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鲜虞国:鲜虞族以新市为中心,建立了鲜虞国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364
转发:0
评论:0
鲜虞国:鲜虞族以新市为中心,建立了鲜虞国,在周朝,对遵守周礼的地区称为夏,对遵守周礼的人们和民族称为华,对不遵守周礼的

  在周朝,对遵守周礼的地区称为夏,对遵守周礼的人们和民族称为华,对不遵守周礼的人们和民族称为蛮、夷、戎、狄。蛮在南方,夷在东方;西方的称戎,北方的称狄。

  周公第二次灭商之后,邶国已经灭亡。但在西周,对今石家庄一带的统治鞭长莫及,一直比较薄弱,属北狄之地。山西省五台山西南,有一条源于五台山、流入滹沱河的清水河,古称鲜虞水。白狄族在鲜虞水沿岸发展起来,所以叫鲜虞族。约在西周中后期就聚居到现石家庄一带,逐渐占据原邶国之地。他们以新市(今正定县新城铺)为中心,建立了鲜虞国,并在藁城西部建立了肥国,在晋州一带建立了鼓国,三个部落国建立了城邦联盟,与南面相邻的国相对峙。

  由于历史文献记载不详或受到时代的局限,关于鲜虞国,历史文献上资料较少。

  三国联合伐邢

  滹沱河两岸土地肥美,适于农牧,具有冶炼优势,便于制造武器,所以鲜虞国的经济发展迅速,军事力量逐渐雄厚。他们的胃口越来越大,企图向南攻城掠地。

  鲜虞国之南是西周的诸侯国邢国,是周公庶子的封地,地域在今邢台一带,北至今太平河(古斯洨水)。周昭王时期,邢国同鲜虞的战事越来越多,邢侯令其叔父率兵抵御鲜虞。接下来,邢侯又给叔父立了一个軧国,范围在汦河(今槐河)流域,即今元氏县一带,北边到太平河。于是,以太平河为前线,以鲜虞为首的部落联盟与以軧国首当其冲的诸侯国南北对垒,征战不断。

image.png

  公元前770年西周灭亡,东周初立,王室日微。鲜虞国乘机南下灭掉軧国。公元前662年(周惠王十五年)和前661年,三国连续伐邢,使邢国危在旦夕。多亏齐国救邢,鲜虞才引军北撤。

  城邦联盟被破

  公元前636年,放逐在外19年、周游列国、政治经验十分丰富的晋文公重耳回国即位。君臣一心,整顿国政。此后,晋国开始强大起来。强大的晋国拓疆扩土,势力从现在的山西省向南越过黄河,向东到今河北省南部。晋国是不会放弃今石家庄一带这块肥肉的,公元前587年,以栾书为中军元帅,食封于栾邑(今赵县境内,栾城县由此得名)。此时,今石家庄南部已经被晋国占领,晋国摆好了进攻鲜虞的架势。

  公元前530年,晋国开始有计划地进攻鲜虞。晋国选派的大将是大夫中行氏荀吴,荀吴世代在晋为将,其曾祖父荀林父在城濮之战中协助晋文公大败楚国。荀吴智勇双全,假称要与齐国的军队会合,向鲜虞借路通过。鲜虞一答应,他们立即进入肥国的都邑昔阳(今藁城西南七里城子村)。八月,灭掉了肥国,俘虏了肥国的国君肥子绵皋。荀吴班师回晋之时,企图顺路灭掉鲜虞。鲜虞的部队英勇善战,加以滹沱河作为南部屏障,荀吴没有继续强攻。但肥国一灭,等于断鲜虞一臂。

  这时,鲜虞国骄奢淫逸的风气开始滋长。他们本来知道晋国很快就要发动进攻了,却不加强边防警备。第二年,荀吴又率军侵袭鲜虞,到达中人(今唐县西北),驱动冲车,借用山势,自上而下压下去,把鲜虞军驱散。但他仍然不敢攻打新市,携带大量战利品,胜利而归。

