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阿尔丰斯·穆夏的作品风格是怎样的?个人作品有哪些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2016
转发:0
评论:0
阿尔丰斯·穆夏的作品风格是怎样的?个人作品有哪些,随后的几年是穆夏风格的成熟期,他的作品不仅数量巨大,而且跨越了多个艺术领域。

  随后的几年是穆夏风格的成熟期,他的作品不仅数量巨大,而且跨越了多个艺术领域。他的风格多为后人效仿。

  招贴画:穆夏为莎拉·伯恩哈特和“文艺复兴”(De La Renaissance)剧院创作了一系列的招贴画,这些招贴随着伯恩哈特到美国的巡回演出而带到了美国,影响了美国招贴画的风格;

  装饰组画:穆夏创作了不少被称为“Panneaux décoratifs”(围绕同一个主题创作的成套的四幅图画,常印刷在有韧性的纸或是丝绸织物上用来装饰墙壁)的装饰组画,其中包括一八九六年的“四季”、一八九七年的“四种花”、一八九八年的“四种艺术”、一九零二年的“星辰”等题材;

  广告画和商品包装画:穆夏还创作了大量的广告画和商品包装画(从饼干、自行车到肥皂、香烟),因为他所画的那些甜美的女性形象和极端精致的细节描绘正合乎了当时美即意味着品质的观念;

  首饰设计:在六年的合同期间,穆夏为伯恩哈特设计了许多珠宝首饰。一九零零年他与金匠乔治·富凯(Georges Fouquet)合作为后者的珠宝店设计珠宝;

  建筑设计:一八九九年,穆夏为次年在巴黎举行的国际博览会设计了波黑展馆并因此获得了银牌奖;

  油画:一九零六年移居美国之后,他创作了许多油画人像作品。

  一八九七年二月,穆夏的首个个人画展在巴黎Bodiniere画廊举行,展出了他的一百零七件作品。一九零二年,穆夏出版了《装饰文档》(Documents Decoratifs),这是一本写给手工艺人的手册,他希望通过这本书将他的艺术理念传给后人。

image.png

  穆夏的作品吸收了日本木刻对外形和轮廓线优雅的刻画,拜占庭艺术华美的色彩和几何装饰效果,以及巴洛克、洛可可艺术的细致而富于肉感的描绘。他用感性化的装饰性线条、简洁的轮廓线和明快的水彩效果创造了被称为“穆夏风格”的人物形象。经过他的加工,所有的女性形象都显得甜美优雅,身材玲珑曲致,富有青春的活力,有时还有一头飘逸柔美的秀发。他的画面常常由青春美貌的女性和富有装饰性的曲线流畅的花草组成。

  与别的艺术家不同,穆夏同时也是一位摄影师,他利用摄影技术来辅助他的创作。他让模特儿摆出他所需要的姿势后拍成照片,然后以照片为基础,在画面上对服饰和头发进行整理加工,经过特别的构图再加上花卉及植物花纹的装饰,最后完成他的创作。他的很多招贴画的素材都来源于照片,他为伯恩哈特所画的许多海报也是来自艺术家的剧照或画家本人为她拍的照片。这个习惯其实是来源于他成名前那段穷困潦倒的生活经历,因为每次请模特都需要按时间付出很高的费用,穷得叮当响的穆夏根本支付不起,将模特的形象用照片记录下来不仅可以积累素材,还可以节省不少开支。后来,穆夏就将摄影当作和速写同样重要的创作辅助工具。

  穆夏对他的家乡捷克怀着深深的热爱,对于自己获得的成功,他认为这不仅仅是个人的成就,更是捷克人民的成就。在美国旅居期间,波士顿爱乐乐团演出的斯美塔那(Bedrich Smetana)的交响诗“伏尔塔瓦河”(Vltava)使穆夏深受感动,他决定返回故乡。

  一九一零年,穆夏放弃了商业性绘画的成功给他带来的声誉和安逸的生活,带着家人结束了在法国和美国的长期客居生活,回到了故乡。此时,斯拉夫人民正在为争取民族独立而与奥匈帝国Hapsburg王朝进行着斗争。强烈的民族感情促使五十岁的穆夏开始构思一个规模宏大的主题:“斯拉夫史诗”(The Slav Epic)。这一宏篇巨制描绘了包括捷克在内的斯拉夫民族从史前到十九世纪的漫长历史进程的有纪念意义的场面,整个主题包括二十幅尺寸巨大(610╳810cm)的油画作品。

image.png

  穆夏原打算在五到六年时间内完成,却没有想到整个计划从一九一一年起前后共花去了他十八年的时间,在这个系列中他几乎投入了全部的心血,因为它们蕴涵着穆夏对祖国的全部希望和梦想。他曾经这样写道:“我创作的目的从来就不是为了要破坏而永远是要创造,创建起一座桥梁,因为我们必须心怀这样的希望,只有我们更好地相互理解,人类才会更加团结。”

