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有意思的韩信和项羽——历史人物侃谈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366
转发:0
评论:0
有意思的韩信和项羽——历史人物侃谈,文/商长江如果说中国历史很有意思,值得一读的话。是由于众多史人物和千百年

  文/商长江

  如果说中国历史很有意思,值得一读的话。是由于众多史人物和千百年来所流传下来的比小说要精彩得多的事迹,让我们越来越多地领略到了历史的魅力。古人那力挽狂澜扭转乾坤叱咤风云的风采,也常常让后人心怀激荡。

  俗话说碌碌之徒跳梁小丑常有,而英雄不常有。时势造英雄。在秦末那英雄辈出的年代,风起云涌的反秦势力中,脱颖而出的韩信和项羽就是这样的英雄人物。

  如果不是那个风云际会的乱世,韩信和项羽,会有后来那样波澜壮阔的一笔吗?也许会,也许永无出头之日。

  按理说,韩信生活的时代《史记》应有明确记载。但翻看之后发现:其中《史记·淮阴侯列传》是这样开头的:“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也就是说并没有交代韩信的生卒年代。太史公为什么没有交代韩信的生卒年代,是不知道,还是另有隐情。不得而知。

  百度搜索介绍:“韩信(约公元前231年-公元前196年),汉族,淮阴(原江苏省淮阴县,今淮阴区)人,西汉开国功臣,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与萧何、张良并列为汉初三杰,与彭越、英布并称为汉初三大名将。这样看来,韩信大约活了三十多岁。

  无论《史记》还是《汉书》,都清楚记载韩信是“始为布衣时,贫无行”。《史记·淮阴侯列传》又记载:“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于是信孰视之,俛出袴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韩信虽然贫穷,但是身上仍带把佩剑,在那个时候只有有身份的人才能带佩剑。所以,易中天给的评价是:韩信确应是贵族或士大夫出身——落魄的贵族。他的佩剑是他身份的一个象征。而韩信的布衣身份应该是遭遇秦朝打击驱逐,家破人亡之后才转换成的个人成份。他早年应出身于世代簪缨之家,也有人说他是韩国贵族后裔。不然,后来在和夏侯婴以及萧何的谈话中,不会令这二人对他刮目相看,认定他是不世之才。

image.png

  除了好佩带刀剑,韩信还不事产业,这也是他是贵族后裔的又一佐证。如果他生来就是贫贱之身,他如果家境不好,就得长年辛勤劳作,终日为衣食奔波,也早已学会了谋生,否则是不合终日在乡间游逛,也不会沦落到整天没饭吃的地步。而战国时期破落贵族为什么不愿低头从事布衣那种养家糊口的低贱职业,这也是那种贵族习性使然吧!

  “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这句话就很好地概括了韩信当时的处境,而且很明确地告诉我们,当时的韩信应该是父母双亡,而且没有兄弟姊妹(或者因秦朝在灭六国的过程失散,死亡,不得而知)。

  韩信终日游荡,也许就是为了等待一个时机,好把平生所学用上。但秦朝为什么能容许韩信这样的六国破落旧贵族子弟存在,而且能让他佩剑而行,乡间里正也不管他,让他我行我素,自生自灭,这是当时秦政府的自信俨然,还是政府认为,就这样一个居无定所,食无定所的小混混也成不了什么大气候,所以,也就没搭碴。而正是这个毛头小子,却成了秦军的克星,最终成了秦王朝的掘墓人。

  世人最感兴趣的还是他和漂母(专门给有钱人洗衣的职业洗衣妇女)之间的一段轶事。《史记·淮阴侯列传》这样介绍:信钓于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忘报乎!’”后信为楚王,“召所从食漂母,赐千金。

