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宣懿太妃——明朝最长寿的后妃,掌握两朝太后玺!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2033
转发:0
评论:0
宣懿太妃——明朝最长寿的后妃,掌握两朝太后玺!,清朝有好几个长寿的后妃!比如康熙朝的定妃,生于顺治十八年正月,比康熙帝小

  清朝有好几个长寿的后妃!

  比如康熙朝的定妃,生于顺治十八年正月,比康熙帝小七岁。康熙二十四年生皇十二子胤祹,乾隆二十二年四月初七日薨,终年九十七岁!

  比如康熙朝的苏麻喇姑!康熙四十四年,苏麻喇姑去世,享年93岁,康熙按嫔礼为苏麻喇姑办理丧事,当然这是比康熙年长两辈的人!只是嫔礼!

image.png

  比如雍正的裕妃,耿佳氏,雍正的妃子,康熙二十八年生,康熙五十年生皇五子和亲王弘昼,乾隆二年晋尊为皇考裕贵妃,乾隆四十三年以年届九旬尊封为皇考裕皇贵妃。乾隆四十九年卒,享年九十六岁,谥曰纯悫皇贵妃。

  还有乾隆皇帝的亲妈钮祜禄氏熹妃,圣宪皇后,生于康熙三十一年,13岁时入侍雍和宫邸,19岁生皇四子爱新觉罗·弘历;雍正元年册为熹妃,雍正八年,晋熹贵妃,摄六宫事。乾隆皇帝即位后,尊为圣母皇太后。乾隆四十二年薨,终年八十六。

  还有乾隆皇帝的婉贵妃,也是92岁!

  毕竟这是康乾盛世,女人的平均寿命长,后妃长寿!

  明朝的后妃比起来,就差一些!

image.png

  明朝最长寿的妃嫔是:明神宗的妃嫔,刘昭妃(1557年-1642年),即“宣懿康昭太妃”万历六年(1578)选美入宫,册封为昭妃,年21岁。无宠无出。天启、崇祯时受尊封太妃,尝居慈宁宫,因当时宫中无皇太后及太皇太后,便由她掌管太后印玺。

  这里面很牛的就是,刘昭妃既不是万历皇帝的皇后,也不是抚养明光宗的养母,在万历朝只是一个昭妃,在儿子辈的明光宗朝只是一个太妃,不是太后!而在天启皇帝朝,崇祯皇帝朝,刘昭妃只是一个太皇太妃,不是太皇太后,也不是皇太后,然而竟然两朝都掌太后印玺!

  要知道,不仅仅是名义上的太后印玺,而且有实权的!

image.png

  天启皇后要为弟弟以后崇祯帝选老婆时,本来不同意!

  朝廷为当时尚为信王的崇祯皇帝选妻之时,明熹宗的张皇后并不看好周氏,因为她年级最小,体质也弱。但当时祖母辈的宣懿太妃刘氏(明神宗的昭妃)以忠厚谨慎著称,掌管着皇太后印玺,对选立后妃有极大的发言权,她却唯独在三位应选的淑女里看中了周氏,对张皇后说:“周氏现在虽弱小,以后必然要长大的”,于是周氏被选中,册为信王妃,后来成为皇后,后来的事实证明,周皇后果然没有辜负当初选她为信王正妃的刘太妃的希望,是一代亡国贤后!

image.png

  最有福气的是刘昭妃薨逝在了明朝灭国之前,享受最后一次国葬!

  因此刘昭妃:

  1,明朝最长寿后妃嫔

  2,不是皇太后,没有抚养过皇子,却被两任皇孙尊敬掌管着皇太后印玺!

