁海战中痛击日军,大败石曼子(岛津义弘),立下援朝第一功。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参与播州之役,先击破杨栋梁军,后歼灭四牌、七牌贼军,攻破青龙囤,致使杨应龙。晚年又平定苗民,为边境治安立下功勋。

  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死后,赠太子太保,荫封为百户。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嘉靖十一年(1532年)正月二十七日,陈璘生于生于韶州翁源县龙田铺盘龙围(即今翁源县周陂镇龙田村)。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潮州、英德等地数万平民起义,陈璘平乱有功,任指挥佥事,后升任广东守备,接着剿灭了土匪赖元爵和岭东残寇。

  万历初年,陈璘又先后平定高要邓胜龙叛军和揭阳山贼钟月泉,因此升任署都指挥佥事,佥书广东都司。万历二年(1574年)三月,因张元勋部将李诚立攻打潮州府贼寇诸良宝战败,总督殷正茂临时授予陈璘参将职,让陈璘统帅一支部队,平定诸良宝后陈璘被授予肇庆游击将军,调任高州参将。

image.png

  贪财罢官

  万历四年(1576年)十一月,陈璘因跟随总督凌云翼征伐罗旁山瑶民有功,升为副总兵,代理东安参将事宜,不久后贼匪余孽杀死官民,陈璘奉命平定。这时东安刚刚安定,陈璘大兴土木,营建寺庙,役使他的部下,并且勒索他们出钱。士兵们都被激怒了,于是发生暴乱,抢劫州县,被巡抚御史罗应鹤上奏朝廷,朝廷下诏剥夺了陈璘的官职。不久暴乱平定,陈璘改任狼山副总兵,不久再次被罢官。陈璘罢官后,虽然朝廷中很多人爱惜他的才干,却不敢举荐他。

  万历二十年(1592年),日军侵犯朝鲜,因为陈璘熟悉倭寇战法,提为神机七营参将,没多久,提拔代理都督佥事,充任副总兵官,协同防守蓟镇。

  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正月,又被命统领蓟镇、辽阳、保定、山东各军去抵抗倭寇、保卫海防,被钦命为南澳镇副总兵,越载二月离任。当时朝廷准备和日本和谈,于是陈璘被派去协助防守漳州、潮州,陈璘贿赂兵部尚书石星被石星揭发,又被罢官。

image.png

  抗倭援朝

  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明、日和谈失败,陈璘重新被启用,统帅五千广东兵支援朝鲜。

  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陈璘升御倭总兵官,跟麻贵、刘綎一起统帅部队,其部下驻扎在山海关时大闹,陈璘受到谴责。不久命令他提督水军,跟麻贵、刘綎以及董一元分路前进,领士兵一万三千多人,战舰数百艘,分布在忠清、全罗、庆尚各海口,陈璘水军成功震慑到倭寇,使日军不敢于海上行军。

  时丰臣秀吉病逝,日军大撤退,陈璘令部下邓子龙和朝鲜将领李舜臣于丰道上截击敌人,结果二人双双战死,陈璘又派陈蚕、季金率军支援,痛击倭寇,日军大败。这时刘綎才攻打小西行长军队,行长军退守顺天城,陈璘挥师,毁倭船七八百艘,斩溺倭兵两万余人,将倭寇首领石曼子击败,生擒倭帅平正成、平正秀并处死,并与陆路明军夹攻顺天日军,取得了露梁海战的彻底胜利。

  日军撤退到锦山防守,明军挑战,日军不出战,不久,日军渡海躲藏到乙山,乙山悬崖深邃,道路险恶,明朝陆军不敢前进。于是陈璘率部队在晚上偷偷地摸进去,包围了岩洞。等到天亮,发炮,倭寇惊慌之下,逃往后山,陈璘军恶战日军,日军败退,陈璘分兵追击,将敌人一网打尽。后论功行赏,陈璘第一,刘綎第二,麻贵第三。于是提升陈璘为都督同知,世代荫封指挥佥事。

image.png

  播州之役

  陈璘撤回明朝境内,正好碰上征伐播州,于是朝廷任命陈璘为湖广总兵官,由偏桥进军并指挥由龙泉进军的陈良玭部。

  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二月,陈璘军和播州叛乱首领杨应龙子杨朝栋交战,贼军受挫,逃到龙溪山会和其余贼军抵抗明军,陈璘安抚苗民后,进军龙溪,侦察得知敌人有埋伏,命令游击陈策用火器攻打,贼军居高临下,陈璘悍不畏死,首先登山,杀死后退的小校示众,众将士奋勇而战,敌军大败而逃,陈璘的二个副将追击,中贼军埋伏战死。于是陈璘招募敢死队跟随把总吴应龙等人猛攻,贼军逃到山顶,晚上又逃到袁家渡,次日又被陈璘军击败,至此,四牌的匪徒全部被消灭。

