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约瑟夫·施特劳斯的作品有哪些?他的作品都有什么特点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2553
转发:0
评论:0
约瑟夫·施特劳斯的作品有哪些?他的作品都有什么特点,《维也纳村燕圆舞曲》作于1864年,管弦乐曲,同年9月6日在维也纳国民花园的

  《维也纳村燕圆舞曲》作于1864年,管弦乐曲,同年9月6日在维也纳国民花园的露天音乐会上首次演出。这首乐曲取材于西尔贝·施泰因的长篇小说《奥地利的村燕》,小说描写的是阿尔卑斯山一对纯朴青年的爱情故事。这首作品是约瑟夫·施特劳斯的代表作之一。乐曲采用当时惯用的维也纳圆舞曲形式,由序奏、五首小圆舞曲与结尾组成。乐曲的序奏取材于阿尔卑斯山的民间曲调,生动描绘了阿尔卑斯山清新美丽的景色。作品的第一小圆舞曲最为著名,洋溢着纯朴的山野气息,具有浓厚的阿尔卑斯民间舞曲——连德勒舞曲的特色,长笛和双簧管交相辉映,出色地模仿着奥地利村燕的啼鸣声。乐曲始终让人感受到山野民间活泼而富于生活气息的魅力。

image.png

  《天体音乐圆舞曲》,作者于1868年应维也纳医科学生舞会之邀而作,管弦乐曲,同年1月21日在维也纳首演。乐曲采用当时惯用的维也纳圆舞曲形式,由序奏部、五首小圆舞曲与结尾组成。序奏部开始的色彩较暗,接着竖琴、小号等乐器奏出了优美动听的曲调。然后,明亮的铜管乐器也奏响了,乐曲色彩渐渐开朗,把人们引到一个奇幻而美丽的“天体世界”。经过起伏发展后,序奏部静静地结束。随后出现的第一小圆舞曲的第一主题A悠扬舒展,演出时常配以合唱,使乐曲更为和谐动听。第一小圆舞曲的第二主题B,用明显的圆舞曲节奏和轻巧活泼的旋律与第一主题形成了生动的对比。

