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谁影响了戈氏的迁移?清代将领河间人——哈元生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408
转发:0
评论:0
谁影响了戈氏的迁移?清代将领河间人——哈元生,哈元生,清直隶河间府城人,清朝将领,康熙间入伍,授把总,累迁建昌路都司,云南

  哈元生,清直隶河间府城人,清朝将领,康熙间入伍,授把总,累迁建昌路都司,云南提督,史称“扬威将军”。

image.png

  康熙年间入伍,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授把总,迁安建昌路都司,雍正三年(1725年)升贵州威宁镇中军游击(从三品),时值清朝政府在云南、贵州、四川等地大规模实行“改土归流”,少数民族土司纷纷起来反抗。雍正四年(1726年)五月,哈元生首先平定贵州长寨土司的叛乱。不久,清廷将原隶属四川的乌蒙、镇雄、东川三土府划归云南,鄂尔泰派游击哈元生,摧毁了叛乱的乌蒙土知府禄万钟、镇雄土知府陇庆侯的势力,改设乌蒙府(今云南昭通)、镇雄州。雍正五年(1727年),乌蒙、镇雄叛乱,奉云贵总督鄂尔泰之命,哈元生率兵三千,增援四川总兵刘起元协剿,师发乌关,哈元生身先入阵,冒矢石奋力攻打,逆叛多数被杀散乱倒下,余逆掉下山崖死者数万,弃寨而逃。哈元生被命以副将、参将题用,寻授寻沾营参将(正三品)。雍正七年(1728年),调黎平副将,擢安笼总兵。八年,乌蒙复为乱,哈元生督兵出威宁,破贼数万,连躏贼垒八十里,遂克乌蒙。皇上赐孔雀翎及冠服,赉白金万。九年,哈元生擢为云南提督。

  哈元生将军把皇上所赐的金银财宝,无偿捐献修建了河间府城的清真南大寺(现河间市瀛州公园内的清真寺),并周济贫苦的同族、同乡,令后人敬仰、赞颂。哈元生将军死后,被乾隆皇帝(1738)赐葬河间。

  戈姓家族多出自江浙,在明代前后,江浙一带戈姓因仕途、因兵役或因官方组织,部分迁移到了全国各地。河间府及献县戈氏就是明中期迁自苏州吴县,而景州及东光戈氏迁自浙江嘉兴,云南永昌(保山)戈氏迁自江苏泰州海陵。河间府戈氏因戈英、戈懋伦、戈锦、戈涛、戈源等人入朝为官,曾在河间府城显赫百年,这时期也正是哈元生提督为国效力之时,所以戈、哈同为河间府当时的名门望族。网络信息的发展,促使戈氏族姓迁移信息加快了交流,得知云南永昌(保山)戈氏迁移与哈元生提督还有着一段历史渊源。

