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张英第三子 清朝榜眼张廷璐简介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206
转发:0
评论:0
张英第三子清朝榜眼张廷璐简介,张廷璐(1675-1745),字宝臣,号药斋,张英第三子。康熙四十一年(17

  张廷璐(1675-1745),字宝臣,号药斋,张英第三子。康熙四十一年(1702)应乡试列副贡;五十二年再应乡试中举;五十七年赴会试中一甲第二名(榜眼)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入值南书房,迁侍讲学士。雍正元年(1723),出督河南学政,因罢试事坐落职;旋即又重新授为国子侍讲,擢国子祭酒,迁詹事府少詹事;七年,擢江苏学政;十年,典浙江乡试;十一年,擢礼部侍郎,再督江苏学政。乾隆九年(1744),主持江西乡试,后辞职还乡,被称颂为“三朝旧臣,后进楷模”;十年,病逝桐城。一生好学,诗宗唐名家、文法宋诸子,著有《咏花轩制义》、《咏花轩诗集》传世。

image.png

  介绍

  张廷璐是康熙朝文华殿大学士张英(雍正的老师)的第三子,张廷玉的弟弟。

  清朝榜眼,于康熙五十七年及第,是戊戌科。生于1675年,卒于1745年。谥号文端。

  康熙五十七年,张廷璐殿试被拔为一甲第二名进士及第,授翰林院编修,进入内廷。

image.png

  雍正元年,张廷璐以詹事府中允,外出典试福建乡试。四月,充日讲起居注官,值南书房,迁翰林院侍读学士。雍正五年,以侍讲出任会试同考官,累迁为侍讲学士,后提督河南学政。因封邱生员罢考一事被罢官。不久授任讲侍,升迁国子监祭酒令将军及提,又任詹事府詹事。雍正十年,升礼部侍郎,任江苏学政。雍正十年,任浙江乡试主考官。雍正十一年,仍任江苏学政。

  乾隆六年,任吏部侍郎,典试江西乡试。乾隆九年,辞官归乡,第二年逝世。

  生平

  张廷璐,字宝臣,号药斋,安徽桐城人。

  康熙时期

  康熙戊戌一甲二名进士(榜眼),授编修,官至礼部侍郎。有《咏花轩诗集》。张廷璐是康熙朝文华殿大学士张英(雍正的老师)的三子,张廷玉的弟弟。康熙时在南书房任侍讲学士。

  雍正时期

  雍正元年,他督办河南学政,当时封邱县令违制,在临试前强迫考生去修河,影响备课,考生们准备集体罢考。经过张廷璐说服,恢复科教。但当地官吏已将罢考事上报朝廷,张廷璐被撤职。不久查明真相,张廷璐恢复原职,后又被提升。曾主持过福建、浙江、江西三省典试。

image.png

  雍正七年,张廷璐出任江苏学政。

  乾隆时期

  雍正帝于十三年八月病逝,乾隆帝即位。当年10月,乾隆下令更换各省学政,但张廷璐奉旨继续留任江苏学政。张廷玉奏请张廷璐已在任六年,请另派员继任。乾隆帝面谕:“江苏学政紧要,甲于天下,张廷璐久于此位,声名甚好,已著有成效矣。朕即位之初,岂肯舍此可信者,而另用他员耶?”因之,张廷璐又续任三年,共在江苏学政位九年,选拔了不少人才。

