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和苏秦,战国英豪中的两个极端
今天之所以把两个人放在一块,一则因为两人是战国同一时期的人,孟子(约前372年—前289年),苏秦(?—前284年),在《资治通鉴》中交叉出现,二则是想引发大家的一种思辨。
小编认为,两者不但代表了战国英豪的两个极端,也代表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两个极端:
孟子讲究大道,崇尚理想建设,是古中国知识分子中“君子”的典型代表。苏秦则以术见长,讲究实用主义,是古中国知识分子中“小人”的典型代表。
在战国那个乱世,一切讲究快速疗效,所以孟子是没市场的,但他仍为了心中的理想,奋斗一生。孟子一生生活简朴,但他孜孜不倦的治世经验,终究永远成为后人膜拜的对象,被尊为亚圣,甚至因为他的民本主义,比他的祖师爷孔子更受人尊崇。
无论乱世还是盛世,苏秦这样的人都是有市场的,但他这种人是以享受为主的,是典型的利己主义者,所以纵然能够以利害关系说服东方诸国,佩戴六国相印,他依旧不会沉下心来好好去做事情的。所以,所谓的六国连纵,终究是一个花架子。但他不会在乎后世对他的评价。他的目标仅仅是活好这一世就够了,甚至是今朝有酒今朝醉,就够了。
当然,要做到苏秦这般坦坦荡荡的小人,也是不容易的,尤其后世尊孔尊孟,更使得很多古知识分子陷入人格的分裂,终成为岳不群类的“伪君子”。
01、亚圣孟子
说到孟子,相信很多人立即想到“孟母三迁”。是的,这个伟大的中华母亲就是孟子的母亲。
孟子,姬姓,孟氏,名轲,字号不详。他出生之时,距孔子之死(公元前479年)大约百年左右。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但到了孟子出生时,家道早已败落,甚至连有关他父亲身世的资料都很难查到。赵岐在《孟子题辞》中认为孟子“宿丧其父,幼被慈母三迁之教”。
简单来说就是,孟子幼年和孔子一样,在母亲的教育下成长,孟母教子的故事,史书上记载颇多,孟母的言传身教对孟子成为“亚圣”具有巨大的作用。
我们知道,孟子继承了孔子的仁政学说,但是他到底师承于谁,却是不能断定的。一种比较准确的说法是,他的老师是孔子的嫡孙孔伋,即我们熟知的《中庸》的作者子思。
总之,在儒学思想的教导下,孟子长大成人后,在邹、鲁两国的名声日渐鹊起,并逐步建构了自己的学说,最早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
与孔子一样,孟子亦力图将儒家的政治理论和治国理念转化为具体的国家治理主张,并推行于天下,但因邹、鲁两国地域狭小,孟子觉得无法尽情施展自己的才能。
为了推行自己的政治理想,孟子大概在45岁之前,像当年的孔子一样,开始带领自己的学生周游列国,向各国统治者宣扬自己的学说。
他们先来到东方大国齐国(都城临淄,在今山东淄博市东北),见到齐威王,孟子讲起了“仁政”主张,要齐威王以德服人,统一天下。可是当时各国都用武力争夺天下,齐威王也想争霸中原,不用武力怎么行呢?所以他觉得孟子的主张行不通。
孟子很沮丧,连齐威王赠送的一百镒金都没要,就离开了齐国。
他的学生陈臻问道:“先生,齐王为了表示敬意,送给您黄金,您为什么不接受呢?”
孟子对他说:“齐王不接受我的政治主张,我怎么能接受他的礼物呢?难道一个君子能用金钱收买吗?”
陈臻听了,对老师的人品赞佩不已。
离开齐国,孟子又来到宋国、滕国等地方,他风尘仆仆地奔波在各诸侯国之
间,努力推行自己的仁政理想,然而那些国君都忙于征战杀伐,对孟子的一套不感兴趣。
但孟子仍然没有失去信心。他见一些学生动摇了,便对学生说:“上天要把重大任务交付给某人,一定要先给他挫折,让他陷于痛苦,让他的筋骨受磨炼,忍受饥饿和穷困,从而磨炼他的意志,让他坚韧起来,能够坚持下去,最终完成大业!”
一转眼,十几年就过去了,孟子已是一个五十多岁的老人,可他仍然坚持着自己的仁政理想。这时候,他听到魏国招纳贤士的消息,便带领学生上路,来到了魏国。
此时魏国接连遭受桂陵、马陵、河西之败,被齐国、秦国占去大片领土,甚至都放弃西部的都城,被迫迁都到了大梁。可想而知,此时的魏惠王多么地想恢复爷爷魏文侯时的大国风光,所以一见到孟子,他就迫不及待地问道:“先生大名早就耳闻,您今天不远千里来到魏国,一定会有利于我的国家吧?”
