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楹联学开山之祖 清朝经学大家梁章钜简介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483
转发:0
评论:0
楹联学开山之祖清朝经学大家梁章钜简介,梁章钜(1775-1849),字闳中,又字茝林,号茝邻,晚号退庵,祖籍福建福

  梁章钜(1775-1849),字闳中,又字茝林,号茝邻,晚号退庵,祖籍福建福州府长乐县(今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生于福州府城。其先祖于清初迁居福州市区。

image.png

  曾任江苏布政使、甘肃布政使、广西巡抚、江苏巡抚等职。上疏主张重治鸦片囤贩之地,强调“行法必自官始”,并积极配合林则徐严禁鸦片,是坚定的抗英禁烟派人物。也是第一个向朝廷提出以“收香港为首务”的督抚。是一位政绩突出、深受百姓拥戴的官员。

  晚年从事诗文著作,一生共著诗文近70种。其在楹联创作、研究方面的贡献颇丰,乃楹联学开山之祖。

  人物生平

  梁章钜生长在明清以来“书香世业”之家,“幼而颖悟”,四岁从母开蒙读书,九岁能诗,并博览群书,立志著作。

  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十五岁中秀才。

image.png

  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二十岁中举人。

  嘉庆七年(1802年),二十八岁成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

  嘉庆十年(1805年)开始任礼部主事。

  嘉庆十二年(1807年),掌浦城南浦书院讲席。

  嘉庆十三年(1808年),入福建巡抚张师诚幕府,与林则徐共事。

  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考选军机章京,以第一卷引见记名。

  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经考选任军机章京,入直军机处。

  道光元年(1821年),升为礼部员外郎,任大清通礼馆、内廷方略馆编修。

  道光二年(1822年),授湖北荆州知府兼荆宜施道,升淮海河务兵备道,调署江苏按察使。

  道光五年(1825年),管理盘运漕粮总局,任山东按察使。次年,调任江苏布政使。在江苏任职8年,曾四次代理巡抚,政绩斐然。

  道光十一年(1831年),江淮大水灾,他率属捐廉募款。同年,修复练湖牌坝,筹款兴修孟渎、得胜、澡港三河水利。

  道光十二年(1832年)四月,奏请回福州养病。

image.png

  道光十五年(1835年),奉召入京,授甘肃布政使。次年,升广西巡抚兼署学政。

  道光十八年(1838年),上疏主张重治鸦片囤贩之地,强调“行法必自官始”,并积极配合林则徐严令梧州、浔州官员捉拿烟贩,采取10家连保法,杜绝复种罂粟。

  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亲自带兵防守梧州,并增兵浔州、南宁,运送大炮支援广州防务。曾上疏抨击琦善在广东“开门揖盗”,歌颂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第一个向朝廷提出以“收香港为首务”。同年,调任江苏巡抚,带兵到上海会同江南提督陈化成部署抗英,组织宝山、上海、川沙、太仓、南汇、嘉定等地兴办团练,严密设防,使英军未敢妄动。同年八月,因两江总督裕谦自杀,奉命署理两江总督兼两淮盐政。不数日,又奉旨回苏州办理粮台。十一月病发,专折奏请开缺调理。

  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正月,梁章钜携家寓居扬州,五月渡江南下,返回福建浦城。此时虽称病辞官,但仍心念国家。在途中闻知英军攻进长江,两江总督牛鉴闻风逃遁,镇江陷落,心情无比沉重。到浦城后,又闻英人要在福州设立码头,福建巡抚刘鸿翱业已奏准,当即写信与刘鸿翱,痛陈其害,指出:“此局若成,其弊有不可殚述者也。”

