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明朝忠臣朱之瑜,东渡日本改变日本历史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031
转发:0
评论:0
明朝忠臣朱之瑜,东渡日本改变日本历史,1644年,明朝虽然宣告灭亡,但在南方仍然有许多忠臣义士们起兵反抗,他们打起

  1644年,明朝虽然宣告灭亡,但在南方仍然有许多忠臣义士们起兵反抗,他们打起“反清复明”的大旗,抵抗清兵南下。在这场战争中涌现除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人物,比如李定国、郑成功等。其中还有一位鲜为人知的文人,他用另一种方式,书写了一部自己的传奇人生,那么他到底是谁呢?

  此人就是明末清初之际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朱之瑜,此外他还有一个广为人知的名字——朱舜水!朱舜水出生于明朝万历二十八年,浙江余姚人。虽然朱舜水也姓朱,但跟明朝皇室并没有直接的血缘关系。朱舜水年轻时随大哥寄籍于松江府,拜知名学者为师,研习经书。

明朝忠臣朱之瑜,东渡日本改变日本历史

  俗话说“学得文武艺,卖与帝王家”,书生读书自然是为了出仕当官,不过朱舜水却无意于仕途,没有参加科举考试。不过朱舜水在当时名气很大,到崇祯十一年,他以“文武全才第一”被推荐到礼部。朱舜水婉言谢绝,依然隐居在家乡,研究学问。后来明朝灭亡,清兵南下,朱舜水最终投入抗清斗争之中。

  在45岁那年,朱舜水放下手中的书本,开始为反清复明积极奔走。他曾亲历戎行,参加郑成功的北伐行动;他还曾往来于南洋、日本之间,向日本幕府乞求援兵。不过各地的“反清复明”的斗争先后失败,朱舜水也面临着一个艰难的选择。

明朝忠臣朱之瑜,东渡日本改变日本历史

  同为反清义士的黄宗羲、顾炎武等人虽然不和清朝当局合作,但显然已经放弃“反清复明”斗争,剃发易服,做了清朝统治下的“顺民”。朱舜水深受儒家传统思想的影响,他誓死不食清粟,于是作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背井离乡,东渡日本,以实现蹈海全节!

  1659年,朱舜水渡海来到日本,居住在长崎,他很快凭借着深厚的学问,得到了日本学界的重视。当时的柳川藩儒安东省庵非常仰慕朱舜水的人品学识,以师礼事之,用自己俸禄的一半来供养朱舜水。很快朱舜水的名声传遍整个日本,得到了德川家一位重要人物的赏识。

明朝忠臣朱之瑜,东渡日本改变日本历史

  此人名叫德川光国,是日本德川幕府建立者德川家康的孙子,时任水户藩藩主。水户藩是“御三家”之一,藩主是幕府的“副将军”。因此可以说德川光国是当时日本的第二号人物,况且当时的幕府将军德川家纲还是他的侄子。德川光国非常喜欢中国儒家思想,于是派人聘请朱舜水。

  德川光国对朱舜水非常恭敬,亲执弟子礼,从不直呼其名,称其为“舜水先生”(舜水为号,之瑜为名)。此后朱舜水在日本各地讲学,传播中华文化,对日本的治国方略、学规礼仪、农桑服饰提出了许多建议,都得到了采纳。朱舜水对日本影响影响极大,被称为“胜国宾师”。

