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一句话让刘邦打消烹杀蒯通的念头,蒯通到底说了啥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05
转发:0
评论:0
一句话让刘邦打消烹杀蒯通的念头,蒯通到底说了啥,汉高祖十年,刘邦亲自带兵前往讨伐陈稀,吕雉与萧何则在后方设计处死了韩信。韩信

  汉高祖十年,刘邦亲自带兵前往讨伐陈稀,吕雉与萧何则在后方设计处死了韩信。韩信临死前,感叹说:“悔不用蒯通之言,死于女子之手!这难道不是天意吗!”

blob.png

  蒯通又叫蒯彻,范阳县人,曾担任过韩信的谋士。那么,韩信临死时所说的“悔不用蒯通之言”到底是指什么呢?

  楚汉相争时,韩信率兵平定了齐国,刘邦派张良前往齐国封韩信为齐王,以拉拢韩信;与此同时,项羽也派武涉去劝说韩信,想要和他联合,平分天下。

  当时的局势已经十分明显,韩信是一支对天下走势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他若与刘邦联合,则项羽灭亡;他若与项羽联合,则刘邦被淘汰;抑或韩信自立,天下则呈三足鼎立之势。

  对此,蒯通心知肚明,于是便想劝韩信背叛刘邦。他说:“现在刘邦、项羽两人的命运就掌握在您的手里。您帮助汉王,汉王就会取胜,与楚王联合,楚王就会成功……现在为您着想,不如让他们两方都得到好处,共同存在下去,三分天下,鼎足而立,势必无人敢先发难。”

blob.png

  又说:“听者,事之候也;计者,存亡之机也。夫随厮养之役者,失万乘之权;守儋石之禄者,阙卿相之位。计诚知之,而决弗敢行者,百事之祸也。故猛虎之犹与,不如蜂虿之致蠚;孟贲之狐疑,不如童子之必至。此言贵能行之也。夫功者,难成而易败;时者,难值而易失。‘时乎时,不再来。’愿足下无疑臣之计。”

  但韩信顾念刘邦的知遇之恩,最终还是否决了蒯通的建议,与刘邦联手打败了项羽,又把刘邦推到了天下共主的位置上去,自己则去当了楚王。而蒯通因游说韩信自立不成,自知无法立足,就假装癫狂去做了巫师。

  总之,韩信临死前所谓的“悔不用蒯通之言”,指的就是后悔没有听取蒯通的建议,自立为王。

blob.png

  刘邦平定陈稀后归来,听说韩信已死,又是高兴又是怜悯,问吕雉道:“韩信临死前说了些什么?”吕雉于是把韩信临死前所说的话讲了一遍。刘邦这才知道,蒯通竟然曾教唆韩信背叛自己,自然大怒,马上命人把蒯通召来,准备烹死他。

  不料,蒯通仅仅对汉高祖刘邦说了一句话,便让刘邦打消了烹杀蒯通的念头。那么,蒯通到底对刘邦说了什么?

  蒯通的原话是这样的:“狗各吠非其主。当彼时,臣独知齐王韩信,非知陛下也。且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高材者先得。天下匈匈,争欲为陛下所为,顾力不能,可殚诛邪!”

  意思就是说:狗总是要对自己主人以外的人狂吠。那时候,我只知道有齐王韩信,并不知道有您。况且秦朝丧失帝位,天下之人共同去抢,有才能的人首先得到。天下纷乱,人们都争先恐后地要去做您所做的事,只是能力不够,您能把他们都杀尽吗?简言之,天下纷争之时,各为其主的人多了去,刘邦你能把他们都杀光吗?