image.png

  据史料和永昌戈氏族谱记载,云南永昌(保山)戈氏始祖戈澄,明洪武年间护卫岷王朱楩(据说是朱镕基祖上),自泰州海陵迁移到云南永昌(保山),驻守金齿卫,繁衍至今,保山各县市区均有分布,其后代也多参加兵役。至九世时其中一支“军屯”至马龙州戈家屯,并于清雍正年间跟随河间籍将领哈元生将军平息乌蒙叛乱,驻守乌蒙地区,即现在的昭通鲁甸、曲靖会泽、贵州威宁地区,多次参加平叛战争,留在驻地繁衍至今。当地戈氏家族对当年哈元生提督英勇奋战的光荣历史家喻户晓,并以跟随哈将军为荣。当年哈元生提督几次平息乌蒙叛乱,戈氏家族也是做出了一定贡献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清代戈氏举人事迹考
清代献县戈氏是畿辅望族,以戈英、戈懋伦、戈锦、戈涛、戈源由曾祖至曾孙,四世五进士为世所知,在科举史上有“父子翰林”“兄弟御史”“弱冠登第”的佳话。其实戈氏除了五进士之外,尚有文举十二名,为进士光芒所掩,其名不彰。然其事迹亦有可资考据者,今列举较有影响的四人,以见戈氏科举轶事。戈淳伦戈淳伦(?-?),字统四,号忍斋。戈英次子,康熙五十二年(1713)举人,官蓟州学正。戈淳伦一支自河间府城迁居吴芦庄(沧县),后其增孙煜文一支迁居前南宫村(献县)。《戈氏族谱》有戈淳伦《忍斋字箴》一篇,可见戈氏家教,今录之如下:余少褊急,不能容物,家大人每顾而忧之,过庭之余,时举忍字为训,犹虑余之闻于耳而不畅于心也,爰字之曰忍斋。受命之后,朝夕戒惧,惟恐不克奉教以贻亲忧。数年以来,痛思矫正,勉为柔克,然涵养未纯,省察易懈,行己接物之间,不能忍者犹多。夫克己宜先其所难,而恒情每怠于持久。昔程子大贤,犹不能不动心于见...
· 河间府《戈氏族谱》由来
河间府《戈氏族谱》由来河间府《戈氏族谱》,自9世祖戈涛(字芥舟)从其曾祖戈英(字育仲)康熙十七年手抄本续编而来。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戈涛第一次续修《戈氏族谱》并自成北谱,尊奉戈春为河间《戈氏族谱》始迁祖。明正德末或嘉靖初(约1521-1522年),江南苏州府吴县有一名戈春、字旸泉者,年方弱冠,即远赴京师(北京)谋生,后在京娶刘氏为妻,生四子,名大用、大本、大化、大中,后戈春以子戈大本、孙戈仁躬之功名得封文林郎、奉国将军。本族先人传至4世,正值明末清初,由于族人多在明代朝中取得功名,满清进京后恐遭涂炭,1644年,4世祖戈承印(号绪吾)诸兄弟五人迁居献县丰尔庄(现河间市景和镇丰尔庄)。期间九次修谱,传至今天,已历20世。始祖戈春生四子,大用、大本、大化、大中,唯三子戈大化之孙戈承印诸兄弟五人1644年自北京迁居献县丰尔庄,大用、大本、大中之后人应是留居北京,《戈氏族谱》中没有记载信...
· 清代哈姓迁徒
河北泊镇哈姓一门,七世:哈应律,泊头把总,配室金氏,生一子:元臣。八世:哈元臣,配室马氏。十二世:哈永清十二世:哈永和六门,六世:哈腾J,寄居泊镇,配室佟氏,继室王氏,生二子:古北口哈姓三门,七世:哈应化,寄居古北口,配室孔氏,生三子:元品、元戎、元龙。八世:哈元品,配室马氏,生二子:崇德、迪德。八世:哈元戎,配室马氏,生一子:全德。八世:哈元龙,配室杨氏。九世:哈崇德。九世:哈迪德。九世:哈全德。河北定州哈姓三门,八世:哈献瑜,寄居定州,配室白氏。河北文安哈姓三门,八世:哈名杰,寄居文安。贵州哈姓三门,九世:哈峻德,湖广襄阳总兵,寄居贵州,配室曹氏,生一子:印。三门,九世:哈士德,此支寄居贵州安顺府提台门口,配氏刘氏,生三子:国柱、国栋、国牛ㄗ『南)。十世:哈国柱,出师云南阵亡,配室张氏,生一子:天锡。十世:哈国栋,配室张氏,生二子:天成、天贵。十一世:哈天锡,配室孙氏,生一子:连科(武...
· 清代将领花连布
花连布:满洲镶黄旗人,清代将领。充健锐营前锋,历官火器营鸟枪护军参领、武昌守营参将、贵州安笼镇总兵。乾隆六十年,从福康安苗民军,升贵州提督。次年,以深入穷追,中石坠涧死花连布(?-1796)。清代将领。额尔德特氏,蒙古镶黄旗人。少读书,性质直。初为健锐营前锋校。累升至参领、参将、贵州安笼镇总兵。乾隆六十年(公元1795年),随大将福康安贵州苗民起义,率精兵三千为前驱,英勇善战,屡战屡胜,因功授贵州提督。嘉庆元年(公元1796年)九月,与苗众战于夏家冲,中石身死。人物生平性质直。少读书,习论语、左传。充健锐营前锋,累迁火器营委署鸟枪护军参领。以参将发湖广,授武昌城守营参将,累迁贵州安笼镇总兵。乾隆六十年,福康安征贵州乱苗,令将精兵三千为前驱,通松桃、铜仁两路饷道;援永绥,释正大营围:赐孔雀翎。军自哑喇塘经阿寨营、安静关转战而入,经岩板桥,收诸碉寨。又经上下麻洲、高陂塘、上下长坪,自嗅脑至松桃...
· 清代将领――花连布
简要介绍:花连布(?-1796)。清代将领。额尔德特氏,蒙古镶黄旗人。少读书,性质直。初为健锐营前锋校。累升至参领、参将、贵州安笼镇总兵。乾隆六十年(公元1795年),随大将福康安贵州苗民起义,率精兵三千为前驱,英勇善战,屡战屡胜,因功授贵州提督。嘉庆元年(公元1796年)九月,与苗众战于夏家冲,中石身死。人物生平性质直。少读书,习论语、左传。充健锐营前锋,累迁火器营委署鸟枪护军参领。以参将发湖广,授武昌城守营参将,累迁贵州安笼镇总兵。乾隆六十年,福康安征贵州乱苗,令将精兵三千为前驱,通松桃、铜仁两路饷道;援永绥,释正大营围:赐孔雀翎。军自哑喇塘经阿寨营、安静关转战而入,经岩板桥,收诸碉寨。又经上下麻洲、高陂塘、上下长坪,自嗅脑至松桃,平缘道苗卡,填坑谷过大军。上以花连布奋勇,赐号刚安巴图鲁,赉白金百。又战卡落塘,击梁帽寨,且战且前。时永绥被围已八十馀日,花连布军至,方战,围始解。苗皆乌合...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