image.png

  公元前527年,荀吴奉命率师进攻鲜虞,首先包围了鼓国。鼓国有一员将军知道荀吴的厉害,暗中派人跑到晋营,请求带领城邑中的人叛变投降。但荀吴为征服人心,没有答应。他的左右随从问他:“军队不费力就可以得到城邑,为什么不接受他们投降?”荀吴说:“喜欢什么、厌恶什么都要有一定的道理。如果有人叛变我们,我们必定极其厌恶。他们叛变自己归顺我们,如果给予奖赏,就是鼓励了叛徒。因为得到一城就接近奸邪,这是得不偿失。”于是就把叛变的人交还鼓国,让鼓国把他们杀掉,还让鼓国修缮守备,告诉鼓国准备好了再决胜负。围城三个月,鼓国又有人跑过来请求投降,荀吴很客气地接见他们,心平气和地说:“从你们脸色看,城中还有东西吃,你们还是回去修缮加固你们的城邑吧。”这一来,晋国的兵士们意见更大,纷纷质问荀吴:“城邑本来可以拿到手了,你却不要,非得让我们拼命厮杀、流血牺牲,你怎么向国君交待?”荀吴说:“咱们为了获得这个城邑却鼓励民众懈怠,要这个城邑有什么用处?我不但要夺取城邑,还要让民众懂得道义所在,让民众为国君敢于拼命而不三心二意。”僵持了一段时间,鼓国一点粮食也没有了,完全丧失了抵抗能力,荀吴轻而易举地拿下鼓国。占领鼓国之后,荀吴严令不许杀戮一人,连鼓国国君鸢鞮也不杀而把他带到晋国。回到晋国,荀吴仍然不杀鸢鞮,又把他放回鼓国。鸢鞮在晋国信誓旦旦,回去之后却背叛晋国又归属了鲜虞。

  公元前520年6月,荀吴巡行太行山东麓,派军士伪装成籴米的商人,背着武器铠甲埋伏在鼓国都城门外,夜间发起突然袭击而灭了鼓国。这次,安排了晋国将军涉佗在此镇守。

  顽强抵抗晋军

  晋国打破鲜虞的城邦联盟之后,加强太行山东麓北部的边防建设,在与鲜虞接壤的城邑置郡县,派贤臣董安于任上地郡守,驻在石邑(今鹿泉市南故邑)。董安于严明法纪,从严治政,积极备战。然而,鲜虞国能征善战。公元前507年9月,鲜虞国军队在平中(今唐县境内)打败晋国的进攻。晋国的将军观虎不把鲜虞国放在眼里,自恃其勇,孤军冒进,结果当了鲜虞的俘虏。

image.png

  此时,楚国围攻蔡国,晋国本来出兵伐楚救蔡。平中之败,使晋国感到了威胁。于是,下决心把救蔡部队退出,集中兵力进攻鲜虞。公元前505年对鲜虞国形成包围之势。

  鲜虞国正在危急之时,晋国却发生了政治事变。晋国本来靠六家权臣辅佐,而权臣们却闹起矛盾并逐渐加剧。这六家权臣分别是赵氏、范氏、智氏、荀氏(中行氏)、韩氏、魏氏。晋定公和智氏、赵氏、韩氏、魏氏联合对付范氏、荀氏,荀吴之子荀寅和范吉射先后逃亡到卫国的朝歌(今河南淇县)和邯郸。公元前494年4月,晋国大夫赵稷背叛赵氏的赵鞅(即赵简子,“赵氏孤儿”赵武之孙),并且在齐国、卫国的支持下围攻五鹿(今大名县城东50里,晋文公被放逐乞食于沙麓,就是这个地方)。

  鲜虞国认为这是一个机会,企图渔人得利捞一把。范氏、荀氏本来是鲜虞的死敌,但鲜虞为了削弱晋国,答应与齐、卫联合。首先发兵,攻占了晋国的城邑棘蒲(今赵县)。

  赵鞅不能容忍赵稷叛乱,遂率师平叛。公元前491年农历九月,赵鞅包围邯郸,十一月攻克。鲜虞与齐、卫联军赶快接应荀寅、范吉射,还帮助他们占据柏人(今隆尧县西)。接着,齐国大将国夏与鲜虞合兵,又攻下了晋国的栾、鄗(今柏乡县固城店)、任(今任县境内)、邢(今邢台)等八个城邑。但是,赵鞅治军有方,公元前490年攻陷柏人城,荀寅、范吉射奔逃齐国。