  当时韩信没有一份养家糊口的职业,只好钓鱼充饥,饥饿难耐。漂母看他饿得实在不行,就把带来的干粮分给他吃了。而就这样接连数十日,韩信都受到漂母的接济,而史书上,也好,民间传说也好,都没有向我们透露出漂母的不耐烦。可见,这是一位慈祥大度的妇人,而她供给韩信吃食这么多天,并非贪图回报,足见当时人性的光辉。而此刻的韩信也正等待时机,希望一展平生所学,而历史也恰恰给了他这样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漂母不图回报,也并不一定相信韩信将来一定有什么出息,这是人之常情。因为,并非所有的人都有有识人之明,也并非所有的人都有先见之明。

image.png

  这不由使人想起了战国时期的苏秦,在他到秦国谋求施展才能的机会,一并荣华富贵,飞黄腾达而不可得,如丧家犬般回到家里时,曾遭到家人的白眼,而当他以合纵之策,赢得山东诸国的信任,这次他又要去游说楚王,衣锦路过家乡洛阳,父母听到这个消息,收拾房屋,打扫道路,设置音乐,置办酒席,到郊外三十里去迎接。妻不敢正眼看他,低着头侧耳倾听他说话。嫂子像蛇一样匍匐爬行,拜了四拜跪着谢罪。

  苏秦说:“嫂嫂为什么先前倨傲而现在卑躬屈膝呢?”

  嫂子说:“因为小叔子地位尊贵而且又钱多啊!”

  苏秦感叹道:“唉!贫穷时刻父母不把我当儿子,富贵时候连亲属也畏惧。人生在世,权势和财富,难道是可以忽视的吗?”

  想必很多人都知道覆水难收这个成语,但知道这个成语出自汉朝朱买臣的并不多。朱买臣。朱买臣,西汉吴县(今属江苏)人,字翁子。汉武帝时,为中大夫,累官至会稽太守、主爵都尉,位列九卿。

  朱买臣家贫好学,靠卖柴生活。经同乡严助推荐,拜为中大夫。东越多次反叛,朱买臣向汉武帝献平定东越的计策,获得信任,出任会稽太守。约一年后,因平定东越叛乱的军功升官为主爵都尉,列于九卿。

  覆水难收的故事是这样的。西汉时期,苍翠茂盛的穹隆山麓或烂柯山下,苏州藏书镇旁的村庄住着一位读书人朱买臣和他的妻子崔氏。朱买臣为人老实厚道,每日苦读诗书,但运气不佳,屡屡受挫。他家境贫寒,无以为生,只得到烂柯山上砍柴度日。妻子对他很是嫌弃,觉得他是个窝囊废、没本事。尤其难以让人忍受的是他边打柴时柴担子上总是挂着一卷书(那时的书是叫竹简,一本书要几斤重,携带不太方便)。他是打柴累了就读书玩,甚至打完柴回家的路上,是一边挑着柴,一边读书。有时还唱上两句什么“世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士伏处于一方兮,非主不依。乐躬耕于陇亩兮,吾爱吾庐;聊寄傲于琴书兮,以待天时”。引得路人纷纷观看这一奇葩。一帮小儿更是追随左右。

  我想,一方面客观来说朱买臣应该是天生爱读书的料,不然,你有什么办法让一个生性好动爱交游的人静下心来读书,更说不要说在山林里打柴的间隙,悠然自得津津有味地读书;有时卖薪买书读书,并常把书籍藏于一座破庙中。说实在的,光那繁重的砍柴活计,就能让人把所有的好兴致赶到爪哇国里;有些人,就是让他在雅静的书房里,看到那古里古怪的文字就头疼,是永远无法想象朱买臣这样的书痴的异常举动的。如果不是朱买臣骨子里就有读书人的因子,而当时政府又有给读书人的巨大优惠政策。我想朱买臣,也未必能这样把这样贫穷的日子过得有声有色,也未必能穷开心多长时间。他的这种“要饭的牵着猴子---玩心不退“的做法,必然引起妻子的强烈不满,一是家庭生计无着无落,二是朱买臣的这种自得其乐,打柴读书唱歌的毫无心肝的行为,早已成为街谈巷议的材料,也早已成为别人的笑料,自尊心让她对朱买臣极其不满。每次埋怨,朱买臣总是笑笑说:我四十岁当富贵。然而贫穷的生活和被别人当笑料的日子实在无法忍受,而朱买臣依然故我,我行我素,最终妻子离开了他。

