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范缜写神灭论,惹得萧衍一时大怒,被发配广州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448
转发:0
评论:0
范缜写神灭论,惹得萧衍一时大怒,被发配广州,梁武帝萧衍因不满齐帝萧宝卷的专横统治,在手下的一片呼劝声中,终于在时机成熟之

  梁武帝萧衍因不满齐帝萧宝卷的专横统治,在手下的一片呼劝声中,终于在时机成熟之后,在襄阳大揭义竿,举兵讨伐萧宝卷。在兴兵南征路上,萧衍又因德施民心,顺应天势,所以一路上收招了不少人马,队伍日益壮大,更有许多隐士贤良也来投靠萧衍。一日,萧衍领军到了南乡舞阳安营扎寨,与左丞相刘孝绰正在军帐中研究战况,军士来报道:“启禀主公,营外有一腰扎黑丧带的人,自称是主公的故友,前来求见。”不待萧衍回话,刘孝绰已接道:“大胆逆贼,胆敢乱闯我营,先将他绑起再当相见!”那士卒正欲退去,萧衍却道:“且慢,此人既称是我故友,自当引他见我,如若他乃有意挑衅之辈,再绑不迟!”刘孝绰闻言道:“主公,此乃兵荒马乱之际,切要小心为好!”萧衍道:“不妨事,我心中自有分寸。”

image.png

  那士卒得令退去,不一会儿领着一个男子进了主帅营。那男子果然头缠麻布,一身孝衣,腰缠黑丧带,见了萧衍也不下跪。刘孝绰一看便有气,正欲喝令来者跪见,哪知萧衍却不仅不怒,反而喜上眉梢道:“啊!原来是缜兄!”来人双手一揖:“得闻衍兄领兵至此,特来相见!”萧衍这才对刘孝绰道:“此乃我当年竟陵王学府的故友,今日得见甚是高兴!”刘孝绰这才与来人揖手还礼之后,便行退去。待刘孝绰退去之后,萧衍更是放下主帅的架子,携着来人之手共坐主位,相谈甚欢。萧衍先道:“不知缜兄几年不见,今日见我,为何是如此打扮?”那人只微叹一声道:“衍兄有所不知,前日家母过世,今日尚且还在孝日内,今又偶闻衍兄领兵至此,只想前来投靠衍兄,以助微薄之力。”

image.png

  萧衍听后更欢喜得不得了,二人便在帐中促膝长谈起来。来者不是别人,正是范缜。范缜最早的官位在齐朝中算是个较低的主簿,直到现在才被提升为尚书殿的中郎和宜州的太守。提及范缜的血统,他原是东晋时安北将军范汪的第六代世孙,他的祖父是中书侍郎范璩之,父亲范漾早死于诸侯纷争的年代。其实,萧衍和范缜的关系也不至于如此亲切,只因范缜的堂弟范云是萧衍自称西邸“八友”中的一位。在当时范缜经常言论一些与世人不同的见解,所以萧衍才对他有所留心。今日相见,萧衍知道他是个见解独特之人,想到自己日后欲成大事,身边多个这样人总比没有的好,所以方才显得格外亲切。范缜的故事还得从齐朝初建的时候说起。当时,竟陵王萧子良在鸡笼山办了一个学府,招纳天下的才子著作文献和史记,同时又招了一批僧侣撰写佛经。哪知众多学士之中,只有范缜一人不相信佛教,而且还三番五次地表达无神的言论,抨击佛教。萧子良认为范缜的言论动摇了他的地位,终于有一次当着众人的面,仗着自己为一舍之长,学历非凡,首先问起范缜:“你不相信世间有佛祖和神灵存在,你有什么理由吗?难道就像人,一生下来便有贵贱之分吗?”