孟子说:“您为什么一开口就说利益呢?如果国君只知追逐利益,国家就危险了。因此,您不要讲利,应该讲仁义。”
魏惠王说:“治理国家让我费尽心血。哪里有了灾荒,我就忙着派人去救灾。像我这样的国君不多啊。可我国的人口没有增加,这是什么原因呢?”
孟子说:“大王善于征战,就用战争打个比方吧。打仗时,胆小的士兵丢下盔甲往回逃。有的人跑了一百步停下来,有的人跑了五十步停下来。跑五十步的人嘲笑跑一百步的人胆小,魏王觉得如何?”
魏惠王说:“那当然可笑。逃五十步也是逃跑,与逃一百步的没什么两样。”
孟子说:“是呀!大王您懂得这个道理,就不要再指望您的百姓会增加。”
孟子用这个比喻想告诉魏惠王,尽管他尽心治国,但只要不停止战争,使百姓安居乐业,就与那些不体恤百姓的国君没有什么两样。可魏惠王不明白孟子的意思,疑惑地问道:“先生,您有什么办法教给我吗?”
孟子对魏惠王讲述了实行仁政的道理和方法,对他说:“只要您实行仁政,天下的百姓就会来归附您,您也不用担心国家人口太少了。”
孟子讲得起劲,可是魏惠王哪里能够听得进去,因为他认为只有用武力征服天下,才能使魏国强大起来,所以对孟子谈的仁政不敢抱有希望。就这样,和在齐国一样,孟子在魏国也受到魏惠王的厚待,可他的主张一直未被魏惠王接受。
孟子的思想来自他的老师孔伋,他曾向老师请教治理百姓什么是当务之急。孔伋说:“叫他们先得到利益。”
孟子当时就反问道:“贤德的人教育百姓,只谈仁义就够了,何必要说利益?”
孔伋说:“仁义原本就是利益!上不仁,则下无法安分;上不义,则下也尔虞我诈,这就造成最大的不利。所以《易经》中说:‘利,就是义的完美体现。’又说:‘用利益安顿人民,以弘扬道德。’这些是利益中最重要的。”
司马光评说:孔伋、孟子的话,都是一个道理。只有仁义的人才知道仁义是最大的利,不仁义的人是不知道的。所以孟子对魏惠王直接宣扬仁义,闭口不谈利,是因为谈话的对象不同的缘故。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就到了公元前319年,魏惠王去世,其子即位为魏襄王。
做父亲的不听我的话,做儿子的怎样呢?葬礼完毕后,孟子就前去拜见刚接班的魏襄王,但结果更令他失望,离开后对别人说:“襄王的样子就不像一个君主,和他接触也无法产生敬畏之感。他猛然问我:‘天下怎样才能安定?’我回答说:‘统一才能安定。’他又问:‘谁能统一?’我回答说:‘不滥杀人的人能统一。’‘谁愿意让他统一呢?’我回答说:‘天下的百姓都愿意。大王您知道禾苗吧,七八月间遇上大旱,禾苗都干枯萎靡。这时天上乌云密布,大雨滂沱,禾苗就生机勃勃,一片葱郁。这样的势头,谁能阻挡!’”
