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那么厉害的刘伯温为什么最后不能功成身退?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12
转发:0
评论:0
那么厉害的刘伯温为什么最后不能功成身退?,智谋文化的早熟和发达,是中国一个特有的现象。《周易》是我国最古老、最有权威、

  智谋文化的早熟和发达,是中国一个特有的现象。《周易》是我国最古老、最有权威、最著名的一部经典,是中华民族聪明智慧的结晶。在这种文化的浸润下,中国人特别崇拜智慧人物。

  而在智慧人物的系列中,有两大偶像,一个是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另一个就是元明之际的刘伯温。

  历代人们给这两位附会了很多神异的传说。

  传说中,他们不仅神机妙算,而且还能呼风唤雨。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批评神化诸葛亮的《三国演义》时说,孔明先生被描写得不大像一个正常人了,“多智而近妖”, 即使不“近妖”,也是“多智而近怪”。

image.png

  对于刘伯温,也可以这句话来形容。刘伯温辅佐明朝皇帝朱元璋推翻元朝统治,是明朝的开国功臣,也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谋略家。

  他的军事造诣极深。明朝的建立与后来的兴盛,风云国师刘伯温的竭诚之治不可或缺。

  他也被后世的许多传说扭曲得厉害,在民间传奇和文学作品里,刘伯温则更是一个传奇.

  比张良、诸葛亮还要神通广大,甚至能未卜先知,洞察今古,呼风唤雨,乃神仙一般的人物,被称为“帝师”、“王佐”,有“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之誉。

  自他死后,民间广泛流传预言之作《烧饼歌》就被传为是他所写。

  公元1311年(元至大四年)夏历六月十五日这天,在浙南青田武阳村一间茅房里,刘基呱呱降临人间,这位中国最伟大预言家的降生,注定要为中国智谋文化典章里,增添熠熠闪光的亮点。

  刘基祖上是农村传统的书香门第。在这种家庭背景下,他从小受到了良好的儒家传统教育。

  《明史》上说,刘伯温“幼颖异”, “基博通经史,于书无不窥,尤精象纬之学”。天赋极高。

  在这种环境的熏陶下,他自幼聪颖好学,读书过目辄诵,长大学识出众,为时人所推崇,被誉为“魏征之流,而英特过之”。

  除“善经学、工属文”之外,还旁通九流六艺、天官阴符家言。

  十七岁曾经随从石门郑复初先生学习理学,得闻濂洛心法。由于他广泛涉猎、勤勉阅读和实地考察,故又精通天文和兵书。

  他的老师曾对其父亲说,刘伯温不是池中物,长大后必然光宗耀祖。

  所谓象纬之学,就是通过观察天象和占卜来预测人事的一套神秘的学问。

  在科学不发达的古代,这种学问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如果辅之于缜密的思维和明晰的判断,其预测往往也有应验的时候,这就更给这门学问披上了奇异的面纱。

  《明史·刘基传》的这两点记载非常重要,因为它基本勾画出了刘伯温的两条人生轨迹:

  一个是深受传统儒家教育,作为“儒者”的刘伯温;

  一个是摇鹅毛扇,作为“谋臣”的刘伯温。

  两者不可偏废。

  但可惜经过野史和民间的渲染,也许还包括刘伯温后人有意无意的“改造”,作为“谋臣”的刘伯温压倒了作为“儒者”的刘伯温。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后果,归根到底还是中国存在智谋文化浑厚土壤底蕴所致。

  但刘基的崭露头角注定又是孟子“天将降大任于斯”的一个典型诠释。他的前半生的经历是坎坷崎岖,虽然中进士后做过小官,为官正直清廉。

  曾反对元末农民起义,效忠于元朝,但却未受元朝廷的信任和重用,一再遭受排斥与打击。

  元末的社会黑暗和腐败统治终令他心生不满,曾多次弃官归田。

  受到反元义军席卷全国的浩大声势所影响,他终于觉醒与元朝廷彻底决裂,毅然加入灭元大军朱元璋的队伍。

  此时他已经五十岁了。

  五十而知天命。

  当刘伯温决定以知天命之年也被朱元璋像刘备 “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来那样,辅佐朱无璋打天下之时,能预言、善洞察前后事的他不知对自己这样出仕曾作何感想?

