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清初第一位汉人丞相鲍承先 本是明朝重臣却早早投降 明朝灭亡他可谓大功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561
转发:0
评论:0
清初第一位汉人丞相鲍承先本是明朝重臣却早早投降明朝灭亡他可谓大功,很多人会纳闷什么后金凭借几万的八旗兵最终却击败数倍于己的大明。虽然后金骑兵很

  很多人会纳闷什么后金凭借几万的八旗兵最终却击败数倍于己的大明。虽然后金骑兵很牛,但是当年多尔衮统帅入关的满人八旗兵才7万人,蒙古兵有2.4万。这么少的兵力,就敢打大明?呵呵,不过别忘记了还有2.6万的最了解大明底细的叛兵降将。这里要说的就是这么一位背叛大明,却为大清立下赫赫战功的人物。

  这就是清初第一位汉人丞相——鲍承先。

  鲍承先,是山西应县人,此人出生将门,略有谋略,算是出将入相的人物,却极其畏死。根据昭梿《啸亭杂录》的记载,鲍承先“每经战阵,不逃则降,毫无原则”。

  1621年鲍承先一开始跟随总兵贺世贤镇守沈阳、辽阳,面对努尔哈赤的进攻,他多次不战而退,导致前锋部队无援失利,部队损失惨重,连总兵贺世贤也战死。(总兵战死,自己逃跑)

  沈阳、辽阳失守后,鲍承先逃进广宁。后鲍承先随总兵刘渠奉命驰援西平堡时,遭遇后金军伏击,,刚刚交锋,孙得功和参将鲍承先等领头逃跑,剩下总兵刘渠独自战死在沙岭战。(总兵战死,自己逃跑)

  清军入广宁城,藏匿数日的鲍承先投降了努尔哈赤。

image.png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人,却对后金极其的忠诚,尤其是努尔哈赤死后,其对后金忠诚得让皇太极有时候都又感动又生气。

  有一次,皇太极询问大臣,怎么考核大臣政绩。鲍承先上书:“当察其建言,或实心为国,或巧言塞责,以为去留。”,一个降将却跟敌国讨论怎么才是爱国,怎么样做事,看到《清史稿·鲍承先传》的这句话,感觉真是很滑稽。

  还有一件事,毛文龙被袁崇焕杀死后,1633年,其麾下的干将孔有德、耿仲明率领登州水军准备投降皇太极。皇太极狂喜,皇太极以最高规格恩宠孔有德及其部众。皇太极厚待是有道理,想想威胁自己枕边的明朝辽东水军精锐不战而屈,还能为其所用。但是鲍承先非常担心这些人会威胁到皇太极的权威,不惜引经据典强烈上书皇太极要维护自己的绝对权威。搞得后来,皇太极反过来去开导鲍承先。

image.png

  最重要的功绩了——反间计陷害袁崇焕

  1629年,皇太极绕过袁崇焕把守的长城防线,突袭大明京城,鲍承先一路也没闲着,为皇太极出谋划策招降了多位明朝受将,减少后金进攻的压力,还招降了大明的牧马太监,获得明朝非常珍稀的战备资源——战马。

  皇太极一度击败明军于德胜门外,兵临城下。此时,明辽东经略袁崇焕率军2万关宁铁骑长途驰援京城,成为阻挡后金骑兵的最大威胁。

  ”大清兵驻南海子,提督大坝马房太监杨春、王成德为大清兵所获,口称“我是万岁爷养马的官儿”。——《崇祯长编》

  两军相持之时,刚好清兵抓了两个宫里养马的太监,鲍承先跟高鸿中商量了个计谋,先故意伪造与袁崇焕与后金联络的情节,让这几个太监偷听到,再让他们逃走。当时,崇祯皇帝对袁崇焕矫诏杀害皮岛总兵毛文龙原本就不满,听信了太监的报告,立即将袁崇焕下狱后杀害。这对后金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好消息。

