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中国红薯之父——陈振龙,带回红薯拯救亿万中国人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988
转发:0
评论:0
中国红薯之父——陈振龙,带回红薯拯救亿万中国人,地瓜不仅好吃,还很健康,关于红薯的作用,不用多说,那是好处多多!明代李时

  地瓜不仅好吃,还很健康,关于红薯的作用,不用多说,那是好处多多!

image.png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也明确记有“甘薯补虚,健脾开胃,强肾阴”“海中之人多寿,而食甘薯故也”。

  但对于过去的人来说,其中最重要的作用是充饥!

  今天的人已不再以此为主要食物来源,但提到地瓜相信无人不知。然而,你知道地瓜其实是舶来品吗?

  地瓜,又称番薯,种类有红薯、甘薯、白薯等。

  我们知道在过去,海外之地称为“番”,很多从国外引进的物种都被冠以“番”字,如番茄。

  而地瓜之所以称为番薯,也是因为是海外引进。

  那么这玩意儿又是怎么来到中国的呢?

  这就要说到明代的“甘薯之父”。

  陈振龙,自幼吟读诗书,年未二十即中秀才,后厌倦科举,弃儒经商,移家于闽县南台达道铺。

image.png

  在明万历年间,为了讨生活,他决定趁开放海禁的机会跑海船,搞跨国贸易,所以他随众商人赴吕宋(今菲律宾)经商。

  也就是在这里,他接触到了西班牙人种植的甘薯, 此物耐旱易活,生熟都可食。

  他认识到甘薯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若把其引种乡土,将是一件造福万民的大好事。

image.png

  可甘薯被当地统治者视为珍品,严禁外传,违者要受到刑罚。

  于是,陈振龙留心学习番薯栽培技术,悉心向当地百姓求教,等待时机。

  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陈振龙不顾当地西班牙殖民政府不准带朱薯出境的禁令,将薯藤绞入吸水绳中(另有“编入藤篮”“封装于竹筒中”等说法),藏匿于船中。

