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造反当上皇帝,建文帝的心腹大将李景隆为何是大功臣
李景隆是明朝开国第三功臣曹国公李文忠之子,李景隆自幼喜读兵书,深得明太祖朱元璋的看重。建文帝登基后,李景隆也深受建文帝的信任。
建文帝登基几个月后,就开始考虑怎样增强自己的权力而同时削弱诸各个诸侯王的权力,不久周王、代王、湘王、齐王、岷王等相继被废。
燕王朱棣就成了一下个目标,朱棣自知无法逃过此劫,在手下谋士道衍的建议下一边争取时间一边做着战争准备。而此时的建文帝却做了一个愚蠢的决定,准许朱棣在南京作人质的几个儿子回到他身边 ,这让朱棣彻底没有了后顾之忧。
建文元年(1399年),燕王朱棣起兵造反,史称靖难之变。因为朱元璋晚年杀尽贤臣大将,所以此时的朝中已无可上阵杀敌之人 。无奈之下,建文帝只好派幸存的年老大将耿炳文上阵。
朱棣在真定(今河北正定)大败耿炳文。耿炳文被击败之后,黄子澄便向建文帝推荐李景隆,建议让李景隆代替耿炳文执掌平叛大军。同年八月,李景隆被建文帝拜为大将军,统率五十万大军北伐朱棣。
朱棣听说五十万大军的统帅是李景隆时,不仅不害怕,还对李景隆十分轻视,面对李景隆的五十万大军毫不担心 ,只命世子朱高炽带领一万守军留守北平,自己率精锐兵马援救永平,后又奔袭大宁(今内蒙古宁城)。
不久李景隆便率领军队包围了北平,在攻城的当天晚上便被城内守军夜袭,幸亏都督瞿能是一个有点能耐的人,他料定到对方夜袭的兵力只有几千人,同时认准了张掖门的防守薄弱,率军进攻张掖门,眼看快要攻破城池,李景隆却因为害怕被手下抢了风头,命令鸣金收兵,导致功败垂成。
几个月后,朱棣回师北平,他与李景隆一战,李景隆大败,最后只得抛弃物资,连夜撤退。建文二年,朱棣攻打大同,李景隆当即领兵援救大同,可等他赶到大同时,朱棣早已退兵,李景隆无功而返。
接连的失败并没有让建文帝怪罪于李景隆,建文帝认为李景隆用兵不顺,是因权柄太轻,便授以“专征伐”之权,赏赐黄钺弓矢。
建文二年(1400年)四月,李景隆在德州誓师北上,汇合武定侯郭英、安陆侯吴杰,合军六十万,进驻白沟河(今河北雄县境内)。结果再次被燕军击败,只得撤回德州,不久又退至济南。
同年十月,建文帝将李景隆召回南京,但却没有怪罪于他。
李景隆前后丧师数十万,使得攻守形势逆转,建文帝再也难以组织大规模的军事征讨。朝中大臣纷纷上疏,请求诛杀李景隆,以谢天下。建文帝对此一概不听。
建文四年(1402年),燕军打过长江,直逼南京,李景隆与谷王朱橞开门投降,迎燕军入城,南京陷落 。建文帝不知所终。
等到朱棣登基为帝后,李景隆因有“默相事机之功”,被授为奉天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加封太子太师,并增岁禄一千石。朝廷每议大事,李景隆都位于班列之首。 后来的李景隆多次被弹劾,但是明成祖都没有杀李景隆,这让后世很多人都认为李景隆是朱棣派往建文帝身边的间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