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裴潜看穿刘表认清刘备,最后加入曹操麾下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010
转发:0
评论:0
裴潜看穿刘表认清刘备,最后加入曹操麾下,一个世家大族,在盛世之时繁衍兴旺下去并不难,但如果能在乱世之中存活,延续血脉

  一个世家大族,在盛世之时繁衍兴旺下去并不难,但如果能在乱世之中存活,延续血脉实属不易。每逢天下大乱,群雄并起,世家大族必须要有所依靠,才能保证家族的生存,此时最关键的就是要跟对人,站好队,究竟选择跟随哪路豪杰显得尤为重要。三国时期有位世家大族的领头人便具备“正确选择站队伍”的能力,颇具识人之能。他的识人之能,不仅使自己获得了建功立业的机会,也有力确保了自己家族的昌盛。

  裴潜,字文行,河东郡闻喜人。裴潜的出身,可是大有来头。他出身于华夏文明史上盛名久著的世家大族——闻喜裴氏,裴氏在历史上“自秦汉以来,历六朝而盛,至隋唐而盛极,五代以后,余芳犹存。上下二千年间,豪杰俊迈,名卿贤相,茂郁如林,彪炳史册。”纵观华夏文明史,没有任何一个家族能望其项背,谓之“天下无二”毫不夸张。而裴氏正是崛起于东汉末年,裴潜更被誉为中眷裴之祖。尽管生逢乱世,但在裴潜的努力下,裴氏一族有了很大的发展,使得裴氏家族遍布全国,并且走向了世界。

image.png

  不过这位“中眷裴”之祖,在少年时并不能讨得父亲裴秀的欢心。因为在那个看身的年代,他的母亲出身低微,也没有舅氏的支持,所以根本得不到父亲的重视。困境之中,裴潜发奋图强,事事争先,终于有了一番成就,也为自己的家族带来了荣耀。

  汉末中原战乱,裴潜带领宗族避乱荆州。刺史刘表对裴潜非常尊重,待以宾客之礼。裴潜在冷静观察后,发现刘表徒有虚名。他悄悄地告诉朋友王粲和司马芝:“刘刺史并没有王霸之才,却时时以周文王自处。这是很危险的!”因为预见到刘表必将败亡,裴潜又脱离刘表,前往长沙避祸,公元208年,荆州果为曹操所取。

  之后,裴潜被曹操任用,尽管只是丞相府当幕僚,但裴潜却死心蹋地追随曹操,因为他知道自己跟对了人。而一次在与曹操的闲聊中,裴潜也展现了自己的识人之能。曹操问裴潜:“你与刘备在荆州相识,你认为刘备的才略如何?”裴潜说:“刘备如在中原,只会作乱而已,而不能治乱(平定中原);如乘隙夺取地势险要的边疆地区,足以为一方之主。”裴潜对刘备的论断,成为了后人评价刘备的依据之一。

  总是评价他人,自己却一直没有在历史舞台上展现,对于裴潜来说,未免有纸上论英雄之嫌,想要得到荣耀,就必须建功立业,而裴潜的才能也不只限于识人,做事也颇具才干,而且称得上是胆识过人。

image.png

  机会总算来了,公元216年,代郡大乱。源头便是长期居住在这里的乌桓部落,当时乌桓王与本部落的其他两个首领不和,三人并称单于。争强斗胜,常有冲突。他们又和少数汉族官吏勾结,把持代郡的政务,骚扰百姓,不听朝廷号令。代郡太守无能,对此束手无策。

  曹操准备派裴潜出任代郡太守,多带精兵,以武力征服乌桓,平息叛乱。

  但裴潜却有自己的看法,他对当前形势进行了认真分析:

  1、敌方的心态:乌桓单于他们其实很清楚自己的行为,他们放肆横行日久,不听调配,冒犯朝廷天威,心里十分也不踏实,害怕受到惩处。

  2、我方的选择:代郡人口众多,只要有人组织,便能聚集上万兵马。如果我方多派精兵,大军压境,乌桓单于必定狗急跳墙,煽动民众据守边境。如果我方派兵太少,却又无济于事,无法征服乌桓。

  3、结论:既然多带兵不好,少带兵也不好,不如干脆不派兵。以我的判断,我们不用派兵就能解决问题。

  曹操认为裴潜的分析有道理,认可了裴潜的主张。

image.png

  由于对事件的发展方向有了足够自信的判断,再加上裴潜本就胆识过人,无惧生死。

  于是,历史上又多了这样的经典一幕:面对边境叛乱,裴潜未带一兵一卒,单车赴任,前往边疆解决叛乱。

  而接下来事态的发展完全不出裴潜的预料。

  乌桓单于这边得知新任太守即将到任,担心没好果子吃,疑虑不安,三个单于整天凑在一起谋划对策。裴潜单车前来赴任的消息传来,单于惊喜万分。他知道朝廷是不准备责罚他们了,顿时戒备全无。

