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配角抢戏成主角的名将王晙,王晙传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054
转发:0
评论:0
晙间行,夜遇雪,恐失期,誓于神曰:“晙事君不以忠,不讨有罪,天所殛者,当自蒙罚,士众无罪。心诚忠,而天监之,则止雪反风,以奖成功。”俄而和霁。时叛胡分二道走,晙自东道追及之,获级三千。——《新唐书·王晙传》译文:王晙抄小路进军,不料夜遇暴风雪。王晙担心耽误时间,对神灵祷告道:“如果我侍奉君主不忠心,不应该出兵讨贼,老天就惩罚我一个人好了,众将士没有任何罪过?如果我是忠心为国,就请上天停止下雪,调转风向,助我讨贼成功。”随即,风停雪止,王晙遂率军急驰。这时,叛军分成两路逃跑,王晙沿东路追击,斩首三千。十万敌军入侵,连皇帝都差点御驾亲征,一位只带了两千人马、担任配合任务的将领,却出奇招两次偷袭,抢戏成功,从一个配角变成第一号主角,成为战役胜利的关键人物。这位将领就是唐朝名将王晙(jùn)。王晙抢戏成功的这场战役就是唐朝和吐蕃之间的武街之战。(也有史料叫武阶之战)武街之战发生在公元714年。当时...

  晙间行,夜遇雪,恐失期,誓于神曰:“晙事君不以忠,不讨有罪,天所殛者,当自蒙罚,士众无罪。心诚忠,而天监之,则止雪反风,以奖成功。”俄而和霁。时叛胡分二道走,晙自东道追及之,获级三千。——《新唐书·王晙传》

  译文:

  王晙抄小路进军,不料夜遇暴风雪。王晙担心耽误时间,对神灵祷告道:“如果我侍奉君主不忠心,不应该出兵讨贼,老天就惩罚我一个人好了,众将士没有任何罪过?如果我是忠心为国,就请上天停止下雪,调转风向,助我讨贼成功。”随即,风停雪止,王晙遂率军急驰。这时,叛军分成两路逃跑,王晙沿东路追击,斩首三千。

  十万敌军入侵,连皇帝都差点御驾亲征,一位只带了两千人马、担任配合任务的将领,却出奇招两次偷袭,抢戏成功,从一个配角变成第一号主角,成为战役胜利的关键人物。

  这位将领就是唐朝名将王晙(jùn)。

  王晙抢戏成功的这场战役就是唐朝和吐蕃之间的武街之战。(也有史料叫武阶之战)

image.png

  武街之战发生在公元714年。

  当时,唐朝和吐蕃之间战事不断,基本处于战略对峙的状态。唐朝军队虽然在部分地区处于守势,但战术并不保守,而是采用运动防御,尽可能在局部战场造成兵力优势,从而取得战役胜利。

  公元714年,吐蕃十万大军入侵位于甘肃的临洮(táo)军,攻陷了数座城池,抢走了不少马匹,边陲震动,连唐玄宗李隆基都起了御驾亲征的念头。

  唐军附近的部队纷纷向临洮集结,时任太仆寺少卿、陇右群牧使的王晙也带了两千兵马赶往临洮。

  从王晙当时的官职可以看出,他所率领的部队肯定算不上主力部队。

  太仆寺少卿算是战略资源部副部长,因为马属于战略资源,陇右群牧使算是国防部和农业部兼管的一个畜牧区长官,并不承担作战任务。

  所以,在预设剧本中,王晙的部队只是众多援兵中的一支,更多的将会承担配合、策应的任务。

  再说,两千人在十万人面前,又能翻起什么大浪呢?

  可是,王晙不但抢戏了,而且成功了。

image.png

  当时,吐蕃军的大营设在大来谷口,十万人铺展开,声势浩大。

  王晙到达前沿后,果断命令挑选出来的七百精兵,换上吐蕃人的衣服,乘夜偷袭吐蕃大营。

  王晙把七百人的部队分成前后两部分,前队杀至吐蕃军营中大喊大叫,后队在五里开外擂鼓助威。

  在睡梦中惊醒的吐蕃军以为唐军主力赶到,惊恐之中,发生营啸,自相残杀,死者上万。

  不久,由薛讷率领的另一支唐朝援军也及时赶到(这个薛讷就是演义小说中薛丁山的原型),王晙和薛讷的部队对吐蕃军形成前后夹击的态势。

  又是一个夜晚,王晙故技重施,再次利用夜色掩护,偷袭移到武街驿的吐蕃大营,吐蕃军溃败,连夜逃窜。

  王晙和薛讷合兵一处,衔尾追杀,大获全胜,截获马牛羊120万头,之前被抢走的马匹都被夺回,还有利息。

image.png

  在武街之战前后,唐朝折损了一文一武两位官员。

  吐蕃大军发起入侵,鄯州都督杨矩自杀。

  吐蕃人并没有直接攻击杨矩所在的鄯州,但之前,杨矩曾经收受吐蕃人的贿赂,上表建议把河西九曲之地(今青海巴燕县)赏赐给吐蕃人,作为金城公主的封地,如今吐蕃的多次入侵正是以河西九曲之地为据点。

