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明朝被低估的皇帝,打仗比朱棣还猛!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932
转发:0
评论:0
明朝被低估的皇帝,打仗比朱棣还猛!,明朝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朝代,它的皇帝都比较有个性。前面的洪武、永乐两代大帝自不

  明朝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朝代,它的皇帝都比较有个性。前面的洪武、永乐两代大帝自不必说,文治武功那是青史留名。

  宣德皇帝是一代明君,但也有爱玩蛐蛐的坏毛病;嘉靖虽然不太正经,却也是个狠角色。

  万历几十年不上朝,但能力也没得说;最终以身殉国的崇祯则更是令人同情……

image.png

  但有一个皇帝,他的存在感虽然比较低,甚至听说过他的人都很少,但是他的能力、手腕、功绩却是决不可小视的。

  事实上他很有可能是整个明朝,甚至是整个中国历史上最被低估的皇帝了,他就是明宪宗,成化皇帝朱见深。

  朱见深的命运是比较坎坷的,因为他的父亲明英宗当年和蒙古人打仗被活捉了,后来明朝换了他叔叔当皇帝(明代宗朱祁钰),他叔叔当了皇帝之后就把他的太子之位给废了。

  一直到后来明朝发生“夺门之变”,明英宗把皇位夺回来之后他的太子之位才被恢复。

image.png

  可能也正是因为这坎坷命运,朱见深当上皇帝之后分外努力,不敢有丝毫懈怠,当时他面临的可以说真的就是一个烂摊子:大明王朝内部,政变的伤痕还没有完全弥合。

  土木堡之变的阴影仍然还在;荆襄一带百万流民闹事;西南、两广、宁夏山西一带,蛮族、土官接连暴动……那外部呢?

  北边蒙古人继续入侵,东北建州女真崛起,吐鲁番势力东侵,哈密卫不保。大明王朝真可谓是内忧外患,风雨飘摇。

image.png

  那么朱见深是怎么做的呢?

  他的操作手腕可以说是极为干练!他首先以极大的宽容度和高超的个人魅力缓和了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

  给于谦平反,恢复叔叔代宗的帝号,重修代宗的陵寝……这使得明王朝的大臣对其认同感激增,大明王朝统治阶级内部终于团结起来。

  凝聚好力量接着开始做事,朱见深重用李贤、彭时等贤明大臣,整顿吏治,精兵简政,同时调整税收结构、加大商税比例同时减轻农民负担,严明司法。

  大明王朝的焕然一新,也趁此机会,他陆续平定了各处叛乱,在荆襄一带设置郧阳府安置流民,解决了自元朝以来持续了上百年的荆襄流民问题。

  而对外朱见深更是使用铁腕手段!对于蒙古人他严厉打击,驱逐鞑靼部落,收复了自永乐年间就已经丢失的河套地区;而对于刚刚崛起就骚扰边境的建州女真,成化更是处置的相当果断。

