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初年如何从“四大贝勒并坐”转变成皇太极“南面而尊”的?
天命十一年(1626年)正月,努尔哈赤率军攻打宁远城,伤亡惨重而一无所获,只得铩羽而归。这是他平生第一次大惨败,闷闷不乐,生了痈疽。当年七月,他前往清河温泉疗养,过了13天病危,在返回沈阳的路上死在了叆鸡堡。
努尔哈赤死后,由大贝勒代善领头,诸贝勒推举四贝勒皇太极为新汗。这个过程虽然在清代史料中有记载,但多有粉饰溢美之词,仿佛尧舜揖让,实际上充满了各种明争暗斗。在努尔哈赤诸子侄当中,大贝勒代善虽然曾经被立为太子,并且手握两个旗,但他在天命五年被废之后向父亲哭泣请罪,哀求宽恕,甚至斩杀爱妻谢罪,虽然保住了旗主贝勒头衔,但也因此出尽了丑,在诸弟心目中的政治威望大减。二贝勒阿敏是努尔哈赤的侄子,对汗位根本就不抱什么希望(因此他在1636年打下朝鲜之后,贪图汉城宫殿巍峨壮丽,曾希望带着自己的部众留驻在朝鲜,为半岛之主)。三贝勒莽古尔泰的生母因为过失被休,他为讨好父亲竟犯下弑母大罪,这在女真人看来也是天理难容的行为,莽古尔泰因此身败名裂,遭到努尔哈赤和诸兄弟的厌弃。这么看来,四大贝勒中只有皇太极的威望最高。
但是挡在皇太极与汗位之间的,还有大福晋阿巴亥所生的三位嫡子。努尔哈赤去世时,阿巴亥在其身边,据说她向闻讯赶来的诸贝勒传达了“老罕王”的遗嘱:“多尔衮继位,代善辅政。”如果此说属实,那等于阿巴亥亲口说出了自己的死刑判决书。当时多尔衮只有15岁(实际年龄14岁),而皇太极已经34岁,从能力、威望、军功、谋略等方面来看都远胜过努尔哈赤其余诸子。当时皇太极领有正白旗,与德格类(正蓝旗)、济尔哈朗(镶蓝旗)和岳托三位“和硕额真”的关系十分密切,岳托又游说父亲代善(正红旗和镶红旗)支持皇太极。这样八旗当中已经有五个旗站在了皇太极一方。皇太极当机立断,在努尔哈赤去世当天假传父亲遗命,令阿巴亥殉葬,从而消灭了阿济格、多尔衮等人即位的可能。
皇太极继位初期,按照努尔哈赤定下的“祖制”,与代善、阿敏、莽古尔泰三人共同主持朝政,称为“四大贝勒时期”。在举行朝会和各种重大典礼时,四人并肩而坐,共同接受大家的叩拜。元旦时,皇太极还要率领子侄,向年长的三位哥哥行拜贺大礼。但是几年之后,皇太极开始设法削弱三大贝勒的权力。他首先拿过错最多的二贝勒阿敏下手。天聪四年(1630年)后金入侵关内,阿敏驻守永平,在明将孙承宗来攻时弃城而逃。皇太极大怒,令诸贝勒共议阿敏之罪。最终一共公布了阿敏的十六条罪状,包括心怀异志、在朝鲜图谋自立、明朝降民等等。最终诸贝勒认为阿敏之罪当诛,皇太极命令改为圈禁,除保留少量牛羊庄田外,其余财产全部转给阿敏之弟济尔哈朗。10年之后,阿敏死在盛京的幽禁之所。
除掉阿敏的翌年,即天聪五年,后金军围攻大凌河,莽古尔泰向皇太极索要自己的部下精兵,两人争执中,莽古尔泰手握腰刀的刀柄,对皇太极说:“我一切顺着你,你却这么不知足,难道是要杀掉我吗?”莽古尔泰的同母弟德格类见状阻拦,打了莽古尔泰一拳,说:“你这是大逆不道啊。”莽古尔泰怒骂道:“蠢东西,竟敢打我!”并将腰刀抽出了半尺。大凌河战役结束后,皇太极召集诸贝勒共议莽古尔泰之罪,以“御前露刃”构成“大不敬罪”,削去和硕贝勒爵位,降为多罗贝勒(多罗意为“礼、道、理”,将其放在爵位前面有“守礼、守道”的意思),并罚银一万两,夺走所辖的五个牛录。之后又过了一年,莽古尔泰在领兵攻打大同、宣府时病死。之后又过了3年,德格类病死,有人举报说他与莽古尔泰、莽古济格格兄妹三人曾合谋危害皇太极,随后抄家发现了十六块刻着“大金国皇帝之印”的金牌,遂以“大逆”之罪削除了莽古尔泰的宗籍,其儿子额必伦也被处死。
莽古尔泰削爵后,曾经在金銮殿上南面同尊的“四大贝勒”只剩了皇太极和代善两人。代善非常识时务,主动提出不再与汗并肩齐坐,皇太极实现了“南面独尊”的心愿。天聪九年(1635年)后金远征察哈尔,从林丹汗那里夺得元朝传国玉玺,皇太极认为这是天命吉兆,登基称帝(之前的称号是“汗”),并把国号从“大金”改为“大清”。在诸贝勒中,代善带头立誓拥戴皇太极称帝,并且说“如果像莽古尔泰、德格类那样心怀不轨的话,将天地不容,遭殃而死”。皇太极也投桃报李,把代善封为“和硕礼亲王”。此后终清朝之世,凡是遇到朝会大典,历代礼亲王都排在诸亲王行列的首位。清朝八位因开国之功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当中,有三位出自代善一系,分别是礼亲王、克勤郡王(代善长子岳托后裔)和顺承郡王(代善第三子萨哈璘的次子勒克德浑后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