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清末三大家是谁?清末三位著名画家的简介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437
转发:0
评论:0
清末三大家是谁?清末三位著名画家的简介,清末三大家,指任伯年、吴昌硕、赵之谦三人。清代的花鸟画、从乾隆以后,日趋衰退

  清末三大家,指任伯年、吴昌硕、赵之谦三人。清代的花鸟画、从乾隆以后,日趋衰退。在技法上尚能称雄的有任伯年、长干勾勒、师古而能创新意。吴昌硕、赵之谦别开近代绘画的新局面,他们致力以金石篆刻入画,又善诗工书,别开。他们都为中国艺术发展创造了空间。

image.png

  任伯年

  任伯年(1840-1896) 名颐,字伯年,号小楼,浙江萧山人,祖籍山服,后辄署名山服任伯年。劝承家学,其后得任熊(一八二三-一八五七)推介,师承任薰(一八三五-一八九三 ),画艺益进。卖画海上,声誉赫然,是为上海画派重要创始人,影响深选。

  任氏擅长花鸟及人物,画法工意俱佳,有独特个人风格。花鸟远绍宋人双法而加以变化,赋色浓厚却见明快生动。人物颇近陈洪绶(一五九八-一六五二)、黄 慎(一六八七-一七六八后)。画历史人物,民间及风俗人情,造型奇古,线描劲 健。尤长于肖像画,能巧妙捕捉人物感情神态,间作山水,书法亦参画意。

  吴昌硕

  吴昌硕(1844-1927)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硕,又署仓石、苍石,号缶庐、苦铁等,浙江安吉人。我国近代金石、书、画大师。

  他的篆刻从浙派入手,后专攻汉印,也受邓石如、吴让之、钱松、赵之谦等人的影响。31岁以后,移居苏州,来往于江浙之间,阅历大量金石碑版、玺印、字画,眼界大开。后定居上海,广收博取,诗、书、画、印并进;晚年风格突出,成为一代宗师。

  他在篆刻上的成就,对我国篆刻艺术有着划时代的意义,主要是他把诗、书、画、印熔为一炉,开辟篆刻艺术的新境界。他的成就主要来源于艺术的修养和思想。

  诗熔于印。他写诗喜欢用"硬语迸向",刻印间用"钝刀硬入"。他写诗,把西湖的"南北高峰作印看",将诗与印熔在一起。他刻的"湖州安吉县,门与白云齐"一印,是唐周朴题安吉董岭水诗的起句;下面接句是"禹力不到处,河声流向西"。他很欣赏这首诗,认为这十个字"笔力著墨处在无字处,每用此印,辄陟遐想"。这印特刻起句,意在"无字处",颇为含蓄,真所谓"印中有诗"。

  画熔于印。他的画起大落,善于留白,或对角欹斜,气象峥嵘,构图块面感极强。

image.png

  书熔于印。他的篆书个性极强,印中的字饶有笔意,刀融于笔。所以他的篆刻常常表现出雄而媚,拙而朴,丑而美(这个"丑"主要在"残破"上),古而今(象古印又是新的),变而正(变化多又是合于正规的)的特点。

  吴昌硕的篆刻,今天学习的人很多。日本篆刻家河井荃庐从1898年开始就向吴昌硕请教,并向日本篆刻界介绍,产生极大的影响。吴昌硕著有《缶庐集》、《缶庐印存》。

  赵之谦

  赵之谦(1829-1884),浙江绍兴人。初字益甫,号冷君;后改字撝叔,号铁三、憨寮、又号悲庵、无闷、梅庵等。所居曰"二金蝶堂"、"苦兼室",官至江西鄱阳、奉新知县,工诗文,擅书法,初学颜真卿,篆隶法邓石如,后自成一格,奇倔雄强,别出时俗。

