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相声大师尹寿山之子 著名相声演员尹笑声简介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813
转发:0
评论:0
相声大师尹寿山之子著名相声演员尹笑声简介,尹笑声(1938年-2018年12月8日),天津人,著名相声演员。相声大师尹

  尹笑声(1938年-2018年12月8日),天津人,著名相声演员。相声大师尹寿山之子,马三立的徒弟。经常演出的相声段子有《拴娃娃》、《武坠子》、《卖挂票》等。

image.png

  2018年12月8日凌晨4点半,尹笑声在天津去世。

  人物生平

  他出身相声世家,父亲尹寿山(艺名“尹傻子”、原名尹福增)是他的启蒙老师。6岁随父尹寿山学习相声,7岁开始演出,受到了相声大师马三立的钟爱,并收他为弟子。曾随父去南京国际戏院与名家白云鹏、谢芮芝、马三立、郭荣启、马四立及阎笑儒、高笑临、赵佩茹、孙少林、耿宝林、史文翰、连笑昆等同台。同年,拜马三立为师。8岁即在南市连兴茶社走红,艺名“小傻子”。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慰问团,与冯宝华合作,到前线进行慰问演出。回国后,参加天津市和平区曲艺团相声队。

image.png

  1956年参军。60年代曾到山西、河南、河北等地演出。1962年到大连曲艺团工作。文革后长期脱离舞台。90年代末,在相声演出市场最低谷的时候,他参加了由老演员于宝林提议组建的众友相声团,从此坚持舞台演出至今。现任众友相声艺术团团长,曾先后与冯宝华、刘文步、黄铁良、张永久、何德利、邓继增等搭档。

  他的嗓音条件极佳,兼得师父与父亲的一些表演特点,说、学、逗、唱无所不能,还能兼演双簧。代表作有《大上寿》、《偷斧子》、《托妻献子》、《口吐莲花》、《五行诗》、《武坠子》、《拉洋片》、《学西河》、《学吃喝》、《五兴楼》等。他现在年过七旬,依然活跃在舞台上,深受观众喜爱。

