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秦获由余西称霸,秦国前四百年历史中的功臣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411
转发:0
评论:0
秦获由余西称霸,秦国前四百年历史中的功臣,公元前626年,西戎最强大的绵诸部落首领派遣由余访秦。公元前625年,由余在

  公元前626年,西戎最强大的绵诸部落首领派遣由余访秦。公元前625年,由余在被秦国滞留将近一年时间后,才被放回绵诸国。紧接着,由余和绵诸王失和,在穆公的多次秘密邀请下,心灰意冷的由余投奔了秦国,受到了超规格的礼遇和重视,成为秦攻戎方面的专家顾问。公元前624年,秦用由余谋伐戎王,一举攻伐绵诸戎、昆戎、翟戎、义渠等十二个戎国,开地千里,称霸西戎,周天子遣使以金鼓作贺。

  有时我也在想,穆公为什么没有用类似于李斯给秦始皇建议的那个收买不了就灭口的方法呢?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人主远谋,必然惜才;君主英明,臣子明智。

image.png

  在挖由余这件事上,穆公的内史廖就给献了一个很有水平的一石二鸟之计。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让西戎绵诸王失德丧志,而就有效的方式就是用美人计让他喜欢上贪图享乐,学会了享受就听不进忠言。二是,要破坏绵诸王和由余之间的相互信任,就得用离间计来疏远他们之间的关系,而这次用的离间计就是表面上进行长时间的滞留和厚待,私底下自然也要传播一些小道消息,给人一种乐不思蜀、厌弃旧主的感觉,让戎王和由余君臣二人心生芥蒂。

  如果再联系到春秋战国时期这段大历史,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值得朋友们重视:

image.png

  一是,各种关系太乱。周王内部、周王室和诸侯国之间、诸侯国之间、诸侯国内的卿大夫之间、华夏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甚至于家人兄弟之间,为了争权夺利,自己人跟自己人,自己人跟外人,在斗智、斗勇、斗狠的舞台上,你方唱罢我登场,有时真的说不清谁对谁错,结果是打得乱成一团。

  二是,大家生活都难。周天子们从神坛上被拉了下来,不要说管不住小兄弟们,就是想稳稳当当地过好自己的日子,享几天清福都难;诸侯国的老大们也很难,想做大做强走出困境,外面有被其它诸侯国兼并的危险,内部还有可能卿大夫们架空的威胁;社会精英们也难,阶级固化,几乎没有向上晋升的出路,导致他们只能去当人身依附性的家臣;普通老百姓更难,生产力和生产方式落后,缺衣少食还战乱不断,基本上过的就是奴隶般的生活。

  三是,人才流动宽松。那时的君王只看你的忠诚度,好像没有汉奸、叛徒这个意识,好像也不太记仇,只要你是能人,在各个国家之间甚至是敌对国家之间都可能很随意的来回的任职,公孙衍在秦攻魏、到魏攻秦,靠合纵抗秦游说的苏秦竟身佩六国相印……像“楚材晋用”、“朝秦暮楚”类人才流动的事例不胜枚举。只要你是真正的人才,只要没有被君主杀掉,就会有人来挖你,就能找到落脚的地方,就会有人收留你。

  秦穆公的计划很成功,西戎绵诸王玩物丧志失去了英主模样,由余多次进谏都是被气得恼愤无奈而归,君臣二人之间也因怨而生隙,因隙而心离,由余心悦诚服的来到了秦国。

  人和人因交往配合而能取得功绩的,多在于有共同的理想信念,在于惺惺相惜,在于尊重信任,在于互相之间的理解扶持。

  强强联手不一定会获得强中更强的效果,强人还得强人用。

image.png

  秦穆公费心尽力地从敌国挖来的由余,确实没有让穆公失望,绝对是物超所值。熟悉西戎情况的由余,给秦穆公献的攻戎策略是:擒贼擒王,平戎攻强;强灭弱惧,望风而降;熟人开刀,知彼知己;兵贵神速,远袭急攻;措手不及,乘胜追击;彻底解决,不留后患。在由余的带领和参与下,秦军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将西戎十二国的领地纳入自己的版图,中原诸侯震惊。

  凡办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凡成大事,人谋居半,天意居半。凡成大功,必刻意谋划,因激逼而成。当戎王正在忙于享乐之时,上天就已经将优胜劣汰的大棒交到了奋发有为的穆公手里,由余是就促使穆公挥动大棒的那个人。