  多年以来,崔氏跟着丈夫过着清苦的生活,渐渐地她有些不耐烦了,脾气越来越坏,她从心里看不起丈夫那副穷酸的样子,说话尖酸刻薄。朱买臣有口难言,只得默默忍耐。

  一日,天寒地冻,大雪纷飞,朱买臣饥肠辘辘,被崔氏逼到山上砍柴。他以为多砍些柴草卖掉,买回米面,妻子就会高兴起来。谁知崔氏另有打算:她让媒婆为自己物色了新的丈夫——家道殷实的张木匠。朱买臣一进家门,崔氏就提出要他写下休书。朱买臣痛苦地请求妻子再忍耐一时,等他时来运转,日子就会好起来。崔氏却坚定地表示,即使朱买臣将来做了高官,自己沦为乞丐,也不会去求他。朱买臣见她全然不顾多年的夫妻之情,只好写下了休书。

  不久,朱买臣因才能惊动了汉武帝。在汉武帝得知朱买臣闲赋在家之后,封朱买臣为会稽太守。崔氏得知心慌意乱,她想木匠怎能跟太守相比?太守夫人享的是荣华富贵呀!她决定去找朱买臣,不要现任的丈夫了。崔氏蓬头垢面,赤着双足,跑到朱买臣面前,苦苦哀求他允许自己回到朱家(一说是崔氏和后夫正在净街,迎接新上任的会稽太守)。骑在高头大马上的朱买臣若有所思,让人端来一盆清水泼在马前,告诉崔氏,若能将泼在地上的水收回盆中,他就答应她回来。崔氏闻言,知道缘份已尽。她羞愧难当,精神失常(也有说,悬梁自尽)。

  故事并不是历史,但覆水难收这个成语出处,大都采用朱买臣夫妻这一悲剧。当然,从现代人的角度,作为女人,年轻的时光,正是享受青春与阳光的好时候,“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如果长期生活在贫贱之中,不愿和你一个穷书生生活在一起,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四十以后,五十以后,即使富贵了,对于一个曾经光鲜靓丽的女子来说,也无多大意义了。

  谈到朱买臣对前妻的恩断义绝,虽可以理解,但相比韩信而言,他就渺小得多了。对于漂母,韩信当上三齐王后,就真的给了漂母千两黄金(也有说,那时漂母已经去世,把金子给了她的子孙;另一说是漂母和她的家人由于躲避战乱,早已不知去向,韩信,把黄金投进了他早年垂钓的河里)。韩信知恩图报的事迹,能够千古传扬,当然不是空穴来风,更不是捕风捉影。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韩信号称胯下将军,也是韩信传奇一生的一个所为人津津乐道的一个经典桥段。韩信一直在等待时机,把平生所学兜售给帝王家。而他作为贵族后裔,不愿屈身从事布衣百姓所赖以谋生的碌碌职业,要靠钓鱼换钱维持生活,经常受一位靠漂洗丝棉老妇人的周济,屡屡遭到周围人的歧视和冷遇.一次,一群恶少当众羞辱韩信.有一个屠夫对韩信说:你虽然长得又高又大,喜欢带刀配剑,其实你胆子小得很.有本事的话,你敢用剑你的配剑来刺我吗?如果不敢,就从我的裤裆下钻过去.韩信自知形只影单,硬拼肯定吃亏.于是,当着许多围观人的面,从那个屠夫的裤裆下钻了过去.史书上称“跨下之辱”.史书中记载: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於是信熟视之,俯出裤下匐伏.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关于胯下之辱的原因,在江苏淮安市还有几种说法:

image.png

  一种说法是韩信年轻时有二种爱好,一是钓鱼,一是剑,当地一个屠夫要他的剑,他不给,屠夫让他从胯下钻过去.

  第二种说法是一次经常周济韩信的漂母生病了,韩信为了给漂母弄点肉吃,到屠夫那里赊肉,屠夫让他从胯下钻过去.