失望的孟子离开了魏国,再次来到齐国。这时,齐国国君齐威王也已经去世,换成了齐宣王,他对到来的孟子一行也很是礼遇,更让孟子开心的是,齐宣王居然说:“我虽然迟钝,但是愿意试一试先生的主张。”
孟子觉得施行仁政的机会来了,就在齐国留了下来,做了客卿。不久,邻近的燕国发生了内乱,齐宣王想讨伐燕国,就征求孟子的意见。孟子说,燕国君臣对百姓残暴,正是出兵的好机会,等打下燕国,以仁政对待那儿的老百姓,那么百姓会死心塌地地成为齐国的臣民。
齐宣王下令出兵,燕国百姓果然持欢迎的态度。但是,齐军占领了燕国后,却在那里实行了,比之前的燕国君臣还残暴,于是遭到燕国人民的激烈反抗,又加上其他各国联合起来救燕国,齐国只好退兵。
这件事让孟子对齐宣王感到很失望,辞去了客卿之职,准备离开齐国。
齐宣王劝孟子留在齐国,并答应在国都临淄给孟子造一所房子,给他很高的俸禄,让他在齐国讲学,可孟子谢绝了。
简而言之,孟子很像当年的孔子,中年以后怀着政治抱负,带着学生周游列国。随从的学生最盛的时候,是“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且所到之处,都会受到当权人物的款待。他到了哪一国,都无所顾忌地批评国君,甚至责备得国君“顾左右而言他” ,而他的政治主张却不被接受。
又在外游历几年后,已经七十多岁的孟子觉得时日不多,便回到邹国,在家乡聚徒讲学,并与学生万章、公孙丑一起整理了《诗》、《书》等儒家经典,发展传播儒家的学说。
孟子一生的思想与著述,被编为《孟子》七篇,成为儒家的经典。后世的人就把他称为“亚圣”,意思是孔子之后的又一个“圣人”。
小编私下认为,孔子孟子之所以能桃李满天下,且周游列国,虽然政治主张不被接受,但却会被礼敬,与当时的大环境有关,更与两人皆是坦然的君子、道德的完人有关。
02、苏秦合纵
公元前333年,孙膑庞涓之后,鬼谷子的另外一个著名的学生、洛阳人苏秦开始学成行走江湖。
苏秦的目标很简单,说服一个大客户,赚一大笔钱,然后happy。所以,在他眼里,客户没有大小,能够被他说服才重要。因此,他首先将客户锁于周显王身上。
在苏秦开来,周王室衰弱,肯定想强大起来,所以应该比较好忽悠。但此时的周王室早已成扶不起的阿斗,纵有心思变强,也不敢实施啊。苏秦的第一个忽悠目标,失败。
周王室不敢强大,没问题,秦国不是暴发户吗,钱多,又有东进的动力,肯定好忽悠。就这样,苏秦一路向西,去了秦国。
不凑巧的是,此时当政的是秦惠文王,没他老子秦孝公志向大,再加上秦惠文王才处死商鞅没几年,还比较讨厌外国的宾客,所以没有理会苏秦。苏秦的第二个忽悠目标,失败。
苏秦也不气馁,天下又不是你老秦家一家,看我的!遂把原先想好的强秦之法掉个枪头,换成阻秦之法,又去游说赵国。当时赵国国君是赵肃侯,国相是他弟弟赵成。赵成很不喜欢苏秦,所以苏秦连赵肃侯的面都见不到。
苏秦的第三个忽悠目标,暂时失败。嗯,是暂时。因为苏秦很快就会杀回来的。
赵国不行,毫不气馁的苏秦又向东来到燕国,虽然苏秦等了一年多才得以见到燕文公,不过没关系,因为燕文公上钩了,苏秦的大好日子终于要来了。
此时,天下都在盛传秦国的强大,都在谈秦色变,包括燕文公,但苏秦却对他说:“秦国强大,燕国正应该高兴,而不是担心!”
这个说法很新奇,燕文公立即来精神了,快点详细说。苏秦便不紧不慢地分析道:“燕国不必担心秦强,因为有赵国做挡箭牌呀,秦国想打过来没那么容易。相反,燕国应该担心的是赵国,因为赵国要攻打燕国,那是咫尺之事。”
燕文公陷入沉思,苏秦继续给他:“现在您不担忧眼前的灾患,反倒顾虑千里之外,办事情没有比这更错的了。对此,我有一个好办法,那就是和赵国结成亲密友邦,全力支持赵国对抗强秦,这样,秦吞并不了赵,赵也因要抵抗秦而无力向外侵略,燕国因此可以无忧无虑了。“
燕文公连连称是,资助苏秦金银车马,让他去游说赵肃侯,让燕赵皆为同盟体。
有了燕文公做背景,又有了钱的苏秦,很快就见到赵肃侯。此时,苏秦已有十分把握说动赵肃侯。理由和说服燕文公差不多,但不是燕赵同盟,而扩大版的是“六国合纵”。(因六国主要是南北方向,所以称合纵;后来,秦国采取分别与东方六国交好的方式,挑拨其,乃东西方向,故为连横。)
苏秦开始模式:“眼下,崤山以东的国家以赵国军力最强,所以秦国把赵国看做是心腹之患,然而秦国始终不敢起兵攻赵,就是怕韩、魏两国在背后算计,趁乱从秦国手里夺回被秦国夺走的土地。”
“对于韩、魏两国,因为之前可以阻挡强秦的重要天险、关隘已经被秦占领,秦国只要打他们,分分钟可以灭国。所以他们很希望有一个国家能够对抗秦国,以解本国的灭国之患。若赵国不明确承担起这个重担,韩、魏必定会对秦俯首称臣。”
在赵肃侯听得正入神的时候,苏秦来了一记猛击:“秦国没有韩国、魏国的牵制,就会把战祸蔓延到赵国头上,先灭赵!”
