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郭子兴领兵与孙德崖军火拼,为何孙德崖当场被擒,朱元璋却也被活捉?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563
转发:0
评论:0
郭子兴领兵与孙德崖军火拼,为何孙德崖当场被擒,朱元璋却也被活捉?,十万元兵来攻和州。朱元璋派兵迎敌,彼此拉锯后,元兵撤退。分别据守不同地方,阻

  十万元兵来攻和州。朱元璋派兵迎敌,彼此拉锯后,元兵撤退。分别据守不同地方,阻隔滁州与和州之间的运输线。朱元璋调兵遣将,击破了元兵的封锁线。

  元兵统兵官是秃坚、陈野先等。但史籍在秃坚前面加上“太子”二字,令人费解。难道元朝同时有两个太子?朝中的爱猷识理达腊不正是太子么?怎么江淮地区还有一个太子?估计这个秃坚不过是王子而已。这也是历代史书讲述不清之通病之一。总之,元兵终于是渡江南下去了。这条江,就是长江。

image.png

  第二件事,是关于孙德崖和郭子兴的恩怨——这次,就来个了结吧。坐镇濠州的草头王孙德崖,主动联络朱元璋。希望能到和州“黐餐”——要饭吃。他的濠州城已经断粮了。朱元璋很慷慨地接纳了他。孙军一窝蜂地赶去和州开饭。滁州城的郭子兴接报后大怒,连夜赶去和州,欲报当年绑架虐害之仇。朱元璋不得已,只好通知孙德崖,叫他速速回避。于是,孙德崖带兵离开和州,朱元璋亲自护送。但途中,孙德崖命前军先行,自己断后。朱元璋则在前军带路。

  郭子兴领兵赶到,与孙军后部火拼。孙德崖当场被擒。朱元璋却被孙军活捉,德涯之弟赶来,欲加害元璋。有部将劝阻,说若杀元璋,则主将德涯性命不保。元璋才得以活命。郭子兴听闻女婿被抓,六神无主,如何是好?

  ——这的确是件头等大事,如果处理不好,则朱元璋必死。中国历史有可能重写了!究竟是怎样解决这个棘手问题的呢?谁解决的? 郭子兴好不容易活抓了孙德崖,想着终于可以一雪前耻。谁料女婿朱元璋被对方生擒了。他踱来踱去,只好“走马换将”了——用孙德崖换回朱元璋。可是,如果己方先把孙德崖放回,对方一旦反悔,元璋岂非性命不保?怎么办?只见身旁一人闪出,说:末将愿替换朱总兵回来。大家一看,原来是徐达(字天德)!郭子兴想了一下,同意了。

image.png

  于是,二十四将之一,徐达带来三五个骑兵,前往孙军大营。他把走马换将的计划告知孙军将领,并表示用他本人替换朱元璋作为人质。孙德崖的部将半信半疑,暗中派人前往和州打探消息。得到的回报是:孙德崖正在和郭子兴会饮。于是,朱元璋被释放了,留下徐达继续做人质。不久,孙德崖也回到自己军中。稍后,徐达也安全归来!大家看到飞翔字里行间,轻描淡写,仿佛这是一件平平淡淡的小事。其实不然。让元璋来谈谈感受吧。

  他说,通过这事,我有两个,哦,不,应该是三个感悟。第一,我错了,不应该招纳孙德崖军过来食饭。因为老外不高兴。第二,还是我错了。明知老外仇恨孙德崖,我偏偏和孙德崖来往。这是一件错事。那为啥我也要这么做?也许是一时间动了“义气”二字的神经。第三,就是我发现了一位真心朋友!竟可以性命相托!他就是徐达徐天德!以后,他就是我的心腹啦朱元璋和徐达都平安回来了,但孙德崖却放走了。郭子兴眼睁睁,直瞪眼。连续几天食不知味,寝不能安,竟然病了。这是心病,他心有不甘,到手的鸭子飞走了。而且,他又想为什么这个女婿朱元璋竟敢瞒着自己偷偷和孙德崖来往。