  还有一种说法是,韩信受生活所迫,偷了屠夫的肉,屠夫说你从我的胯下钻过去我就不要了,在韩信做了大将军后,还去看过这个屠夫,不但没有报复他,还让他作了手下的中尉.

  对于跨下之辱,韩信后来说,我当时并不是怕他,而是没有道理杀他,如果杀了他,也就不会有我的今天了.另一方面,也说明了韩信有容人之量,是成大事者的风范。这对于那睚眦必报,甚至恩将仇报、以怨报德的小人来说,简直有天壤之别、云泥之判。

  前209年,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事。那时韩信也就二十一二岁。

  公元前207年(经历史学者论证,修正了原中学历史教材中的讹误,最终确定)秦朝灭亡。楚汉之争开始。

  公元前202年汉朝建立。

  而韩信在帮助刘邦打天下的楚汉争霸过程中更是以陈仓之战(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这一成语)、京索之战、安邑之战、破代之战、井陉之战(留下了背水一战这一成语,是中国古代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胁燕之战、破齐之战、彭城之战、淮水之战(留下了四面楚歌、霸王别姬、十面埋伏三个成语)这些经典战役的指挥者而位列汉初三大将(另两位是彭越、英布)。

  开国之初,高祖刘邦曾当众评价说:“之所以有今天,得力于三个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张良;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不断供给军粮,吾不如萧何;率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位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可以说这一评价是中肯的,也说明身为流氓皇帝的刘邦有自知之明,识人之明,也有从谏如流的胸怀。

  钟离昧谋反,韩信取下了钟离昧的人头,他带着这份能表明自己绝无谋逆之心的证据到陈地觐见刘邦。刘邦也不讲客气,不管你是军功卓著韩信还是权倾一方的楚王,总之既然来了,那就要好好招待,招待方式也很特别——五花大绑

  刘邦的性格就是这样的,彭城之战失败后,连子女都能抛弃,想挡我的路,谁都不行。韩信,当年我受楚军围困之时,你不来救我,反而要什么假王的封号,我忍了。去年这个时候,我和你约定在固陵围攻项羽,你却不来,非要我封你为楚王,我也忍了。但现在我已经是皇帝了,我向你要个敌人的人头你却不给,那就别怪我不客气了。

  刘邦将韩信带回洛阳。这个不足三十岁的年青人毕竟为汉朝立下了汗马功劳,可以说,没有韩信就不会有刘邦的今天,杀了他也不好向天下人交代。况且,刘邦这次逮捕韩信并不是要他的命,他要给韩信一个警告:虽然你很能打仗,但是我随时都能将你拿下。于是,刘邦问了韩信一个闻名千古的问题。

  刘邦问韩信:你那么能带兵打仗,那么你说说看,我能带多少兵?

  刘邦问这个问题是想告诉韩信:善战者,全国为上,破国次之。但韩信却没有认真领会领导的意图,他的回答很真实,但却不正确。

  韩信说:你带兵无法超过十万。

  刘邦不以为然,再问:那你呢?

  事实证明,韩信是一个自信但却不谦虚的人。他告诉刘邦:我嘛,多多益善。

  刘邦笑了,这小子果然是一点也不谦虚,他反问道:多多益善,那你怎么被我拿下了?

  韩信突然之间似乎明白了什么,他说:陛下不善带兵,但却善于将(这里是动词:统领、带领的意思)将,况且陛下有上天帮助,我这才为你所擒。并留下了韩信将兵,多多益善这一成语。

  由于功高震主,又由于在楚汉相争过程中确有乘人之危,携功邀赏、逡巡不前,首鼠两端,甚至闹独立等重大过节,刘邦已对他起了疑心,也动了杀机,但刘邦又是一个手腕高明的政治家,他不肯把杀功臣的历史恶名背负到自己身上。而恰在此时,刘邦在废立太子的问题上很为难,一方面,他和吕后所生的刘盈,已立为太子,一方面他宠幸的戚姬又极力怂恿立戚姬的儿子刘如意为太子。吕后,不愧为当时一位杰出的女政治家,她为了自己和儿子的前程,一是请来了著名的商山四皓辅佐刘盈,另一方面让亲吕大臣极力,维护刘盈的太子地位,第三就是替刘邦杀了功臣韩信。而这三项举措让刘邦彻底断了废立太子的念头。其中,吕后杀韩信深得刘邦的赏识,因为她替不愿背负杀功臣恶名的刘邦去掉了一块心病,是摸透了刘邦的心理的。也是发妻对丈夫的性格了如指掌的表现。