image.png

  范缜环视了一下四周,却指着院中的一棵老树道:“不错,现在的人一生下来便有贵贱之分,就像这棵树上落下的树叶,虽然它们同在一棵树上生长,可说是环境一样,但当秋风一吹,它们其中有的可能会落到这清新雅致的学舍中,而另外则有的落到竹篱墙外的粪池中,倒也跟人有些相似,就似你萧公子一出生便注定是大富大贵之命,而我等却是需苦读奋斗方才飞黄腾达之辈!”一席话,范缜比喻得十分贴切,惊得四座哑口无言,萧子良更是无言对答。自这次唇枪舌剑一战之后,范缜更加坚信世上无神存在的思想是正确的。后来,范缜一时兴起,经过四个月的时间,竟写成了一本《神灭论》的书。书中范缜用自己的思想观念,恰如其分地比喻、阐述了世上没有任何神灵存在的道理。他在书中写道:“世上有谁能证明神灵的存在呢?如果就像某些人所说灵魂是附体的,那么也只是说有了肉体才有灵魂,而肉体一旦灭亡,那么灵魂也一定随之消失了。”

image.png

  范缜的《神灭论》问世以后,惹起了一番不小的风波,许多信佛的人纷纷责怪范缜的“荒唐之说”,更有些略有文采之人竟写起《破神灭论》,欲用纸笔击败范缜。太原有位学士,一日亲临鸡笼山竟陵王学府,当面责问范缜道:“哎呀,范先生真是太可悲了,你竟然会不知道你祖先的神灵在哪里呀!”范缜闻言笑道:“这位先生所言甚是,我范缜虽不知祖先神灵在哪里,可我却知先辈们肉体安放何处。这位先生即言此话,那你定然知道他们神灵所在何方,我范缜每逢清明尚可拜祭先辈们的肉体,这位先生难道要自取性命以灵魂去追随他们吗?”一番话直教那太原学士灰溜溜地溜之大吉,以免难堪。当然,范缜的神灭论思想,萧衍也完全知道。萧衍虽也信佛,但举兵起事时不比老年那样虔诚,他也清楚范缜是一个才子。萧衍此次兴兵讨逆,身边正值用人之际,所以也没有因范缜的《神灭论》而责难他,反而委他重任。