  刘邦闻之,认为蒯通的话很有道理,胸中怒气顿时全消,当场就赦免了蒯通,不再烹煮他。

  班固在《汉书》中说:“蒯通一说,三雄是败,覆郦骄韩,田横颠沛。”充分说明了作为纵横家的蒯通的风采。而蒯通凭借自己的一句话,让自己免于惨遭烹煮之刑,更是巧舌如簧、高明之极,较之他的前辈高人苏秦、张仪也不遑多让,实在令人叹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孙蒯
注释^《春秋经传集解·昭公十六年》:《巧言》,《诗·小雅》。其卒章曰:“彼何人斯,居河之麋。无拳无勇,职为乱阶。”戚,卫河上邑。公欲以喻文子居河上而为乱。参考文献《左传》襄公
· 蒯姓溯源之说
蒯姓溯源]第一个渊源:源于子姓,出自商王朝时期的蒯国,属于以国名为氏。据史籍《古今姓氏辩证》记载,商王朝时期有个古蒯国,故址在今河南省洛阳市一带蒯国的立国,约在商太宗太甲在位时期(公元前1579~前1577年待考),实际上是由宰相伊尹摄政期间所封赐,历经四个世纪之久,在殷商末期周文王姬昌东征过程中被灭掉。亡国之后,蒯国王族子孙以及部分国民便以故国名为姓氏,称蒯氏,世代相传至今,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第二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晋国大夫姬得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据史籍《风俗通》记载,春秋时期,晋大夫姬得封在蒯地,因氏。在蒯得的后裔子孙中,多有以先祖封邑名称为姓氏者,称蒯氏,世代相传至今,史称蒯氏正宗。蒯氏族人大多尊奉蒯得为得姓始祖。第三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卫庄公,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春秋末期,国君主为卫庄公姬蒯聩,他是卫灵公姬元之子,为卫国太子。在卫庄公还是太子的时候,...
· 卫后庄公蒯聩
卫后庄公,姬姓,名蒯聩,卫灵公之子,卫出公的父亲,春秋时期卫国第三十任国君,前480年―前478年在位。卫后庄公与卫国第十二任国君姬扬(即卫前庄公)的谥号相同,均为“庄公”,为了区别,故称“后庄公”。中文名卫后庄公别名姬蒯聩(kuǎikùi)国籍卫国职业国君性别男父亲卫灵公卫后庄公人物生平]蒯聩做太子时,与灵公夫人南子关系不好,想杀掉南子。灵公三十九年(前496年),蒯聩与他的党羽戏阳密谋,计划去朝见南子时杀了她。结果戏阳后悔了,蒯聩屡次向戏阳示意,南子发现了蒯聩的阴谋,告知灵公。灵公大怒,蒯聩被迫逃往宋国,后又投奔晋国赵氏。灵公四十二年(前493年)春,灵公欲立少子郢为太子,公子郢推辞不受。同年夏,灵公薨,灵公夫人让公子郢承灵公之意即位,公子郢却让太子蒯聩之子姬辄即位。于是姬辄即位,是为卫出公。同年六月乙酉,赵简子派阳虎等人送太子蒯聩回卫国,想让太子蒯聩即位。卫国人听说后,发兵击蒯聩。蒯...
· 蒯姓得姓始祖
蒯得。据《风俗通》是记载,是春秋时期晋国大夫蒯得的后代。春秋时,蒯地成为晋国大夫蒯得的封邑,他的子孙即以蒯为姓,而称蒯氏,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望族居于襄阳郡,即现在的湖北省襄阳县。故蒯氏后人奉蒯得为蒯姓的得姓始祖。
· 得姓始祖蒯聩
蒯聩(音kuǎikuì)是卫灵公之子卫庄公,卫国第三十代君主。公元前496年,卫灵公太子卫蒯聩因与灵公夫人南子有仇,与家臣戏阳p(su,速)商议,令其于朝会上刺杀南子,事到临头,戏阳p后悔,蒯聩多次以眼色指示他,为南子所察觉,事遂败,蒯聩逃奔宋国,不久又投奔晋国赵氏。公元前493年,灵公去世,卫蒯聩之子卫辄(卫出公)继位,赵简子想送蒯聩回国,卫辄派出军队阻击其父蒯聩,蒯聩跑到宿地自保。当初,孔圉(yǔ,语)文子娶了蒯聩的姐姐为妻,生了悝(kuī,亏)。孔文子的仆人浑良夫英俊漂亮,孔文子去世后,浑良夫与悝的母亲私通。出公十二年,浑良夫与蒯聩密谋,蒯聩许诺以后赦免浑良夫三死(穿紫衣、袒裘服、带宝剑),还许诺悝母为其妻。这年闰十二月,蒯聩与浑良夫潜回卫国,胁迫孔悝召集群臣以,卫辄逃奔鲁国。庄公三年十月,卫庄公于晋国,赵简子包围卫国,十一月,庄公出逃。蒯聩的后代子孙中有以祖上的名字命姓者,称蒯姓。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