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唐朝韦见素人物生平简介,历史评价及轶事趣闻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214
转发:0
评论:0
唐朝韦见素人物生平简介,历史评价及轶事趣闻,韦见素年轻时考中进士,授相王府参军,后历任卫佐、河南府仓曹、大理寺丞、坊州司

  韦见素年轻时考中进士,授相王府参军,后历任卫佐、河南府仓曹、大理寺丞、坊州司马、库部员外郎、右司兵部二员外、左司兵部二郎中、谏议大夫,并袭父爵为彭城郡公。

image.png

  天宝五年(746年),韦见素充任江西、山南、黔中、岭南等道黜陟使。他察看各地风俗,弹劾州县官吏,所到之处无不肃然。韦见素回朝后,升任给事中,不久又担任检校工部侍郎,改任尚书右丞。

  天宝九年(750年),韦见素改任吏部侍郎,并加银青光禄大夫。他生性仁恕,主持考选多年,行事公允,深受称赞。当时,右相杨国忠专权,左相陈希烈唯唯诺诺,毫无建言,唐玄宗对此非常不满。

  天宝十三年(754年),京师大雨,引发水灾。唐玄宗认为宰相失职,才天降凶兆,便罢免陈希烈,命杨国忠选取继任者。杨国忠认为韦见素性格柔顺容易控制,便举荐韦见素为相。唐玄宗也因韦见素曾任职相王府,对自己有旧恩,同意韦见素拜相。八月,韦见素被任命为武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院学士,并管理门下省事务。韦见素对杨国忠非常感激。

  天宝十四年(755年),安禄山请求以蕃将三十二人取代汉将,唐玄宗批准。韦见素对杨国忠道:“安禄山素有异心,如今又用胡人取代汉人,恐怕马上就要反了。”便与杨国忠去见唐玄宗,具陈安禄山反状,唐玄宗不听。后来,韦见素又数次进言,唐玄宗仍旧不信。同年十一月,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反唐。

  至德元年(756年),叛军攻陷潼关,进逼长安。六月,唐玄宗逃出长安,在杨国忠、韦见素等人的扈从下前往蜀地。行至马嵬坡时,禁军哗变,围攻行宫,杨国忠等人尽皆被杀。韦见素也被乱兵打伤,幸亏陈玄礼相救,才幸免于难。唐玄宗得知,命寿王李瑁前去抚慰,并赐药给他。七月,唐玄宗抵达巴西郡,任命韦见素为左相、武部尚书。到达蜀郡后,韦见素又加金紫光禄大夫,进封豳国公。

  同月,皇太子李亨在灵武受众将拥戴,继位称帝,是为唐肃宗。但由于路途遥远,音讯不通,唐玄宗尚不知情。八月,唐肃宗的使者到达蜀地,通报肃宗继位之事。唐玄宗遂命韦见素与宰相房琯前往灵武,正式册立唐肃宗为帝。韦见素临行前,唐玄宗对他道:“皇帝自幼仁孝,朕早有传位之意,但因故拖延至今。如今皇帝继位,朕如释重负。你们此番前去,要尽力辅佐皇帝,早日收复中原。”

  九月,韦见素等人在顺化郡拜见唐肃宗,传达唐玄宗禅位之意,并随从前往彭原郡。唐肃宗为皇太子时,便听闻房琯的名声,因此对他倾心相待。而韦见素因以前依附杨国忠,唐肃宗对他颇为冷遇。757年(至德二年),唐肃宗抵达凤翔,便罢免韦见素的宰相之职,任命他为尚书左仆射。

  唐肃宗到达凤翔后,时值战乱,纲纪制度尚未健全,特别是选官制度非常混乱。肃宗因叛乱未平,为示宽大,对此未加整治。韦见素进言道:“臣主持考选多年,深知此弊。现在天下未平,官吏缺额不多,问题不大。但若总是没有章法,恐怕难以长久。”唐肃宗深以为然。

