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鲍承先生平做有哪些事情 清朝初年著名大臣鲍承先简介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55
转发:0
评论:0
鲍承先生平做有哪些事情清朝初年著名大臣鲍承先简介,鲍承先(?-1645年),山西应县人,后入汉军正红旗。清朝初年著名大臣、谋士

  鲍承先(?-1645年),山西应县人,后入汉军正红旗。清朝初年著名大臣、谋士。鲍承先原是明朝副将,万历年间为参将,天命六年(1622年),他投降后金,仍为副将。清太宗天聪三年(1629年)进入文馆,随皇太极攻打明朝京师顺天府。据说他参与反间计诛杀袁崇焕。天聪八年(1634年)被授为二等轻车都尉,崇德元年(1636年),被皇太极授为内秘书院大学士,崇德三年(1638年),授为吏部右参议,崇德五年(1640年)率兵围困明朝锦州,因畏缩退避被论罪,后来因病解任。顺治二年(1645年)去世。

image.png

  人物生平

  归降后金

  鲍承先,出身将门,世袭武职。明万历时期,鲍承先官至参将。天命五年(1620年),鲍承先跟从总兵贺世贤、李秉诚守卫沈阳。不久,改任开原东路统领,“新勇营"副将,继续镇守沈阳城。辽东巡抚熊廷弼上书赏赐诸将,鲍承先加都督佥事衔。

  天命六年(1621年)三月,努尔哈赤率领后金八旗军由懿路、蒲河,进攻沈阳、辽阳,鲍承先分兵出城驻守,不战而退,损失百余人,被俘数千人,鲍承先逃回城中。次年,总兵贺世贤战死,沈、辽相继失守,鲍承先退守广宁。

  天命七年(1622年),后金大汗努尔哈赤率兵大举进攻西平堡,鲍承先随总兵刘渠奉命驰援,遭遇后金军伏击导致大败,最后全军覆没,刘渠战死,鲍承先败逃。辽东巡抚王化贞弃广宁城,游击孙得功等人迎清军入广宁城。

  鲍承先只身隐匿数日,最后投降后金。努尔哈赤仍授他副将之职。

  计除崇焕

  天聪三年(1629年)十二月,皇太极率军伐明,鲍承先跟随郑亲王济尔哈朗由龙井关入关进攻马兰峪,招降其守将。到了北京城下,又招降了明朝的牧马厂太监,得到许多明朝战马。由于他忠于后金,后金的决策大臣宁完我推荐他在文馆任职。文馆是清朝初期的内阁,从这时起,鲍承先开始参预后金统治集团的军政大事。

image.png

  这时,后金军兵临北京城下,击败明军于德胜门外,明辽东经略袁崇焕率军2万人驰援,屯广渠门外,凭险设伏,成为后金军的主要威胁。皇太极召鲍承先、高鸿中密议,让他们用计杀袁崇焕。

  鲍承先抓了几个明朝太监监禁起来,采取反间计韵方式,伪造与袁崇焕有秘密联络的情节,故意让这几个太监偷听到,然后又故意让他们逃走,崇祯皇帝听信了太监的报告,马上杀了袁崇焕。袁崇焕是明末著名将领,这对后金来说,无疑是一个重大胜利。

  由此,鲍承先越发得到皇太极的信任。此后数年,他或征战,或招降,在后金对明的战争中立了不少功劳。并屡次上书建议,对完善后金的政权建设也起了一定的作用。

  随军伐明

  天聪四年(1630年),清军攻克永平,鲍承先跟从清军同去,亲自撰写诏书晓谕迁安知县朱坚台、游击卜文焕等人,使他们开城投降,清军趁势进取了滦州。皇太极命鲍承先与副将白格率镶黄、镶蓝二旗的兵马戍守迁安,设立了五座台堡,明军来攻的时候,鲍承先指挥军队力战并且击退了他们。明军的监军道张春、总兵祖大寿等人会合各军6万人,攻打滦州,贝勒阿敏令鲍承先把驻守迁安的军队拿来守永平。等到滦州城破的时候,阿敏放弃永平逃走,率领诸位将领向东回了沈阳。皇太极下令议论诸将随意放弃城池的罪过,因为鲍承先、白格死守迁安,守住了城池并且击退了敌人,不追究他们的罪过。