  当他决意辅佐这位“明君”时,就已注定自已不得不吞下“谋算”半生的那坛鸩酒。

  他到金陵谒见朱元璋。

  朱元璋极为敬重他,称他“老先生”,认为是“吾之子房也”,特地修建礼贤馆安置,向他虚心求教。

  相较于几次出仕效命元朝廷屡被冷落的经历,朱元璋的惜才令刘伯温深为感动。

  中国士大夫向有“士为知己者死“的高尚品德。

  也许是他的确为朱元璋的知遇之恩所打动。

  于是也如诸葛亮的“隆中对”一样,向朱元璋详细介绍隐居时所观察之各方力量对比的形势,和经过分析概括所制定的《时务十八策》。

  朱元璋对刘伯温的卓越才智,颇为惊服,亦深感其至诚,遂视他为心腹。从此,他的政治、军事才能才得以充分的显示和发挥。

  他不仅“运筹帷幄”筹划全局,而且几乎参与了历次主要战役的决策。

  八年之间,辅助朱元璋灭陈友谅、取张士诚,西平江汉、东定吴会、席卷中原,群雄归命,抵定全国,创建了朱明王朝。

  至此,他的谋略思想,已得以完全实现。

  朱元璋十分赞赏他,对刘基的谋算的评价是“皆应先生前教之言”,“实应先生之言矣”。

  那么刘基的谋略高明在何处?

  《明史•刘基传》总结道:“(灭陈友谅)其后太祖取士诚,北伐中原,遂成帝业,略如基谋”。

  朱无璋那句“吾之子房也”确实由衷说出其时俩人关系密切的根由。朱元璋登基后论功行赏,“首徐达而次刘基”,位居第二。

  称赞刘基“资兼文武”,“经邦纲目,用兵后先,卿能言之,朕能审而用之”。

  朱元璋此时已经,出于帝王的矜持和体现自己的英明,他对刘基的称赞是有所保留或讲究分寸的。就凭这一点,称刘基有佐命之功、王佐之才不为过。

  刘基以自己的才学与忠诚辅佐朱元璋打下大明江山,成就了勋业,赢得了声誉。

  朱元璋称赞刘基“谒朕陈情,百无不当”、“屡从征伐,睹列曜垂象每言有准”、“凡所建明,悉有成效”、“发纵指示,三军往无不克”、“运筹决胜”、“助我成功”。

  明正德九年(1513年)追赠刘基为太师的诰文说刘基“才称王佐,学为帝师”、“渡江策士无双,开国文臣第一”。

  《明史·刘基传》中也有“基佐定天下,料事如神”之说。

  可见刘基作为军师谋士,工于谋略,强于算计,考虑问题仔细,预测趋势准确,“专业水平”是一流的。

  刘基在明初文臣之略称第一,这是没人可以否认的。洪武三年,他又被朱无璋授予开国翊运守正文臣、资善大夫、上护军,封诚意伯。

  至此,刘基一生的事业达到巅峰。

  “狡兔尽,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

  这是范蠡临逃走时写给越王国的宰相文仲信中金玉良言,韩信在临刑之前也发出了“敌国破,谋臣亡”的浩叹。

  能预算明300年即亡的刘伯温应该深这个历史规律。

  当朱元璋登基,天下基本已定,刘基辅佐朱元璋打天下的工作基本结束。

  朱元璋交待刘基的使命是为新王朝所做的奠基性工作,如卜地筑新宫,编撰《大统历》,参定律令,制定军卫法等事情。

  当这些工作也已基本完成后,刘基的使用价值在朱元璋看来已开发利用到顶了。

  出仕七年,以刘基的谋略才干,依他与朱元璋亲密无间地几年私交,特别是他耳闻目睹有惊无险的几次重大事件后,他应该看清朱元璋乾纲独断、狡诈阴险的心计。

  既然名利双收,此时刘基应该效仿张良、范蠡,保全性命最好的办法是低调隐退,以求寿终正寝。

  但作为儒者的刘基,性格中又注定受“文死谏”传统影响。

  《明史·刘基传》中,正是“进言求雨”和管“谈洋、茗洋”之事,成为他的绝命算。

  从自身安危考虑,刘基根本没有必要冒着风险去应对朱元璋的“以旱求言”,“三事求雨而不验”。

  刘基主动去做这几件事,归根到底还是士大夫的“修、齐、治、平”的抱负,有仁慈之心、有以德治国的理念和渴望国家长治久安、百姓安居乐业的政治理想。

  这最能体现出他在“立德”方面的成就。

  当时南京从夏天到秋天一直没有下雨,求雨也没有效果,刘伯温借机指出了三条弊政:

  一是阵亡将士的妻子数万人都被迫住在“寡妇营”,不许外出;

  二是为营建工程的工人死亡,尸体暴露不收;

  三是敌方头目既然已经归诚投降,就不适宜充军。

  古人认为天象由人事决定,刘伯温借求雨的机会进谏,使朱元璋只好同意其请,可过了十来天仍未降雨,朱元璋立即作出了“刘基还乡为民”的处罚。

  但刘伯温被免职仅三个月,朱元璋又想起了他,令他火速从家乡赴南京,恢复了其官职。而到了洪武四年(1371年),他在得到封爵之后,再一次被赐归。

  那么,以思维缜密著称的刘基为什么还要出“言”呢?

  那就是《故诚意伯刘公行状》中所说的“公以天下苍生休戚为忧喜者”, 刘基毕竟是“论天下安危义形于色”之人,又亲历元亡明兴的过程,深知小祸会变大灾。

  地方治安失控,盗匪不除,叛逆不治,最终可能会导致政权的灭亡和黎民百姓因战乱而遭殃。

  所以,当刘基知道谈洋那块自元以来就是盐盗聚集地,入明后仍“久之不靖”时,那种为天下安危民生利益,求大明江山永固的责任感促使他不顾明哲保身、不惹是非的处世原则,毅然奏请朝廷在谈洋设立巡检司。

  但这两谏之隙已经为自己埋下了祸根。

  当祸端一出,刘基为求自保,不需要顾及其它的因素,刘基的足智多谋、过人胆识就得到充分体现。

  刘基赴京谢罪,就居留京城,在朱元璋的眼皮底下生活,而且还不为自己作任何的辩解。

  因为处置得当,以滥杀功臣著称的朱元璋最终还是放过了刘基,在刘基病重之时,朱元璋还特作《御赐归老青田诏书》,遣使护送刘基还乡。

  虽然,刘基遭受不白之冤、俸禄被夺、困居京城,但最终能身老故乡,这又有几人能够做到。

  朱元璋在《御赐归老青田诏书》中也不忘对刘基”受冤“后的理性做法表示充分的肯定:“卿善为忠者,所以不辩而趋朝,一则释他人之余论,况亲君之心甚切,此可谓不洁其名者欤,恶言不出者欤。”

  为此,相比被满门抄斩的其他功勋,刘基又是比较幸运的。

  朱元璋是历史上最的皇帝,他的登临天下是为了自己家天下万世一统。

  天下稳固后,朱元璋的心态开始发生变化,“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是所有帝王的一贯思维。

  为了使朱家的天下传之久远,他要铲除一切可能威胁皇朝的势力,他不能放过一个个一同打江山的元勋宿将。

  刘基当然深知朱元璋的秉性,从他第一次被斥退的经历中,可以看出“伴君如伴虎”的险恶处境。

  如果说第一次被贬,刘伯温由于功名之心未灭还满怀惆怅,那么他后来的被放归,则更像是一种自我放逐。

  这不仅因为明初同僚的倾轧十分激烈,不同派系之间的已到白热化的程度,更因为他对“圣意难测”有了更深的理解,对在雄主手下讨生活充满了忧惧,深知只有韬光养晦才是自我保全之道。

  洪武四年刘基退休回家后隐居山中,竭力洗尽铅华饮酒弈棋,表现得像一个不识字的老农,口不言功,也不和地方官吏来往,他已做好了从此不问外事,不惹是非,安享晚年的准备。

  《明史》上这样绘声绘色地描述他的谨慎:“还隐山中,惟饮酒弈棋,口不言功。邑令求见不得,微服为野人谒基。

  基方濯足,令从子引入茅史载,当时青田县令微服来访,刘基也就”称民谢去,终不复见“,可见其想安生过隐居日子的决心之大。

  在中国传统儒家思想文化中,虽然风萧瑟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还的荆轲刺秦式的舍生取义是士大夫所推崇的。