  这时,房琯兵败降职,崔圆、崔涣相继罢相,唐玄宗任命的宰相,全都被肃宗罢免。五月,韦见素改任太子太师。十一月,唐肃宗返回长安,命韦见素到蜀地迎接唐玄宗。十二月,唐玄宗回到长安,唐肃宗为此大赦天下。韦见素因保护玄宗入蜀之功,加封开府仪同三司,食实封三百户。

  上元元年(760年),韦见素以患有足疾为由,上表请求退休,得到唐肃宗的批准。

  宝应元年(763年)十二月(1月),韦见素病逝,终年七十六岁,追赠司空,赐谥忠贞。

  轶事典故

  唐玄宗曾梦到自己从殿上跌下,有个孝子又把他扶了上去,醒后便告诉了高力士。高力士道:“孝子穿素衣,这是指韦见素呵。”玄宗深感有理,几天之后便把韦见素从吏部侍郎提拔为宰相。

  人物评价

  刘昫:禄山狂悖已显,玄宗宠任无疑,见素知国危,陈庙算,直言极谏,而君不从,独正犯难,而人不咎,出生入死,善始令终者鲜矣。时论以见素取容于国忠,无言匡大政。且国忠恃内戚,弄重权,沮林甫奸豪,取其大位,若见素之孤直,岂许取容?盖祸胎已成,政柄久紊,见素入相余年,言不从而难作,虽有周、孔之才,其能匡救者乎?

