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周遇吉是谁——李自成称帝路上的克星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823
转发:0
评论:0
周遇吉是谁——李自成称帝路上的克星,明末起义军数量众多,不过名声最大的想必是闯王李自成了。在直捣京城的路程中,各

  明末起义军数量众多,不过名声最大的想必是闯王李自成了。在直捣京城的路程中,各路守将可以说是望风而逃,李自成这个名字,在他们的心里,已经像根无法拔除的刺,不动难受,动了更难受。

image.png

  李自成

  不过,在李自成起义军行至山西宁武时,却遇到了一块儿难啃的骨头。这就是当时宁武关的守将——周遇吉。

  (一)周遇吉其人

  周遇吉是明末锦州卫人,在土木堡之变后,兵部侍郎于谦重新招募了一支军队,驻扎在京城,号为京营。京营中很多人都是靠关系进来的,唯有周遇吉是凭着非凡的武艺,过人的胆识以及忠厚的品质,被选拔进了京营。

image.png

  名将周遇吉

  有句话叫时势造英雄。很快,让周遇吉证明自己能力的时候来到了。

  明末,起义军声势正盛,大大小小的头领遍地都是,千奇百怪的绰号比比皆是。各路起义军如罗汝才、李青山等尽数败于周遇吉手下,而且起义军投降明廷的也不在少数。就连大名鼎鼎的“闯王”张献忠,也慑于周遇吉的威名,不敢轻举妄动。

  正是由于在农民起义军的过程中战绩显赫,所以周遇吉被封为太子少保,成为皇上身边的红人。

  后来,李自成在“闯王”高迎祥牺牲后,接过“闯王”的名号,重整旗鼓,准备取道山西,直杀北京。由于在几次关键战役中,明军惨败,因而京城能够调动的援军不多,只有熊通率领2000多士兵,象征性地来协助周遇吉。

  不料,后来熊通也向周遇吉投降,并来劝说周遇吉也要“识大体”,一起投降。周遇吉怒不可遏,将熊通的首级送往京城,决心一死。

  (二)正面交锋

  在宁武战役打响之前,周遇吉事先已经在代州做了全面的战争准备,然而,在农民起义军的猛烈攻击下,很快代州弹尽粮绝,周遇吉被迫突围,退守宁武。

  自古以来,宁武关就是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之一,如果宁武失守,整个山西将如一幢大厦,顷刻间房倒屋塌,烟消云散。所以,无论是周遇吉,还是李自成,都对宁武关是势在必得。

  如果将双方的军事实力进行对比,那么很容易就可以看出农民起义军无论是装备还是士气,很明显要高出守军一头。战败是迟早的事。

  战争开始。

  农民起义军的炮火就像无边无际的大雨,直向宁武关倾倒下来。守军也是拼死抵抗,同样以猛烈的炮火还起义军以颜色。一时间,双方都死伤惨重。

image.png

  很快地,守城部队的炮弹即将用尽,手下的将领劝说周遇吉,他们觉得照这么打下去,宁武关将片瓦不存。而李自成,由于长时间打不下宁武关,顿觉心灰意冷,准备放弃攻城。

  如果有一方将领能够放弃守城或者放弃攻城,那么也就没有后来的事了。

  对于手下的提议,周遇吉想都不想就拒绝了,农民起义军仍然是进步半米都觉得像登天一样难;对于李自成的想法,手下纷纷拒绝,他们觉得再努力一把,万一成功了呢?

