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置顶
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正史里司马懿的大哥司马朗怎样死的?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2997
转发:0
评论:0
正史里司马懿的大哥司马朗怎样死的?,近来,很多朋友在看大军师司马懿那部电视剧,会看到司马懿的大哥司马朗因曹植闯司

  近来,很多朋友在看大军师司马懿那部电视剧,会看到司马懿的大哥司马朗因曹植闯司马门被陷害入狱。

  司马懿智谋过人,通过荀彧和崔琰,救出了自己的大哥。司马朗命不好,刚出狱就染上了瘟疫。最后,不治身亡。

  电视剧给了司马朗这样的结局,完全是为了体现曹丕与曹植夺嫡以及司马懿和杨修之间的争斗做出的改编。

image.png

  正史里的司马朗,不是在狱中感染瘟疫的,那是如何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

  司马朗的父亲司马防有八个儿子,时称“司马八达”,司马朗为长子。

  由于司马懿的名声和后来的成就,司马朗的故事很少被大家所知。

  司马朗的聪明才智与司马懿差不了多少,假如没有英年早逝,他的成就也很高。

  光和五年,司马朗十二岁时,便通过经学考试而成为童子郎。12岁,有如此成就,很厉害了。

  “童子郎”指汉魏时授予通晓儒经的年幼者的称号。

  有这样的称号,司马朗的前途无限光明。(《三国志·魏志·司马朗传》:“十二试经,为童子郎。)

  初平元年,董卓进入洛阳,司马朗初露锋芒。

  原冀州刺史李邵住在野王,为避战祸,想搬迁至温县,司马朗认为野王和温县其实唇亡齿寒,而且李邵背负郡国人民的期望却先行逃避,恐怕会造成沿山各县民心动摇及骚乱。但是李邵不听其言,果然造生当地民乱,温县亦遭到劫掠。

  不到20岁,就有如此眼光,令人钦佩,不愧是司马家的后代。我们20岁的时候有这样的眼光吗?恐怕有的不多。

  当然,有眼光固然重要,能有用武之地更加重要。

image.png

  董卓挟天子西迁长安,司马防让司马朗带着家人返回家乡温县,有人告发司马朗想要逃亡。司马朗没走成,被抓去见董卓。

  司马朗凭借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说服董卓不杀。之后,他认为董卓必败,便贿赂董卓身边的办事官员,偷偷地回到家乡。

  后来,在他22岁那年,曹操征辟他为司空掾属,后为成皋县令,但因病辞职,后来又复职为堂阳县长。

  建安十三年,司马朗被曹操征辟为丞相主簿。司马朗向曹操建议取消了五等爵位制,又建议恢复井田制。

  建议虽好,但没有得到采纳,当时的形势,也不可能采纳这些建议。

  虽然没有被采纳,但曹操看到了司马朗的胆识和智谋。因此,继续重用他。

  后来,司马朗为兖州刺史,他穿着简朴,以身作则带动节俭的风气。世族大家子弟能做到这点,可见其与众不同。

  司马朗学识渊博,有独特的见解,曾以自己的见识反驳名臣。

  钟繇和王粲等人曾说:“只有圣人才能有太平治世”,司马朗反驳说:“伊尹、颜回虽然不是圣人,但是他们的德行言论在民众中累世相传、深入人心的话,也可以成就太平治世。”