  宋祁:国忠本与安禄山争宠,故捕吉温以激其乱,阴储蜀赀,待天子之出,则己与韦见素流涕争禄山反状,将信所言,以久其权。见素能言禄山反,不能言所以反,是佐国忠败王室也,玄宗不悟,仍相之。卒为后帝所薄,然犹完其要领,幸矣。谓见素为前知,果非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唐朝宰相韦思谦人物生平简介,轶事趣闻
韦思谦的祖先自雍州杜陵(今西安杜陵)南迁,客居襄阳(今湖北襄阳),后又迁徙到郑州阳武(今河南原阳)。八岁时母亲去世,因孝顺而出名。考中进士后,多次升任后做到了应城令,一年后参加选考。韦思谦在任上,因为政绩考核为末等,依照过去的制度,这类情况大多不能晋升。吏部尚书高季辅却提拔他做监察御史,因此出名。他曾经对人说:“御史走出国都,如果不能动摇一方,震慑州县,就是失职。”公元650年(永徽元年)十月,中书令褚遂良低价购买中书省翻译官的田地,大理少卿张睿册认为其无罪。韦思谦上书弹劾此事,降褚遂良为同州刺史、张睿册为循州刺史。等到褚遂良官复中书令,韦思谦被降职为清水县令。左肃机皇甫公义任检校沛王府长史,提拔韦思谦任同府仓曹,后多次升迁,任右司郎中。公元682年(永淳元年),历任尚书左丞、御史大夫。唐高宗认为他很有才能,每次召他进宫谈话,即时十分疲惫,也要身子靠着殿前的栏杆,说上好几个时辰才结束。案情...
· 苏瑰生平简介,轶事趣闻人物评价
苏瑰二十岁时便考中进士,补任恒州参军,后在太子左庶子张大安的举荐下,升任豫王府录事参军,受到长史王德真、司马刘祎之的器重,历任朗、歙二州刺史。累任要职702年(长安二年),苏瑰出任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扬州地处要冲,多有珠翠珍怪之物,前任长史张潜、于辩机趁机敛财数万。而苏瑰到任后,两袖清风,分毫不取。705年(神龙元年),苏瑰回朝,担任尚书右丞,封怀县男。他熟悉法律,精通典章,受命修定律令格式。不久,苏瑰改任户部尚书,又加银青光禄大夫,负责户口审核工作。担任宰相706年(神龙二年),苏瑰进拜侍中,封淮阳县子,并充任留守。当时,术士郑普思在雍岐地区召聚党羽,密谋作乱,被苏瑰逮捕下狱。郑普思之妻第五氏深受韦皇后宠信,能随意出入禁宫。唐中宗特意下诏,命苏瑰释放郑普思。苏瑰不肯,再三进言,左仆射魏元忠也上表劝谏,郑普思最终被流放儋州(在今海南)。不久,苏瑰改任吏部尚书,进封淮阳县侯。709年(景龙三年...
· 唐朝袁恕己人物生平简介,轶事趣闻
袁恕己在长安年间官至司刑寺少卿,兼相王府司马。拜相封王705年(神龙元年),武则天病重。袁恕己与张柬之、崔玄暐、桓彦范、敬晖等人趁机发动兵变,诛杀张易之兄弟,拥立唐中宗复位。他随相王李旦统率南衙禁军,以防止不测,捕获韦承庆、崔神庆等张氏党羽,因功升任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并封银青光禄大夫、南阳郡公,不久又升任中书令,加特进。当时,武三思仍在朝中为相。他与韦皇后私通,在中宗面前不断进谗,称袁恕己等人恃功专权,并提出明升暗降的计策。五月,桓彦范、敬晖、张柬之、崔玄暐、袁恕己五人被罢去宰相之职,加封郡王,只能在每月初一十五上朝面君。其中,袁恕己被封为南阳郡王。贬官遇害706年(神龙二年),袁恕己被贬出朝廷,担任豫州刺史,不久又贬为郢州刺史。不久,驸马都尉王同皎谋诛武三思,事泄被杀。武三思趁机诬陷袁恕己等人与王同皎同谋,暗中指使许州司功参军郑愔向朝廷告发。唐中宗于是将袁恕己贬为窦州司马,并剥夺...
· 唐朝郭元振人物生平简介,轶事趣闻
咸亨四年(673年),年仅十八岁的郭元振考中进士,被任命为通泉县(今四川射洪)县尉。在任内,郭元振常做些违法之事,甚至铸造私钱、掠卖人口,百姓对他非常厌恶并深以为苦。至少到长寿二年(693年)为止,郭元振还在通泉县任上。后来,武周皇帝武则天得知此事,将郭元振召入京城,准备将他治罪,却在与他交谈之后,发现他才华横溢,便索要他的文章。郭元振便把自己所作的《宝剑篇》呈上,武则天大加赞赏,让学士李峤等人进行传阅,并任命他为右武卫铠曹参军,后又进封奉宸监丞。离间吐蕃万岁通天元年(696年),吐蕃请和,武则天命郭元振出使吐蕃。吐蕃大将论钦陵要求武周撤去安西四镇的守军,并求取十姓之地。郭元振道:“安西四镇、十姓与吐蕃是不同民族,现在请撤朝廷守军,难道不是有兼并的打算吗?”论钦陵道:“吐蕃如果贪求土地,想成为中原的边祸,则会东侵甘州(今甘肃张掖)、凉州(今甘肃武威),怎会谋利于万里之外呢!”于是派遣使者随...
· 魏知古人物生平简介,轶事趣闻及人物评价
魏知古为人正直,二十岁便考中进士,历任著作郎、凤阁舍人、卫尉少卿,参与编修国史,又兼任检校相王府司马。神龙元年(705年),魏知古担任吏部侍郎,进位银青光禄大夫,因母丧离职,后被起复为晋州刺史。疏谏时政景云元年(710年),相王李旦继位,是为唐睿宗。魏知古因曾任相王府属官,被拜为黄门侍郎,兼修国史。景云二年(711年),魏知古又改任右散骑常侍。当时,唐睿宗为女儿金仙公主、玉真公主修建道观。魏知古上疏进谏道:“安养百姓是治政之本。为公主修建道观,是要树功德来祈求福佑,但却占用民宅,使百姓无处安身,这既背人事,也有违天时,陛下为人父母,怎能安心。君主言行都要记载在史书中,因此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臣有谏诤之责,又负责修史,如记下陛下不合常理的举动,后人会怎么看?臣认为盛暑修观非常不妥。请陛察民意、罢去劳役,造福于民。”唐睿宗不听。不久,魏知古又进谏道:“臣听说百姓以君为天,君以百姓为本。陛下登基...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