  梁章钜在浦城居住4年。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迁居扬州。

  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其三子梁恭辰署理温州知府,梁章钜同往温州。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六月病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历代名人——梁章钜
梁章钜(1775-1849),字闳中,又字茝林,号茝邻,晚号退庵,祖籍福建长乐,生于福州。其先祖于清初迁居福州,故自称福州人。曾任江苏布政使、甘肃布政使、广西巡抚、江苏巡抚等职。上疏主张重治鸦片囤贩之地,梁章钜(1775-1849),字闳中,又字茝林,号茝邻,晚号退庵,祖籍福建长乐,生于福州。其先祖于清初迁居福州,故自称福州人。
· 战国经学家谷梁赤
谷梁赤,战国经学家。名或作喜、、m,字子始,山东省菏泽定陶人。相传为子夏弟子。治《春秋》,初仅口说流传,至谷梁赤,为《春秋》残亡,多所遗失,乃为经作传,称《春秋谷梁传》。中文名谷梁赤地位战国经学家字子始名作喜、、m目录1概述2人物影响3人物评析4《谷梁传》5姓氏由来概述谷梁赤是子夏的学生,子夏晚年居家著书授业,离谷庄颇近。后谷梁学成,封鲁为吏,著书立说。其直系后人当在曲阜一带。到汉初刘邦祭孔时,申请回原曹国故里棠林坡一带,子孙以衍数万。其说最初只有口说流传,至西汉时才写成《春秋谷梁传》。《春秋谷梁传》亦称《谷梁春秋》或《谷梁传》,为今文经学派著作,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终于鲁哀公十四年(前481),体裁与《公羊传》相近,以问答形式解经,侧重传《春秋》之“义理”,持论比《公羊传》平正,是研究古代儒家思想的重要资料。人物影响与《左传》、《公羊传》同为解说《春秋》的三传之一。亦称《春秋谷梁...
· 福建省-福州市-长乐梁章钜
梁章钜(1775-1849),字闳中,晚号退庵,福建长乐人。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生于福州。梁家世代书香,其叔梁上国为乾隆四十年进士,官至光禄寺卿。梁章钜自幼颖悟,6岁随父读书,9岁学诗文,14岁入鳌峰书院,受山长郑光策“经邦济世”思想影响甚深。梁章钜15岁中举人,嘉庆七年(1802年)成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嘉庆十年任礼部主事。秋,因病回福州。嘉庆二十一年考充军机章京,入直军机。道光二年(1822年)授湖北荆州知府,曾兼代荆宜施道;三年升任淮海河务兵备道。道光四年,调署江苏按察使。次年,因在管理盘运漕粮总局时,将滞漕200万石米全数盘运渡黄河北上,节省盘运费银32万两,升任山东按察使。六年又升江苏布政使。梁章钜认为,江苏是东南财赋之区,水利至关重要,于是首治泖湖,复请筹款整修吴淞江,于道光八年竣工,运输为之便利。梁章钜在江苏8年多,曾4次代理巡抚,颇有政绩。道光十一年(1831年),...
· 梁章钜学问既好,又很勤奋,笔记小说堪称一绝
梁章钜(1775—1849)字闳中,一字茝林,晚号退庵。祖籍长十乐,清初其祖迁居福州。梁出身于书香家庭,乾隆二十九年纪昀督学闽省,曾曰:“闽中巾卷世家,以长乐梁氏为第一。”并手书“书香世业”赠之。章钜删于乾隆五十九年(1794)成举人,嘉庆七年(1802)两登进士第,历任礼部主事,湖北荆州知府,淮海河务兵备道,江苏、山东按察使,江苏、甘肃布政使,过奇,广西巡抚兼署学政,江苏巡抚等职。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底因病奉请开缺,归隐。著有《称谓录》提高了《退庵随笔》《楹联丛话》《浪迹丛谈》《归田琐记》直等著作八十余种。其《三国志旁证》《文选旁证》为人在精心结撰,至今仍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梁章钜历官之处,兴修水利、抗灾赈民、理财治m漕、整顿吏治、肃清文闱、兴学育人,均有所作为,颇值获政声。试以其到江苏任职后的情况述之。道光三年梁章钜四十九岁,擢升江南淮海河务兵备道,第二年九月署江苏按察使,十一月回...
· 经学
经学的内容经学研究的工作,主要就是注疏经书。所谓“注”,就是对经书文字的意义等加以解释,但有些注因为太简要或年代久远,因此后人为注再作解释,称作“疏”。除了注疏之外,其他如“解”、“考证”、“集解”、“正义”等等,名虽不同,但作法大多类似,都是对于经书的一字一句详加研究,希望能了解它真正要表达的意思。经书的内容难以理解充满争议,但却又是包括解释宇宙秩序、政治、道德规范、甚至日常生活等等一切的准则以及正当性来源,所以研究经书便成为汉代以来最重要的学术活动。加上汉武帝对于经学的奖励推行,使通晓经书的人获得礼遇,使投入经学研究的人更多。在东汉时因此有“遗子金满盈,不如教子一经”的说法。《汉书‧艺文志》中,五经与儒家著作仍分列在两个类别,六朝时,逐渐产生从七部图书到四部的过渡,到了《隋书‧经籍志》,正式把当时的学术按“群经、史学、诸子、文集”区分为四种,即以经学为首,这种分类方式,一直到清代仍为人...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