  天聪五年(1631年),鲍承先跟从皇太极攻打大凌河,设计招降了翟家堡。

  天聪六年(1632年)十一月,皇太极询问文馆的诸位文臣,考察各部的启心郎的政绩好坏来进行取舍。鲍承先与宁完我、范文程上奏疏说:“应当考察他们的进言,有的人是真心为了国家,有的人巧言令色,应该以这个为准决定他们的去留。”

image.png

  天聪七年(1633年)五月,明将孔有德、耿仲明前来归降,他们的船停留在镇江。鲍承先上疏说:“我们应该快点创建用水师攻打明朝,否则,明朝也用水师来抵御我们,那就不能有效攻打他们了。”七月,清军九攻克了旅顺,鲍承先又请求将镇江的兵船停留在盖州,以占领周边的各个岛,以仁义安抚那里的民众。

  天聪八年(1634年)五月,皇太极攻打明朝山西大同,明朝总督张宗衡、总兵曹文诏等人让鲍承先次子鲍韬写信给鲍承先请和。起初鲍承先投降,明军将鲍韬投入了应州的监狱,后来放他出来并让他送信,在山上行走的时候,遇到了蒙古土谢图济的农兵,将鲍韬等人的马夺走了,并且砍了鲍韬和他的随从。蒙古骑兵走后,鲍韬又醒了过来。有一个叫做冯国珍的人,把鲍韬送到了后金贝勒代善的大营,并且与鲍承先相见,随后鲍承先将他引荐给皇太极。皇太极见鲍韬受伤很严重,将他留在了军中,并让冯国珍将信送回。

  天聪九年(1635年)正月,鲍承先上疏说:“我私下里看见元帅孔有德、总兵耿仲明等人为他们的部将请求敕命,皇上允许他们自己行动。帝王开国,首先就应该注重自己的名号与仪制,自应该有上下之分。如果您想招来更多的投降者,可以让吏部去下诏招揽,使皇恩是出于您的而不是大臣的。”皇太极很不以为然,对他说:“孔有德等人率众航海远来,他们的功劳不小。任用贤人要说一不二。我诚心对待部下,之前已经有旨意了,怎么能随便更改?你当初失败后来归降,如今尚且位列诸功臣,受到朝廷的恩养。难道前来归顺的将领就没有功劳了吗?我对你说的这些话也并不是责备你,我深知你也是诚心上书进谏,所以我也以诚心来开导你。”

  备受重用

  天聪九年(1635年)八月,睿亲王多尔衮讨伐察哈尔蒙古时得到了元朝末年流落到漠北的传国玉玺,鲍承先请求命工部制做安放玉玺的宝盒,并且要求选择一个吉日,亲自率领群臣到城外迎接玉玺进宫,还要颁布得到传国玉玺的诏书给满、汉、蒙古各族人,皇太极听从了他的建议。不久,鲍承先和其他齐集而来的汉官宁完我、范文程、罗绣锦、梁正大、齐国儒、杨方兴等也劝说皇太极顺天意,合人心,受尊号,定国政。第二天,诸贝勒都写出了自己的誓词,送皇太极审阅,十二月二十八日,代善、阿巴泰、济尔哈朗、阿济格、多尔衮、多铎、萨哈廉、杜度、岳托、豪格诸贝勒都先后宣读了修改后的誓词。恰逢此时赶到盛京的外藩漠南蒙古诸贝勒,也要求皇太极上尊号,于是满蒙诸贝勒联合恳求皇太极即皇帝位。