  韩信知刘邦害怕自己的才能,常称病不出,长期怨恨不满。当陈豨升官至巨鹿临走前,韩信与陈豨约定,陈豨若起兵造反,韩信将助一臂之力。汉十年,陈豨果真反叛,韩信便与家臣密谋从内部袭击吕后、太子等人,但遭亲人告密而走漏风声。吕后与萧何密谋,伪报陈豨已死,引韩信前来祝贺;韩信被束缚后,被斩于长乐宫钟室,并诛连三族。传说中,高祖允诺只要韩信“顶天立地”于大汉,绝不以“兵器”杀之。故韩信被杀时,是吊于钟楼大钟下(钟室杀人),头为大钟所罩,脚悬空于地面,无法顶天立地,并让宫女使用竹刀,一说是用桃木剑杀之,以合乎当年的“承诺”。韩信死后,有人在他墓前写下一幅对联: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上联指的是:秦朝末年,农民大起义,韩信初在项羽部下从军,但未受到重用,又改投刘邦麾下,仍未得到重用。韩信一气之下,愤然出走,被萧何连夜追回,好言抚慰,并向刘邦极力保举,拜为大将,屡建奇功,被封为淮阴侯。后来刘邦当了皇帝,反而猜疑韩信,韩信知道后,便与夏阳侯陈豨交通密谋(韩信谋反之事,疑点很多,很有可能是刘邦与吕后为除韩信故意诬陷),被韩信一个门客的兄弟举报。吕后知道后便与萧何商量,引诱韩信到长乐宫钟室中,将他秘密处决,所以后人说他::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便是上联“生死一知己”的注脚。下联指的是:韩信投军之前,家贫食不果腹,差点饿死,幸得一洗衣妇人(漂母)把他接到家中,食住了十多天,才保住生命。韩信谋反被捕后,被吕后所杀,存亡都在两个妇人手中,这就是“存亡两妇人”的含义。寥寥十字,高度概括了韩信一生中重大的经历。

  至于项羽,韩信对他的评价也很中肯:匹夫之勇,妇人之仁,。

  《史记·淮阴侯列传》,韩信拜将后对刘邦说,项羽是“匹夫之勇”,“妇人之仁”,其强易弱 韩信的话是这样的:“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

  在中国历史上,刘邦和项羽都想争霸中原。项羽是千古勇士,武功高强,胆识过人(力能抗鼎,能于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他的将领们对他钦佩到只敢跪进和不敢抬头看他。他每每冲入敌阵,如入无人之境,大吼一声,吓裂无数敌胆。项羽从来没有打过败仗,就连只剩江东二十八个子弟兵的时候,也大败汉军,是名符其实的长胜将军。

  但这位长胜将军,却越打越弱,最后落得乌江自刎,落得个千古悲剧楚霸王。后人对他的评论,是说他不会用人,导致大量人才流失到刘邦阵营。这当然是很重要的一点。也有评论说他过于残酷,动辄,失尽民心。