image.png

  2018年12月8日凌晨4点半,尹笑声在天津去世。

  主要作品

  代表节目有《四郎探母》《学梆子》《文昭关》《喝寿木》等。经常演出的相声名段子有《拴娃娃》《武坠子》《卖挂票》《空城计》《学西河》《卖布头》等。年近古稀的他,至今依然活跃在相声舞台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2018年是相声界最悲痛的一年相声界的泰斗级人物尹笑声去世
近日,相声界又传噩耗,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尹笑声在2018年12月8日凌晨4点半去世,享年80岁。回顾2018年这一整年,娱乐圈真的是不够太平,尤其是最近几个月,真的是发生了太多的事了,也有太多的艺人相继离去,特别是对于相声界的艺人们来说。对此,很多网友表示:“2018年是相声界最悲痛的一年。”说到尹笑声,可以说是相声界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艺人了,而且很多熟悉他的人都会尊敬地称他一声“尹爷”。尹笑声是相声表演艺术大师马三立的徒弟,而他的父亲尹寿山就是他的启蒙老师。在6岁的时候开始学习相声,7岁就已经登台表演了。尹笑声老师从事相声工作,真的是很多年了,他的嗓音极佳,也深受大家的喜欢,他说、学、逗、唱无所不能,还能兼演双簧。所以尹笑声老师在相声界的造诣是非常高的。很多作品也是深受大家的认可。回想尹老师生前最后一次登台是在7月31日,在当晚“谦祥益”移址前,所有的相声演员为观众上演了差不多3个小时的表...
· 相声演员栾云平
简要介绍:栾云平,毕业于清华大学,自幼酷爱相声,师承郭德纲。捧逗兼擅,尤擅演出《反八扇》之类的节目,已经参加过多场演出。现在德云社为高峰捧哏,并任德云演出一队队长。中文名栾云平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地北京出生日期1984年3月20日职业相声演员毕业院校清华大学性别男星座双鱼座生肖鼠婚姻状况已婚(有一女)个人经历拜师郭德纲2006年德云社成立十周年庆典前夕,同何云伟、曹云金、孔云龙、于云霆一同行了拜师大礼,成为了郭德纲的正式入门弟子。为小师叔高峰捧哏二人合作过的相声有报菜名、夸住宅、白事会、十八愁绕口令、三节会、卖五器、洋药方、绕口令、树没叶、怯拉车、赌论、找堂会、反七口、口吐莲花、点头数来宝、数来宝(棺材铺)、五行诗、八大吉祥、阴阳五行、老老年、写对联、托妻献子、歪唱太平歌词、大保镖、同仁堂、大相面、买卖论、学四相、对春联、怯算卦、金龟铁甲、拴娃娃、五兴楼、下象棋、万人迷、大上寿、吃元宵、弦子...
· 著名表演艺术家尹笑声与世长辞相声界又失一员大将
今天12月8日凌晨四点半钟,有消息称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尹笑声与世长辞,享年81岁。记者从尹笑声的干儿子、北京广茗阁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康卫东处确认了这个令人悲伤的消息。尹笑声老先生出生于1938年,他出身自相声世家,自小听着家里的相声长大,父亲尹寿山是他的启蒙老师。尹笑声6岁起随着父尹寿山学习相声,7岁便开始演出,尹笑声老先生曾随父亲去过南京国际戏院与诸多名家白云鹏、谢芮芝、马三立、郭荣启、马四立及阎笑儒、高笑临、赵佩茹、孙少林、耿宝林、史文翰、连笑昆等同台演出,在当时受到了相声大师马三立的钟爱,从而收他为弟子,从此尹笑声拜马三立为师。他8岁时即在南市连兴茶社走红,艺名为“小傻子”。1951年13岁的他参加抗美援朝慰问团,与冯宝华一同合作,到前线进行慰问演出。回国后,他参加了天津市和平区曲艺团相声队。不久之前相声大师常贵田与世长辞,大家还沉浸在悲伤之中没有缓过魂神,突然之间相声界又失一...
· 相声
相声是中国北方的曲种,是一种源于民间的以语言为主要表演手段的喜剧性曲艺艺术。含有相声艺术因素的文学形式,可以追溯到先秦时的俳优,后来经过复杂曲折的发展历程,吸收了其他表演艺术的积极因素,如魏晋时的笑语、唐代参军戏以及宋金杂剧里滑稽含讽的表演等。到了明代,隔壁戏与笑话艺术统称为“相声”,这两种艺术形式的普及与发展,为相声艺术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兼备说、学、逗、唱艺术形式的相声形成于18世纪中叶(清乾隆时期)之前。咸丰年间,北京有一位朱绍文先生(别号“穷不怕”)是最早说相声的人。相声,最初就是模仿各种声音,如模仿人声、鸟声、兽声、风声、水声及宇宙间其他各种声音。早年间的相声,多为一个人表演的单口,后来发展为两个人说的对口相声。后者较易,前者较难。中国相声有三大发源地:北京天桥、天津劝业场和南京夫子庙,分为北派与南派。相声艺术源于华北,流行于京津冀,普及于全国及海内外,始于明清,盛于当代。主要采用...
· 相声起源于何时
相声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相声无疑是一种语言艺术。相声给人带来的欢乐,是其他艺术形式都无可比拟的。在我们身边,几乎没有谁不喜爱这门艺术。当我们被相声的逗趣而捧腹大笑,为相声的诙谐而忍俊不禁时,是否想到,这门“笑”的艺术是怎样产生的吗?相声艺术在我国可谓历史悠久,但它有据可查的资料实在廖廖无几。然而,苦心钻研的学者们,在对相声追根溯源中,开始对相声的形成逐步加深了认识。有一种观点认为,现在的相声是由唐代的“参军戏”演变而来。“参军戏”由两个人来表演,一名叫“参军”性格痴愚;一名叫“苍鹘”反应机敏。两人表演起来一捧一逗,一庄一谐很有些乐趣。有人说,康熙年间的“象声”即是现在相声的雏形。那时的“象声”,其实就是“口技”。表演时一个人或几个人,用口摹仿动物鸣叫或世间百态,用其逼真、夸张的声音逗人取乐。也有人说,早期相声其实是指相貌之“相”,声音之“声”。顾名思义,是相貌与声音结合为一体,以...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