  由余的成功,在于他能乘势而动,先于天时而行事,即“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

  在秦国历史上,由余绝对算得上是一个划时代性的人物,在秦国无力东进的情况下,提出了战略,并将它付诸变成了现实;他不仅能早于圣人孔孟提出“仁义”治国的理念,更助秦穆公位列春秋五霸之一;不仅提高了秦国在诸侯中的影响和地位,更给尚处在发展阶段的秦国一个比较广阔的战略纵深和发展空间,为四百年后秦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战国七雄中本属楚国最强为何最终称霸的却是秦国?
明明战国七雄中本属楚国最强,土地也最大,为何最终称霸的却是秦国?楚、秦两国的恩怨,说来话长。而歷史上流传着一句话「楚虽三户,亡秦必楚!」,预言者便是一位在史册中以「南公」留名的楚人。而他预言的时间,就在楚怀王客死咸阳之后,距离秦亡近百年的时间。公元前226年,当时的楚国,已经把都城迁徙到今安徽的寿春,虽然离中原更远了,但从北方不断传来的噩耗,仍足以令楚国君臣寝食难安。其实楚人都明白,此刻秦国统一天下唯一的障碍,也只剩下楚国了。楚悼王时期,吴起改革失败后,楚国的国力便一直在走下坡路。网络配图但事实上,在吴起改革失败后,楚国的国力一直在走下坡路,看似锦绣堂皇的大国,实则日落西山、颓势难挽。当年吴起来到楚国,针对楚国国家结构松散、中央权威削弱、贵族骄横跋扈的特点,雷厉风行,罢免那些光领俸禄而不做事的官僚,严格纪律以提高办事效率,还加强军事训练以提高楚军战力,无疑是给近乎昏睡的楚国打下了一针兴奋剂...
· 秦国的崛起:秦穆公称霸开启秦朝称霸西戎的时代
秦穆公的故事秦穆公的一生过得很波折,但是却很精彩,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做人办事的道理,同样也给我们带来了丰富的谈资,他的生平有很多个小故事,都彰显了他的为人豪情仗义,能急人之所急,心胸开阔,不为小利而丧失大义。秦穆公蜡像这里我们只从中截取一段故事来阐明他的性格,这个故事发生的背景是秦穆公刚刚继位,晋国觉得秦国常年积弱,而且又经国君的更迭,现在肯定是一个青黄不接的时间点,这时正好是一个进攻的好机会,于是晋公夷吾听信了下属的谏言,便决定发兵攻打秦国,以图能杀死穆公,占领秦国国土。晋公发兵秦国,秦穆公虽然刚刚即位,但心中的抱负和志向一直极为远大,对于晋国的反目,穆公虽觉得措手不及但仍能稳固自己的心态,并对于晋国的进攻,有理有节的组织着防守,秦国和晋国大战,已到白热化阶段,秦穆公已被晋国军队包围,性命堪忧之际,曾经被帮助过穆公的三百勇士及时出现,解救了穆公的姓名,并帮助穆公成功扭转了此战的成败,要研究...
· 秦国的崛起:秦穆公开启秦朝称霸西戎的时代
秦穆公的一生过得很波折,但是却很精彩,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做人办事的道理,同样也给我们带来了丰富的谈资,他的生平有很多个小故事,都彰显了他的为人豪情仗义,能急人之所急,心胸开阔,不为小利而丧失大义。图片来源于网络这里我们只从中截取一段故事来阐明他的性格,这个故事发生的背景是秦穆公刚刚继位,晋国觉得秦国常年积弱,而且又经国君的更迭,现在肯定是一个青黄不接的时间点,这时正好是一个进攻的好机会,于是晋公夷吾听信了下属的谏言,便决定发兵攻打秦国,以图能杀死穆公,占领秦国国土。晋公发兵秦国,秦穆公虽然刚刚即位,但心中的抱负和志向一直极为远大,对于晋国的反目,穆公虽觉得措手不及但仍能稳固自己的心态,并对于晋国的进攻,有理有节的组织着防守,秦国和晋国大战,已到白热化阶段,秦穆公已被晋国军队包围,性命堪忧之际,曾经被帮助过穆公的三百勇士及时出现,解救了穆公的姓名,并帮助穆公成功扭转了此战的成败,要研究其如何出...
· 秦国的崛起:秦穆公竟开启秦朝称霸西戎的时代
秦穆公的一生过得很波折,但是却很精彩,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做人办事的道理,同样也给我们带来了丰富的谈资,他的生平有很多个小故事,都彰显了他的为人豪情仗义,能急人之所急,心胸开阔,不为小利而丧失大义。图片来源于网络这里我们只从中截取一段故事来阐明他的性格,这个故事发生的背景是秦穆公刚刚继位,晋国觉得秦国常年积弱,而且又经国君的更迭,现在肯定是一个青黄不接的时间点,这时正好是一个进攻的好机会,于是晋公夷吾听信了下属的谏言,便决定发兵攻打秦国,以图能杀死穆公,占领秦国国土。晋公发兵秦国,秦穆公虽然刚刚即位,但心中的抱负和志向一直极为远大,对于晋国的反目,穆公虽觉得措手不及但仍能稳固自己的心态,并对于晋国的进攻,有理有节的组织着防守,秦国和晋国大战,已到白热化阶段,秦穆公已被晋国军队包围,性命堪忧之际,曾经被帮助过穆公的三百勇士及时出现,解救了穆公的姓名,并帮助穆公成功扭转了此战的成败,要研究其如何出...
· 秦国功臣甘龙是怎么死的?历史上的甘龙简介
导读:甘龙,孝公之臣,甘姓,龙名也。《商君书》、《史记》、《战国策》均有记载的变法反对派,是秦国的世族名臣。甘龙曾在秦献公时期主持推行新政并长期领国,有功业根基,是秦国功臣,所以对秦国贫弱有清醒的认识。甘龙前期主张有限变法,后期主张有度。具体说,甘龙的政治主张分为三个层面:第一层面是认识基础,承认秦国不推行新政不走向强大,便会走向灭亡的残酷现实;第二层面是治国主张,以恢复穆公霸业为目标,与秦孝公求贤令的初期目标相同,而不是推倒重来的彻底变法;第三层面,支持变法的底线,是不触动穆公祖制。基于此等根基、主张与本质,甘龙的政治策略分为四个时期:第一时期(商鞅入秦之前),甘龙支持秦孝公谋求强国的种种举措,此为支持新政期;第二时期(商鞅变法之初),甘龙以多种方式试探观察商鞅变法,并对世族集团宣布了自己的底线,此为试探观察期。第三时期(商鞅全面变法与甘龙虚位),甘龙蛰伏不动静观待变,偶有阴谋秘密实施并...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