image.png

  那时候还小,十分困惑,“仁 ”有什么不好?为什么“妇人”的“仁”不对?一个会因为别人的痛苦掉眼泪的人,怎么可能是屠夫?一个仁爱的人,怎么会失去天下心?最后只好归结为:“慈爱”是假的,项羽根本是个残暴的人。 人性是奇特的。一个为小狗小猫的死伤心的人,却可能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魔头。中国文化始终缺乏一种对生命本体普遍的敬畏之心,更容易以亲疏好恶来决定生命的价值。项羽出身贵族,“恭敬慈爱,言语呕呕”是自幼教养形成的,“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和“所过无不残灭”并不矛盾。秦将章邯求降,“见项羽而流涕,为言赵高”,项羽就很有风度地饶了对手,还立他为雍王。但是一听说降卒可能谋反,他也毫不犹豫听从部下建议,“夜击坑秦卒二十余万人”。按照逻辑,斩草除根,二十万人都坑了,把章邯他们三个光杆一并杀掉多干脆。可项羽又不,他还是好好待他们,带他们入关。他大约觉得章邯是同类,而秦卒的命,根本不算命的。 项羽是贵族,是君子,所以可以欺之以方,你跟他摆规则,讲风度,他就晕了。鸿门宴上,项羽放过刘邦,并不难理解,对他来说酒席上杀人是很丢脸的一件事情。刘邦却是个泼皮无赖,他要的是天下,不是脸。项羽抓住了刘邦的老子,威胁“今不急下,吾烹太公”,刘邦说:“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刘邦可谓摸透了项羽的贵族脾气,可是项羽却不懂刘邦的流氓思维,他又被绕晕了,到底没有杀太公。非但如此,一旦约定鸿沟为界,“即归汉王父母妻子”,以为大家从此相安无事了。刘邦呢,老婆一回来,立即毁约攻打楚军。这又是项羽 “妇人之仁”典型发作导致的失算。 项伯这吃里爬外的家伙,虽然别有用心,话说得却不错:“为天下者不顾家。”拿家人性命威胁刘邦,毫无效果。他逃命时为了车跑快点,还能几次亲手把子女推下车去呢。但是刘邦进了长安,却懂得“约法三章”,安抚百姓;得了天下,也懂得“与民休息”。这绝不是他爱百姓胜过爱子女,而是利益最大化的选择。 再来看看《孙子吴起列传》中间的一段,就更明白了: 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卧不设席,行不骑乘,亲襄赢粮,与士卒分劳苦。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卒母闻而哭之。人曰:“子卒也,而将军自吮其疽,何哭为。”母曰:“非然也。往年吴公吮其父,其父战不旋踵,遂死于敌。吴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是以哭之。” 吴起可不是“仁”者,娘死了可以不回家,为领兵可以杀了妻子。他为将士吮疽,和项羽的“涕泣”看似相同,都是关怀部属。其实,项羽的哭,那是白哭了,他舍不得论功行赏,引发的怨恨,哪里是这小恩小惠能平息的?士卒之母,以血泪中成长的智慧,看明白了,吴起这疽可不是白吮的,是要拿性命来回报的。 儒家思想的精髓,在“礼”与“仁”。“礼”是制度构架,而“仁”是精神内核。对当政者来说,“仁”,绝不仅仅是“仁爱”之情,更是“仁政”之术。“仁”是用来收买人心的,不能收买人心的“仁”就一钱不值。如果会错了意,糊里糊涂讲起“仁爱”来,就糟了。项羽的错误不在于“仁”,而在于没有把这种“仁”转化为政治上的优势,所以叫作“妇人之仁”。最后,只落得乌江边喊“天亡我”,恨恨自刎。

  我觉得韩信对项羽的的评价最为贴切:〝妇人之仁,匹夫之勇〞。比如项羽在鸿门宴上,该杀刘邦而不动手,任凭手下谋士多方暗示,他仍然迟疑犹豫,最终被刘邦藉机逃脱,放虎归山,养成大患。项羽的致命弱点,使得他越战越弱,最终落得在连胜69仗后,被自己旧日手下韩信,今日汉家大统帅韩信用计将楚军唱散,失去军队,江山,美人,宝马和自己的性命。

  项羽一生气宇轩昂,踌躇满志,一心要成就一番大业,但由于他本身性格上的目空一切、自以为是,认识上的偏差,作战谋略上的失误,血气方刚而智谋不够,最终只能是走投无路,落得个乌江自刎的下场。对造成这一后果的原因,《项羽本纪》一文中自始至终都曾做过生动传神的描写。如写项羽年少时学书学剑都不成,但他却自有道理:“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意思是,读书写字只要能用来记姓名就行了,击剑只能对付一个人,不值得学,我要学对付万人的本领。他的一番话就体现体现出了他只求一蹴而就,不懂得循序渐进,逐步积累自己的理论知识、实践经验,来使自己有足够的阅历来对付战乱中的各种情况。后来,他的叔父就叫他去学兵法,但“又不竟学”,半途而废。