  这个时候,鲜虞国与晋卿赵氏已经水火不容。公元前489年(周敬王三十一年),赵鞅率师北击鲜虞,不久灭之。 从此,鲜虞在史籍中消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鲜虞国和中山国有什么联系?鲜虞国就是中山国吗
中山国和我们之前提到的其他小国不同,比起其他小国,中山国还是有着自身的能力的。在那个大国的士兵可以任意砍小国士兵脑袋的年代,中山国的历代国君凭借着自己超强的制衡能力,使中山国得到了将自己变成九千乘之国的机会,被史学家称为战国第八雄。我们今天要讲的是中山国故事的前传,仔细研究它和鲜虞国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一些史学家根据中山国出土的带有鲜虞特点的宝物,认为中山国就是鲜虞国,而另一些则认为两者之间并没有联系。经过一番细细考证,我认为中山国和鲜虞国既有关系又没有关系。历史上的中山国并不是鲜虞国的继续,相反它还很可能是灭掉鲜虞国的帮凶。司马迁在《史记.匈奴列传》中说的鲜虞和中山有关系颇受后人质疑,根据《左传》中关于中山国的记载和中山国历代国君陵墓里的青铜铭文,我们就可以准确推断出鲜虞和中山完全是两回事。中山史话之中山前传《左传》和《职方典》的作者都认为,中山国和鲜虞只是在同一个地点的两个不同小国。只...
· 鲜虞国的起源是什么?鲜虞国是怎么建立起来的
由于长期对鲜虞的族源关系认识不清,所以,将鲜虞与白狄、中山国绑在一起,成为中山国历史研究最大的麻烦。首先将鲜虞分离出去,再来认识中山国的源流关系。“鲜虞”一名最早出现于《国语·郑语》。《国语·郑语》幽王八年(前774年)云:“当成周者,南有荆蛮、申、吕、应、邓、陈、蔡、隋、唐;北有卫、燕、狄、鲜虞、潞、洛、泉、徐、蒲……是非王之支子母弟甥舅,则皆蛮、夷、戎、狄之人也”。此处的“狄”当指白狄,而“鲜虞”明显以一个单独族群并列其中,由此看来,“鲜虞”并不是“狄”。《左传·昭公十二年》杜注:“鲜虞,白狄别种。”也认为“鲜虞”不是“白狄”,归入“别种”。那么,“鲜虞”究竟何人?约在公元前2700年以前,山西的舜帝推翻了尧帝的陶唐朝,建立虞朝,当时可能称“夏虞”。约在公元前2300年前后,大禹推翻了“夏虞”,建立了“夏后”朝。在社会动荡变革中,以有虞氏为主体的夏虞朝的遗民向外迁徙。河南的虞城、浙江的...
· 鲜虞国有着怎样的文化?鲜虞国具体位置在哪里
晋国经过旷日持久的艰苦征战方能消灭鲜虞,表明鲜虞国能征善战,且占据有利地形,以滹沱河作为天然屏障,易守难攻。鲜虞国自西周兴起后又几乎延续整整一个春秋时期,说明石家庄北部地区在当时适于农牧业发展,这使鲜虞国具备相当雄厚的经济实力。平山县鲜虞遗址曾出土千余枚尖首刀币,藁城市也曾出土92枚。这是当时北部少数民族由一种日常使用的青铜工具——削(即小刀),逐渐演变成的刀削形态的青铜铸币。众多尖首刀币的出土,反映出鲜虞国的商品流通已相当发达。刀币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四大铸币体系之一。自春秋中晚期之际开始,至战国末年,在长达近400年的历史长河中,刀币先后成为中国北方、东方各诸侯国(族)的主要铸币形态,曾经铸造和流通过刀币的国家就有鲜虞国、中山国、燕国、齐国、赵国和山戎等部族。刀币文化还是中国特有的钱币文化之一,为先秦钱币中的奇苑瑰宝,在中国铸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鲜虞国和中山都是西周时期在石家庄一带建立的...
· 鲜氏起源三,出自春秋时狄国鲜虞国
定州鲜于氏,出自春秋时狄国鲜虞国,(《姓氏考略》)鲜虞,春秋时小国,为白狄一支,战国时改称中山,后灭于晋,子孙以国名为氏,(《古今姓氏书辩证》)鲜虞,原为子姓,后改姬姓,战国时灭于赵,子孙以鲜虞、鲜于为氏,后有人简化为鲜氏。
· 虞国
位置位置大体在山西省晋南,具体在山西省平陆、夏县一带。起源根据《史记》,虞国与吴国的先祖相同,皆起源于泰伯。在周武王克殷,建立周朝时,封周章为吴国国君,其弟虞仲则分封至夏墟,建立虞国。也有人认为,虞国是陕西省陇县地区西周时期夨国﹝夨,音(ㄘㄜˋ)/(cè),古同“侧”字,此处国名,故以“夨”行)﹞的后代。灭亡前655年,虞国的国君想得到晋献公的宝马和珍玉,禁不住,答应了晋献公借道的请求。晋国南下伐虢,回师途中,又灭了虞国。参看“假道伐虢”。卿士宫之奇。井伯。百里奚。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