  善绘画,花卉学石涛而有所变化,为清末写意花卉之开山。篆刻初学浙派,继法秦汉玺印,复参宋、元及皖派,博取秦诏、汉镜、泉币、汉铭文和碑版文字等入印,一扫旧习,所作苍秀雄浑。青年时代即以才华横溢而名满海内。他在书法方面的造诣是多方面的,可使真、草、隶、篆的笔法融为一体,相互补充,相映成趣。赵之谦曾说过:"独立者贵,天地极大,多人说总尽,独立难索难求"。他一生在诗、书、画、意上进行了不懈的努力,终于成为一代大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清末三大家之一:赵之谦的简介
赵之谦(1829年8月8日-1884年11月18日),汉族,浙江会稽(今绍兴)人。初字益甫,号冷君;后改字撝(huī)叔,号悲庵、梅庵、无闷等。清代著名书画家、篆刻家。赵之谦从青年时代起,就刻苦致力于经学、文字训诂和金石考据之学,取得了相当的成就。尤精书画、篆刻。赵之谦善于向前人和同时代各派名家学习,同时又不囿前人,勇于创新。他通过自己多年的艺术实践和探索,巧妙地将书法、篆刻和绘画艺术融会贯通。在绘画上,他是"海上画派"的先驱人物,其以书、印入画所开创的"金石画风",对近代写意花卉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书法上,他是清代碑学理论的最有力实践者,其魏碑体书风的形成,使得碑派技法体系进一步趋向完善,从而成为有清一代第一位在正、行、篆、隶诸体上真正全面学碑的典范;在篆刻上,他在前人的基础上广为取法,融会贯通,以"印外求印"的手段创造性地继承了邓石如以来"印从书出"的创作模式,开辟了一个前所未有...
· 清末三大家之一:任颐的生平简介
任颐(1840年-1896年),即任伯年,清末著名画家。初名润,字次远,号小楼,后改名颐,字伯年,别号山上行者、寿道士等,以字行,浙江山阴航坞山(今杭州市萧山区瓜沥镇)人。自幼随父卖画,后从任熊、任薰学画,后居上海卖画为生。任伯年是我国近代杰出画家,在"四任"之中,成就最为突出,是"海上画派"中的佼佼者,"海派四杰"之一。任伯年的绘画发轫于民间艺术,技法全面,山水、花鸟、人物等无一不能。重视写生,又融汇诸家法,并吸取水彩色调之长,勾皴点染,格调清新。其人物画,早年从陈洪绶法出,形象夸张,富装饰效果。如故宫博物院藏《干莫炼剑图》轴。后练习铅笔速写后,变得较为奔逸,如故宫博物院藏《风尘三侠图》轴等。其写照技艺,高妙绝伦,曾为虚谷、胡公寿、赵之谦、任薰等多人画像,无不逼肖。浙江省博物馆藏有其《酸寒尉像》轴,写吴昌硕着官衣立像,极其传神;其花鸟画,早年以工笔见长,仿北宋人法,近于陈洪绶。后取法恽派...
· 吴昌硕:清末三大家之一
吴昌硕(1844.8.1-1927.11.29),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硕,又署仓石、苍石,多别号,常见者有仓硕、老苍、老缶、苦铁、大聋、缶道人、石等。浙江省孝丰县鄣吴村(今湖州市安吉县)人。晚清民国时期著名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后海派"代表,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长,与任伯年、蒲华、虚谷合称为"清末海派四大家"。他集"诗、书、画、印"为一身,融金石书画为一炉,被誉为"石鼓篆书第一人"、"文人画最后的高峰"。在绘画、书法、篆刻上都是旗帜性人物,在诗文、金石等方面均有很高的造诣。吴昌硕热心提携后进,齐白石、王一亭、潘天寿、陈半丁、赵云壑、王个簃、沙孟海等均得其指授。吴昌硕作品集有《吴昌硕画集》《吴昌硕作品集》《苦铁碎金》《缶庐近墨》《吴苍石印谱》《缶庐印存》等,诗作集有《缶庐集》。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8月1日,生于浙江省孝丰县鄣吴村一个读书人家。幼时随父读书,后就学于邻村私塾。10余...
· 清末四公子是哪四个人?晚清的简介
清末四公子是指晚清,朝廷重要官员后代:谭嗣同、陈三立、吴保初、丁惠康,合称"清末四公子"。为"清末四公子"最常见的人选(汪辟疆《光宣诗坛点将录》《近代诗人小传稿》、王揖唐《今传是楼诗话》、胡先骕《四十年来北京之旧诗人》、陈声聪《兼于阁诗话》,四人并举),如同明末名士"方以智、冒襄、陈贞慧、侯方域"都是名臣大吏之后。"清末四公子"逢中西交撞、新旧过渡的大变革年代;"民国四公子",则无尚存文采风流。列名高阳《清末四公子》者为:谭嗣同,字复生,号壮飞,湖北巡抚、湖广总督谭继洵之子;陈三立,字伯严,号散原,湖南巡抚陈宝箴之子;吴保初,字君遂、彦复,号瘿公、北山,浙江提督吴长庆之子;丁惠康,字叔雅,福建巡抚丁日昌之子。历史典故"清末四公子"异说徐一士《一士类稿·陈三立》云:"散原共谭壮飞(嗣同,湖北巡抚继洵子)、陶拙存(葆廉,陕甘总督模子)、吴彦复(保初,故广东水师提督长庆子)以四公子见称于世,皆学...
· 清末的“拍卖”
拍卖,乃是资本主义商业中的一种买卖方式。经营拍卖业的商行,称“拍卖行”。在中国,到19世纪四五十年代,在广州、上海才有拍卖和拍卖行,据1862年《上海新报》载,当时十里洋场多有拍卖,大则有几百吨的铁甲船、花园弄(今南京东路)地皮,小则是钟表、餐具和猫狗等宠物,几乎物物都可拍卖,反映了商业资本主义时期的一个侧影。对此,时人就现场景观,有一番详细描绘:“洋人出卖杂物,预以招帖贴通衢者,期插标门,首聚买客,一人高立,持物叫卖;不售,则更易一物,价既相当,即拍卖。以应扣后,长短两无所悔,不能更易,故名拍卖。近有各国妇人集会,所施各物捐作病人药饵费,物其当即拍卖,然必高价以给。”(《快心醒睡录》卷四)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