  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称帝,并改文馆为内三院,鲍承先被授为内秘书院大学士。崇德三年(1638年),又改为吏部右参政。皇太极准备以郡王礼祭祀贝勒岳托,吏部误传岳托子袭爵郡王,理应受罚,但被宽免。

  崇德四年(1639年),汉军八旗创立,鲍承先隶属于汉军正红旗。

  崇德五年(1640年),鲍承先跟从郑亲王济尔哈朗等人围困锦州,鲍承先防守衮塔。耕作时节明军伤害了清朝的农民,鲍承先退军不去援救,按律应该处死,皇太极将其投入大牢。后来因病被放出。

  晚年逝世

  顺治元年(1644年),清军入关。十月,清世祖顺治帝定鼎北京,鲍承先跟从顺治帝入关,因功顺治帝赐给鲍承先银币、鞍马。

  顺治二年(1645年),鲍承先逝世,顺治帝命大学士范文程验看装敛及安葬准备情况,并赐祭品。

  主要成就

  从天聪三年(1629年)十二月起,鲍承先开始跟从皇太极参与攻打明朝的作战,到达北京城下后,鲍承先又招降了明朝的牧马太监,并且得到明朝许多战马。由于他忠于后金,后金的决策大臣宁完我推荐他在文馆任职。从这时起,鲍承先开始参预后金统治集团的军政大事。并且鲍承先与高鸿中一起,参与使用离间计诛杀明将袁崇焕。此后数年,他在后金对明的战争中立了不少功劳。