  但在死神降临之前,好死不如赖活着也是一种极具力的人生哲学,这一点连诸葛亮也不例外。

  在北伐五丈原病入膏肓之时,尚且点亮油灯祈求上苍保佑生命。

  但善于占卜的刘伯温却无法做到,他知道,自己的命运并不在自己手中,那双天眼在盯着他的一举一动。

  忧谗畏讥的处境和心情的恶劣,使刘伯温的病情加重了。

  洪武七年,朱元璋知其病重,赐归田里,胡惟庸受命登门赐给其中药,当那碗浓黑中药汁端在他床头时,他一定看到后边那双阴险目光。

  他只能无奈喝下绝命酒。此时,他一定有过“既生璋,何生基”式的后悔,从出仕转瞬即逝七年半,自己的人生是多么短暂!真是悲哀欲绝啊!

  呜呼,为何当初失算于自己辅佐这位残酷无情的暴君……1375年四月十六日,刘伯温卒于家中,享年65岁。

  朱元璋开创的明朝盛世,为朱姓江山的永固,始终以诛杀屠戮功臣元勋来贯穿他生命的始终,他用恐怖手段造成了至高无上,森严可怖的皇权,“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是所有帝王的一贯思维,只不过在朱元璋那儿更变本加厉,更刻薄寡情。

  不露痕迹地毒杀功臣是朱元璋的拿手绝技,李文忠、徐达也是这样因病受到探望和赠药之后便不明不白的死掉的。

  关于李文忠之死,《明史》载:“十六年冬遂得疾。帝亲临视,使淮安侯华中护医药。明年三月卒,年四十六。”当然,淮安侯也逃不过抄家灭门的命运。

  至于徐达,“达在北平病背疽,稍愈,帝遣达长子辉祖赍敕往劳,寻召还。明年二月,病笃,遂卒,年五十四。”

  野史说,这是拜朱元璋的一只蒸鹅所赐。

  此外,与胡惟庸同为丞相的汪广洋因否认胡惟庸毒杀了刘伯温,在贬责途中被赐毒而死。

  从秦始皇杀韩非到刘邦杀韩信再到朱元璋杀刘基,几千年的皇权家天下的封建统治制度证明,至高无上,森严可怖的皇权,所摧残的不仅仅是无数人的宝贵性命,更有国家民族的元气和活力。