  三月十五日,陈璘得知贼首张佑、谢朝俸、石胜俸等人在七牌野猪山安营,于是连夜行军抵达苦练坪,前后夹击之下,敌军逃入深山老林之中,陈璘于是进入苦菜关,听闻童元镇在乌江战败,心生恐惧,请求撤退被总督李化龙否定,陈璘于是进军楠木桥,驻扎湄潭。时匪徒全都聚集在青蛇、长坎、玛瑙、保子四座囤子里,地势都很险要,陈璘于是先攻击三囤,然后进攻青蛇囤。后陈良笿部也来会师,陈璘让他到囤后埋伏,另外派一支部队把守板角关,防止敌人逃跑,经三天苦战,攻占三囤,又用重金收买不怕死的人从玛瑙后面爬着树藤到山后放炮,于是贼军大乱,明军奋战之下,全歼了七牌的匪徒。

  陈璘接着分兵六路,攻克大小三渡关,乘胜直达海龙囤下。各将都攻击海龙囤前面,唯独安疆臣在后面攻击,战局四十多天相持不下,安疆臣的部下还接受匪徒的重礼贿赂,偷偷地把火药送给匪徒, 陈璘知晓后,令安疆臣后撤三十里。陈璘也把部队转移到别处,并在距离囤子一丈多远的地方安置一百多个铁牌,使匪徒强劲的弓箭失去了作用。 陈璘又用竹子削成箭板安放在栅栏前面,匪徒每天晚上出来作乱,被竹箭板钉伤,于是不敢再出。杨应龙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和部下在一起哭泣,李化龙当初下令,让各将分开时间轮番进攻。

  六月六日,陈璘和吴广进攻海龙囤,陈璘在晚上四更时分让士兵含竹木片上山,趁匪徒熟睡之际,杀死守关的匪徒,树起白旗,鸣放大炮,匪徒惊慌逃窜,贼首杨应龙而死,至此,播州之乱平定。

image.png

  征伐皮林

  陈璘转移军队征讨皮林,时吴国佐作乱湖广、贵州交界,抢劫了七十多个屯堡,焚烧了五开南城,攻陷永从县城,包围了中潮所,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江铎令陈璘率领副将李遇文等人分七路进军,陈璘抓获苗民首领银贡等人,众将士各有所获,吴国佐逃到天浦四十八寨,又进入古州毛洞,陈璘军队追获了他。不久,贼首石纂太被指挥徐时达诱捕,叛党杨永禄被沈弘猷等人活捉,乱军平定。

  宝刀不老

  后兵部尚书田乐推举陈璘镇守贵州,给事中洪赡祖遂弹劾陈璘投机钻营,万历皇帝因为陈璘东征西讨屡立战功,最终同意了田乐的建议。时苗民有叛乱的苗头,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冬,巡抚郭子章向朝廷请求出兵,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四月,陈璘率部一万人攻打水硍,攻克水硍,又移师到新添,独攻东路,又攻克,于是苗民安定。

  逝世

  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五月,改派镇守广东,同月八日去世。先因为平定播州有功,加封左都督,世袭指挥使,后又因平定苗民有功,赠太子太保,再次荫封为百户。赐予“祭葬”(国葬的一种),葬于广东省云浮市云安县六都镇莲花山。万历皇帝还恩准在陈璘的故乡广东翁源龙田村建造“龙田城”,城内设“太保祖祠”和“太保祠”。

image.png

人物成就

  陈璘一生主要有三大功绩:

  一是平定两广的匪患,并落籍粤西云安县(时称东安县),为当地的社会稳定、经济发展,起到了开拓者的作用;

  二是统领水师抗倭援朝,尤其是露梁大捷一仗,中朝联军大败日军,成为世界海战史上最著名的战争之一,让日倭此后二百年不敢觊觎中华;