  尽管穆夏在商业绘画领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但他心中并不满足,总是希望能够创作一些能真正代表自身意识的严肃作品。“斯拉夫史诗”被穆夏视作自身艺术生涯的总结,他在这个主题上倾注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他不仅向专家请教斯拉夫的历史,同时也对所选择的历史场景所处的环境和有关联的人物做了大量的研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马约尔的做作品有哪些?马约尔的作品风格是怎样的
马约尔重要的作品包括1912年为塞尚设计的纪念碑,以及一系列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纪念碑。他的雕塑作品大部分是以女人人体作为主题的,稳重、成熟并有古典主义艺术的痕迹,是古典主义和现代摩尔的抽象雕塑之间乘前启后的过渡时期最重要的雕塑家。他特别注重雕塑的体积感和形体的厚重感,造型语言概括洗练,注意整体精神。无疑,马约尔从希腊盛期雕塑中吸收了养料,但他赋予古典造型以新的精神,在庄重沉静中表现一种紧迫感和力度;在象征的语言中,表现出20世纪初激动不安的时代气氛。《地中海》是马约尔第一件伟大的作品,是他一系列不朽之作的开端。这件作品通过女性裸体表现作者对地中海,对生活在地中海周边的国家、居民和文化的理解,富有象征意义和哲理性:女裸体席地而坐,低头陷入沉思状态,光滑丰满的体态象征富饶的地中海,静坐的情态象征和平宁静的地中海,整个造型给人以朴实、饱满、含蓄和健美之感,充满古希腊的艺术精神。《河流》是他用女...
· 汉斯·荷尔拜因的作品有哪些?有着怎样的风格
荷尔拜因在创作一幅肖像画以前,经常用铅笔描绘衣物、装饰品等细节,有时也用钢笔或垩笔,然后在纸上沿轮廓扎上小孔,铺在画布上,用炭粉将其转移到画布上。在晚年也使用复写纸。他的画作对细节描绘非常详细、真实,甚至于仪器上的刻度、信笺上的文字、桌布上的花纹都描绘的一丝不苟,但整体风格仍然非常统一,人文主义风格非常明显,俄罗斯作家陀斯妥耶夫斯基曾经评价他的作品《墓中的基督》:“可以把许多人的信仰夺去。”他曾经从同为英国王室画家的弗拉芒画家卢卡斯·霍亨布特那里学习画微型画,卢卡斯曾为他画了一幅微型画像,他自己从没有画过自画像。在写实方面,荷尔拜因的后期作品《吉斯策像》、《大使像》和《莫莱特像》等,更是精益求精,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画中的人物与环境的描绘都精细无比,可置于放大镜中审视,而整体上又不失其明快、秀逸的风格。荷尔拜因的作品《金银匠摩赖特像》在很长时间内被认为是达·芬奇的作品。他简洁的素描头像,...
· 安·兰德的作品有哪些?风格都是怎样的
兰德认为自己主要为哲学家而非小说家,但她有时会遭到学术界哲学家们的贬低,批评她的小说和非小说的书籍都只是针对广大的读者,而非出版于经过同行评审的学术期刊。兰德对此则反驳道:历史上有许多将伟大哲学理念以小说形式表达的作家—包括但丁、费奥多尔·陀思妥耶夫斯基、和阿尔贝·加缪,让-保罗·萨特等哲学家也同时以小说和非小说的作品来表达他们的哲学观,而她只是遵循这一系列传统罢了。在一篇1991年《经济学人》介绍兰德的文章中宣称道:“兰德的小说每年卖出约300,000本,鼓励读者大量思考他们自身,在立大功的同时也赚了大钱。所有她的书的新印刷版本都附带着回函明信片,让有兴趣的读者能更进一步了解‘客观主义’,作者的理念,混合了自由市场、冷酷的理性、和无辜的尼采的自尊”。早期作品兰德第一次在文学上的成功是在1932年被环球电影公司买下的电影剧本《红小卒》:“导演冯·斯登伯格(vonSternberg)原本考虑...
· 泰勒曼的作品有哪些?他的作品有什么风格
听听泰勒曼写的协奏曲,如果对维瓦尔第的“四季”很熟的话(维瓦尔第有500多首协奏曲)会发现样子怎么长得都很像(当然细听是不同的);再听听泰勒曼的清唱剧或圣母颂等曲子,欢闹轻松一点的几首,和法国的一些歌剧和圣母颂、镇?曲等宗教音乐的感觉很像。啊!这个人怎么一点也没有自己的风格,好听、可口的旋律,松散热闹的气氛,简直没什么音乐内涵嘛!熟悉巴赫、莫扎特、贝多芬…的人一定要这么说了。泰勒曼会被忽略的原因,也正是他在巴罗克时代成功、受欢迎的原因。泰勒曼写什么像什么,写协奏曲就要像意大利纯正风格的协奏曲,写歌剧或宗教音乐就要像法国纯正风格的歌剧,他完全符合一个成功巴罗克作曲家必备的条件,意法风格的融合,再加上他有什么委托就作什么曲子,一点也不是现在作曲家艺术与生活分离,为艺术而艺术,为理念、个人表达而艺术的观点,他的曲子也就“缺乏音乐内涵”了,甚至被视为作曲匠,这其实是每个时代对音乐定位与价值观的不同...
· 普赛尔的个人作品有哪些?都有着怎样的特色
亨利·普赛尔(HenryPurcell,1659-1695),是巴洛克早期的英国作曲家,曾历任查理二世国王弦乐队的作曲师,威斯敏斯特教堂的管风琴师,皇家教堂的三名管风琴师之一,毕生差不多都是在威斯敏斯特教堂度过的。普赛尔的作品主要有歌剧、戏剧配乐、教堂音乐、宫廷颂歌和宗教歌曲、民俗歌曲等。其中以歌剧《狄朵与伊尼阿斯》、为幕间歌舞表演所写的伴乐《女先知》、《印度女王》、《暴风雨》,为德莱顿的爱国戏剧《亚瑟王》所作的配乐等较重要。《新爱尔兰之歌》(ANewIrishTune,Z646)是1689年出版的普赛尔古钢琴曲集《音乐的使女》(Musick'sHandmaid)中的第九曲。作为十七世纪键盘乐器的作表作,本曲也录制了古钢琴的唱片。原曲为G大调,塞戈维亚改编的吉它曲改用E大调,并运用了泛音奏法的演奏技巧。《小步舞曲》塞戈维亚根据普赛尔古钢琴小品集《音乐的使女》中的乐曲改编的吉它独奏曲。《音乐...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