  经日夜航行,终于将薯种带回故乡,之后立刻着手在自家住宅附近试种。

  这一年大旱,五谷欠收,福建巡抚金学曾为此大伤脑筋。

  陈振龙让儿子上书福建巡抚金学曾,恳切请求金学曾“乞广生民计,通饬各属效文栽种,以裕民食”。

  金学曾采纳建议,通令各地如法栽种,大获丰收,闽中饥荒得以缓解。

  古籍记载,荒年时“乡民活于薯者十之七八”。

  闽人感念金学曾之功,将朱薯改名金薯,又因其味甘甜,又称甘薯。

  到了清朝初年,番薯已经传遍闽、赣、云、贵、川、冀等地。

image.png

  乾隆四十一年皇帝下诏书:“推栽番薯,以为救荒之备”。

  从此,中国大地番薯成为人民的主粮作物之一。

  清道光年间,福州人在乌石山建“先薯亭”以纪念这一成功的引进。

image.png

  陈振龙从“外番”引进“番薯”,也因此被称为中国的“甘薯之父”。

  陈振龙的后代子孙克承世业,一直致力于将番薯引种、推广到全国各地,功绩卓著。

  也正是因为番薯的传播,在大荒之年的日子,因灾年而饿死的人数大大减少。

  换句话说,番薯拯救了千千万万的中国人。

  当时西汉人口已达六千万,然而直到明末人口还只有一亿人,可是到了乾隆就猛增到两亿,清末就是四万万同胞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明朝商人为什么要偷偷将红薯带回国内红薯对后世有什么影响
大家都知道蝴蝶效应,有的时候一件不起眼的小事,但是这件小事却能够影响到几百年之后整个国家的发展,今天给大家讲的这个故事就是这种情况。在400多年前,有一个商人偷偷从国外带回了一件东西,当时所有人都没有在意,但是没想到有了这样东西之后,竟然影响到了整个中国的发展,让中国整整多出了3亿人口,你知道究竟是什么东西吗?下面就来带大家了解一下。大家都知道,我国的国土非常的辽阔,在这么辽阔的土地上生活着很多的居民,古代皇帝也曾经因为人口数量头疼过,后来当时政府想出了一个非常有效的方式,那么就是根据人口纳税。在当时有很多农村地区都愿意生儿子,就是因为生下儿子之后可以帮忙干活,家里面相当于多了一个免费的劳动力,但是如果生下的男孩实在是太多了的话,那么土地根本就不够分,甚至因为人口实在太多,还可能会引起战乱。但是如果按照人口纳税,那么情况就不一样了,很多夫妻都会自己控制生孩子的数量,如果生的孩子实在是太多了...
· 女孩街头遇红薯刺客:称完18块,古代有没有红薯?
现在天气渐渐转冷,街上就出现了卖烤红薯的,香喷喷的味道非常吸引人,其中就有一个女孩听到有人在卖烤红薯的,8块钱一斤,就上前选了一个,结果一称要18块,她又果断走人了。要说这红薯,很多人都不陌生,甚至有些人还将红薯作为主食来吃,特别是在冬天的时候吃上一个热乎乎的烤红薯,大概会感到非常开心,那么古代有没有红薯?红薯最早起源于什么时候?今天就由族谱网小编来说一说。图源自网络红薯又被称之为番薯,可能有人认为这红薯最早大概是源于西汉时期,是张骞出使西域的时候带回来的,但事实并非如此,红薯的历史远没有我们想的这么早,最早的红薯大概是在明朝时期才被传入我国的,也就是说红薯的历史也就几百年。红薯的原产地是在美洲,在大航海时期,红薯才被带到东方的。而红薯能进入中国,应该要讲到两个人,一个是陈益,一个是陈振龙,陈益是广东东莞人,在明万历八年的时候跟着人前往安南做生意,当他抵达安南之后,安南当地人就用红薯招待他...
· 玉米和红薯的引进为何没拯救大明王朝
玉米、红薯(番薯)、马铃薯等粮食作物原产于美洲,具有耐旱、耐贫瘠、产量高等特点,被称为“美洲高产作物”。在近些年流行的许多穿越小说里,有志之士携带现代知识穿越到大明甚至大宋之后。第一件事就是设法获取这些高产作物,增加人口;然后就是设法修高炉炼钢。一个粮食,一个钢铁,这两样东西成为穿越小说中让一个朝代的根本。在一些明代题材的穿越小说里,崇祯年间天下大旱灾,也是靠推广玉米和红薯解决了人们的粮食问题,消弭了农民起义,给“我大明”又续了一口气。但是,玉米和红薯在晚明真的会有这么神奇的续命功效吗?实际上根据方志记载,明朝万历、天启年间,陕西、河南、南直、山东、广东、广西、福建、云南各布政使司已经普遍种植玉米和红薯。而生活在隆庆年间的徐渭更是咏过马铃薯“似芋而此差松甘”。由郭沫若主编的《中国史稿地图集》下册收录了红薯在各省推广种植的时间。云南1576年,广东1580年,福建1593年,浙江、江苏160...
· 美味的牛奶加红薯
美味的牛奶加红薯由查字典科普知识资料整理医学研究证实,缺乏具有通便作用的食物纤维,会诱发各种生活习惯病和大肠癌。可近日大量上市的红薯,又称地瓜,含有丰富的糖质、维生素和矿物质、食物纤维等,对于现代人来说显得尤为宝贵。红薯经过蒸煮后,部分淀粉发生变化,与生食相比可增加40%左右的食物纤维。多种不溶于水纤维增加,可有效刺激肠道,促进排便。人们在切红薯时会发现,从皮下会渗出一种白色液体,这种白色液体中的紫茉莉甙,具有缓和作用。食物纤维与紫茉莉甙的作用相加,使得红薯的通便作用具有不急不缓的良好效果。红薯还具有消除活性氧的作用。活性氧,是诱发癌症、衰老和动脉硬化的原因之一。一项针对小白鼠细胞的试验显示,在总共82种用于试验的多种蔬菜汁及植物成分中,红薯抑制癌细胞增殖的作用最明显。此外,红薯还能抑制肌肤老化。利用小白鼠进行的动物试验证实,红薯中的绿缘酸,可抑制被认为能导致出现雀斑和老人斑的黑色素的产生...
· 红薯名列防癌食品榜首
老年人牙齿大多不够健全,喜吃低纤维饮食,因而缺少纤维素对肠壁的刺激,加上老年人运动量相对较少,肠肌收缩力普遍下降,极易促成便秘,从而引发许多病症。“将军肚”、老年斑、精神萎靡、全身酸懒、动脉硬化、老年痴呆、肛裂、痔疮、肠癌、猝死等都与便秘有关。防止便秘该吃点儿什么呢?众所周知,水、蜂蜜、粗粮、蔬菜、水果等都有一定效果。近来,有营养专家指出,适当吃些红薯可收到意想不到的疗效。红薯,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维生素C、A、B1、B2、胡萝卜素、钾、镁的含量都很高。其中维生素B1、B2的含量比大米分别高出6倍和3倍。红薯还可供给人体大量的纤维素、胶原和多糖蛋白质的混合物,可润滑消化道,促使肠道排出较多的脂肪和毒素,实现大便顺畅的目的。它还是一种抗癌佳品,据日本国家癌症研究中心最近公布的20种抗癌食品“排行榜”显示,红薯名列榜首。红薯能保护动脉血管的弹性和光滑;保持关节腔里的关节面和浆膜腔的润滑作用;...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