  3,帮助崇祯选周皇后,一锤定音

  4,死在明朝亡国前,有福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明朝服饰:明朝后妃便服
后妃日常的便服与官员士民女子区别不大,款式以上衣下裙(所谓“两截穿衣”)为主。明代一般将无里的单衣称为“衫”,有里的夹衣称为“袄”,其衣身之长短、两袖之宽窄、领式之变化等往往体现了当时的潮流风尚。《崇祯宫词注》载:“(周)皇后居苏州,田贵妃居扬州,皆习江南服饰,谓之‘苏样’……宫着暑衣,从未有用纯素者,葛亦唯帝用之,余皆不敢用。后以白纱为衫,不加修饰,上笑曰:‘此真白衣大士也!’自后穿纯素暑衣,一时宫眷裙衫,俱用白纱裁制,内衬以绯交裆红袙腹,掩映而已。”明宪宗《新年元宵景图》中,女子皆穿直领大襟(交领)式短袄,有的还在袄外罩一件方领对襟的比甲(背心)。值得注意的是,女子领口处大都缀有一枚纽扣,《酌中志》也提到:“近御之人所穿之衣……自此三层之内,或褂或袄,俱不许露白色袖口,凡脖领亦不许外露,亦不得缀钮扣,只宫人脖领则缀钮扣。”领部缀纽扣的做法对立领(竖领)的产生有着直接影响。定陵出土的女衣...
· 清朝后妃之冠,史上最长寿的妃子,60多岁才被封妃
都说人到七十古来稀,清朝有一位妃子活了97岁,是史上最长寿的妃子。这位定妃生于顺治十八年,14岁被招入皇宫,在她25岁的时候为康熙生下一皇子,就是十二阿哥胤祹。都说母凭子贵,但她却没那么好命,不仅没有当上妃子,连嫔都算不上。定妃为人低调,从不参与后宫的勾心斗角,也不刻意争宠,生下皇子胤祹后,康熙几乎再也没有宠幸过定妃。直到康熙五十七年,58岁的定妃被康熙封为定嫔。而此时的定妃早已习惯这种平淡如水的日子,对于册封也没太多期待。康熙驾崩后,雍正即位,九子夺嫡当中,自幼被苏麻喇姑抚养的十二阿哥胤祹没有参与皇位的争夺,雍正对他这个弟弟也是格外照顾,而定妃也得到了不错的待遇。六十多岁的定妃入宫近50多年后才被封为妃子。1711年,乾隆继位后,对定妃也是十分恭敬,每逢岁时节日必迎入宫,赋诗献寿,亦称为宫中盛事,定妃九十大寿时,乾隆帝亲至府第祝贺,这不是一般妃子能够享有的待遇,堪称清朝后妃之冠。乾隆二十...
· 明朝服饰:明朝后妃吉服详解
明代后妃的吉服用于各类吉庆场合(如节日、宴会、寿诞及其他吉典),便服则是日常生活中的着装,两者都没有严格的制度规定,所用材质、颜色与装饰丰富多样,并随着时代潮流而变化。明朝后妃吉服目前所见明代后妃的吉服,款式多与便服一致,惟纹饰工艺更加精致讲究。苏州虎丘乡王锡爵(1534—1614年)墓出土了一卷由明代成化年间宫廷画师绘制的《新年元宵景图》(即《明宪宗元宵行乐图》),该图表现了明宪宗与宫眷、内臣、皇子女们过元宵节的场景,画中大部分人物都穿着有织金或绣金纹饰的华丽衣服,如妃嫔、宫人的上衣多饰有云肩、通袖襕纹样。明代宦官刘若愚所著《酌中志》里,详细记载了宫眷及内臣在各个时令节日中的着装:“正月初一日正旦节。自年前腊月廿四日祭灶之后,宫眷内臣即穿葫芦景补子及蟒衣……自岁暮正旦,咸头戴闹蛾,乃乌金纸裁成,画颜色装就者,亦有用草虫蝴蝶者。或簪于首,以应节景。仍有真正小葫芦如豌豆大者,名曰‘草里金’,...
· 秦国宣太后为子夺位成为后妃掌政的鼻祖
从为子夺位的过程就可以看出,宣太后不是一个“弱质女流”,任何人如果拿鄙视女人的眼光来看她,必将自尝苦果。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这个三十岁上下的成熟美妇人一跃成为封建社会里后妃掌政的鼻祖。秦武王因为举鼎送命的这年,正是公元前三零七年。这时,在燕国为质的赢稷被燕赵两国严密保护送回了秦国——可别以为燕赵两国安的什么好心,他们只想惹得秦国内乱而已。当然,暂时来讲,燕赵两国的目的确实达到了。芈八子的同母异父弟弟魏冉,早在秦惠文王时期,就已经在秦国任职,这时挺身而出,和姐姐以及背后撑腰的燕赵两国一起,拥立自己的外甥公子稷为王。秦惠文王的儿子众多,惠文后和短命鬼秦武王的嫡妻武王后婆媳俩则共谋,要拥立公子壮为王。网络配图秦国登时内乱起来。经过长达三年史称“季君之乱”的王位争夺战,魏冉所代表的公子稷一方最后胜出,由于秦宣太后在助子夺位的过程中,明智地创立了将军一职并由魏冉担任,她对亲党的合理利用得到了回报,嬴...
· 清代后妃朝袍
清代后妃服饰皇后的朝服由朝冠、朝袍、朝褂、朝裙及朝珠等组成。朝袍以明黄色缎子制成,分冬夏两类,冬季另加貂缘。朝袍的基本款式是由披领、护肩与袍身组成。披领也绣龙纹。穿朝袍时必须与朝褂配套,朝褂是穿在朝袍之外的服饰,其样式为对襟、无领、无袖,形似背心。上面也绣有龙云及八宝平水等纹样。本图为清代雍正明黄缎五彩云金龙女朝袍。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