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中国最后的秀才 14岁成为秀才活了109年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455
转发:0
评论:0
中国最后的秀才14岁成为秀才活了109年,「台州之邑」的仙居,原名乐安、永安,北宋真宗时因王温得道,一家「鸡犬升天」,

  「台州之邑」的仙居,原名乐安、永安,北宋真宗时因王温得道,一家「鸡犬升天」,真宗赵恒便「以其洞天名山,屏蔽周围,而多神仙之宅」将永安县改名为仙居。仙居南临括苍山,又因有一括苍洞被列为道家第十洞天,相传东汉至北宋曾有徐来勒,王方平、葛玄、蔡经、太慈、羊□、广成子等12位真人在此修炼成仙。仙居从东晋立县以来,至今已有1600余年了,这里历史上曾出过四位武状元,进士、举人和秀才则不可计数,中国最后的一位秀才张任天就是仙居人。之所以称张任天为中国最后的秀才,是因为直到1995年109岁的张任天在杭州去世,中国再也没有在世的秀才了。

blob.png

  人物概况

  张任天原名张家福,字图南,自号万竹居士。1887年11月24日出生于仙居县城关万竹居旧址补过轩,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父亲张培棣,是一个开明人士,曾于上海读书经商,1904年(光绪三十年)取消科举,张培棣就在仙居办了一所「安洲小学」,当时在全国亦属先驱。之所以取名安洲小学,是因宋末元初仙居杰出的教育家、诗人翁森曾创办著名的「安洲书院」。张培棣后来又在仙居办了两所学校:育英小学堂和育英女子学堂。他还致力于实业救国,引外资开了个铅锡矿厂,但好景不长,战乱接踵而至。

  有着如此好的家教氛围,加上天资聪颖,1901年14岁的张任天便中了秀才。这位身高仅1.45米左右的得志少年或许受仙居「地气」的影响,曾在台州府八仙岩上洞天攻读诗书,习武练剑,许是这短短大半截的「修炼」造就了他今后一生的胆气吧!第二年便只身一人到杭州求是书院(浙江大学的前身)读书。父亲张培棣因通算术被乡人诩为「精勾股」,张任天大概秉承了父亲的基因,于1904年东渡扶桑,进入了早稻田大学攻读数学。后又转入日本明治大学读政治经济学。回国后,他引入「非欧几何学」的思想,译著有《几何原理研究》等,1957年他还发表过论文《赫列斯的克》。1912年编纂的《中国名人大辞典》和李俨编撰的《中国算学史》都将他列为清代数学家。他还步先父后尘,自办北京人天数学专科学校和杭州吴山数学院,从事教育工作。

blob.png

  1929年至1936年,张任天应时任浙江教育厅长的陈布雷邀请,出任浙江省教育厅督学。1931年,出任全国惟一的民众教育实验县新登县县长。

  张任天晚年一直寓于杭州,居无定所,历次搬迁。仙居也只是在1954年和1980年回去过两次。1954年回去是因为前妻去世。1980年回去那次,据侄子张子正回想,90多岁的张任天,一人乘火车到义乌,又乘汽车到了仙居,只在仙居盘桓了两三日,去看了看父亲的坟,便又只身返杭。据张子正说,晚年的张任天,子女8人都不在身边,老伴跟着成都的儿子一起生活。从「文革」开始老人就一人独自生活,张子正每次去看他,老人都十分开心。他生活得很自由,每天清晨四五点起床写回忆录,然后一天中其余的时间大都是沿着西湖或在周围的山林间漫步,饿了就随便在路上买点儿吃。但是每年的清明、冬至两天,老人必定沿着西湖一直走到上天竺、下天竺,走龙井、穿九溪,再到六合塔,沿途凭吊一下过去的同志、老友的墓地,其中必去徐村陈布雷的墓前,看看这个始终自称一介书生、却挣扎在宦海中并始终未能摆脱的老朋友……1995年,一个柳絮飘飞的下午,这位身高仅1.45米左右、留着雪染般长髯的老者,这个历经了清末、民国、新中国的清末秀才张任天,终于走完了他109年的人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秀才
中国察举制时期秀才一名在隋朝科举开始以前已有。《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说:“贾生,年十八,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在汉朝使用察举制时,由各州推举的民间人才称之为“秀才”。东汉时为避汉光武帝刘秀之讳,将秀才改名茂才,或称茂材。茂才科主要是选拔奇才异能之士,所以通常称“茂才异等”或“茂才特立之士”。秀才最初为特举,在西汉后期成了岁举,举主为刺史,遂形成州举秀才、郡举孝廉的体制。《北堂书钞》引《晋令》,“策秀才,必五策皆通,拜为郎中。”朝廷对茂才之要求亦很高,光武帝规定茂才须具四行:“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明经行修,能任博士;三曰明晓法律,足以决疑,能按章覆问,才任御史;四曰刚毅多略,遇事不惑,明足照奸,勇足决断,才任三辅令。”科举制时期明代之前隋朝开始开科取士,最初亦为取秀才。到了唐朝初年,秀才科是常科考试的一种。《通典》说“初秀才科第最高,方略策五条,有上上、上...
· 劝秀才
有个秀才,家境虽说不上贫寒,却也不富裕,按说,日子应该过得可以,但他花钱没有计划,饱一顿饥一顿的。春节到了,又闹得手中分文不剩。为了装璜门面,总要贴副对联吧!找来找去,翻出一张红纸,索性一裁为二,写了副短对子:行节俭事过淡泊年邻居们知道他的底细,肯定又没钱花了,大家帮衬着给他送去些年货,有人在对联前边各加一个字:早行节俭事免过淡泊年劝他以后过日子要有个计划,明年千万不要再像今年这样淡泊了。
· 秀才造反
【成语】秀才造反【成语】秀才造反【发音】xiùcáizàofǎn【释义】结合出处看,是表达知识分子做事拖沓难成大事,纸上谈兵而无实施的勇气。【出处】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秀才造反,三年不成,无论他们有没有这回事,可以不必理他,就是实有其事,且派个人去查一查,看他们为何作此举动,再作道理。”
· 撰联封秀才
乾隆皇继续他江南之行,江南春色迷人,非北方可比.乾隆皇心中高兴,来到了一小镇,家家户户门上的春联还依然如新,乾隆皇见有些春联写得甚巧妙,便一路审评观看.忽地他见一户人家的春联写着:数一数二门第;惊天动地人家.横批:先斩后奏乾隆皇心中奇怪对联口气之大,屋却是破旧茅庐.再叁打听,却塬来是寻常人家.乾隆皇心中恼怒,便找了写那户人家春联的人来问.来人却塬来是个十来岁的小孩,乾隆皇又气又笑,质问那小孩所写对联,那小孩道:我的父亲卖烧饼的,不是一个二个地数给人家吗?我二叔是卖鞭炮的,一响不是惊天动地吗?我叁叔是屠猪的,杀猪口还要吹气敲打,不是先斩后奏吗?乾隆皇一听之下,笑道:果然说得有理,我封你做秀才,还赏你五百;两银子,作读书之用.
· 花农讽秀才
从前,有个专爱舞文弄墨的秀才,遇事就做起打油诗来炫耀自己。这天赶集,他看见一个农民挑两篮花来卖,便走上前去摇头晃脑地说了一联:小篮也是篮,大篮也是篮,小篮放到大篮里,两篮共一篮;农民一听,这算什么诗,随口讽刺道:秀才也是才,棺材也是材,秀才放到棺材里,两材(才)共一材。弄得秀才张口结舌,无言以对,偷偷地挤进人群,溜走了。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