  1682年,朱舜水病死在日本,时年83岁,他的临终遗言为“予不得再履汉土,一睹恢复事业。予死矣,奔赴海外数十年,未求得一师与满虏战,亦无颜报明社稷。自今以往,区区对皇汉之心,绝于瞑目。”在日本,朱舜水几乎是家喻户晓的人物,而在中国却鲜为人知。另外日式拉面的出现和朱舜水有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徐福为何要东渡日本?徐福东渡日本之谜大揭秘
谜团一:徐福东渡是否到达日本?徐福,也叫徐市,为秦国时一方士,公元前210年徐福奉秦始皇之命往渤海三神山寻找长生不老药,此后便无音信。徐福到底去了哪里?关于徐福东渡的目的地问题,学术界大多数学者认为徐福率领的船队到了日本,但也有人以为到了舟山岛与台湾,或很可能是朝鲜。北京大学历史系副教授刘华祝认为,徐福到了朝鲜之说,没有信史为根据,恐难以成立。徐福等人的初始目的是为了寻觅蓬莱、方丈、瀛洲三神山,与山上求神仙与不死之药,值得注意的是,古今渤海的海域概念是大为不同的。古人所说的渤海就是我国东面的大海,它包括了今天的渤海、黄海,乃至东海。我国东面的大海中,有今台湾岛、菲律宾的吕宋岛、日本群岛等,徐福究竟去的是哪个岛,司马迁也不清楚。现在,许多日本学者认为,最早提出徐福到日本定居的,是五代后周的义楚和尚。刘华祝认为,其实《三国志·吴书·吴主传》中就有徐福去向的记载,文章说,230年,吴派大将卫温和...
· 少林武术东渡日本
少林武术发源于中国北魏495年创建的嵩山少林寺。融搏击技法、中医健身、道教吐纳、百戏杂耍等于一体,以刚柔相济的传统哲学为理论主导,广纳民族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文学等因素的营养,枝繁叶茂,名播海外,威震寰宇。在日本、美国、英国、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都拥有众多的爱好者,为中外文化交流、增进友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少林武术是怎样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呢?少林武术最先传出到达的国家是日本。元朝泰定元年(1324年),日本僧人大智游山来到嵩山少林寺,在“活菩萨”惠矩、惠文和尚和众武僧的帮助下,他苦行修练13年,学会了少林拳法和棍法,擅长格斗和剑术。元顺帝至元三年(1337年),离寺回国,在日本广收门徒、传播少林武技。大智是最先将少林武术介绍到日本的“使者”。元朝时,将少林武术传入日本的另一位重要人物是日僧邵元禅师。他于元顺帝至正六年(1347年)来到嵩山少林寺,当时,菊庵(照公)和尚任方丈,对...
· 少林武术东渡日本
少林武术发源于中国北魏495年创建的嵩山少林寺。融搏击技法、中医健身、道教吐纳、百戏杂耍等于一体,以刚柔相济的传统哲学为理论主导,广纳民族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文学等因素的营养,枝繁叶茂,名播海外,威震寰宇。在日本、美国、英国、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都拥有众多的爱好者,为中外文化交流、增进友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少林武术是怎样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呢?少林武术最先传出到达的国家是日本。元朝泰定元年(1324年),日本僧人大智游山来到嵩山少林寺,在“活菩萨”惠矩、惠文和尚和众武僧的帮助下,他苦行修练13年,学会了少林拳法和棍法,擅长格斗和剑术。元顺帝至元三年(1337年),离寺回国,在日本广收门徒、传播少林武技。大智是最先将少林武术介绍到日本的“使者”。元朝时,将少林武术传入日本的另一位重要人物是日僧邵元禅师。他于元顺帝至正六年(1347年)来到嵩山少林寺,当时,菊庵(照公)和尚任方丈,对...
· 解秘:杨贵妃东渡日本之谜
四大美女之一的杨贵妃,她与唐明皇的故事家喻户晓,结局也是众人皆知。安史之乱,繁华梦破。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洛阳沦陷,潼关失守。唐玄宗撇下大部分宗室成员,带着杨贵妃,在禁军的护送下逃亡蜀地避乱。行至马嵬驿,禁军哗变,诛杀杨国忠,并要求玄宗杀杨贵妃。杨贵妃究竟有没有死于马嵬驿,历代以来一直众说纷纭,成了千古谜团。或云缢死于马嵬驿、或云死于士兵乱刃之下、或云东渡日本,甚至有流亡美洲之说。我们先来看看这些说法是怎么来的。谜团起因《旧唐书》记载禁军威逼,玄宗无奈,只得于贵妃诀别,“遂缢死于佛室”;《唐国史补》记载高力士将杨贵妃缢死于梨树之下。不管怎么说吧,最早的正史都记载杨贵妃的生命终点在马嵬驿。到了宋代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也是同样记载。最早说杨贵妃可能没有死在马嵬驿的文献,是白居易的《长恨歌》。“马嵬坡下泥中土,不见玉颜空死处”。《长恨歌》为人们留下了无数想象空间,而进一步强化这种想象的则...
· 鉴真东渡历史上鉴真和尚东渡日本了多少次?
鉴真几次东渡:鉴真和尚中国唐朝僧人,律宗南山宗传人,日本佛教律宗开山祖师,著名医学家。在传播佛教与盛唐文化上,有很大的历史功绩。唐朝时,封建经济繁荣,国势强大,中国和日本的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空前繁荣。为了学习唐朝的政治制度和博大精深的文化,自唐太宗贞观年间至唐末期,日本派到中国的遣唐使并成行的就有13次之多(有一次仅达百济),还有一次是派到唐朝的"迎入唐使"(赴唐的日使,久未归国,派使团前往迎接),两次是"送唐客使"(送回唐朝的专使)。使团中有许多留学生,还有留学僧,其中不乏好学之士和学识渊博之人。中国人也不断东渡日本进行中日文化交流,其中贡献最大的是鉴真和尚。鉴真俗姓淳于,生于唐武则天垂拱四年(公元688年),逝于唐代宗宝应二年(公元763年)。他是扬州江阳县(今江苏省扬州)人,14岁时进扬州大云寺,从闻名天下的智满禅师受戒学禅门。在名师的指引下,鉴真的学业突飞猛进。三年后,他离开大云寺...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