赵肃侯已经被苏秦牵制,便问如何可解?
苏秦继续慢悠悠说:“来让我们根据天下的地图来分析一下,东方六国的土地面积是秦国的五倍,估计各国的兵力是秦国的十倍,如果六国结成一气,向攻秦国,一定可以攻破!所以我为您着想,不如联合韩、魏、齐、楚、燕各国,共同抵抗秦国,让各国派出大将、国相在洹水举行会议,互换人质,结成同盟,共同宣誓:‘如果秦国攻打某一国,其他五国都要派出精兵,或者进行牵制,或者进行救援。哪一国不遵守盟约,其他五国就一起讨伐它!’各国结成盟邦来对抗秦国,秦国就再也不敢派兵出函谷关来侵害崤山以东各国,赵国也就免了刀兵之灾!”
赵肃侯听罢大喜,将苏秦奉为上宾,赏赐丰厚,让他去约会各国。
不凑巧的是,这时秦国派犀首为大将攻打魏国,大败四万多魏军,活捉魏将龙贾,攻取雕,又要引兵东下。
苏秦担心秦国的部队吞并了魏国,并可能打到赵国,这样的话,苏秦设想的盟约还没结缔就遭到破坏,白费了口舌。怎么办?苏秦盘算没有别人可以到秦国去用计,于是决定用激将法挑动同门师兄弟张仪出动,前往秦国,以维护萌芽期的联盟。
03、智激张仪
张仪,魏国人,与苏秦一起在鬼谷先生门下,学习联合、分裂各国的政治权术。苏秦自认为才能不及张仪,但不料却比张仪先成功找到大买主。
和苏秦起初一样,张仪游说各国都没有被赏识,此时正流落楚国,生活悲催。苏秦派人去楚国,说自己已经多牛,希望张仪过来帮忙,共飨大事。但是,等张仪到来后,苏秦却故意不理不睬,还当众羞辱了他一番。
张仪又羞又气,想到各国诸侯中只有秦国才能威胁赵国,于是便前往秦国。
苏秦暗中派门下小官结识张仪,表示很欣赏他,资助他钱财,使张仪见到了秦惠文王。
此时的秦惠文王和几年前思维已有变化,正在懊悔因失去了苏秦,以致国际上被苏秦孤立。加上他又觉得张仪的言谈很合自己的胃口,遂拜张仪为客卿,与他共商攻打各国诸侯的大计。
见张仪成功获得秦王的欢心,苏秦派来的人才告诉张仪实情,这样做主要是为了激怒他,让他发挥出真正的本事,成功靠上秦王。张仪大为感叹,自己身在别人的计谋中还不自知,真是不如苏秦啊,遂许诺只要苏秦活着,他就会高明地与苏秦唱双簧。
张仪献出连横之策,劝秦王分别与东方六国交好,并挑拨让六国之间自相残杀,秦国坐收渔利。秦王深以为然,暂时放弃对魏赵韩的强烈攻势。
张仪稳住秦国后,苏秦趁机说服了韩宣惠王和魏襄王——这两个国家是秦国东进的门户,比赵国更需要外界的援助,自然很容易被说服。
齐国当然也不愿意秦国吞并魏韩,直接与自己接壤;楚国本身就与秦国接壤,且有着领土纠纷,如果魏韩再被秦国吞并,楚国门户就彻底给秦军开放了。
因此,对于“合纵”事宜,齐国、楚国深晓其中的利害,而又有了韩赵魏燕为基础,所以轻松被苏秦说服。
就这样,六国达成合纵联盟,团结一致。苏秦被任命为合纵联盟的联盟长,并且担任了六国的客座国相,佩戴六国相印,协调诸国军事事宜。然后,苏秦把合纵盟约送交秦国,秦国果然被吓唬住,多年不敢窥伺函谷关以外的国家。
按理说,苏秦该趁热打铁,全力把“合纵”搞好,打出一片新天地。但苏秦不是这种人,他的目的只是享受。所以,合纵盟约签订后,他就开始大肆享受,大摆排场,气派比得上帝王。
一次他回洛阳老家,周显王听到这个消息感到害怕,便为他清扫道路,并派人到郊外犒劳。苏秦的家人也匍匐在地,不敢仰视,包括早年那位使他挨饿的嫂嫂。苏秦戏谑地问她:“你从前怎么那样轻视我?而今天又怎么如此恭敬?”