  清朝入关定都燕京后,鲍承先成为第一任内阁宰相,参与当朝军国大事。他与宁完我、范文程一起上疏建言:为明崇祯帝发丧,安抚宗室,举用遗臣,减免税赋,举办乡试,训练保甲,法尧舜拯救苍生,效汤武不杀无辜。他的奏章受到顺治皇帝和摄政王多尔兖的赞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清朝著名大臣鲍承先
鲍承先(?―1645年),山西应县人,后入汉军正红旗。清朝初年著名大臣、谋士。鲍承先原是明朝副将,万历年间为参将,天命六年(1622年),他投降后金,仍为副将。清太宗天聪三年(1629年)进入文馆,随皇太极攻打明朝京师顺天府。据说他参与反间计诛杀袁崇焕。天聪八年(1634年)被授为二等轻车都尉,崇德元年(1636年),被皇太极授为内秘书院大学士,崇德三年(1638年),授为吏部右参议,崇德五年(1640年)率兵围困明朝锦州,因畏缩退避被论罪,后来因病解任。顺治二年(1645年)去世。人物生平归降后金鲍承先,出身将门,世袭武职。明万历时期,鲍承先官至参将。天命五年(1620年),鲍承先跟从总兵贺世贤、李秉诚守卫沈阳。不久,改任开原东路统领,“新勇营"副将,继续镇守沈阳城。辽东巡抚熊廷弼上书赏赐诸将,鲍承先加都督佥事衔。天命六年(1621年)三月,努尔哈赤率领后金八旗军由懿路、蒲河,进攻沈阳、...
· 北京“鲍家街”鲍承先府
在北京西城区宣武门以西有座明清时期的王府,沿府东围墙,一条南北拖东的丁字形胡同,与东西向的“石驸马大街”相联,这丁字形胡同就叫“鲍家街”,属明•嘉靖年首划北京三十六坊的“阜财坊”。明灭元,大将军徐达改北京元大都城,将整座元大都南移,新圈进大片景优良田,现在的长安街往南至前三门(宣武门、和平门、前门)这近乎小半个北京内城就是洪武年间扩为城内的。至嘉靖年始建南外城至永定门。这“阜财坊”就位于新圈的北京内城西南角,名“太平湖”。在当时是风景秀丽的宝地。据清人震钧在《天咫偶闻》中说:“太平湖,在内城西南偶角楼下,太平街之极西也。平流十顷,地疑兴庆之宫;高柳数章,人误曲江之宛。当夕阳衔堞,水影涵楼,上下都作胭脂色,尤令过者留连不能去,其北即王府…。”又据清《道咸以来朝野杂记》中评述各清王府说:“醇王府初在太平湖,为荣王永琪邸。此府最好,园林亦佳。”至于此巷何以名为“鲍家街”?明朝时此王府又所居何人?...
· 杨博生平都做过哪些事情明朝大臣杨博简介
杨博(1509年6月11日-1574年9月23日),字惟约,号虞坡。山西蒲州(今运城永济)人。明朝名臣。杨博为嘉靖八年(1529年)进士,早年随翟銮巡视九边时便受赏识,其后在兵部受到张瓒、毛伯温两位兵部尚书的器重。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任右佥都御史,巡抚甘肃时,兴屯田、修水渠、筑屯堡,使百姓安居乐业,境内肃然。后任兵部左侍郎,经略蓟州、保定军务,两次击退蒙古首领把都儿和打来孙的进攻,累官至兵部尚书、太子少保。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受命总督宣府、大同和山西军务,造偏箱、修守备,屡受嘉奖。其后调任蓟辽总督,回朝任兵部尚书、少保。深受明世宗倚重,视为左右手。又改任吏部尚书。明穆宗时接连加封少傅兼太子太傅、少师兼太子太师。万历元年(1573年)因病重致仕归乡。万历二年(1574年),杨博去世,年六十六。获赠太傅,谥号“襄毅”。杨博魁梧丰壮,遇事能安闲处置,有胆识、度量,被严世蕃称为“天...
· 清朝名将杨遇春简介他生平都做了哪些事情
杨遇春(1760年-1837年4月3日),字时斋,四川崇州人,清朝名将。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杨遇春中武举人。曾随福康安甘肃田五起义、台湾林爽文起义、古州苗民起义,并参与廓尔喀之役,深受其赏识。自嘉庆二年(1797年)起,率军川楚白莲教起义,屡战有功,史称“遇春谋勇俱绝,剧寇半为所歼”。嘉庆十一年(1806年),平定陕西宁陕镇驻兵哗变。嘉庆十八年(1813年),以参赞大臣身份率兵天理教起义及陕西南山厢工起义。道光六年(1826年),以代理陕甘总督之职率军讨平张格尔叛乱,收复南疆西四城。道光八年(1828年),正式担任陕甘总督。张格尔伏诛后,因功绘像紫光阁。道光十五年(1835年),以年老辞官返乡,进封一等昭勇侯。道光十七年(1837年),杨遇春病逝,年七十八。追赠太子太傅、兵部尚书,入祀贤良祠,谥号“忠武”,故后世称其为“杨忠武侯”。著有《武备制胜编》十三卷。杨遇春历仕乾隆、嘉庆、道...
· 谭纶生平做的事情都有哪些明代抗倭名将谭纶简介
谭纶(1520年—1577年),字子理,号二华,汉族,江右民系,江西宜黄县谭坊人。明代抗倭名将,杰出的军事家、戏曲家,与戚继光、俞大猷、李成梁齐名,又与戚继光并称“谭、戚”。嘉靖二十九年(1551年),谭纶受命任台州知府,以防御侵扰沿海的倭寇。谭纶在当地招募乡勇千人,练兵御倭,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大挫倭寇。次年,数万倭寇再扰台州,谭纶亲率死士大战,三战三捷,使军威大振。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受任福建巡抚,剿灭福建倭寇,收复兴化。隆庆二年(1568年),出任蓟辽总督,负责京畿防务。自居庸关到山海关,修建防御台三千座,加强东北防务。史称其“历兵间三十年,计首功二万一千五百有奇,亦一时干城矣”。明神宗即位后,被起用为兵部尚书,累加太子少保。万历五年(1577年),谭纶去世,年五十八。追赠太子太保,谥号“襄敏”。谭纶喜爱戏曲,促成海盐腔与弋阳腔的融合,形成一支重要的戏剧力量“宜黄腔”...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