  清代著名诗人沈德潜(《古诗源》、《唐诗别裁》等名著作者)即系由张廷璐选中者。乾隆三年,调回朝,升任礼部侍郎,一直到致仕(退休)回桐城,终年71岁。

  评价

  雍正元年、二年,张廷玉担任过两次会试正考官。张廷璐担任过雍正元年会试同考官,从未担任过正考官。张廷璐就是这样一个忠于职守,在雍正、乾隆两朝都深得信任,并且是高级官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张英和张廷玉的关系张英六尺巷的故事
张英,清朝时期人士,字敦复,汉族人,家乡位于安徽桐城。他是清朝有名的朝廷大臣,也是历史上有名的清朝大臣张廷玉的父亲。为官期间,张英曾官至文学殿大学士,同时兼任礼部尚书一职,颇受康熙皇帝的重用。《雍正王朝》张英的儿子张廷玉剧照(网络图)张英自幼就颇为好学,读书勤奋刻苦,颇具才华的他在27岁时考中举人,后在康熙六年时高中进士,正式踏入仕途。考取进士后,张英被任命为内弘文翰林院庶吉士,在庶常馆学习满汉两族的课程。然而不久,张英的父亲去世,他只能离京回乡奔丧。过了父亲的丧期后,张英返回京师,仍旧担任庶吉士一职,继续学习满汉课程。之后因被康熙考察时成绩非常突出,而被委以编修这一职务。张英为官期间,曾历经多个官职,还曾担任过皇太子胤礽的师傅,虽曾犯过一些失误,但并没有造成什么特别大的后果,得到了康熙皇帝的宽大处理。从中可以看出张英自身的政治才能之高,以及康熙皇帝对他的重用和信任。张英在职期间,曾被委以...
· 张英
生平扬州刺史刘繇部将。张英驻札在长江的当利口,连携同样在横江津驻札的同僚樊能和于糜,对企图势力扩张的袁术严加防备。袁术派遣扬州刺史恵衢、丹杨太守吴景、丹杨都尉孙贲等部前来攻击刘繇,无奈张英等刘繇的部将们的防御非常严密,过了几年也没能攻破。但是兴平元年(194年),孙策增援了吴景等人以后,战况便起了变化。孙策瞬间击破了吴景等人几年都没能攻克的张英,并向丹徒方向追讨刘繇。从那以后,张英这个名字便从史书上消失了。三国演义《三国演义》中张英是作为刘繇的部将登场的。志愿守备牛渚要塞的他,遭遇了进攻中的孙策,被当时的江贼头目蒋钦、周泰自阵中放火,轻易地败走了。逃回了刘繇处后即将被处斩时,被同僚笮融、薛礼死命相劝得以保全性命。那之后,被孙策大败的刘繇逃到刘表的麾下后,张英和薛礼,陈横一起到秣陵(后来吴国的都城建业)固守。但是,中了包抄来的孙策的计策被引诱出城,遭遇伏兵大败,被孙策的部将陈武所杀。参考文献...
· 张英
生平张英为康熙六年(1667年)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充日讲起居注官,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康熙十六年(1677年),入直南书房,史载:“每从帝行,一时制诰,多出其手。”曾充任《国史》、《一统志》、《渊鉴类函》、《政治典训》、《平定朔漠方略》总裁官。圣祖尝语执政:“张英始终敬慎,有古大臣风。”康熙四十年(1701年),以衰病求罢,诏许致仕。书房自书对联:“读不尽架上古书,却要时时努力;做不尽世间好事,必须刻刻存心。”晚年隐居安徽桐城龙眠山。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康熙帝南巡,张英迎驾于江苏淮安,帝赐御书榜额,随至江宁。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康熙帝再度南巡,张英迎驾于江苏淮安清江浦,仍随至江宁。卒谥文端,雍正时赠太傅。著有《聪训斋语》、《恒产琐言》、《文端集》等。家族张英曾祖张淳为明隆庆二年进士,官至陕西布政使。祖父张士维,官至中宪大夫,抚州知府。父张秉彝为贡生。叔父张...
· 清朝著名文人大臣张英简介资料
清朝著名文人大臣张英简介资料张英(1637—1708年),字敦复,又字梦敦,号乐圃,又号倦圃翁,安徽省桐城人,先祖世居江西。清朝大臣,张廷玉之父。康熙六年进士,选庶吉士,累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先后充任纂修《国史》、《一统志》、《渊鉴类函》、《政治典训》、《平定朔漠方略》总裁官。康熙四十七年,卒,谥号文端。人物生平1637年(明崇祯十年农历十二月十六日)张英出生。1646年(顺治三年)母吴氏去世(出自张廷玉《先考予告光禄大夫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谥文端敦复府君行述》)。1654年(顺治十一年)应童子试,时年18岁学使者山左蓝公润深加赏识,拔置府庠第四,补博士弟子员。1657年(顺治十四年)食饩,后“禀气素弱,患疾历三载不愈”,经其妻调治,至顺治十七年始痊(出自张廷玉《先考予告光禄大夫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谥文端敦复府君行述》)。1663年(康熙二年)27岁的张英考中举人,列第十二名。...
· 有“国手”之称的清朝名医石顽老人张璐生平简介
张璐(1617-1699),字路玉,晚号石顽老人,江南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是清初著名医家,著有《医通》十六卷,名重一时,有“国手”之誉,与喻嘉言、吴谦并称清初三大名医。【名家生平】张璐出生仕宦之家,乃明按察使张少峰之孙。他少时颖悟,主修儒学,兼攻医药之书,自《黄帝内经》以下的历代医学典籍,无不搜览。他最初本欲攻举子业,步入仕途,然而遭逢明末巨变,只得弃儒业医,隐居于太湖洞庭山十余年,行医著书以自娱,至老不倦。至清顺治年间,张璐回归故里,遂以医名于世。其子张登、张倬、张以柔亦习医,皆有著作。【学术成就】张璐一生著作颇多。他离乡16年间,仿照明代王肯堂《证治准绳》的体例,汇集古人方论、近代名言,详加参定,并附以治验医案,辑为医书一帙携归故里,故名之曰《医归》。其方药主治,多本《薛氏医案》与《景岳全书》,凡各家持论不一者,即荟萃其言,验之古今,以折中之;凡相传古说,于理不通者,则删削不用;凡...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