  三是平定播州叛乱,促进我国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陈璘的露梁海战是一场以切断敌人海上退路为目的的规模巨大的海上歼灭战,被列为世界古代八大海战之一。这次海战给侵朝日军以歼灭性的重大打击,对战后朝鲜和平局面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经此大捷之后,200多年,倭寇不敢萌生侵略中国之念,而朝鲜亦得复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陈璘
生平陈璘于1543年出生在韶州府翁源县龙田铺(今周陂龙田村)。1562年(明嘉靖四十一年),潮州、英德等地数万平民起事,陈璘率后前往,先后平息了潮州、英德平息了暴乱,升迁为广东守备。万历初年,率兵平息了广东高要、揭阳及山人钟月泉等叛乱。1593年(万历二十一年),出任副总兵驻守南澳岛。1597年(万历二十五年),明朝与日本丰臣政权侵朝军队再度开战;翌年,陈璘率兵1.3万,战船550余艘,驰援朝鲜。战胜后,被任命为湖广总兵。万历二十七年,朝廷认为陈璘带领水师歼灭日本水军主力,功劳最大。后又领兵万人平息了播州(今贵州遵义)的苗族播州之乱。1607年(万历三十五年)五月,病逝于湖广总兵任内,朝廷以其军功加以封赠。万历四十年五月,朝廷追赠陈璘为太子太保,赐一子为百户并允以世袭。万历四十六年五月,荫封其子陈九相为广东南乡所指挥并世袭。后人陈璘的后人遍布广东的罗定、云浮、郁南、信宜等地,并有些迁徙到广...
· 李璘怎么读李璘生平简介李璘是怎么死的
李璘(?-757年),初名李泽,唐玄宗李隆基第十六子,唐肃宗李亨异母弟,母郭顺仪(剑南节度、尚书郭虚己之妹),唐朝宗室。李璘之母郭顺仪早逝,李璘由其兄李亨养大。李璘聪敏好学,工书。初封永王,任荆州大都督。开元二十三年(735年),唐石台道德经,立石台刊勒。其经文御书,其注皆诸王所书。玄宗诸子三十人,字皆一体。安史之乱时,唐玄宗下诏以封李璘为山南、江西、岭南、黔中四道节度使、江陵郡大都督,镇守江陵。李璘怎么读李璘[lín]李璘生平简介早年经历李璘,初名李泽,唐玄宗李隆基第十六子,其母顺仪郭氏是剑南节度使、尚书郭虚己之妹。李璘幼年时失去母亲,由其异母兄李亨亲自抚养,李亨常常把李璘抱在怀中同睡。李璘年长后,聪明好学,但容貌很丑,颈偏而不能正面看人。封王授官开元十三年(725年)三月,李璘受封永王。开元十五年(727年),遥领荆州大都督。开元二十年(732年)七月,加任开府仪同三司。开元二十四年(...
· 南宋抗金大将吴璘简介吴璘是怎么死的?
人物档案姓名:吴璘别名:唐卿谥号:武顺国家:中国民族:汉族所处时代:宋朝出生地:德顺军陇干出生时间:公元1102年去世时间:公元1167年职业:将领官职:宣抚使追赠:太师追封:信王重要事件:剡家湾之战代表作品:《兵法》两篇,已佚吴璘是宋朝著名的军事将领,生于公元1102年,去世于公元1167年,德顺军陇干人,字唐卿,抗金大将吴玠的弟弟。吴璘少年的时候就喜欢骑马射箭,后来跟随自己的哥哥一起征战,经历多次攻城野战,积累许多战斗经验。因为履立战功,后来官至阁门宣赞舍人。在箭箐关战役中,因为切断金军部队,是和乌鲁折合的军队不能相连,确保了此次战斗的胜利。事后因功绩居首,提拔其统制和尚原的军队。金兀术率兵前来攻打和尚原的时候,吴璘与哥哥吴玠击退金军三十余次,后来更是乘机埋伏,大败精兵,金兀术被流箭击中而逃。战后吴璘由泾原路马步军副都总管,提升为康州团练使。绍兴三年,吴璘任荣州防御使兼秦州知府,管辖阶...
· 广东省-韶关市-翁源陈璘
陈璘(1532~1607),生于明嘉靖十一年(1532)正月廿七日。字朝爵,号龙崖,翁源县龙田铺人(周陂龙田村)。璘少怀大志,身材魁梧,膂力过人,结交多贤豪,相与谈剑术,讲韬略,尽得其秘。在国家民族内忧外患之际,璘决心从军报国。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潮州、连江等地区数万人起事,粤中大震,总督下令熟兵法者爵万户。此时璘献策军门,总督大为赏识,即署把总军衔,命璘领兵前往平息,升为指挥佥事。平息英德起事,升为广东守备。万历初年(1573),高要、揭阳及山人钟月泉等起事,璘奉命领兵讨平,升为都指挥佥事,佥书广东都司。平息高要朱良宝,封为肈庆游击将军,后任高州参将。广东总督凌云翼为铲除地方割据势力而大征罗旁时(今云浮、罗定、郁南等地),璘领兵从信宜东进。在罗旁战役中,璘破占山为王的苗谣军90支,诏封为副总兵兼署东安参将。从此,陈璘把家迁至云浮,定居在六都乡。璘定居后,即精心规划,营建房宇,分田...
· 方璘
生平福建乡试第八十九名,后参加会试第二百二十七名。弘治六年,登进士第二甲第七名。由户部郎为湖广参议,历官湖广、云南布政使。曾祖父方师授;祖父方仲;父亲方宽,曾任教授。母洪氏。参考文献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