  ——飞翔替他思考:朱元璋与孙德崖私通的深层次原因就是他想独立!从元璋把700士兵交还主帅郭子兴,带着24骑另闯新天地之日开始,就十分清晰明了地表明:他要独立自主。一路来,他招馿牌寨兵,收横涧山军,以李善长、范常、冯国用、冯国胜为幕僚,以徐达、汤和、费聚、耿再成、郭兴、郭英、胡大海、邓愈、朱文正、李文忠、沐英等人为武将,共滁州,取和阳,一系列的举动,无不彰显他图谋独立自主的勃勃野心。

image.png

  郭子兴思前想后,气愤难平,心病变大病,大病变绝症!不够一个月,竟然呜呼哀哉,撒手人寰!估计享年不足五十岁。  子兴勇猛好斗,虽然散尽家财造反,但为人心胸狭窄,耳朵又软,容易受人疏摆,遇事犹豫不决,之所以与孙德崖、赵君用等人结怨,全是他的个性所致。这次心病引发的全身机能失去免疫力,竟然一病而亡!痛哉,哀哉,惜哉! 郭子兴病死,其子郭天叙接任了大帅之位。这次,天叙终于放下心来了——朱元璋并没有抢他的宝座。可是,就有人不高兴。此人就是孙德崖。他派人来斥责郭天叙,你老爹和我一起反元,濠州五帅共治军政。

  如今你爹病亡,他的军队应由我们四帅统领,岂能由汝擅作主张!天叙慌了,急忙中,想让朱元璋前去申诉,但众将官不同意。就在这个时候,北方的大宋龙凤政权派人前来招附入朝听封官爵。原来刘福通拥戴韩林儿做了小明王,号令天下红巾军赶赴京城亳州听封委任。于是,众人推举郭子兴的妻舅张天佑去亳州觐见小明王。不久,张天佑带回委任令:郭天叙为滁州和州都元帅,张天佑为右副元帅,朱元璋为左副元帅。