  结果是,一方要硬攻,一方要死守,战火继续。

  宁武关最终失守了。这在情理之中,又让人觉得无比痛惜。

  至于守城主将周遇吉,起义军将他俘虏以后,吊在高高的竹竿上,乱箭射死,就这还不解气,把周遇吉尸体放下来以后,又加以肢解,于是一代名将周遇吉从此长眠于宁武城。

  周遇吉如此刚烈,他的家人更是如此。他的妻子也开始组织人马,在周遇吉的官署进行抵抗,最终被活活烧死。

  从生到死,周遇吉的身上,无不彰显了忠烈二字。这种精神值得人钦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周遇吉
明末锦州卫(今辽宁锦州)人,号萃庵。行伍出身,积功至京营游击、前锋营副将。镇压农民军有功,屡加太子少保、左都督。崇祯十五年(1642)冬,出任山西总兵。十七年,自代州退保宁武,负隅顽抗,被李自成农民军俘杀。
· 周遇吉
生平周遇吉,明末人,少有神力,勇武善射,早年入军,功至京营游击。京营将多勋戚中官子弟,见遇吉质鲁,皆轻鄙之,遇吉曰:“公等皆纨弟子,岂足当大敌.何不于无事时练胆勇,为异日用,而徒糜廪禄为!”遇吉追随张凤翼、孙应元、杨嗣昌等人征流寇于河南、湖广等地。封为太子少保、左都督。崇祯十五年(1642年)冬,山西总兵许定国被处死,遇吉除山西总兵。十六年(1643年2月19日-1644年2月7日)四月一日上年入关清兵遍及河北、山东。是日北返,取道天津。明总兵周遇吉以500名骑兵在杨柳青伏击,鏖战一天,清兵北去。清兵将官言:自去岁入关,“往来数千里,如入无人之境,惟见此一战耳”。十七年(1644年)正月,平阳守将陈尚智投降李闯(李自成),派部将熊通向遇吉劝降,遇吉怒斩之。同年二月十六日(1644年3月24日),李闯陷忻州(今山西省忻州市),官民迎降,遇吉于代州凭城固守,双方大战十余日,遇吉因兵少食尽,退守...
· 周遇吉是什么人?李自成为什么怕他
还不知道连吴三桂都不怕,却怕像他这样的人,缘由于此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相信大家对于明朝的历史,多多少少有一些了解,我们都知道。在明朝末期,自从李自成率领农民军起义之后,可以说是摧枯拉朽般取得胜利。但是在明朝众多将领中,仍旧有让李自成害怕的人,而这一个人差点也是让李自成的战略计划差点崩溃。李自成当初在明朝担任的一个小官,但是他却熟悉明朝战略打法,所以在率领军队当中,他也是骁勇善战,在攻城掠地的过程中,简直可以说是锐不可当。而他称王之后,也是打出了他的口号,那就是顺应他可以不交纳粮食,这句口号也是吸引了很多人,许多百姓也是纷纷的拥护李自成,而起义军队的力量也是越来越强大,而这使得明朝的灭亡加快了步伐。虽然那时候的明朝已经天下大乱了,但是当时的建制仍旧还在,所以想要彻底地消灭明朝,需要一座一座城池的打,而在他征讨的时候,也是遇到了让他害怕的将领。当时让李自成害怕的...
· 赶考路上遇老翁
几年过后,王尔烈赴京赶考,路上遇到一位砍柴的老翁,挑着一担山柴。两人在一起休息,老翁看王尔烈挑着一担子书,便问:你是进京赶考的吧?王尔烈有礼貌地点点头,说了一声:是的。老翁打趣地说:来!我先考考你,看你怎么样?说完,老翁就指着刚刚砍来的一挑树枝,念道:此木为柴山山出,请王尔烈对出下联。年青的王尔烈望着村中升起的炊烟,受到启发,脱口而出:因火成烟夕夕多。老翁听后,赞不绝口,鼓励他说:你这次下考场,一定能考中啊!果真,王尔烈到京中了个头名状元。但因乾隆皇帝私下考场,和王尔烈在一个考场科考,乾隆皇帝名列第四,主考官硬是把乾隆换到第一名,等乾隆皇帝展卷一看,发现王尔烈才学出众,文笔惊人,当即封王尔烈为翰林院侍读,在宫内教授太子颙琰。后来留下老主同场少主师的诗句,指的就是王尔烈的这段故事。
· 闯王李自成的一生:李自成是如何称帝的?
前面我们已经提到过,蜀汉丞相诸葛亮在他的《马前课》第一课之中,把曹魏的魏拆分为“八千女鬼”,除此之外,在历史上了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在这之中关于明朝末期的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的一个预言非常的带有典型意义。话说明朝末年,政治上非常的腐败,明朝末期的不少皇帝不理朝政,着名的如万历皇帝,竟然近三十年不上朝,而后来的天启皇帝却热心与做一个小木匠。图片来源于网络在这种情况之下,明朝的统治大权落入奸臣和宦官手中,在这些人的统治之下,贪污横行,国家的财政入不敷出,人民群众的生活痛苦不堪。后来女真人又重新在北方兴起,不断的造成边患,但是明朝末年的军队建设非常的落后和腐败,军队战斗力非常的低下,竟然屡次败在了撮尔小国的女真人手中在这种情况之下,明朝的统治者,由不得不对老百姓加派三饷,这有进一步加重了老百姓身上沉重反而负担。后来全国不少的地方有先后的爆发了各种的天灾人害,而明朝又拿不出足够的银两来赈济灾民,再加...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