image.png

  可以说鲍承先或征战,或招降,或出谋划策,在后金对明的战争中立了不少的汗马功劳,成为皇太极的心腹重臣。清朝入关后,鲍承先成为第一任内阁宰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为明出征贪生怕死降清后却良计百出清初重臣鲍承先生平简介
鲍承先(?-1645年),山西应县人,后入汉军正红旗。清朝初年著名大臣、谋士。鲍承先原是明朝副将,万历年间为参将,天命六年(1622年),他投降后金,仍为副将。清太宗天聪三年(1629年)进入文馆,随皇太极攻打明朝京师顺天府。据说他参与反间计诛杀袁崇焕。天聪八年(1634年)被授为二等轻车都尉,崇德元年(1636年),被皇太极授为内秘书院大学士,崇德三年(1638年),授为吏部右参议,崇德五年(1640年)率兵围困明朝锦州,因畏缩退避被论罪,后来因病解任。顺治二年(1645年)去世。归降后金鲍承先,出身将门,世袭武职。明万历时期,鲍承先官至参将。天命五年(1620年),鲍承先跟从总兵贺世贤、李秉诚守卫沈阳。不久,改任开原东路统领,“新勇营"副将,继续镇守沈阳城。辽东巡抚熊廷弼上书赏赐诸将,鲍承先加都督佥事衔。天命六年(1621年)三月,努尔哈赤率领后金八旗军由懿路、蒲河,进攻沈阳、辽阳,鲍...
· 他本是清朝驸马,最后却为明朝捐躯疆场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刘爱塔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满清入关后,出于种种顾虑,曾将一些跟明朝有关的敏感人物“封杀”,禁止宣传他们的事迹。在这些人当中,有一人的身份非常特殊,并且其事迹让清朝无比尴尬。此人,便是努尔哈赤的女婿,后来叛逃明朝并为之捐躯的将领刘爱塔。那么,刘爱塔是何许人也?他为何选择叛变?刘爱塔原名刘兴祚,辽东开原人,属于定居在关外的汉人,年轻时被人掠卖到女真建州部为奴,时在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因为偶然的机会,建州女真部首领努尔哈赤见到刘兴祚,发现他不仅聪明伶俐、善解人意,而且还颇富才干,因此对他很是欣赏。刘爱塔深受努尔哈赤器重,被召为女婿努尔哈赤因为喜欢刘兴祚,便把他留在身边,并为其改名为刘爱塔。对于努尔哈赤的器重,刘爱塔也懂得“投桃报李”的道理,在主人征服女真各部的斗争中,经常充当前锋角色,并以此屡建殊功。对于刘爱塔的神勇表现,努尔哈赤很是欣慰,为了奖...
· 投降清朝灭了明朝的汉人将领,个个最终下场凄惨!
一、孙之獬——人渣中的典型,典型中的典型孙之獬,天启年间的进士,正是魏忠贤祸乱朝廷的时候,他是一头钻进了魏忠贤的怀抱,吃香的喝辣的,整天为祸百姓,祸乱朝政。在魏忠贤倒台以后,他的好日子就到头了,被削职为民。等到清军入关,孙之獬立马跪拜清军,投降了满清。还带头留起小辫子,换上满人服饰,清朝为了收买人心,将他任命为礼部侍郎。清军刚入关的时候,是允许明朝遗臣穿明朝官服上朝,满汉大臣各一边,这个孙之獬为了巴结皇帝,主动剃发易服,满脑子的奴才思想。可是就这样,满人看不上他,汉人看不起他,两边都不讨好。于是这孙之獬一怒之下便上疏对满清提出剃发易服的建议。本来就神经过敏的多尔衮立即采纳了这条建议,下令全国剃发易服,引发了很多大。如此一念,毁了中华传承上几千年的衣冠服饰文化,直到现在,也不断有人痛心不已,想要穿越回去将他碎尸万段。孙之獬老家山东,在他衣锦还乡的时候,正碰上了农民起义,这个狗一样的东西被起义...
· 本是明朝的副将却成了清朝的“救星”?这个人是谁?
本是明朝的副将却成了清朝的“救星”?这个人是谁?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康熙十二年,平西王吴三桂举兵叛乱,掀起“三藩之乱”,贵州、四川等地纷纷响应,湖南也很快落入叛军之手。当年横扫天下的八旗劲旅早已腐化堕落,吴三桂亲率领叛军直抵长江南岸,如入无人之境。就在吴三桂叛军横行无忌的时候,一位清朝将领站了出来,稳定战局,那么这个人到底是谁呢?此人就是清朝初年的名将张勇!据史料记载,张勇是陕西咸宁人,出生于明朝万历四十四年,他因精通骑射,在明朝担任副将,隶属于左良玉的麾下。顺治二年,左良玉的儿子左梦庚率军归顺清朝,张勇也在其中,他还因招抚了七百多人,被任命为游击,隶属于陕西总督孟乔芳麾下。当时李自成的旧部贺珍等人依然占据着汉中等地,时刻想进犯西安,“勇与副将任珍、马宁等御战,屡败之”。由于清军主力一直在南方作战,西北地区力量空虚,所以反清势力非常猖獗,张勇手下虽然兵力有限,却屡立战功,收...
· 明朝大功臣有日兴
有(宥)日兴:明朝的大功臣,因为他为朝廷立功,皇帝喜欢,就在他的姓上加了一个宝盖头,作为恩赐,于是有日兴就改称宥日兴了。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