image.png

  刚好元璋在外执勤回来,听到这个消息,很不高兴,他说,何必听他号令?众人七嘴八舌,讨论后,认为:有龙凤政权在北边阻挡元兵南下,则自己少了两个敌人。在目前滁和地区尚不稳定的情况下,归服小明王是明智的。何况,濠州、滁州、和州都自称是红巾军,焉能不接受红巾军总部的任命?朱元璋最终也同意了众人的决议。果然,驻扎和州的几万人马,很快就吃光了军粮!这种没饭吃的状态下,能四面树敌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孙德崖
参考资料《明史》卷一百二十二
· 朱元璋被孙德崖生擒,徐达如何解救朱元璋?
也许,历史不是你认为是那样的就是那样的。在当时历史背景下,当事人为什么会这么做?这个事件是如何发展出来的。这篇文章“朱元璋被孙德崖生擒,徐达走马换将保他一命”或许能够给您答案。朱元璋投靠了红巾军,因为能干,娶了郭子兴抚养的孤女,变成了朱公子,很快就升职当上了总兵,驻扎在和州。当时的红巾军还是一群乌合之众,几个头领各行其是,有一个叫孙德崖的大帅就跟朱元璋的干老丈人郭子兴不和。孙德崖因为滁州缺粮,率领一队人马跑到和州,进驻到州衙中。郭子兴知道后,怕孙德崖和朱元璋抱成一团,也从滁州赶来。这下,两个死对头就撞在了一起。朱元璋心里暗暗叫苦,他以大局为重,不想让队伍火并,如果还没成事,自己人先打起来了,这还闹什么革命嘛!朱元璋先劝说孙德崖离开和州。孙德崖知道郭子兴来了,自己心虚,也打算撤。朱元璋告诉他,让部队先走,孙德崖殿后,免得临时出什么差错。孙德崖答应了,朱元璋还是放心不下,就亲自把孙德崖的部队送...
· 朱元璋被抓后,孙德崖为什么主动提出用自己换回朱元璋?
元朝末年,民不聊生,起义军如烽火燎原之势迅速遍布全国,直接加速了元朝的灭亡。明太祖朱元璋能够最终一统江山,建立明朝,除了自身的军事谋略,也与他的手下有诸多名将有关。其中大将徐达为明朝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为明朝开国第一功臣,位列开国“六王”之首。徐达农民出身,与朱元璋是从小长大的好朋友。至正十三年(1353年),朱元璋回到家乡招募兵士,当时22岁的徐达知道后立刻响应朱元璋,加入了朱元璋部队。在战斗中朱元璋发现了徐达超长的军事才能,于是对徐达委以重任,让徐达独当一面征战四方。而徐达也不负众望,冲锋陷阵、屡战屡胜,从此开始了他传奇的一生。他为明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并多次救朱元璋于危难之中。朱元璋在郭子兴手下时备受排挤,于是朱元璋带领24人告别郭子兴离开濠州进行发展。经过努力,朱元璋精兵强将,谋士如云,并攻占了进可攻退可守的滁州。此时朱元璋岳父郭子兴被孙德崖等人排挤出了濠州城,郭子兴怀着对孙德崖...
· 孙德崖是谁?救下千古一帝,乃是大明第一功臣
孙德崖在濠州城混不下去,率领手下士兵来到和县,想要入城暂住(其实就是想霸占)。朱元璋虽然心中不愿意,但是考虑到都是反元的起义军,为了避免,勉强同意其和手下入城暂住。可是,没过多久,元帅郭子兴得到消息,哪里按捺得住,当即率领手下直奔和县,想要找老冤家孙德崖算账。孙德崖知道死对头郭子兴来者不善,自己肯定没有好果子吃,因此要求主动撤出和县。朱元璋为了避免双方军队起摩擦,特定制定了一个撤退方案:先让孙德崖的军队一一撤出和县,朱元璋亲自监督,待全部撤退完毕后,自己再亲自送孙德崖出城。撤退工作开始后,孙德崖命令手下士兵先一一撤出和县,并由朱元璋督查撤退工作,而孙德崖自己则按照撤退计划,暂时留在和县。大家都按照既定的撤退方案,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但是有一人却蠢蠢欲动,另有企图,这个人就是郭子兴。我们前面说过郭子兴这人直爽,但是心胸狭窄,在濠州城中被孙德崖四人孤立,吃了不少亏,有一次,还在大街上被孙德崖掳走...
· 曾囚禁朱元璋岳父的孙德崖,后来怎么样了?
元朝末期,贪污剥削愈来愈严重。到了元顺帝(元惠宗)时,一切腐败现象达到极点,蒙古贵族和僧的跋扈,官吏的贪污,地主豪强的专横,与日俱增。以顺帝为首的蒙古皇室,也是“丑声秽行,著闻于外”。元朝的统治已经走上了崩溃的道路。和残酷的贪污剥削平行,又接连出现严重的天灾。元统元年(1333年)京畿大雨,饥民达四十余万。二年江浙被灾,饥民多至五十九万,至元(后)三年(1337年),江浙又灾,饥民四十余万。至正四年(1344年)黄河连决三次,饥民遍野。在天灾人祸的下,农民成群地离开土地,武装起义相继而起。到了至正初,小规模起义、暴动已遍及全国,仅京南一带的起义即达三百余起。举行起义的农民多是汉人、南人,因此蒙古统治者对汉人、南人更加仇视。元丞相伯颜等人曾提出了要杀绝汉人张、王、刘、李、赵五姓的主张,同时又重申汉人不得执兵器,不得执寸铁,并且下今北人殴打南人不许还报等。这些禁令的实施,更激发了反抗的火焰。至...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