  杨矩悔恨交加,自己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武街之战后,薛讷部前锋王海宾紧追不舍,与大部队脱节。逃到洮河边的吐蕃后卫部队走投无路,狗急跳墙,包围了王海宾。附近的部队因为嫉妒王海宾的战功,救援不力,导致王海宾力战身死。之后,薛讷率领大部队赶到,全歼了吐蕃后卫部队,洮河为之不流。

  后来的唐朝名将王忠嗣就是王海宾的儿子。

  说这两个人的故事只想说明一点:人生如戏,抢戏不易。

  抢戏成功的王晙不容易。

image.png

  蔡东藩先生曾经评论唐朝文武双全的将领,王晙排在第五位。前四位分别是李靖、郭元振、唐休璟、张仁愿。

  王晙之前在广西桂林担任桂州都督时,很有一些羊祜遗风。

  就像当年羊祜在襄阳所做的那样,王晙兴修水利,开垦农田,不但让老百姓丰衣足食,还解决了当地驻军的粮饷问题,之前频繁发生的民族摩擦也销声匿迹。

  王晙任职期满之后,桂林的老百姓写万人书,挽留王晙,结果中央政府让王晙再多留任一年。

  一年后,王晙离任,桂林百姓又发起众筹,为王晙刻石立碑,歌颂他的功德。

  史书评价王晙说,“晙气貌雄壮,时人谓之有熊虎之状。然慕义激励,有古人之风。”

image.png

  王晙不但文武双全,而且为人正直,对事不对人。

  高宗年间,当王晙还是一个小小御史的时候,有一次,朔方军元帅魏元忠出征失利,却把罪责推给副将韩思忠,奏请将其诛杀。

  王晙站出来为韩思忠辩解,他说,韩思忠是副将,没有指挥权,让他一个人背黑锅是没有道理的。结果,韩思忠被释放,魏元忠则受到处罚。

  到了武则天当政的时候,魏元忠被张易之兄弟陷害,贬为小小县尉。

  要知道王晙当年可是和魏元忠有过节的,但他依然上奏武则天,为魏元忠申辩。王晙大义凛然地说:“魏公以忠获罪,苟得辨,虽死弗悔。”

