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直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为什么胡宗宪得知他死后会痛哭流涕
明弘治十四年(公元1501年),一个男孩出生在徽州歙县雄村拓林的王氏徽商家庭,父母为其取名为王铨。从小他就表现出才智过人的一面,但就是对读书非常反感。家人看他这样估计是没法通过科举光耀门楣,无奈之下只好让他跟着做生意。
▲电影中的汪直形象
嘉靖十九年(公元1540年),王铨和同乡徐惟学与福建漳州人叶宗满、谢和、方武一同赴广东进行海外贸易。由于明朝时期正执行“海禁”政策,为避免朝廷追查,王铨便冒用母姓“汪”而自称为“汪直”。同年,一行人抵达日本的五岛群岛中的福江岛,受到大名宇久盛定的欢迎。
两年后,汪直在宇久盛定的引荐之下,得到了日本战国大名松浦隆信的邀约,以九州外海属于肥前国的平户岛(今属长崎县)和日本肥后国的松浦津为基地,从事海上贸易。松浦隆信特意派人为汪直建造住宅,此后他便长期居住于此。在交往贸易过程中,汪直均以“儒生五峰”的名义出现于各类场合。
▲战国大名松浦隆信画像
生意做大之后,汪直为了安全起见,便投靠了同乡许栋的贸易集团,并担任掌柜一职。许栋此前一直在做海上的海盗生意,同时也接保护走私的单子,汪直加入其中可有力保护自己的走私生意。然而没过多久,许栋就被明朝总督朱纨率军剿灭了。无奈之下,汪直只好以金塘岛马迹山为据点,自己招募亡命之徒、建造巨船,干起了海盗生意。在自家海盗团队的庇护下,汪直大肆走私、抢劫,极短时间内就积累了巨额财富。此外,汪直还通过跟西班牙、葡萄牙、荷兰等国的交易,获得了大量枪械,海盗团队由此迅速扩张,一时多达五千人之众。
▲清朝晚期民间海盗旧照
有着如此众多的先进火器和兵马,汪直集团自然是所向披靡,彻底垄断了海上贸易和军火生意。据史料记载,“海上之寇,非受(汪)直节制者,不得存”。也就是说,在海上混的,只要不听汪直的话,很快就会被歼灭。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汪直带着自己的海盗军队在长崎驻扎,由于当时日本军阀混战,汪直便宣布建立宋国,自称为“徽王”。
需要指出的是,日本当时最大的军阀麾下军队才三千人左右,不仅人数上比不过汪直,武器装备上更不是一个档次。于是异常滑稽的一幕出现了,汪直在日本建国称王,各地大名没有一个敢反对的,全都唯汪直马首是瞻,“三十六岛之夷皆其指使”。
▲日本长崎县汪直雕像
这些军阀都怕汪直,只要哪个军阀不听话,汪直就把大量枪支卖给他的敌人,或者直接联合其他军阀干掉他。在这种威慑之下,日本军阀都不敢不从。但汪直来日本最主要的目的还是赚钱,他在海上把日本的倭寇都打击消灭掉,开通了日本的贸易路线,成为了一时的海上霸主。然而当时的嘉靖皇帝却对汪直进行了严厉围剿,派兵偷袭了汪直。汪直一怒之下,继续做海盗,还召集了其他倭寇,骚扰抢掠东南沿海。
▲嘉靖皇帝剧照
时任浙江巡抚的胡宗宪,为了长久地剿灭倭寇,便想要招降汪直。于是,他把汪直的父母妻儿都放出了监狱,还给予了他家人许多优待,并派遣使者前去劝降。经过数轮交涉,汪直最后被说服了,亲自前往杭州接受招安,然而却被愚蠢的巡按御史王本固直接抓住,然后拉出去砍了头。
临刑前,汪直气愤不已,冷冷地盯着监斩的王本固说:“死吾一人,恐苦两浙百姓!”果然,汪直死后,官府再也没有办法控制海外倭寇——其义子毛海峰为了替汪直报仇,直接发兵进攻中国沿海,汪直的一部分旧部也投靠吴平、张琏等福建一带的海贼,这就直接导致了嘉靖末期的严重倭患。
▲沿海倭寇肆虐形势图
另一方面,当浙江巡抚胡宗宪得知此事后,气得忍不住痛哭起来。他知道汪直死之后,海盗再也无法控制,临刑前的那句遗言,必然将得到验证。然而对于胡宗宪和明朝政府而言,无论如何后悔不迭,也再无法改变这一切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