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置顶
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宋文帝第十三子:刘休佑的生平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211
转发:0
评论:0
宋文帝第十三子:刘休佑的生平,刘休佑(445-471年),字休佑,彭城绥舆里(今江苏徐州市)人。南朝宋宗室

  刘休佑(445-471年),字休佑,彭城绥舆里(今江苏徐州市)人。南朝宋宗室大臣,宋文帝第十三子。

  孝建二年,年十一,初封山阳王。宋明帝即位,以山阳郡荒弊,改封晋平王,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荆州刺史,迁南徐州刺史。

  泰始七年薨,时年二十七,追赠司空。同年,追免为庶人,十三子并徙晋平。宋明帝寻病,见休佑为祟,遣使至晋平抚其诸子,谥号为剌。后废帝元徽元年,听诸子还都。宋顺帝升明三年,诬称谋反,并赐死。

image.png

  晋平剌王刘休佑,宋文帝刘义隆第十三子也。孝建三年,年十一,封山阳王,食邑二千户。大明元年,为散骑常侍,领长水校尉,寻迁东扬州刺史。未拜,徙湘州刺史,加号征虏将军。四年,还为秘书监,领右军将军,增邑千户。迁侍中,又迁左中郎将、都官尚书;又为秘书监,领骁骑将军。出为使持节、都督豫、司二州、南豫州之梁郡诸军事、右将军、豫州刺史。景和元年,入朝,进号镇西大将军,仍迁散骑常侍、镇军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太宗定乱,以为使持节、都督荆、湘、雍、益、梁、宁、南北秦八州诸军事、骠骑大将军、荆州刺史,开府、常侍如故。又改都督江、郢、雍、湘五州、江州刺史;又改都督江南豫司州、南豫州刺史,改都督豫、江、司三州、豫州刺史。时豫州刺史殷琰据寿阳反叛,刘休佑出镇历阳,督刘勔等讨琰,琰未平,勔筑长围守之。休佑复徙都督荆、湘、雍、益、梁、宁、南北秦八州诸军事、荆州刺史,持节、常侍、将军、开府并如故,增封二千户,受五百户。以山阳荒敝,改封晋平王。

image.png

  刘休佑素无才能,强梁自用。大明之世,年尚少,未得自专,至是贪淫,好财色。在荆州,裒刻所在,多营财货。以短钱一百赋民,田登,就求白米一斛,米粒皆令彻白,若有破折者,悉删简不受。民间籴此米,一升一百。至时又不受米,评米责钱。凡诸求利,皆悉如此,百姓嗷然,不复堪命。泰始六年,征为都督南徐、南兖、徐、兖、青、冀六州诸军事、南徐州刺史,加侍中,持节、将军如故。上以休佑贪虐不可莅民,留之京邑,遣上佐行府州事。

  刘休佑狠戾强梁,前后忤上非一。在荆州时,左右苑景达善弹棋,上召之,休佑留不遣。上怒,诘责之曰:"汝刚戾如此,岂为下之义!"积不能平。且虑休佑将来难制,欲方便除之。七年二月,车驾于岩山射雉,有一雉不肯入场,日暮将反,令休佑射之。语云:"不得雉,勿归。"休佑时从在黄麾内,左右从者并在部伍后,休佑便驰去,上遣左右数人随之。上既还,前驱清道,休佑人从悉分散,不复相得,上因遣寿寂之等诸将追之。日已欲暗,与休佑相及,逼令坠马。刘休佑素勇壮有气力,奋拳左右排击,莫得近。有一人后引阴,因顿地,即共殴拉杀之。乃遣人驰白上,行唱:"骠骑。"上曰:"骠骑体大,殊不易。"即遣御医络驿相系。顷之,休佑左右人至,久已绝。去车脚,舆以还第,时年二十七。追赠司空,持节、侍中、都督、刺史如故,给班剑二十人,三望车一乘。