  不仅自己不断出兵打击,还邀朝鲜一起出兵,史称“成化犁庭”(犁其庭,扫其穴,意为彻底破坏对方根据地),可以说比朱棣还霸气,这使得建州女真一百多年都没缓过气来。

image.png

  1487年,成化皇帝去世,他当政二十三年,其中虽然也有建西厂等弊政,但其英明果断,内蓄国力,外立武功,使得已经走向黄昏的大明又延续了了160年,可谓一代雄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揭秘被低估的帅哥皇帝骑牛打仗撑起江山33年
众所周知,只要是开国皇帝,都会为人所铭记,并时常提起,比如说秦始皇、汉高祖、唐高祖、宋太祖等等,然而有这么一位开国皇帝却非常低调,话题感不强,这位皇帝对当时的中国有着非比寻常的贡献,这位皇帝就是汉世祖,即东汉光武帝刘秀。先来介绍一下刘秀的身世,刘秀,字文叔,是刘邦的第九代孙子,但由于汉武帝执行的“推恩令”,到了刘秀他爹刘钦这里已经被削成济阳县令这样的小官员了,再传下去的话,估计也就和平民没啥区别了。元始3年,刘钦去世,当时才9岁的刘秀变得孤苦无依,只得回老家,依靠着亲戚抚养,这下子刘秀彻底成为平民了。就这样,刘秀在亲戚的抚养下长大成人,但养成了小心谨慎的性格。网络配图王莽新朝末年,天下大乱,稍有点本事的都跳了出来,开始与群雄逐鹿中原,这其中包括刘秀的表兄——刘演,但刘秀却没有那么早的跳出去,他在确认天下已经大乱后,才在家乡举兵反莽,正式踏入群雄逐鹿之中。起初,刘秀的那支队伍装备很差,就连身...
· 他是三国最被低估的统帅打仗不逊诸葛亮
我们都知道血气方刚的江东小霸王孙策起初是依附袁术的。袁术死后,孙策正在讨伐黄祖,他的弟弟袁胤前往投奔皖城的刘勋。刘勋粮食少,派从弟刘偕向豫章太守华歆借粮。网络配图华歆自己粮草也不多,他又向当地宗族借粮。当地宗族自己积累很多粮食,却只给刘偕几千斛。刘勋很不开心,于是秘密率领军队偷袭宗族,劫取粮食。网络配图和黄祖打得正High的孙策听说刘勋离开皖城,便和周瑜率领两万军前往攻打,同时让自己的兄弟孙贲、孙辅率八千人到彭泽与刘勋交战。刘勋大败,又听说皖城被攻克,只得向黄祖求救,孙策再次大败黄祖援军,杀得刘勋只好往北投奔曹操。曹操听说孙策平定江南,如同骨鲠在喉,称孙策是虎狼之子,难以和他争锋。可见孙策的统帅能力,要是小说加以渲染,他不会在诸葛亮之下。网络配图吴郡太守许贡给曹操上表说道:“孙策骁雄善战,和项籍相似,应该加以重恩,召还京师。如果有诏书他就不能不去了。如果放在外地,必然成为祸患。”孙策手下截...
· 他是东吴最被低估的名士早期功劳比周瑜大
我们都知道《三国演义》中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在罗贯中的笔下这一章节被写得尤为精彩,诸葛亮和刘备一出隆中对,就让后者茅塞顿开。此后诸葛亮被刘备诚意所打动出山相助,最后取下三分天下之一。但是罗贯中的小说只能涵盖三国其中一小部分主要人物的经历,忽略了许多将才和名士的精彩篇章,东吴就是最大的受冷落方。当初小霸王孙策创下基业前,也和刘备有过类似的经历。网络配图孙策十几岁住在寿春的时候,就广交江东名士,和他同年的周瑜听说孙策的名声就前来拜访。两人一见如故,结下金兰之谊誓死效命,孙策也随周瑜去了舒城。但那时候周瑜还不是日后“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大都督,孙策真正的事业起步靠的是另一个江东名士,历史上此人的远见卓识就是江东版本的诸葛孔明,只是没像诸葛亮那样被罗贯中大肆渲染罢了。网络配图孙坚死后,孙策迁居到了江都,和当时江东名士张纮住在一个地方。孙策久闻张纮大名,三番五次前去拜访,询问天下之事,并邀请张纮出...
· 比虎痴许褚还喜欢光膀子打仗的名将是谁?
三国演义中,许褚裸衣战马超,大家应该都能记得。这家伙好鸡冻,一鸡冻就脱了盔甲大战,结果臂中两箭(金圣叹和鲁迅都点评了“谁叫汝赤膊”。)到了明代,也有一位大将,也是喜欢光膀子打仗,还喜欢给别人秀伤疤。他脱了盔甲作战,被后金军射成刺猬。此人就是明军勇将杜松号称万人敌,勇不可挡,百战百胜,塞外蒙古军称其为杜太师,杜喜好光膀子裸战,出尽风头。网络配图翻译如下:万历47年,1619年,2月22日(农历),辽东经略杨镐采用古时兵法编队出兵,讨伐擅自建立后金的努尔哈赤。一军往西方,一军往西北,一军经北关,进击建奴之北,一军率海军,会同高丽部队攻击建奴东方,最终齐聚赫图阿拉,荡平建州;可惜誓师的时候,杨镐这个废物将攻击计划已经邸报昭示天下。西路纵队指挥官是杜松总兵,刘綎总兵指挥西北纵队,李如柏、马林等名将为后援,号称12万大军,其实不满10万人,在寒冷的仲春时节,被基本平分为互不统属的4路,分布在广达30...
· 被低估的智氏
三家分晋本来应是“一支独大”,最后却成了“三家分晋”。那曾经风光无俩的“一支”就是晋国智氏。古人喜欢“防微杜渐”、喜欢“履霜坚冰至”,喜欢“一叶落而知天下秋”,于是,族灭的智氏一定在“独大”之时就有众多灭亡的征兆:开始找吧。第一个征兆就是没有找好接班人。这时,出现了一个“见微知著”的人,智果。智宣子挑继承人时,智果说,选智宵比教好,因为智瑶有五个过人之处但道德上不行,把家业教给他,一定会败家。换句话说,智瑶“才高德寡”,能力越强,败家越快。但智宣子没听他的,还是选了智瑶。第二个征兆是智瑶的轻慢树敌。智瑶当上了大家长后就是智襄子。书上说智瑶轻漫自大,十分轻视韩家和魏家。这时,智国以“君子能勤小物,故无大患”,劝智襄子不要怠慢树敌。但结果呢,智瑶依然故我。看,智果的预言应验了。但古人还是很厉害的:在这看似神秘的因果链中,他们又镶进去了“量变到质变”的理性认知,这就避免了“预言——应验——倒台”...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