image.png

  第二小圆舞曲的主要主题带有切分节奏的特点,快乐的歌声在太空中无忧无虑地起伏荡动。上行的旋律线使乐曲更增添了活泼的气氛。第三小圆舞曲转为G大调,先由小提琴呈示出主要主题。舒缓流畅的主题,松紧匀称的节奏,形成了圆舞曲特有的、轻松的回旋起伏。随后出现的第四小圆舞曲情绪更加活跃,其主部主题一开始就显示与第一小圆舞曲第一主题相类似的曲调。 第五小圆舞曲主要主题兴奋欢快,把乐曲气氛推向高潮。结尾部乐队音响增强,色彩辉煌,气势宏大。最后,乐曲运用第一小圆舞曲主题A结束。 这里只选录了第一小圆舞曲的第一主题A(片段1),这是全曲中最精彩与最切合题意的部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弗朗茨·约瑟夫·海顿的作品有哪些?他的作品都有什么特点
音乐特点海顿音乐的最主要的特点是把细微简单的音乐主题扩展成宏大的结构。他的音乐通常浓烈饱满,在一个乐章中的关键情节经常迅速展开。他的很多作品的结构原理遵循奏鸣曲式,它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海顿的作品里-如下:呈示:音乐内容开始部分的呈现,紧接着向属音的转调(音乐的紧张程度开始升级),然后是属音的终止。海顿风格的呈现部分与莫扎特和贝多芬的不同之处在于,他常常不需要一个对比的“第二主题”来达到属音,而是重复已展开的主题(或其变奏)。展开:音乐内容通过迥然不同调式的转变被重组,转换以及分解。通常会在短音阶平行调达到一个高潮。再现:呈示部的内容被重新呈现,但主要在主音调上。通常这种重复包含着一个“二次展开”,以此达到变调到属音的效果。这个二次展开通常在下属音发展。与莫扎特和贝多芬不同,海顿经常在再现部将主题的顺序打乱。海顿的作曲实践也影响了莫扎特和贝多芬。贝多芬的初期作品经常是以冗长松散的奏鸣式展开,...
· 潘伯鹰的作品有哪些?他的作品都有什么特点
作品《大字阴符经》传为唐·褚遂良书,楷书真迹,九十六行,四百六十一字。昔人评此贴“笔力雄瞻,气势古淡”。潘氏学褚功夫极深,穷源竟委,遍临褚遂良诸贴。其所临《阴符经》形神兼备,深得其神理。此是其临写的第九通,在忠实原作的前提下,融入了自己的理解和体会,因此较原贴更加平易近人,并揭示了褚书的特点、规律,为后学示范了临写的途径,真可谓是金针度人。书法特色潘伯鹰是举世公认的书法名家。坊间论及潘书,多言他是“二王书风的积极追慕者”。潘伯鹰的行草书浏丽健劲、潇散超然,得《十七帖》及孙过庭《书谱》之法,可以说颇有二王风致;但其正书大楷则显露出了他关于碑帖并行的书学主张,擘窠大字偶有露锋者,仍显古拙质朴,雄浑有北碑风貌。潘伯鹰曾有诗自言:“我曾祖习《龙藏寺》,因识河南所结字”(《奉赠沈参议》),正是由于他长期浸淫魏隋碑书,而生发联系到褚字放大了王右军书中隶味的特点,以致于后来长期宗褚,曾苦临过褚遂良早期的...
· 希什金的作品有哪些?他的作品都有着什么特点
油画《松林的早晨》是希什金的代表作之一。它揭示了森林中神秘和幽深的意境,使人身临其境,心旷神怡。在这安谧寂静的环境中,几只活泼可爱的小熊在母熊的带领下,来到林中嬉戏玩耍,它们攀援在一根折断的树干上,相互引逗,似乎在练习独立生活的本领。这一生动细节的描绘,使整个画面产生了动静结合的艺术效果,同时,也增强了观者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在艺术表现上,这幅油画独具匠心,令人赞叹不已。大片松林虽然布满整个画面,但是,由于安排得错落有致,主次分明,虚实相间,使画面显得多而不乱,密而不塞,给人以疏朗、开阔、深远的感觉。特别是画家那种对大自然敏锐的观察力和精湛的写实功力,无论对粗犷的树干、舒展的枝叶,还是对盘曲的根部、附着的青苔的描绘,都使人感到格外的自然和亲切,毫无雕琢的痕迹。光,在这幅风景画里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阳光给画面带来生命的颤动,它透过枝叶,在树身上留下花边状的淡影,与地面的浓影形成对比。从密林深处...
· 武满彻的作品都有哪些?他的作品都有什么特点
作品风格《秋庭歌一具》是作曲家为日本传统乐器写作的作品,《水的梦幻》则全是西洋乐器和乐队,风格接近印象派,风格更妥协一些,听过人较多,作曲家瞿小松听过《水的梦幻》专辑后,认为武满彻不过是拿日本琵琶、尺八这类民族乐器来包装,核心还是法国的印象派。这个评价似乎有失偏颇,因为他只听到了武满彻印象派的一面。而这张专辑中的作品倒是更接近瞿小松自己在新民乐运动中的实验,用民间乐器和民间音乐技法,来写作现代音乐作品。并非学院派武满彻并非是学院派出身。说起来,这位作曲家曾在中国度过八年时光,1930-38,生下来不久就被父亲带到中国。八岁回日本读书。1944年,日本战败前夕,连十四岁的武满彻也被征召入伍,他在军中第一次接触到西方音乐,那是一张老唱片,录的是一首法国歌曲。战后,武满彻在美军基地打杂,通过美军的广播网,听到大量西方音乐。16岁时,武满彻下决心从事作曲,尽管此前,他的专业音乐训练是空白。这位二十...
· 乔治·比才的作品有哪些?他的作品都有什么特点
卡门故事简介歌剧《卡门》完成于1874年秋,是比才的最后一部歌剧,也是当今世界上上演率最高的一部歌剧。四幕歌剧《卡门》主要塑造了一个相貌美丽而性格倔强的吉卜赛姑娘——烟厂女工卡门。卡门使军人班长唐·豪塞堕入情网,并舍弃了他在农村时的情人——温柔而善良的米卡爱拉。后来唐·豪塞因为放走了与女工们打架的卡门而被捕入狱,出狱后他又加入了卡门所在的走私贩的行列。卡门后来又爱上了斗牛士埃斯卡米里奥,在卡门为埃斯卡米里奥斗牛胜利而欢呼时,她却死在了唐·豪塞的剑下。本剧以女工、农民出身的士兵和群众为主人公,这一点,在那个时代的歌剧作品中是罕见的、可贵的。也许正因为作者的刻意创新,本剧在初演时并不为观众接受,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部作品的艺术价值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此后变得长盛不衰。这部歌剧以合唱见长,剧中各种体裁和风格的合唱共有十多部。失败《卡门》首演失败,神童著称的比才,受不了打击,一病不起,三个月后逝世...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