  专制的残酷无情是王朝灭亡周期律的根源。

  朱元璋毒杀刘伯温,又上演中国历史上最浓烈一出“儒者“与”谋臣”的悲剧。

  正是这位千古奇才短暂的人生悲剧,却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智谋文化增添了熠熠闪光的典章。而这种文化,将在中华文明的继承与创新中永世长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刘伯温最后功成身退了吗?刘伯温是怎么死的
为朱元璋平天下,治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的刘伯温在功成之后,多次上书请求告老还乡,其原因亦是主动与被动两种因素相撞促成的结果。洪武三年(1371年),朱元璋授予刘伯温弘文馆学士,封开国翊运守正文臣、资善大夫、上护军、诚意伯。刘伯温为了免遭朝廷官场斗争的不测之祸,随即上书明太祖,要求辞仕过隐居生活。原因有二:一是青少年立下的报国志得以实现,位至开国功臣之列。二是他生就这豪爽刚正、嫉恶如仇的思想性格,在为朱元璋出谋划策时曾得罪过不少人,像宰相李善长、胡惟庸等人,就是对明太祖朱元璋,他也常常直谏不讳。因此,他想尽早从官场的旋涡中抽出身来,激流勇退。洪武四年二月,刘伯温回到浙江青田南田山(今浙江省文成县)故里,在乡间每日读书吟诗,饮酒奔棋,谢绝同一切官府来往,静心修养,乐哉快哉。说刘伯温上书请求辞职含有被迫原因,还可以从他后来被朱元璋剥夺俸禄一事加以佐证。公元1373年,胡惟庸当上了亟相,他对刘伯温...
· 范蠡知道勾践“只可共患难,不能共享乐”,最后功成身退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范蠡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春秋时期是一个大变动的时代,尤其是在后期,各诸侯纷争激烈。范蠡就是出生在那样的一个年代,没有背景,家境贫穷,经常为生计所愁,可是他从小机敏好学,后来文种看重其才能邀他入越。在他的辅佐下,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二十载,最终三千越甲终吞吴,勾践成功复国之后,范蠡则不贪图功名,选择功成身退,浪迹江湖。与他一起辅佐勾践,贡献巨大的还有一人,那就是文种。可以说,没有文种和范蠡二人的尽心辅佐谋划,越王复国的希望机会为零。因此,足以说明文种、范蠡的功劳有多大,按理说,用功之臣重赏之,更何况他们有着如此的复国之功呢!可是范蠡却早早地抽身离开,也多次劝说文种离开朝堂,他认为勾践“只可共患难,不能共享乐”,因此越早离开越好,否则晚了就来不及了。那么范蠡是如何看出勾践是这样的一个人呢?在吴越的较量中,勾践在逆境中奋斗,忍辱负重数十年,终于找到机会逆袭成功,成为了...
· 功成身退
功成身退功成身退功成身退的意思功成身退是什么意思功成身退什么意思功成身退的近义词功成身退的反义词功成身退的拼音【成语意思】:身:自身,自己。指大功告成之后,自行隐退,不再复出。【用法分析】:功成身退连动式;作谓语、定语;指大功告成之后,自行隐退。【成语来源】:先秦李耳《老子》:“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褒贬解析】:中性成语【成语结构】:连动式成语【使用程度】:常用成语【成语年代】:古代成语【成语字数】:四字成语【成语拼音】:gōngchéngshēntuì【英语翻译】:retireafterhavingmadeone’smark【成语声母】:GCST【功成身退的近义词】:功遂身退【近似成语】:退有后言:当面顺从答应,背后进行非议。退食自公:减膳以示节俭。谓操守廉洁。退食从容:谓官吏品行节俭正直,仪容从容自得,可为楷模。语本《诗–召南–羔羊》:“退…退让贤路:退让:辞职的谦词;贤路:贤...
· 姜子牙、诸葛亮、刘伯温那么厉害,他们的师父是谁?
姜子牙、诸葛亮、刘伯温那么厉害,他们的师父是谁?在一贯的认知当中,历史上很多厉害的人物,一定会有一个更厉害的师父对他们进行指导教育,这才能使得他们成为优秀的人才。而历史上却有三个非常厉害的人物,姜子牙、诸葛亮、刘伯温,这三个人虽然很厉害,但是似乎很少听闻有关他们的师父的传闻。那么,他们的师父分别是谁,才能够教出他们这样厉害的学生呢?我们先来看看姜子牙,刘伯温,诸葛亮的生平是怎么样的吧,然后再来讨论他们的本领是怎么来的吧。1.姜子牙姜子牙,出生贫寒,是东海边上的人,姜子牙是姜姓,吕氏,名尚,所以应该叫吕尚。他的先祖呢,是四岳之官,曾经辅佐大禹治水有功,所以被封在吕地,所以是吕氏。在姜子牙出生的时候,家里十分的贫寒,姜子牙早年的时候做过屠夫,也开过小酒馆。日子虽然过得苦,但是姜子牙,却十分努力的学习天文地理,军事,治国之道,可是没有什么机遇,所以七十多岁了还是一事无成,闲居在家。在他七十二岁的...
· 石达开那么厉害,为什么华友那么多将领离开他?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小编带来的石达开如此厉害,为何许多将领会中途离开他?原因就两字。1856年11月,收到洪秀全密诏的韦昌辉从千里之外的江西战场星夜兼程赶回天京,中途顺便拉上早已对杨秀清不满意的秦日纲,一起进京清君侧。平时嚣张跋扈的杨秀清没有料到天王居然敢对自己动手,所以并未加以戒备,被乱刀杀死。杨秀清死后,韦昌辉大开杀戒,滥杀无辜,并流露出不臣之心,最终被天王下令处死。经过此次事变,太平天国的元勋几乎损失殆尽,唯一存留下来的便是翼王石达开。但是,洪秀全再也不相信任何异姓王,于是将自己的两位兄弟封王,让其参与大政,牵制石达开。翼王雄心壮志,岂能忍受此种情景,二话不说,直接带兵外出单干。凭借自己开国元勋的地位,以及之前在西征战场所取得的巨大胜利,翼王在军队中享有相当高的威望,很多部下也都愿意为他效劳,追随他左右。到达安庆后,十余万大军立马投到翼王帐下,声势十分浩大。可是,没过多久,翼王麾下的许多...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