  而他的悲剧结局也许正在这里,志大而才疏,虽的野心,而又缺乏从善如流的胸襟,刚愎自用,最终众叛亲离。而韩信的最终落得:高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下场,是与他青少年时期所学,所构筑的梦想有很大关系。顺便说一句,韩信和项羽都是贵族后裔。韩项之后。中国古代所形成的贵族意识基本荡然无存,代之而起的是风云变幻的流氓时代。

  作者:商长江

  作者简介:

  麦客,本名商长江,男. 1969年生。山东省宁阳县人。

  常用笔名:月之故香、麦客、柳梦含嫣、。

  个人诗文发表情况概述:

  2012年起,至今已在国内多家报刊(纸媒)发表诗文一千五百余首(篇),又及在多家网刊、博客发表诗文数千首(篇)。作品入选多种诗歌选本,多次参加全国诗文大赛并获奖。

  所撰写的教育教学论文多次获省市教研机构论文评选一等奖。

  曾任中学历史教师,对历史情有独钟。也对一些历史现象,做过多年潜心思索。

  通讯地址:山东省宁阳县伏山白马小学

  邮箱:shchj0921@126.com

  联系电话:15244130690

  邮编:27141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背水一战的历史人物,主人公不是项羽是韩信
总有人搞不清楚项羽和韩信的区别,这两个人完全就不是一个人!韩信是刘邦的手下,和项羽是敌对阵营的。他作为背水一战的历史人物曾经打过一场漂亮的战役。背水一战的主人公是谁,他就是韩信。背水一战的主人公是谁:韩信背水一战的意义:表示没有退路。比喻与敌人决一死战。网络配图背水一战的故事史书上记载的背水一战的主人公是谁,就是韩信。韩信是汉王刘邦手下的大将。为了打败项羽,夺取天下,他为刘邦定计,先攻取了关中,然后东渡黄河,打败并俘虏了背叛刘邦、听命于项羽的魏王豹,接着往东攻打赵王歇。韩信的部队要通过一道极狭的山口,叫井陉口。赵王手下的谋士李左军主张一面堵住井陉口,一面派兵抄小路切断汉军的辎重粮草,韩信的远征部队没有后援,就一定会败走;但大将陈余不听,仗着兵力优势,坚持要与汉军正面作战。网络配图韩信了解到这一情况,非常高兴。作为背水一战的历史人物的他命令部队在离井陉三十里的地方安营,到了半夜,让将士们吃些...
· 韩信的选择:项羽还是刘邦?
?鸿门那场精彩绝伦的宴会,在张良转身撩开帷帘的那一刹那,已经结束了。樽盏狼藉,范增拂袖痛哭而去,项羽已不胜酒力,被侍人扶掖着回寝榻休息。侥幸逃回灞上的刘邦,立刻杀掉出卖自己、随后又被项羽出卖的左司马曹无伤。小人在军,是为不祥!如果不是自己在鸿门宴上临难应变,说不定已经成为项羽的戟下之鬼。直到现在,刘邦依然能感受到自己心脏剧烈跳动的声音,鸿门一幕,太惊险刺激了!不过有一点刘邦是相信的,只要他不激怒项羽,项羽暂时是不会动他的。只是眼睁睁看着自己百战拼杀到手的关中,却要孙子一般地送给项羽,刘邦就怒火冲天。但眼下正是项羽得势的时候,一味拿鸡蛋碰石头,不是悲壮是愚蠢,所以,刘邦还要再忍!刘邦为失关中而丧恼万分,而项羽却为新得关中而兴奋不已,刘邦送给他的那对玉璧早不知道扔到哪个角落里了。因为项羽知道,百年咸阳宫中,收藏着远比那对玉璧更炫美无价的稀世珍宝,当然,还有秦宫中数千绝色美女。都说刘邦好色,其实...
· 鸟尽弓藏的名将韩信:秦末韩信在项羽身边的日子