image.png

  范缜一直想寻得明主,也甘效犬马之劳。待得萧衍建梁称帝之后,范缜也官至尚书左丞之职。但到后来,萧衍大兴佛教,范缜却执意坚信“神灭论”,所以一直劝言萧衍,惹得萧衍一时大怒,干脆传下一道圣旨,把才子范缜发配到广州去了。一直到天监六年(公元507年),范缜才又被梁武帝召回京城任中书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范缜神灭论原文及翻译,范缜神灭论影响
或问予云:“神灭,何以知其灭也?”答曰:“神即形也,形即神也。是以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也。”问曰:“形者无知之称,神者有知之名,知与无知,即事有异,神之与形,理不容一,形神相即,非所闻也。”答曰:“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是则形称其质,神言其用,形之与神,不得相异也。”问曰:“神故非质,形故非用,不得为异,其义安在?”答曰:“名殊而体一也。”问曰:“名既已殊,体何得一?”答曰:“神之于质,犹利之于刃,形之于用,犹刃之于利,利之名非刃也,刃之名非利也。然而舍利无刃,舍刃无利,未闻刃没而利存,岂容形亡而神在。”问曰:“刃之与利,或如来说,形之与神,其义不然。何以言之?木之质无知也,人之质有知也,人既有如木之质,而有异木之知,岂非木有其一,人有其二邪?”答曰:“异哉言乎!人若有如木之质以为形,又有异木之知以为神,则可如来论也。今人之质,质有知也,木之质,质无知也,人之质非木质也,木之质非人质也...
· 范缜的《神灭论》的主要内容介绍,有哪些进步性
范缜是南朝齐、梁间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战斗的无神论者。他出身贫寒,少年时跟当时著名的学者刘献学习。,-他苦学钻研,成绩卓著,并好发表独到高超的议沦,为此朋友们都替他担心。可是,他并不畏权贵,表现出勇于战斗的精神。范缜生活的时代,社会极端动荡,王朝极端腐败,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各族统治阶级为了麻醉人民,维护统治,便大力提倡佛教,并宣布佛教为国教。佛教宣扬,人的肉体是要死亡的,入的精神却永远存在,可以转生来世。人在今。生如果能忍受一切苦难,虔诚地信佛,把财物施舍给佛寺,来生就可以得到幸福。范缜针对佛经宣扬的神不灭的谬论,发表了著名的《神灭论》,系统地阐述了自己的无神论思想。他认为人的精神和肉体是互相结合着的,身体是精神的实体.精神是实体的作用。这就充分地沦证了精神是依赖形体而存在的。范缜形象地譬喻说:形体好比刀刃,精神好比锋利;没有刀刃,就不会有锋利。没有形体,也就不会有精神。《神灭论》坚持形...
· 萧衍妻子是谁儿子是谁萧衍最后真的是被活活饿死的吗
一缕沉香,一杯香茗,杂乱的书案上摆放着几幅刚写好字帖,而在书案的另一边,一位器宇轩昂的君王摩挲着手里的佛珠,细细打磨诗歌的下一句,不知不觉夜凉如水。很难想象,一个帝王竟有如此雅兴,他对音乐、诗歌的专注与热情,恐怕在历代君王里都是难得一见的。史书称他:”六艺备闲,棋登逸品,阴阳纬候,卜筮占决,并悉称善。……草隶尺牍,骑射弓马,莫不奇妙。“他很好学,从小就受到正统的儒家教育,”少时习周孔,弱冠穷六经“,即位之后,”虽万机多务,犹卷不辍手,燃烛侧光,常至午夜“。这种刻苦学习的精神,为他的学术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个博学多才的皇帝就是萧衍。梁武帝萧衍(464年——549年),字叔达,小字练儿,生于建康(今南京),籍贯南兰陵郡武进县东城里(今江苏省丹阳市访仙镇),南北朝时期梁朝政权的建立者。众所周知,萧衍是汉朝相国萧何的二十五世孙。萧衍是兰陵萧氏的世家子弟,父亲萧顺之是齐高帝的族弟,南齐中兴二年(...
· 梁武帝萧衍是怎么死的?萧衍是被活活饿死的吗
梁武帝萧衍(464年——549年),字叔达,小字练儿,生于建康(今南京),籍贯南兰陵郡武进县东城里(今江苏省丹阳市访仙镇),南北朝时期梁朝政权的建立者。众所周知,萧衍是汉朝相国萧何的二十五世孙。萧衍是兰陵萧氏的世家子弟,父亲萧顺之是齐高帝的族弟,南齐中兴二年(502年),齐和帝”禅位“于萧衍,南梁建立。因此,萧衍就是南北朝时期梁朝政权的建立者。作为萧氏家族的另一位高材生,他多才多艺,学识渊博,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尤其是在文学、佛学上特别有造诣。因为其长于音律,擅长书法,时为”竟陵八友“之一,深受时人仰慕。出生在显赫家族的萧衍,是个名副其实的高干子弟,要知道在隋炀帝正式创立科举制度之前,中国的官吏基本上是世袭加推荐两种形式。所以,家族的背景尤其重要,萧衍出身显贵,依靠得天独厚的门第条件,使得他的仕途比寒门子弟要顺畅得多。而萧衍也是个聪明的人,他懂得如何利用自己的优势条件,而不像其他的纨绔子弟,...
· 帝师杜正伦做了什么错事,惹得李世民大怒
杜正伦,秀才出身,出类拔萃,隋朝时每年全国选拔秀才不过十余人,杜正伦就是其中一个,更奇妙的是,在隋朝不多的秀才指标中,杜正伦一家占去了仨,其兄弟杜正玄、杜正藏都是隋朝秀才,一门三秀才,还让不让别人活了。开句玩笑话,如果杜家人上街遭到莫名其妙的殴打,不用问,一定是落第秀才干的!杜正伦在贞观元年经魏征推荐出任兵部员外郎,后来一路青云直上,到贞观六年已经受李世民赏识升任中书侍郎,不久加授朝散大夫,出任太子右庶子。对于这次任命,李世民很重视,特地把杜正伦召来语重心长地嘱咐了一番,大体意思说,太子对于国家而言很重要,必须找出色的人辅佐,所以我就找到了你,我身边也需要你这样的人,这次是忍痛割舍让给了太子,这一下你知道这次任命的轻重了吧!接受任命的杜正伦从此活跃在太子的身边,最初的几年,波澜不惊,太子表现不错,杜正伦表现不错,李世民也很满意。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切发生了变化。当时李承乾患有足疾,行动不...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