  自知理亏的单于赶忙向裴潜示好,而且悉数归还了以前所掳掠的代郡妇女和器械财物。

  裴潜稳定了单于后,掌握了主动权。随后积极调查,诛杀了与单于里通外合的官吏郝温、郭瑞等人,安定了内部局势,平定了。裴潜的举动使魏北方边境大为震动,一时间远近百姓纷纷投奔。裴潜在代郡三年,其时边疆安定,兵无战事,百姓归心,安居乐业。

image.png

  此后,裴潜仕途一帆风顺,魏明帝时更是出任大司农、尚书令等要职,还被封为清阳亭侯,萌荫子孙,得益于裴潜,裴氏一族在天下大乱之时却迅速发展,而这一切与裴潜的个人才干是密不可分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裴元潜
裴元潜(1932年7月9日——)祖籍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出生于中医世家,裴氏中医第五代传人;自幼学习中医,至今从事中医已近60年。先后发表中医学术论文百余篇,拥有10多项中医研究发明专利,参与研发20多种特效中药,是“扶阳八珍丸”的创始人。他曾先后获得“国医大师”、“国医楷模”、“现代中医大师”等诸多荣誉称号。现为“中国民间中医学会”会长,“中国中医科学院”名誉院长,著名男科专家,博士生导师,有国内中医界“北斗”之称。
· 裴潜
生平东汉末年,裴潜因战乱而逃到荆州,并得到荆州牧刘表以宾礼接待。但裴潜私下却和相熟的王粲与司马芝说刘表不是能称霸天下的人,但却据地安守,很快会失败。于是又走到长沙郡。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占领荆州,并征命裴潜,先任丞相参军事,后又先后出任三县县令和仓曹属。建安二十年(210年),当时北方仍然未安定,乌丸王和两名大人都自称单于,专制郡事;代郡大乱,前任太守不能制约,曹操于是调裴秀任代郡太守,并打算给裴潜精兵去讨平镇压他们。但裴潜认为这只是他们心中不安的反应,若果大军临境,他们一定会因惧怕而反叛抵抗;于是打算用计降服他们。裴潜于是只带很少人到郡,单于都感到惊喜,裴潜于是安抚他们。单于以下都脱帽跪拜裴潜,又交还掳掠的财物、器械和妇女。裴潜又诛杀郝温、郭端等十多名与单于勾结的郡中官员,重整北方,百姓都归心。三年后(213年),裴潜被召还,任丞相理曹掾,并嘉奖裴潜安定北方的功迹。但裴潜则以他之
· 裴元潜
裴元潜(1932年7月9日——)祖籍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出生于中医世家,裴氏中医第五代传人;自幼学习中医,至今从事中医已近60年。先后发表中医学术论文百余篇,拥有10多项中医研究发明专利,参与研发20多种特效中药,是“扶阳八珍丸”的创始人。他曾先后获得“国医大师”、“国医楷模”、“现代中医大师”等诸多荣誉称号。现为“中国民间中医学会”会长,“中国中医科学院”名誉院长,著名男科专家,博士生导师,有国内中医界“北斗”之称。
· 裴潜人物生平简介,裴潜是哪个朝代的人?
裴潜年轻时因避乱来到荆州,刘表待如上宾。裴潜私下里对好友王粲、司马芝说:“刘牧非霸王之才,又要以周文王自居,不等多久,就会被打败。”于是南行到了长沙。曹操平定荆州后,任命他为参丞相军事,后出京历任三县县令,又回京任仓曹属。曹操曾问他说:“从前你和刘备都在荆州,你认为刘备的才略如何?”裴潜说:“如果让他盘踞中原,只能生乱而不能治乱;如果让他乘机守住险要之地,足以成为一方之主。”安定边境当时代郡大乱,曹操便任命裴潜为代郡太守。乌桓王及首领总共三个人,都自称单于,专权控制代郡的政务,前任太守不能行使其职权。曹操便想授权让裴潜带领精兵前去讨伐,裴潜推辞说:“代郡人口众多,稍有行动便能聚集上万兵马。单于自知放肆横行日久,心里也不踏实。如今多带兵马前去,他们一定会因害怕而拒绝我军入境,兵马带少了他们又不放在眼里。依我看应该用计谋解决问题,而不能用军队来威迫。”于是只身乘车前往代郡。单于惊喜参半,裴潜平...
· 刘备投靠刘表,刘表怎么安排刘备?
探索历史足迹,讨论历史话题,关于“刘备投靠刘表,刘表怎么安排刘备?”的相关问题,相信大家都很感兴趣。?曹操在谯县大练兵是为即将开始的北伐做准备的,在以谯县为中心的沛国、陈国、梁国以及陈留郡一带,曹操一方面加紧部队的休整和训练,另一方面筹集粮草等物资,积极备战。曹操还动员军民开挖了睢阳渠,这是一条主要以军事运输为目的的人工运河,东起陈留郡的浚仪,西至官渡,官渡以上利用原鸿沟水沟通黄河,浚仪以下疏拓睢水河床,可以直达睢阳或者由狼荡渠南下直达陈国、汝南郡,与淮河水系相连。这一带原有的人工运河众多,睢阳渠的主要工程在官渡至浚仪一段,其余都是利用原来的运河,睢阳渠修成后,黄河、淮河两大水系连接更为通畅,“曹统区”的豫州刺史部、徐州刺史部北部以及兖州刺史部一带水运能力大为提高。与陆路运输相比,由水路运输军粮更便捷、更安全,损耗也最小。曹操下令大修睢阳渠,为的是提高军队的后勤保障能力,他的眼睛时刻盯着黄...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