  此事被曹丕得知,他称帝后曾命秘书监手录其文章。

  建安二十二年,司马朗跟随夏侯惇、臧霸等人征伐东吴,到达居巢时,发生瘟疫。

  司马朗爱兵如子,亲去巡视士兵们的病情,不料感染了疾病。

  后,不治而亡,时年四十七岁。

  魏明帝即位后,封司马朗之子司马遗为昌武亭侯,食邑百户。

image.png

  司马孚还将其子司马望过继给司马朗,司马遗去世之后,由司马望之子司马洪继承其嗣。

  以上是史上真正的司马朗,影视剧也只是将他作为司马懿的大哥提一下。实际上,他的才能不比司马懿差多少。

  要说差,恐怕也只是差在权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三国里哪些名人比较胖?司马懿兄长司马朗
人生就像一场旅行。有意思的是,无论人生的列车中转何处:幼稚园、小学、中学、大学还是公司单位,似乎我们的身边总能寻到一位有爱的胖子。当然,我们大可漫步三国,来寻觅一番住在那个时代的胖子们。关于他们的出场,却在一如既往的喜感,只不过,在乱世的兵戈铁马下,似乎染上了悲催的色彩。首先出场的这位胖子,名叫司马朗,是晋宣王司马懿的兄长。有趣的是,司马懿在诸多文艺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大多是个瘦子,可他的这位哥哥,却是个天生胖子。《三国志》记载倒也直接:“腰带十围”。腰这个部位,臭美的女孩子们应该是比较敏感的,这个月是胖了还是瘦了,拿把卷尺腰际一量就知晓了。当然,古书上也常用以作为计度古人腰围长度的基准单位,倘若引用东汉郑玄在《仪礼》注里的说法,以九寸为一围,如此估算,若某位美眉的“水桶腰”到此地步,花容失色恐怕是难免了。尽管算法有些夸张,但无论如何计量,司马朗是个胖子,这是毫无疑问的。因为胖的干系,我们司...
· 司马懿是怎样统一三国的
司马懿是怎样统一三国的历史上的三国时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曹操、诸葛亮、司马懿、周瑜等都是鼎鼎有名的将才谋士。在三国未统一之前,曹魏政权、蜀汉政权、东吴政权各自三分天下。但从历史发展进程来看,后来统一三国的并不是曹魏政权,也不是东吴政权,而是司马家族。司马懿剧照那么司马懿怎么统一三国的呢。在记载司马懿生平经历的书籍中,大多讲述了司马懿怎么统一三国的。具体来说,统一三国的人是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但是司马炎之所以能统一三国,建立晋朝政权,这与司马懿的贡献是分不开的。所以,从某一方面来说,如果要说三国是司马懿统一的,这一点也是无可厚非的。众所周知,司马懿非常聪明,他可以称得上是曹操麾下最有智谋的谋士。曹操在世时,司马懿毕恭毕敬,在曹操眼里,司马懿是一个有能力,并且忠顺与曹魏政权的僚属。在曹丕面前,司马懿是一个智谋双全的谋臣,因此曹丕十分信任司马懿。等到明帝曹睿上位后,司马懿已经成为国家首屈一...
· 简明正史——陈群 司马懿
?陈群(165?—236)字长文,颍川许昌(今河南许昌东)人。出身名士、官宦世家。其祖父陈寔,曾任太丘县长,后因“党锢之祸”隐居荆山,是影响巨大的儒师,死后,各地前来参加丧葬的多达三万余人。其父陈纪,历任侍中、大鸿胪,曾著书数十篇。陈群少年时代便聪明、刻苦、有大志,阅读了家里的大量藏书,熟知古代典章制度、兵法要义,甚至对阴阳五行、八卦相书都非常熟悉,知识面很广。祖父陈寔常感惊奇,曾对本族同宗说:“此子长大必振兴我族。”孔子后代孔融一向恃才高傲,其年龄(153—208)在陈群父子之间,他先与陈纪交友,后又与陈群交友,并改称陈纪为长辈。陈群因此很快扬名,成为颍川郡的四大名士之一。兴平元年(194)正月,刘备任豫州牧,屯小沛,征辟陈群为别驾。这年十二月,徐州牧陶谦病死,徐州官吏来迎刘备主政。刘备准备去,陈群却劝道:“现在东边袁术很强,你到徐州后,必与其发生冲突,吕布若再在后面袭击,你就保不住徐州...
· 司马懿的政治生命靠什么耗死所有对手呢?
纵观曹操手下“”的人才,文官的比例明显大于武将。从孔融、许攸到杨修,即便是为曹操屡献奇谋的荀彧,最后也同样“”。而武将鲜有被主公屠者,哪怕是战败降敌的于禁,也被曹操宽容。由此可见,在“唯才是举”的曹操心目中,显然更加偏重武将。例如许褚杀许攸,“大老粗”许褚以一个武将不可一世的优越感,杀掉了“聪明”的文官许攸,竟不需要负一点代价。网络配图在曹操眼里,为什么许攸比不得许褚。许攸是个想法太多,容易翘尾巴的酸儒;而许褚头脑简单,一门心思当好主公的看门狗,当然是后者比前者可爱。如果武将的头脑也不简单,会出现什么结果呢?如果文臣装傻充愣,又会怎样呢?最生动的例子仍要提到司马懿。这位能文能武的人才,在号称“奸雄”的领导曹操面前,进行了最成功的半精半傻表演。前辈许攸与杨修之死,晚辈司马懿或有所而闻或看在眼里,一定会在心中激起强烈反应,虽然他表面上仍然不动声色,但“在曹公面前,不要太聪明”——大概才是司马懿...
· 司马懿生平司马懿的传奇故事介绍
司马懿家族显赫,聪明博学,在年轻时就已经受到了来自各方的赞扬,说他将来必有一番作为,不是寻常之人。在曹操担任丞相后,被强制征辟为文学掾,从此走上了仕途之路,也就此开启了司马懿富有传奇性故事的一生。司马懿雕像司马懿在曹操成为丞相时担任官职,一路从文学掾做到丞相军司马再到骠骑将军,再至太尉,官职不断上升,也从最开始的只被曹操所信任到后来被曹丕,曹睿,曹爽等几任君主所依赖,信任并且数次担任辅政臣。司马懿的官场经历相比其他同时代的大臣显然要更加顺利,更加轻松的多。也正是因为如此司马懿的故事就其官场来说要更为平淡一切,不是那么的富有传奇色彩。司马懿作为辅政大臣和能够被数任皇帝所一直倚重,除了他在朝务上可以帮助皇帝排忧解难外,在军事上司马懿也数次为朝廷立下汗马功劳,也正是因为其不论是政务还是军事上都有卓越的天赋,才使得他能够一路晋升如此顺利并且一直担任辅政大臣。而在其军事上最为有名的几个事件有斩杀张霸...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