  还是在王晙担任桂州都督期间,曾经辅佐李隆基发动唐隆政变的刘幽求在政治斗争中败下阵来,被发配岭南,广州都督周利贞受宰相崔湜指使,准备加害刘幽求。

  王晙得知这一阴谋,找了个借口,把刘幽求扣留在桂州不放行。

  周利贞几次三番发公文催促,王晙都不予理睬,崔湜多次向王晙施压,王晙依旧不管不顾。

  王晙对刘幽求说:“公之坐,非朋友所绝。晙在,终不忍公无罪就死。”最终还是没有将刘幽求遣送到广州,刘幽求因此得以幸免。

image.png

  王晙后期的军事生涯,基本上都是在对付时降时叛的人。

  唐朝东征西讨,武功赫赫,但对于投降民族的同化工作做得并不好,东西虽然先后被灭,但投降过来的人并没有真正融入唐朝大家庭。

  王晙在担任并州军区参谋长(大都督府长史)的时候,发现治下降户有叛离唐朝的趋势,就上书朝廷,希望把这些降户从边境地区迁徙到黄河以南,逐步汉化。

  但中央政府的答复还没到,人就开始反叛了。

  王晙受命平叛,他军事生涯中最为传奇的一刻就此发生。

  王晙抄近道轻装进军,希望打人一个措手不及。不巧的是,正好碰上强冷空气南下,暴风雪天气让穿插部队苦不堪言。王晙向上天祷告,居然风止雪停。

  王晙所部得以及时赶到预定攻击地,向人发起攻击,斩首三千,大获全胜。

image.png

  王晙因为抢戏功成名就,也因为别人的抢戏背了黑锅。

  王晙担任朔方军大总管,治下胡人叛乱,朝廷派王晙与陇右节度使郭知运联手平叛。

  王晙认为,这是小case,朔方军自己就能摆平,完全用不着支援,但人家郭知运已经到达战区,总不能让人家再回去。

  于是,双方开始在战功上较劲,抢戏频出。

  这边,王晙挥舞着大棒和胡萝卜招降了叛军,那边,郭知运转头对刚投降的叛军挥起了屠刀。

  投降的叛军以为被王晙出卖,纷纷逃走,再次反叛。

  唐玄宗李隆基认为这是王晙的责任,将他贬去了四川。

image.png

  王晙生命中的最后十年不怎么顺。

  先是复出,逐步爬到公爵的位置(中山郡公),接着又被人诬告谋反,贬到湖北,然后再度复出,当上财政部长,又担任大军区司令。

  公元732年,王晙去世,终年七十多岁。

  上上下下,对老年人来说,实在过于刺激,心脏受不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王晙
参考书目《旧唐书》卷九十三·列传第四十三《新唐书》王晙列传《全唐文》卷二《长安尉赠陇州刺史王(行果)府君神道碑》
· 唐晙
参考资料《旧唐书》列传第八
· 开元儒将王晙:击破吐蕃的悍将后来成了大唐宰相
王晙(653年-732年),沧州景城(今河北沧县)人,后徙洛阳,唐朝宰相、名将。王晙明经出身,授清苑县尉,后任殿中侍御史、渭南县令,在任桂州都督时,兴修水利,开垦屯田,深得百姓爱戴。后来,王晙历任鸿胪少卿、朔方军副大总管、安北大都护、太仆少卿、陇右群牧使。开元二年(714年),王晙率二千兵马袭破入侵的吐蕃军,因功加为银青光禄大夫,进封并州大都督府长史,赐爵清源县男。四年(716年),王晙平定降户叛乱,升任左散骑常侍、朔方行军大总管,加封御史大夫。九年(721年),王晙胡人康待宾叛乱,进爵清源县公,但不久因胡人再叛,被贬为梓州刺史。后起复为太子詹事,封中山郡公。此后,王晙历任吏部尚书兼太原尹、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朔方军节度大使、蕲州刺史、户部尚书。开元二十年(732年),王晙去世,追赠尚书左丞相,谥号忠烈。早期事迹王晙祖籍沧州景城,后迁至河南洛阳,父亲王行果,官至长安县尉。王晙年幼丧父...
· 河北省-沧州市-沧县王晙
王晙(653年-732年),沧州景城(今河北沧县)人,唐朝宰相、名将。王晙明经出身,授清苑县尉,后任殿中侍御史、渭南县令,在任桂州都督时,兴修水利,开垦屯田,深得百姓爱戴。后来,王晙历任鸿胪少卿、朔方军副大总管、安北大都护、太仆少卿、陇右群牧使。开元二年(714年),王晙率二千兵马袭破入侵的吐蕃军,因功加为银青光禄大夫,进封并州大都督府长史,赐爵清源县男。四年(716年),王晙平定突厥降户叛乱,升任左散骑常侍、朔方行军大总管,加封御史大夫。九年(721年),王晙镇压胡人康待宾叛乱,进爵清源县公,但不久因胡人再叛,被贬为梓州刺史。后起复为太子詹事,封中山郡公。此后,王晙历任吏部尚书兼太原尹、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朔方军节度大使、蕲州刺史、户部尚书。开元二十年(732年),王晙去世,追赠尚书左丞相,谥号忠烈。道:“宋璟不能辨明魏公所受的冤屈,实在是有负于朝廷。”保护刘幽求刘幽求被发配封州(
· 王晙人物生平简介,和刘幽求是什么关系?
王晙祖籍沧州景城,后迁至河南洛阳,父亲王行果,官至长安县尉。王晙年幼丧父,由祖父王有方抚养长大,生性豪放旷达、勤奋好学。672年(咸亨三年),王晙考中明经科,被授为清苑县尉,后任殿中侍御史。后来,朔方军元帅魏元忠出征失利,将罪责推给副将韩思忠,奏请将其诛杀。王晙却认为:“韩思忠是副将,兵权不在自己手里,而且他有勇有谋值得爱惜,不该单单处罚他一个人。”于是上表辩解。韩思忠因此得到释放,而王晙也被调任渭南县县令。709年(景龙三年),王晙出任桂州(今广西桂林)都督。此前,桂州的驻军一直依靠衡州(今湖南衡阳)、永州(今湖南零陵)等地提供粮饷。王晙到任后,修筑城郭,撤去驻军,兴修水利,开垦屯田数千顷,使百姓丰衣足食。后来,王晙请求调回家乡,结果桂州百姓一起上书朝廷,请求让他留任。朝廷闻讯后,特下诏表彰王晙的功绩,让他留任一年。王晙离任时,桂州百姓又刻石立碑歌颂他的功德。击破吐蕃714年(开元二年)...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