他的嫂嫂老老实实说:“只因为你今天位尊而多金。”
这位嫂嫂在公元前4世纪就一语道破一个属于人性上的秘密,想得到别人的尊敬,尤其是想得到这种嫂嫂型势利眼的尊敬,其他什么都不需要,只要地位高而又有钱就够了。
苏秦感慨万千,说:“同样的一个人,富贵了,亲戚敬畏;贫贱时,连亲戚都轻视,更不必说一般人了。假使我当初在洛阳有二顷良田,现在又怎能佩带六国相印呢!”于是散发千金,赏赐给亲戚和朋友。
苏秦到燕国去时,曾向人借钱一百做路费,如今富贵,就偿还了百金。苏秦的随从人员中,只有一个人没得到报偿,就上前询问。苏秦说:“我不是忘记了你,当初你随我去燕国,在易水边你再三打算离开,那时我正处困境,所以最后才会赏赐你。”
当然,合纵成功,最高兴的是赵肃侯,封苏秦为武安君。武安者,以武功治世、威信安邦誉名。——这里多插一句话,战国曾有四个著名的武安君,苏秦是第一个,其他三个分别是秦国白起、赵国李牧、楚国项燕。这四个人,都没能善终,所以,武安君成为一种箴言。
04、苏秦之死
合纵成立后,秦国果然被吓唬住。但是,秦国也会想办法突破啊,人家不是也在努力搞连横的嘛。所以,苏秦最应该做得是,落实好“合纵”实施机制,真正钳制住秦国,甚至趁机灭之。
只凭合纵的空架子,显然不能够撑得太久。果然,到公元前332年时,秦惠文王派使臣犀首先后出使齐国、魏国,通过威逼利诱诸多手段,促使齐、魏两国与秦国共同出兵攻伐赵国,借此破坏合纵盟约。
齐、魏背约,苏秦这个合纵长要承担责任,赵肃侯便去斥责他。苏秦不是想办法挽救合纵,而是害怕赵肃侯杀掉他,便让赵肃侯派他出使燕国,然后率燕兵去报复齐国。
此时,燕文公已经去世,太子即位,是为燕易王。而齐宣王不但毁约助秦,还趁燕国国丧之际,侵占了燕国十座城池。
至此,苏秦张罗的本次六国合纵算是彻底失败。在此多说一句话,合纵对抗盟约虽然瓦解,但这种观念仍被认为是正确的指导原则。所以多年后,东方诸国痛恨秦王国乘着盟约瓦解,不断向东扩张,于是魏、楚、韩、赵、燕五国再缔结第二次合纵对抗盟约,推举楚怀王芈槐担任纵约长。
当然,本次合纵最终也因各怀鬼胎而失败。楚怀王更是给张仪坑的够呛,最终客死秦国。
苏秦在说服楚国合纵时说出的“纵合则楚王,横成则秦帝”断言,可谓不虚。
再说苏秦,回到燕国后,不但看着六国合纵失败不管,还与已故燕文公的夫人私通,被燕易王发现后,苏秦十分恐惧,于是对燕易王说:“我留在燕国不能使燕国变得重要,而我要是在齐国,可以设法增强燕国的力量。”
燕易王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放苏秦去了齐国。
苏秦见到齐宣王后,大倒苦水,说他和燕文公的夫人是真爱云云,燕易王不容他这个大才,只好逃到齐宣王这里来讨口饭吃。
总之,苏秦口才好,又会拍马屁,深得齐宣王喜爱,留他做了客卿。苏秦便鼓动齐宣王增高宫殿、扩大林园,以显示齐王的地位。史书上说苏秦想借此来削弱齐国的财力,为燕国效劳。
小编认为,苏秦大概真是这样说服燕王放他到齐国的,但苏秦这样做的主要目的,还是他看准了齐宣王的脾性,讨其欢心,从而在齐国的地位吧。
公元前317年,齐国大夫与苏秦争权,派人刺杀苏秦。苏秦重伤未死。齐王派人捉拿凶手,没抓到。苏秦将死时,要求齐王以“帮助燕国在齐国从事反间活动”为名,将他车裂于市,并悬赏行刺之人,这样凶手肯定出现。齐王照计行事,凶手果然上钩,被齐王诛杀。
就这样,苏秦在荣华富贵中随风而去,终未得善终。
对于苏秦,后世的感情是复杂的,显然,他不是英雄,更谈不上有什么圣贤之所为,但是,他又是个很真实的大写的人。小编认为,中肯的评论:苏秦属于豪杰之士。
再说同一时期的孟子,虽粗茶淡饭一生,终长寿善终,年83岁。后世更尊其为亚圣。
可以说,无论苏秦,还是孟子,虽不是一路人,但求财的得财,求贤的得贤,都切身贯彻了自己的人生理想,这就够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