  时巴陵王刘休若在江陵,其日即驰信报刘休若曰:"吾与骠骑南山射雉,骠骑马惊,与直阁夏文秀马相丱,文秀堕地,骠骑失鞚,马惊,触松树堕地,落中,时顿闷,不识人,故驰报弟。"其年五月,追免休佑为庶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宋文帝刘义隆第十二子:刘休仁的生平事迹简介
刘休仁(443年-471年),南朝宋宗室、宰相,宋文帝刘义隆第十二子,宋孝武帝刘骏、宋明帝刘彧异母弟。母杨修仪。刘休仁初封建安王,在孝武帝、前废帝二朝历任秘书监、南兖州刺史、侍中、湘州刺史、护军将军、领军将军等职,后被前废帝囚禁于宫中,险遭杀害。他在前废帝遇弑后拥立明帝,被授为司徒、尚书令、扬州刺史,并统兵讨平四方反对势力。但因功高望重,深得朝野拥戴,逐渐受到刘彧的猜忌。泰始七年(471年),刘休仁在尚书省被赐死,时年仅29岁,对外则宣称是因谋逆事败而畏罪自裁,并下诏追贬为始安县王。刘休仁是宋文帝第十二子,生母为杨修仪。他在元嘉二十九年(452年)被封为建安王,食邑二千户,时年仅十岁。孝建三年(456年),刘休仁被兄长刘骏(宋孝武帝)任命为秘书监、步兵校尉,后外放为冠军将军、南兖州刺史。大明元年(457年),刘休仁返回朝中,担任侍中、右军将军。大明四年(460年),刘休仁又被外放为湘州刺史...
· 宋文帝刘义隆生平简介宋文帝刘义隆是怎么死的
宋文帝刘义隆(407年-453年3月16日),小字车儿,中国南北朝时期刘宋王朝的第三位皇帝,宋武帝刘裕第三子,424年即位,在位30年,年号“元嘉”,谥号“文皇帝”,庙号“太祖”。刘义隆继续实行刘裕的治国方略,在东晋义熙土断的基础上清理户籍,下令免除百姓欠政府的“通租宿债”,又实行劝学、兴农、招贤等一系列措施,使百姓得以休养生息,社会生产有所发展,经济文化日趋繁荣,由是“三十年间,氓庶蕃息,奉上供徭,止于岁赋。晨出暮归,自事而已”,“民有所系,吏无苟得。家给人足,即事虽难,转死沟渠,于时可免。凡百户之乡,有市之邑,谣舞蹈,触处成群,盖宋世之极盛也”,史称元嘉之治。军事上,刘义隆继承刘裕北伐的政策,于430年、450年和452年三度出师北伐,但都无功而返,特别是450年的北伐失败导致北魏长驱直入长江岸的瓜步,威胁建康,造成刘宋国力的损耗。453年,刘义隆被太子刘劭弑杀。不久后他的第三子刘骏起...
· 刘承佑简介五代后汉最后一位皇帝刘承佑生平
后汉隐帝刘承祐(930年3月28日―951年1月2日),沙陀族,后汉的最后一位皇帝,高祖刘知远和李皇后之子。948年---950年在位,后汉高祖乾祐元年(948年),刘知远死后,他即位,沿用后汉高祖年号乾祐,在位时期大权旁落,后诛杀权臣,引发了郭威叛变,后汉隐帝承祐三年(950年),叛军攻开封,刘承祐被杀,后汉亡,时年21岁。乾祐元年(948年)正月二十七日,高祖刘知远病死,宰相苏逢吉等人秘不发丧,诱杀了杜重威。同年二月辛巳日,进封刘承祐为周王,继而由刘承祐即位,沿用刘知远的年号“乾祐”。后汉隐帝刘承祐继位时,李守贞占河中,赵思绾占永兴,王景崇占凤翔,先后举兵造反,公元948年8月(18岁),后汉隐帝刘承祐令郭威领兵讨伐三藩,至公元949年(19岁)夏天,郭威平定三藩。后汉隐帝刘承祐续位后,由杨邠、史弘肇和苏逢吉等大臣辅佐,三人互相攻伐,内政纷乱,杨邠、史弘肇蔑视后汉隐帝刘承祐的皇权,议政...
· 宋孝武帝刘骏第三子:刘子勋的生平简介
刘子勋(456-466年),字孝德,南朝刘宋宗室大臣,宋孝武帝刘骏第三子,母为陈淑媛。大明四年(459年),年五岁,封晋安王,出镇江州。后被大臣邓琬、袁顗拥戴起兵,讨伐荒淫无道的废帝刘子业。讨伐军还未进入建康,刘子业便死于宫廷政变中。宋明帝刘彧即位,双方为争夺帝位而爆发战争。最后,刘子勋落败寻阳,被刘彧下令处死,时年十一岁,葬于庐山。刘子勋,南朝宋孝武帝刘骏第三子,幼年出镇江州后被大臣邓琬、袁顗等拥戴起兵讨伐荒淫的皇帝刘子业,讨伐军还未进入建康,刘子业便已在宫廷政变中身亡,明帝刘彧(刘子业,刘子勋之叔)即位,双方为争夺帝位而爆发战争,刘子勋一方最终落败,被刘彧下令处死。大明四年(459年),年五岁,封晋安王,食邑二千户,都督南兖州、徐州之东海诸军事、征虏将军、南兖州刺史。前抚军咨议参军何迈从小习武,召集有许多勇士。曾娶宋文帝刘义隆的女儿新蔡公主为妻。前废帝刘子业继位后,将已婚的亲姑母新蔡公...
· 申佑生平事迹
据史料记载,申佑,字天锡,明神宗洪熙元年(1425)出生于贵州务川火炭垭,即今务川自治县大坪镇龙潭村,正统十年(1445)乙丑科进士,三甲四十七名,后官至四川道御史。明英宗北伐时,身陷重围,申佑代替英宗殉难于土木堡,时年24岁。景泰元年(1450)代宗朱祁钰继位,表扬忠烈,为申佑殉国褒显,赐恤荫,建祠于思南府(今思南县)和务川。申佑短暂的一生中,救父于虎口、脱师于天刑、代君殉难于疆场,故又有“三烈”之誉,申佑祠又有“三烈祠”之称。同行的一位作家介绍,仡佬族人香翕上的“天地国(君)亲师”里的“国亲师”他都占了,历代各级官员及文人学士拜谒申佑祠时还书写了不少诗词、对联。如“虎口活父,剑下全君,生民以来无比忠孝;天上游龙,人间瑞凤,霜露所坠莫不尊亲”就是一例。申佑祠已有“铁将军”把守,门上的锁锈迹斑斑,早已无人进出。我们一行人只能在门外看到墙上留下的文字,细读古墙。我怀着好奇的心从门缝里窥见里面...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