如果不是秦朝末年的大,韩信也许永远不会出人头地。秦始皇对他的臣民采取军事化的管理办法,在他看来,臣民就是工具,可以像兵马俑一样搬来搬去。他经常把整县整郡的老百姓迁徙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戍守边疆、开垦荒地或者修筑长城,弄得老百姓流离失所,妻离子散。但是人毕竟不是机器,人会思考。在一次迁徙中,陈胜、吴广觉得与其这样窝囊的活着,还不如拿命去搏一下,这就是中国老百姓经常讲的“寻死不如闯祸”。于是陈胜、吴广“揭竿而起”,拿着棍子跟秦政府军干了起来。有人带头,就有人敢跟上。一时间群雄并起,天下大乱,逐渐形成两大势力集团,一派是项梁、项羽集团,一派是刘邦集团。整天琢磨如何打仗的韩信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项梁率领楚军过淮河以后,韩信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前往投奔。项梁兵败身亡以后,他又继续跟随项梁的侄子项羽。项羽任命韩信为郎中,算是项羽身边警卫人员中的小头目。这种职位虽然不太显赫,但是因为有机会跟最高领导接触,形...
· 历史上的韩信和项羽:究竟谁才是有妇人之仁?
项羽有所谓的“妇人之仁”一直被世人所津津乐道。特别是项羽在“鸿门宴”上没有杀掉刘邦,更是被当作项羽“妇人之仁”的经典例子。郭知熠先生在《超级厚黑学》中颠覆历史,第一次指出,项羽根本就没有什么“妇人之仁”,他在“鸿门宴”上没有杀掉刘邦并不是他心慈手软,而是他根本就没有将刘邦看作他的真正之威胁。如果他有这个远见,如果他在当时将刘邦看作他的真正威胁,他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在“鸿门宴”上杀掉刘邦。这个项羽所谓的“妇人之仁”完全是子虚乌有的。很有意思的是,据说韩信是第一个说项羽有所谓“妇人之仁”的人。但按照郭知熠先生的考察,项羽根本就没有什么“妇人之仁”,倒是韩信自己才真正具有“妇人之仁”。这不能不说是一个莫大的讽刺。为什么郭知熠说韩信具有“妇人之仁”呢?在楚汉之争的晚期,韩信已被刘邦封为齐王,占据原来齐国之地。在这个时候,项羽派使者想拉拢韩信,但被韩信拒绝。而韩信自己的谋臣蒯通,也在劝韩信背汉自立。在...
· 揭秘名将韩信和项羽究竟谁有妇人之仁?
项羽有所谓的“妇人之仁”一直被世人所津津乐道。特别是项羽在“鸿门宴”上没有杀掉刘邦,更是被当作项羽“妇人之仁”的经典例子。郭知熠先生在《超级厚黑学》中颠覆历史,第一次指出,项羽根本就没有什么“妇人之仁”,他在“鸿门宴”上没有杀掉刘邦并不是他心慈手软,而是他根本就没有将刘邦看作他的真正之威胁。如果他有这个远见,如果他在当时将刘邦看作他的真正威胁,他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在“鸿门宴”上杀掉刘邦。这个项羽所谓的“妇人之仁”完全是子虚乌有的。很有意思的是,据说韩信是第一个说项羽有所谓“妇人之仁”的人。但按照郭知熠先生的考察,项羽根本就没有什么“妇人之仁”,倒是韩信自己才真正具有“妇人之仁”。这不能不说是一个莫大的讽刺。网络配图为什么郭知熠说韩信具有“妇人之仁”呢?在楚汉之争的晚期,韩信已被刘邦封为齐王,占据原来齐国之地。在这个时候,项羽派使者想拉拢韩信,但被韩信拒绝。而韩信自己的谋臣蒯通,也在劝韩信背汉...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